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智杰  陈志辉  刘宏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2):1494-1495
目的 对昆明市2003~2010年报告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进行调查.方法 对昆明市44例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结果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68人中有44人发病,发病率为64.71%,发病前患者均有生食(半生食)螺肉史,采集9例病人血清进行广州管圆线虫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00%;潜伏期...  相似文献   

2.
广州管圆线虫Mr32000抗原的免疫诊断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价广州管圆线虫Mr32000抗原(AC32)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切胶纯化法从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抗原中获取AC32,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检测61例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血清、5例正常鼠血清、1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50例其他寄生虫体阳性患血清和50例献血员血清。结果AC32和成虫粗抗原包被的ELISA检测61份感染大鼠血清和1例临床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均为阳性:AC32.ELISA检测的50例献血员、20例急性血吸虫病人、11例弓形虫病人和所检测的其他寄牛虫抗体阳性患血清均为阴性。结论AC32在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南省居民既往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人群血清IgG抗体,居民问卷调查,并对当地市县级医院近三年收治的脑膜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检测人群血清459人份,抗体阳性92人,对人群血清lgG抗体阳性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8例可疑症状病人,共有3家医院3年来收治11例脑膜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病人,这11例病人均有接触青蛙、螺蛳史。结论海南省居民中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培训,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广州管圆线虫Mr32000抗原的免疫诊断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广州管圆线虫Mr32000抗原(AC32)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切胶纯化法从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抗原中获取AC32,用Westernblotting和ELISA方法检测61例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血清、5例正常鼠血清、1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50例其他寄生虫体阳性患者血清和50例献血员血清。结果 AC32和成虫粗抗原包被的ELISA检测61份感染大鼠血清和1例临床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均为阳性;AC32-ELISA检测的50例献血员、20例急性血吸虫病人、11例弓形虫病人和所检测的其他寄生虫抗体阳性患者血清均为阴性。结论 AC32在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苏省金湖县广州管圆线虫传播宿主分布情况和感染状况,为制定广州管圆线虫病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金湖县前锋镇为纵向监测点,对监测点的野外现场、螺类养殖场、餐饮场所、自由市场等4类场所进行广州管圆线虫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调查。解剖鼠类心、肺,检查心血管中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采用"肺检查法"结合"酶消化法"或"匀浆法"检测螺类及蛞蝓、蜗牛。利用统一问卷调查当地人群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生食肉情况。结果 2009-2013年调查野外现场15个,餐饮场所21家,螺类养殖场3家,农牧市场9家。捕获褐家鼠11只,黑线姬鼠38只,抓获铜锈环棱螺560个,中华圆田螺101个,蛞蝓494条,蜗牛468个,经解剖和检验未发现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和幼虫。当地市场上有出售大田螺等现象,居民有吃田螺、青蛙、蟹等习俗。调查目标人群326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2.82%。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当地居民(χ2=17.83,P0.01)和农牧市场人员(χ2=9.94,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44%的人群曾经有生食或半生食鱼、虾史,各人群间生食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P0.05)。结论金湖县虽为广州管圆线虫病非流行区,但仍应加强宣传教育,注意饮食卫生,以预防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薛士鹏 《中国热带医学》2014,(11):1358-1360
目的评价环卵沉淀试验(Circum oval precipitin test COPT)在广州管圆线虫病检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时间不同将SD大鼠分为B、C、D 3组,(A组为正常SD大鼠,E、F组分别为感染血吸虫、旋毛虫的SD大鼠),每组5张单凹载玻片,每张采用10个广州管圆线虫虫卵,与感染前后不同时间段大鼠血清各30μL进行反应,放置370C孵箱内孵育,72h后置显微镜下观察阳性反应结果并计算环沉率。结果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感染后7d、14d和28d,SD大鼠血清环沉率分别为24%、68%、90%;感染前SD大鼠血清、血吸虫阳性血清和旋毛虫阳性血清广州管圆线虫环沉率分别为0%、0%和2%。结论 COPT法检测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大鼠血清抗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学诊断价值,为广州管圆线虫病散发病例的快速诊断提供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福州市各医院2000年以来临床诊断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例;在市辖9个县(市、区)采集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用人工捣碎消化法检查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以笼捕法捕捉终末宿主鼠类,定种后逐一解剖,查找寄生在鼠心、肺血管的广州管圆线虫。结果共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病33例;共检查中间宿主6种,转续宿主3种,2105个样本,有4种中间宿主和1种转续宿主检及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福寿螺的平均感染率为18.82%,褐云玛瑙螺为15.38%;沼水蛙为34.72%。捕获的4种鼠均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13.7%(269/1964),以褐家鼠的感染率最高,为22.46%。平潭县未检出阳性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结论福州市除平潭县外均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其中长乐、闽侯和福州城郊为该病流行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小鼠脾细胞为源,构建抗广州管圆线虫抗体库,并筛选可用于广州管圆线虫病早期诊断的目的抗体。方法提取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小鼠脾细胞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PCR扩增出抗体轻链和重链基因,将轻、重链基因先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Comb3上,转化大肠杆菌XLI-Blue,构建组合文库。用广州管圆线虫排泄分泌抗原(EsAg)作为筛选抗原,进行富集筛选,用ELISA法鉴定阳性克隆。结果成功构建了小鼠抗广州管圆线虫噬菌体抗体文库,库容为2.32×106,滴度为1.7×1013cfu/ml。筛选到了抗广州管圆线虫排泄分泌抗原特异性抗体克隆5株,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M13抗体进行初步鉴定,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结论构建的抗广州管圆线虫噬菌体抗体库达到了要求,为研制广州管圆线虫金标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CAg)和循环抗体检测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循环抗体.结果:25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的阳性率为80%,循环抗体的阳性率为88%;56例其他寄生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检测均为阴性,循环抗体检测与1例旋毛虫病人血清有交叉反应;25例健康人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体阳性率为16%,循环抗原检测全部为阴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和循环抗体有助于提高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病例发病前均有生食螺肉或鱼肉史,潜伏期一般为3~30d,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周围血象或脑脊液中嗜酸粒细胞增高,阿苯达唑治疗有效。结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治是大理地区的一项长期工作,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该病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