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目的对胆道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对16例胆道术后的并发症患者进行确诊,临床处理以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就诊24h内有14例获得明确诊断,占87.5%;就诊2-4d内有2例明确诊断,占12.5%,16例并发症中有14例经处理痊愈出院,术中2例损伤胆道施行修补术,恢复后出院,出院人数与未出院人数相对,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胆道术后并发症与病人年龄:结果显示,12例>60岁患者发生胆道术后并发症,4例<6O岁的患者发生胆道术后并发症,两组年龄患者进行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道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对病情和腹部症状体征以及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和性状进行密切观察,针对患者的早期症状,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对策,能够确保有效引流及感染控制等,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远期尽早应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技术在诊断与治疗胆道远期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4年12月~2006年5月间12例肝移植术后远期临床上怀疑胆道并发症而未明确诊断的病例,对其临床资料、ERCP的应用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例肝移植术后远期临床上怀疑胆道并发症患者,首选行ERCP,均明确诊断为胆道并发症;12例患者共行ERCP 21例次,肝内胆管狭窄2例,1例伴胆泥形成;肝外胆管狭窄4例,2例伴胆泥与胆石形成;吻合口狭窄6例,1例伴胆泥形成,2例伴胆石形成.针对不同的诊断结果,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12例均治疗成功,仅1例出现淀粉酶升高.结论 肝移植术后远期临床上怀疑胆道并发症的患者应尽早行ERCP;ERCP对胆道远期并发症诊断与治疗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APBL)治疗胆道术后残石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78例APBL治疗胆道术后残石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78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24例,其中发热16例,消化道反应7例,窦道穿孔2例,胆道出血1例.经及时处理均能痊愈出院.结论 对APBL治疗胆道术后残石患者予以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附241例肝移植病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0月至2004年9月施行的241例次原位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对35例次胆道并发症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本组原位肝移植患者女性占13.69%(33/241),男性占86.31%(208/241);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4.52%(35/241),分别为胆泥形成、非吻合口狭窄各8例,胆漏、胆栓形成各7例,胆道狭窄5例.女性患者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7/33),胆道并发症后再移植率为3/7;男性患者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3.46%(28/208),胆道并发症后再移植率为7/28.35例患者中,留置T管引流16例,未留置T管引流19例.治愈24例,好转3例,死亡8例(22.86%).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病因机制仍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探讨,供肝获取早期用林格液充分灌洗胆道和供肝修整及胆道重建时有效保护胆道血供是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胆道并发症大多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非吻合口狭窄保守治疗效果差,再次肝移植可能是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5.
沈俊  白剑峰 《安徽医学》2015,36(9):1118-1120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治疗术后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胆道外科2003年2月至2014年12月施行胆道镜检查的40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所有4092例行胆道镜检查的患者中,1399例术后发现有胆道残余结石,残余结石率为34.18%。1399例有残余结石的患者共经窦道取石2672次,手术时间(24.19±13.42)min,并发症发生率为5.18%,残石率为0.37%。结论胆道镜用于治疗术后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对胆道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采用十二指肠镜干预的胆道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十二指肠镜在胆道术后并发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胆道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24例,结石残留12例,采用十二指肠镜取石成功率为94.4%。3例胆漏患者中1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鼻胆管引流,1例鼻胆管引流治愈,1例内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明确诊断后开腹手术治愈。4例胆总管损伤狭窄患者中2例行鼻胆管引流后,经再次手术治愈,2例置入塑料胆道支架,症状消失。4例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中3例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后症状消失,1例无效。3例盲袢综合征患者中括约肌切开术后症状改善。ERCP发现遗漏胆总管下端肿瘤3例。十二指肠镜术后并发胰腺炎2例,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5.36%,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胆道结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残留是内镜干预最常见的适应证,十二指肠镜治疗部分胆漏和胆总管良性狭窄有效,对胆道术后遗留病变的识别和处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切开胆总管进行探查取石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4月~2011年6月接受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手术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0例患者经LCBDE后均痊愈出院,术后仅1例出现胆汁渗漏,其他均没有结石残留、胆道狭窄、胆管炎或黄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具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点,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上治疗胆总管结石较为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佳  杜成砚 《吉林医学》2010,(33):6081-608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样本回顾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142例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I期缝合胆总管85例,胆漏2例,引流后痊愈;留置T形管者57例。手术时间60~100min,术后进食平均时间为24h,可进流质饮食,术后24h下床活动,72h拔除腹腔引流管,142例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手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7年2月~2009年6月经腹腔镜手术证实的72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前确诊33例(术前组),术中诊断39例(术中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结合术中情况,确定为Ⅰ型41例,Ⅱ型27例,Ⅲ型3例,Ⅳ型1例.腹腔镜手术治疗66例,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41例,胆囊大部切除术25例.Ⅱ型患者中,16例一期缝合修复瘘口,10例用胆囊组织覆盖修复瘘口.中转开腹6例,其中Ⅰ、Ⅱ型各1例,Ⅲ型3例,Ⅳ型1例.在66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后肺部感染者5例,泌尿系感染者3例,胆漏2例,均痊愈出院.术前组和术中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7%和20.0%(P<0.05).术后随访6~20个月,无胆道狭窄和结石残留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Ⅰ、Ⅱ型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且术前明确诊断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腹腔镜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7,(5):580-583
