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辅助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选择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采用尿垫试验、排尿评分等对2组尿失禁症状进行评估对比;采用尿失禁问卷调查表(ICI-Q-SF)对2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垫实验阳性率、排尿评分、ICI-Q-S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肌肉肌电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减少尿失禁发生次数,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阴道CO_2激光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轻中度SUI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经阴道CO_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国际尿失禁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ICI-Q-SF)、盆底肌纤维肌力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治疗后,观察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失禁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行为限制、心理影响、社会障碍评分及I-QOL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CO_2激光治疗结合盆底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SUI患者漏尿症状,增强盆底肌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盆底肌肉康复器联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肌肉康复器训练,比较两组盆底肌力、1 h尿垫试验漏尿量、膀胱残余尿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评分、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功能性尿道长度(SFL)、腹压漏尿点压(ALPP)]水平和尿失禁生命质量问卷(I-QOL)评分。结果:训练后,观察组阴道动态压力、Ⅰ类及Ⅱ类盆底肌纤维平均肌电压、MUP、MUCP、ALPP和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膀胱残余尿量、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SFL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康复器联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应用于产后SUI患者中可提高盆底肌力,减少漏尿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尿动力学指标水平,提高其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纯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组接受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漏尿量、盆底肌力及生命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漏尿量少于对照组,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锻炼用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效果优于单用盆底肌锻炼,可促进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改善漏尿情况,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法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孕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分析其与单纯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4例,初次就诊时随机纳入观察组或对照组,对照组32例,进行单纯的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32例,在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个性化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半年后,分别从治疗情况、肌力情况、漏尿情况的改善程度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的盆底肌力的改善程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667,P=0.008);治疗半年后复查患者的漏尿情况,观察组及对照组尿垫质量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尿垫试验阳性率(6.25%)低于对照组(21.88%),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产后盆底肌力,是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Kegel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将66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以Kegel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温针灸联合Kegel盆底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漏尿量、尿失禁程度评分、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漏尿量、尿失禁程度评分、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漏尿量、尿失禁程度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Kegel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比单一Kegel盆底康复训练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联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盆底肌锻炼配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尿动力学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产妇盆底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尿动力学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总体而言,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配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提升产妇盆底肌力和尿动力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盆底肌锻炼配合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月2月产后SUI患者98例,按照就诊ID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实行盆底肌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I-QOL量表)、肌纤维肌力以及尿动力学指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显著优于对照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评分以及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动力学指标比较,观察组功能尿道长度(PVLP)、膀胱最大容量(MUCP)、尿道最大测量压(PMU)、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LSF)、Valsalva漏尿点压(VMCC)、最大尿流率(PQmax)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盆底肌锻炼配合电刺激治疗SUI有效可行,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盆底肌收缩功能以及机体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抗阻力髋部肌锻炼对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轻中度SUI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学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抗阻力髋部肌锻炼,包含髋外展锻炼和髋内收锻炼;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2组均锻炼12周。于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比较2组尿失禁次数评分和1 h尿垫试验漏尿量。 结果干预12周后,2组尿失禁次数评分均低于干预前,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明显少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尿失禁次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髋部肌锻炼可显著改善SUI患者的尿失禁症状,减少漏尿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盆底肌康复锻炼联合场景生物反馈对顺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顺产PSU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5)与研究组(n=57)。对照组进行早期盆底肌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场景生物反馈。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阴道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金属肽酶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2)]、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及盆底肌肌力和疲劳度。