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讨论诊治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年8月以来收治的19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2004年前诊治的12例中有5例死亡,2004年后行不同长度肠切除术加外周抗凝治疗及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持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7例病人均存活。结论: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应尽早诊治,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留置导尿管持续给予溶栓治疗,是具有诊断与治疗双重作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提高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4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血管成像表现。结果4例CT平扫均表现为肠系膜上静脉增粗,3例腔内密度增高,1例腔内等密度,密度与同层面主动脉密度相仿,CT血管成像均示肠系膜上静脉内充盈缺损,静脉壁环形强化。1例门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同时见广泛充盈缺损。3例伴发肠梗阻。结论肠系膜上静脉CT血管成像对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对于怀疑本病的患者应及早行CT血管成像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6例脾切除术后发生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诊治资料。结果 5例非手术治疗和1例手术病人,均痊愈。结论脾切除术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易患因素。及时发现、观察并行抗凝溶栓处理,多可避免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永生 《中原医刊》2003,30(15):8-9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经验。结果:本组18例均经手术证实,2例术前确诊;治愈10例,5例并发短肠综合征,3例死亡。结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因无特异性表现,误诊率高,死亡率高,应早诊早治。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具有诊断价值。早期行坏死肠段切除及相应肠系膜切除或肠系膜上静脉切开取栓和有效的术后抗凝、溶栓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古风 《广西医学》2014,(1):108-109
目的探讨诊治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的19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2.4h,平均住院时间为26.6d。1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短肠综合征。结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应尽早诊治,局部溶栓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脾切除术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至2005年6月间收治的15例患者。结果15例患者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12例出现血样便。9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例显示肠系膜上静脉血流减少、变慢,6例血栓形成;3例术后曾预防性抗凝治疗而痊愈;3例死亡。结论脾切除术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最凶险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彩色多普勒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并且术后预防应用抗凝治疗和及时手术是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马灵斐 《吉林医学》2010,31(15):2274-2274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方法:对14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合并急性腹膜刺激症者除1例患者及家属拒绝剖腹手术探查外,余9例及1例保守治疗症状加重者立即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死亡1例,手术后死亡1例。结论:SMVT患者临床诊断困难,死亡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及时诊断及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的避免因诊断、治疗延误所引发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结果 11例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embolism,SMAE)2例;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thrombo-sis,SMAT)4例;肠系膜下动脉栓塞(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embolism,IMAE)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venous thrombosis,SMVT)2例,其直接征象表现为血管腔内完全或长条状充盈缺损;肠系膜血管狭窄2例,主要由钙化斑块引起。11例CT均显示局部肠腔扩张、积气、积液,4例肠壁节段性增厚,3例黏膜下水肿呈靶征,7例肠壁强化减弱或不强化,1例见肠壁广泛积气;其他肠外异常为肠系膜血管呈缆绳样改变2例、肠系膜肿胀4例、腹腔积液3例、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广泛积气1例。结论螺旋CT检查能明确缺血性肠病的病因,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不明原因所致腹痛及怀疑肠缺血的患者应及时行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CT门静脉成像检查,明确9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变程度,结合临床体征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结果:9例患者全部缓解,1例遗留不全肠梗阻。结论: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根据CT门静脉成像检查结合临床体征综合考虑采取静脉溶栓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诊治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所收治的13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治愈8倒,死亡5例。其中12例经手术治疗。结论:MVT诊断缺乏特异性。彩色超声,CT,MRI,选择性血管造影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彻底切除坏死肠管包括相应系膜,术中、术后抗凝治疗是防止复发、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治13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其治疗.方法自1996~2003年,通过对13例骨折后合并脂肪栓塞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都予以随访,治愈11例,死亡2例.结论早诊断早进行综合治疗对积极救治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11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总结了闭合性十三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体会,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术中仔细探查以及正确处理是提高闭合性十二相肠损伤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穿孔患者的早期诊断、正确及时的急救处理方式,以提高食管穿孔的治愈率。方法对自发性食管穿孔的发病原因、误诊情况、临床表现、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组11例中,10例手术治疗(食管穿孔修补术),1例保守治疗,8例治愈,死亡3例,治愈率73%,9例误诊,误诊率82%。结论食管穿孔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均进行手术探查。其中11例睾丸坏死行睾丸切除,4例行睾丸复位及固定术。4例保留睾丸患者随访发现1例睾丸萎缩,其余3例睾丸大小、形态基本正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是睾丸扭转的敏感、特异性的检查,及时、正确的诊断,早期手术探查,对保护睾丸功能,避免切除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江虹  徐松涛 《安徽医学》2009,30(6):609-610
目的探讨烧伤并发腹腔间隙综合征(ACS)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对11例重度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例经治疗症状缓解,平稳渡过危险,痊愈出院,4例死亡。结论合理控制休克期补液的质与量,加强病因治疗和全身综合支持疗法,及早诊断腹腔间隙综合征,给予有效的腹腔减压是治疗ACS、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脾损伤并发颅脑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2例肝、脾损伤并发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腹部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19例,颅脑手术治疗3例,实施剖腹及开颅手术1例。死亡11例。结论及早明确诊断-进行诊断性腹穿,明确休克原因,早期综合性的抢救治疗,注意手术指征,可提高肝、脾损伤并发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吴爱敏 《黑龙江医学》2012,36(6):443-444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DIC的诱因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熟知产科急性DIC的早期临床表现,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诱发产科急性DIC的原发疾病,及时去除病因是抢救产科急性DIC的关键。根据诱发疾病及DIC病情,选择性使用肝素。结论产科急性DIC发病急骤,病势凶险、死亡率高,只要做到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腘动脉损伤治疗失败的经验教训,为临床诊治腘动脉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总结我院11例腘动脉损伤后导致截肢病例,分析其治疗失败原因。结果:11例腘动脉损伤导致截肢患者,除2例因创伤严重无法修复I期截肢外,另外7例因延误诊治导致截肢,2例虽血运通畅,但因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竭而行截肢。结论:腘动脉损伤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精确、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及术后正确处理是提高腘动脉损伤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鳞状细胞癌的诊治。方法:对198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1例膀胱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和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膀胱鳞状细胞癌中2例未手术治疗,存活4~6个月。另有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5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38个月正在随访中,1例存活10年,2例术后5个月内病死,4例术后11~13个月病死,1例术后22个月病死。结论:膀胱鳞状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刘瓅  刘芬  刘娟  肖雪 《黑龙江医学》2012,36(7):517-51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宫外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及腹腔镜在该疾病早期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生殖中心2004-06~2010-06间,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宫外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6例临床妊娠中,宫内外妊娠12例,发生率为1.63%。12例HP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术后11例继续妊娠,妊娠至足月为91.67%。结论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开展,是宫内宫外妊娠的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HP的临床处理以手术治疗为主,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