目的研究改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肝外胆道系统结石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四孔法创建腹腔镜手术路径,实验组给予改良后的五孔法创建腹腔镜手术路径,患者均先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剑突下11 mm放入胆道镜进行取石。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胆管缝合时间和肝功能等指标。结果实验组腹腔流量、术中出血量、体重减轻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一周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为(4.17±1.32)分,对照组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为(3.98±1.04)分,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7,P>0.05);实验组发生胆汁漏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3%(1/38),对照组发生胆汁漏2例,切口感染6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05%(8/38),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33),实验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改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肝外胆道系统结石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和缝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道镜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0年住院的5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2例胆道镜手术患者和25例常规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残石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胆道镜手术患者术后优良率为93.8%,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为15.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常规手术患者术后优良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癌热消融术后胆道出血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肝癌热消融术后发生胆道出血的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内镜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出血点,明确胆道出血诊断后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术后检测血红蛋白、肝功能等指标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影像学诊断3例患者有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内镜检查示6例患者均见十二指肠乳头部有持续出血伴有血凝块形成。DSA检查示4例患者有明确出血点,2例未发现明确出血点。给予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术后患者即自诉胆绞痛消失,术后24 h内仍有血便但血红蛋白稳定,24 h之后血便逐渐消失。经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后,6例患者止血效果良好,有效率为100%,均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均未再次发生胆道出血。结论 肝内胆管局部扩张是肝癌消融术后胆道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胆道出血三联征是典型症状,内镜检出率高,DSA检查明确诊断尚需结合临床症状。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DSA检查未见出血点的患者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诊断性治疗也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作为单一影像学手段在诊断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4例肝移植术后怀疑有胆道并发症患者的MRCP图像,并与手术、胆道造影、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所有病例均在高场强1.5T磁共振上进行.MRCP采用两种不同的成像方法:厚层块T2加权成像和薄层块多层T2加权成像.结果:54例中最终经手术、胆道造影、临床随访确实存在胆道并发症的有36例.MRCP诊断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敏感性为100%(36/36),阳性预测值91.7%(33/36),假阳性率为5.56%(2/36),诊断准确率为94.4%(51/54).MRCP作为单一的诊断方法能为96.3%(52/54)的患者提供特异性诊断结果,仅2例患者需要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H)检查.直接胆道造影仅作为一项治疗手段应用于25.9%(14/54)的患者中. 结论:MRCP是评价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影像学方法;直接胆道造影可被保留作为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探讨胆道结石患者在术中和术后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09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使用胆道镜进行胆道结石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09年8月以前未用胆道镜(无胆道镜)进行胆道结石手术的患者的4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俩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记录两组患者的残石率、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残石率27.2%,并发症发生率为17.72%,手术2年后的复发率为14.5%;观察组患者的残石发生率明显下降,无严重并发症。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道结石术中术后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可降低术后残石率,并可反复取石,患者身体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陈泊宁   《中国医学工程》2014,(3):165-165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肝胆道结石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例肝胆道结石患者接受二次胆道手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积极的二次手术治疗以及在围手术期开展有效的临床护理之后,全部60例患者通过二次胆道手术治疗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术后仅有5例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和护理之后均痊愈,最终出院。对所有的患者进行5个月-2年的随访,未发现一例结石的再次复发。结论对于经过初次手术治疗肝胆道结石后复发的患者,只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加上有效护理措施,可以保证手术的成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手术时机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为此类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012004年诊治的52例临床资料,根据其接受手术时间进行分组,统计分析不同组间的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的差异。结果早期手术组(入院8h内)及延期手术组(入院8h后)术后24hAPACHE-Ⅱ评分、术后24h总胆红素、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早期手术组均优于延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的34.6%(P<0.05),2组病死率分别为0和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有效的胆道减压、引流是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最有效措施,一旦明确诊断后应尽早进行胆道引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的诊断和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68例老年胆道疾病的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82%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并存病,6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急症手术1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8%,其中切口感染17例,切口裂开2例,胆瘘2例,肺部感染9例.死亡4例(5.9%).结论 60岁以上高龄胆道疾病患者手术风险大,基层医院建立完善有效的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全面系统检查、仔细分析、选择合理的术式及术中仔细探查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关键所在,是老年胆道疾病外科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高、低位胆道梗阻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后感染发生率,从而对高感染率的病种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随机选择的高位胆道梗阻患者100例、低位胆道梗阻患者100例,根据高、低位胆道梗阻患者术前术后体温、白细胞、临床症状等统计结果分析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高位胆道梗阻患者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率为21%,低位胆道梗阻者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率为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高位胆道梗阻患者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率高于低位胆道梗阻患者术后胆道感染率,提示胆管高位梗阻为ERCP治疗引起感染并发症的高危病种,应针对性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任志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58-158,160
目的研究并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2012年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患者128例,作为治疗组,同期进行传统开腹手术的胆结石患者12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严格手术,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例数、住院总时间及术后感染例数。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总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出现术后并发症共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91%;对照组术后出现术后并发症共1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72%,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道术后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胆道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患者实施ERCP,确定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结果 58例诊断与治疗成功率100%。未发生与内镜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无消化道穿孔及死亡,内镜治疗后出现轻型急性腹腔炎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 ERCP集诊断与治疗为一体,具有诊断明确、疗效确实、微创、并发症少且容易控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