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间质瘤,即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属于消化道肿瘤,既不是来源于平滑肌,也不是源于神经系统[1]。该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钛夹封闭加尼龙绳钛夹基底收拢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手术方法,有资料显示钛夹及尼龙绳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在治疗结肠巨大带蒂息肉患者的治愈率达100%,出血率为8.89%,创面愈合效果好[2]。内镜下钛夹封闭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中疗效显著,成功率达70%以上。但钛夹封闭加尼龙绳钛夹基底收拢法在治疗内镜下间质瘤的疗效怎样,临床尚未见报道。本院临床实践中遇到1例经钛夹封闭加尼龙绳钛夹基底收拢法封闭内镜下间质瘤切除术后穿孔创面患者,治疗后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属夹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穿孔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内镜中心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因胃底固有肌层肿瘤行ESD治疗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25例治疗过程中穿孔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结果 256例诊断胃固有肌层肿瘤患者行ESD治疗过程中共有25例发生穿孔,穿孔发生率为9.77%(25/256)。穿孔位置均位于胃底,切除标本直径为0.5~3.56cm,平均(2.37±0.7)cm,病理诊断间质瘤16例,平滑肌瘤9例,操作时间为30~150min,平均(56.34±23.27)min,穿孔后均于内镜术中金属夹闭合创面,共用4~15枚,成功率100%。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金属夹在ESD穿孔后能有效缝合创面,保证了内镜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龙绳辅助金属夹在内镜闭合治疗性胃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胃黏膜下肿瘤(SMT)行内镜下治疗术,术中发生穿孔的患者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应用尼龙绳辅助金属夹闭合(尼龙绳组)与单纯金属钛夹闭合(单纯钛夹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闭合穿孔耗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使用钛夹数量、留置胃管时间、术后开放饮食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方面,尼龙绳组均少于单纯钛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好转出院。术后3 个月复查胃镜,两组创面全部愈合。结论尼龙绳辅助金属夹可能有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在胃固有肌层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经胃镜、微探头超声内镜及腹部CT等检查证实的胃固有肌层来源的肿瘤患者采用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进行治疗。结果 28例患者的胃固有肌层肿瘤均经内镜全层切除术得到完整切除,创面均用尼龙绳联合钛夹荷包缝合进行闭合,无中转外科手术病例;肿瘤位于胃底25例,胃体3例;肿瘤直径0.8~4.0 cm。术后病理证实胃肠间质瘤(GIST)24例,平滑肌瘤4例。均随访6个月,手术创面愈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EFTR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疗效肯定,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内镜吻合夹对治疗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EFTR)后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 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黏膜下肿瘤入院而接受EFTR术的14例患者, 男4例, 女10例, 年龄(55.9±8.2)岁(45~69岁)。其中闭合创面使用新型吻合夹6例(新型吻合夹组), 使用尼龙绳联合金属夹8例(尼龙圈联合金属夹组)。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超声内镜检查, 术后均行普通白光内镜检查以评估创面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大小、闭合创面所需的操作时间、闭合成功率、术后胃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术前及术后相关血清学指标等。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 其中术后第1个月复查普通内镜, 术后第2、3、6个月及术后1年采用电话及问卷随访形式, 评估新型内镜吻合夹和尼龙绳联合金属夹在EFTR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均成功闭合。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缺损直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和尼龙圈联合金属夹组相比, 新型吻合夹组操作时间缩短[(5.0±1.8)min比(35.6±1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下大肠巨大息肉摘除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方法 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单纯分块套切摘除以及联合尼龙绳圈套结扎或金属钛夹阻断根部血流等方法 .结果 单纯圈套电切36例患者中,12例出现延时或即时出血,经过治疗血止,并发出血占33.33%(12/36);48例尼龙绳结扎或钛夹钳夹后圈套切除的患者中仅1例并发出血,占2.08%(1/48).息肉摘除后3个月至2年复查结肠镜发现原创面良好,近似周围正常黏膜组织或轻度疤痕形成.所有镜下治疗患者中有1例出现肠壁穿孔.结论 尼龙绳结扎联合电切术或金属钛夹阻断息肉根部血流联合电切术能有效防止大肠息肉摘除术出血、穿孔并发症,尤其对宽基底、粗蒂大息肉的摘除,既安全又简便.  相似文献   

7.
