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为更好的达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促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尽快恢复和维持健康的目的 ,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有关高血压病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从而重视防治高血压,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发病率正逐年增加而且发病趋向年轻化。2004年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人口心脑血管疾病居死亡原因之首,而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据2002年调查统计,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患病人数约1.6亿。本文通过体检方法对中青年段人群中高血压病人进行筛查,并对职工进行高血压知识宣传,指导病人如何改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药物治疗,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3.
周胜兰  谢凡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228-229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还处于较低水平。控制高血压是有效减少和延缓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最有力的手段之一,而健康宣教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前提。社区是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重要生活和活动场所,因此也是社区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防治、健康宣教和疾病干预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血压病的现状 据2002年第四次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并发症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患具有高度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疾病负担和死因中均占首位,严重危害我国社区群众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及老年高血压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宣淇 《医学综述》2011,17(11):1674-1677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通过健康干预等措施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由于高血压病呈群体分布,发病率及发病人数较多,单纯依靠医院很难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因此,切实有效的办法是社区防治和干预。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加强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病调查,同时完善老年高血压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慢性病中最常见,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疾病.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并发症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患具有高度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尤为重要.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使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或控制延缓其并发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和综合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多发疾病,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和脏器功能损害的重大因素.由于高血压发生因素、发病阶段和伴发情况不同,在防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正常血压高值、不同类型高血压病及伴发情况的防治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程乘  周秀凤  戴文芸 《浙江医学》2014,(6):520-521,540
高血压病为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人群健康危害极大[1].慢性病防治的实践证明,依托社区开展防治工作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中患病率最高。据调查分析,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为正常血压者的3-5倍,是我国主要的致死、致残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压力及工作压力的加大,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因此,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病是势在必行的,而在患者及健康人群中普及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实施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所有慢性病中,心脑血管疾病位居死因首位,防治高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高血压的控制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探讨护理工作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通过对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进行积极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社区中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心脑肾血管危险因素的状况,并分析各种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社区中高血压前期人群300例(观察组)与血压正常人群100例(对照组),并建立健康档案,然后分组进行干预,观察2年后各组高血压病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对2年后出现高血压病和心脑血管事件的人群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条件分析法发现,肥胖、吸烟、年龄、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以及高血压家族史是导致高血压前期患者出现心脑肾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年生活干预后,观察组中有63例患者出现高血压,高血压发生率为21.0%;对照组中仅有6例患者出现高血压,高血压发生率为6.0%。观察组有52例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17.3%;对照组有5例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5.0%。结论通过分析高血压前期人群出现心脑肾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可以针对性干预,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社区防治高血压和心脑血管事件提供依据,减少高血压病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是当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现患病人数为1.6亿,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高血压病及与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和健康的最主要杀手,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较低,而使这种情况更为严峻。我们于2003年-2005年采用健康教育或结合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对照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情况的变化,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有效控制血压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出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中国人群的高血压防治情况有待改善瑚汀舵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人。针对合并多重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本期华琦教授从降压药的合理选择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门诊高血压病患者遵医嘱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仍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而高血压病的治疗主要通过长期服用药物、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已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危害,而高血压是其中的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疾病。目前,我国有高血压病患者1亿以上。因此。加强对高血病的正确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高血压病的防治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党丽琴 《当代医学》2009,15(27):160-161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引起多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开展健康促进、提高知晓率是提高治疗与控制率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城市居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更好地为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8年7~8月对会宁县会师镇社区居民进行了高血压病知识、态度、信念、行为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为我国多发病、常见病,是致死及致残的重要危险因素.开展高血压防治,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已迫在眉睫.2000年6月至2001年2月对包钢8120职工进行调查,本文报告高血压病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据全国3次高血压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目前还不清楚高血压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例如嗜盐、吸烟等因素影响了血压水平。本次调查分析了南京市建邺区兴隆街道社区退休医保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居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防治高血压病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另外,在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中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高血压病很难通过短时间治愈,治疗过程漫长,药物要长期坚持服用。因此,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通过适当的运动来降低高血压病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卒中的首要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