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前静息阶段、后静息阶段盆底表面肌电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快速、持续及耐力收缩阶段盆底表面肌电位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GF-β1、TIMP-2水平、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I-QOL)评分及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MMP-2水平、症状评分及Ⅰ类、Ⅱ类肌纤维疲劳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各指标变化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盆底肌康复锻炼联合场景生物反馈治疗顺产PSUI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临床症状及阴道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吴阿侠 《吉林医学》2013,(30):6335-6336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88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者,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盆底肌锻炼指导,观察两组产妇的盆底综合肌力及尿垫试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盆底综合肌力评分为(4.18±0.46)分,优于对照组产妇的(3.07±0.32)分,观察组产妇的尿垫试验阳性率为18.2%,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40.9%,两组产妇在盆底综合肌力以及尿垫试验阳性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能够改善产后盆底综合肌力,有效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阴道椎体训练对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7月—2021年11月期间126例老年女性SU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联合阴道椎体训练。观察两组肌纤维肌力、尿道力学、漏尿状况。结果:干预半年后,观察组Ⅰ类肌纤维及Ⅱ类肌纤维肌力均大于对照组(P<0.05);ALPP、MUCP、Qma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漏尿发生率以及ICI-Q-SF量表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老年女性SUI患者可有效提高肌纤维力量,改善尿道力学,减轻漏尿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盆底肌锻炼对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9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产前产后给予盆底肌锻炼指导,对照组只给予健康教育,不进行盆底肌锻炼。两组均不采用其他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经盆底肌锻炼6周后,盆底耻骨、尾骨肌收缩力达Ⅱ度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Ⅰ度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两组产后3、6、12个月的尿垫试验阳性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进行盆底肌肉锻炼(pelvic floor muscles exercise,PFMT)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530例住院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由专业助产士实施8周以上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及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分别于产后3、6及12个月随访,通过对两组排尿状况、盆底肌张力及尿垫试验进行评估,评价PFMT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3、6、12个月排尿状况评分、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产后6、12个月尿垫试验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行PFMT可以有效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和发展。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阴道Er:YAG激光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女性SUI患者100例,按治疗方式均分为联合组(阴道Er:YAG激光+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和对照组(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ICIQ-SF)、1 h尿垫试验、Q棉签检测、超声测量残余尿量、盆底肌力检测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Q棉签检测、超声测量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Ⅱ类肌纤维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阴道Er:YAG激光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SUI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小红  卢惠  黄飘  李康英 《吉林医学》2012,33(22):4741-4742
目的:探讨产后进行盆底肌肉锻炼(PFMT)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530例住院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由专业助产士实施8周以上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及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分别于产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通过两组排尿状况、盆底肌张力及尿垫试验进行评估,评价PFMT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排尿状况评分、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产后6个月、12个月尿垫试验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产后行PFMT可以有效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和发展,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13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64)和研究组(n=70)。对照组接受盆底肌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肌纤维疲劳度、阴道最大动态压力和盆底功能改善率。结果:治疗前,两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和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和阴道最大动态压力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和阴道最大动态压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Ⅲ级者占比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失禁改善率和子宫脱垂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提高阴道最大动态压力、尿失禁改善率、子宫脱垂改善率和Ⅰ类肌纤维肌力≥Ⅲ级者占比,以及降低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的效果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16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水平、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BC)、功能尿道长度(FUL)、腹部漏尿点压(ALPP)]水平、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54/58),高于对照组的75.86%(4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尿流率、BC、ALP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UL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GSH、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干涉波联合灸法及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中老年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9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前后所有患者进行尿失禁问卷调查并行尿动力学检查;对照1组采用盆底肌功能训练,对照2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加用灸法;治疗组在对照2组的基础上加以用干涉波治疗;3组均为6天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4个疗程。就诊第3个月和第6个月复诊随访1次,记录ICI-Q-SF评分。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ICI-Q-SF评分与尿动力学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1),均取得了一定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优于两个对照组(P0.05),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P0.05);第3个月随访时比较3组ICI-Q-SF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两个对照组(P0.05),对照2组低于对照1组(P0.05);第6个月随访时治疗组仍显著低于2个对照组(P0.05),但对照2组与对照1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干涉波联合灸法及盆底肌功能训练可用于治疗中老年压力性尿失禁,且相对单纯盆底肌功能训练疗效更持久,坚持盆底肌功能训练可能会提临床疗效,ICI-Q-SF评分及尿动力学指标在评估其疗效上具有确切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初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及用不同方法早期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年龄大于20岁的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调查对象,分析评估其中270例诊断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将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由专业医生指导患者学习凯格尔训练后居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150例:在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法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IQOL)、1 h尿垫实验漏尿量及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PFDI-20)。结果:初产妇产后尿失禁患病率为12.86%。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IQOL)、1 h尿垫实验漏尿量及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PFDI-2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失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h尿垫漏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FDI-20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初产妇产后尿失禁患者显著优于单纯凯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