刘丹  庄耘  徐馥 《吉林医学》2012,33(33):7378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穿孔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发现16例各种消化道穿孔患者,采用Olympus HX-600-135型金属钛夹进行内镜下穿孔部位闭合治疗和护理。结果:15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无明显并发症,治愈出院。1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达94%。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闭合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或内镜诊治过程中出现的消化道穿孔安全、简便、效果显著。高质量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切除结肠大息肉并发症的防范(附17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肠大息肉切除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防范。方法:内镜下采用单纤圈套器、扁平丝圈套器、普通圈套器,联合透明帽负压吸引、粘膜下注射、尼龙绳套扎和金属钛夹等技术切除2cm以上结肠大息肉173例(186枚)。结果:内镜下安全、顺利切除结肠大息肉173例(186枚),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无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恰当选择手术方式、附件和辅助措施等是确保手术安全,避免或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张鹤鸣  郭强 《重庆医学》2013,42(20):2349-2351
目的对消化道急性穿孔内镜下Over-The-Scope-Clip system(OTSC)金属夹闭合术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对18例急性医源性消化道穿孔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多中心的临床评估。其中有2例食道穿孔,3例胃穿孔,5例十二指肠穿孔,和8例结肠穿孔。对这18例患者,内镜医生均使用了OTSC金属夹系统,一种新型的合金耙状夹,对穿孔部位进行了闭合术治疗。结果 18例患者中,15例穿孔被及时成功地内镜下闭合,成功率为84%;3例患者未闭合成功,随之进行了外科手术。平均内镜下闭合术所需时间为4~5min。结论急性医源性消化道穿孔内镜下OTSC夹闭合术是成功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胃间质瘤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黏膜下层组织显露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结果24例胃间质瘤,20例病变一次性完整剥离,4例未能剥离后接受外科手术。ESD手术时间25-140min(平均62.5min)。1例术中出现消化道穿孔,应用金属夹成功闭合。术中平均出血量约50ml,术后均未出现出血,亦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ESD治疗胃间质瘤安全、有效,大多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尼龙绳治疗Dieulafoy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2014年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经胃镜确诊的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并出血的16例患者,均采用金属钛夹联合尼龙绳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早期止血成功率为100%,随访6个月,无1例患者发生再出血.结论 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尼龙绳治疗Dieulafoy病手术时间短,疗效显著,无再出血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结肠镜下高频电圈套器联合尼龙绳套扎或钛夹钳夹摘除大肠宽蒂、大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大肠息肉患者,包括38例大肠宽蒂患者,40例大息肉患者。均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圈套器+尼龙绳套扎或钛夹钳夹治疗。统计78例大肠息肉患者治疗效果、预后。结果 78例大肠息肉患者,一次切除成功率为89.74%(70/78),分次成功率为10.25%(8/78),术中1例并发出血,立即予以钛夹钳夹止血,且无迟发出血现象,所有患者均未并发穿孔;于6个月后随访,所有患者原部位均未出现息肉,3例患者出现其他部位再生息肉,体积较小,予以其再次电切除。结论结肠镜下高频电圈套器联合尼龙绳套扎或钛夹钳夹摘除大肠宽蒂、大息肉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探讨经改良内镜下隧道技术(STER)治疗贲门旁黏膜下肿瘤及经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的疗效分析。将消化内镜和超声内镜确诊的贲门旁黏膜下肿瘤患者84例,均签署该研究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STER组和ESE组,分别经改良内镜下隧道技术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STER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住院日、治疗费用分别为(61.32±32.01)min、(8.11±2.42)d、(2.17±0.34)万元,均优于ESE组(87.63±34.09)min、(10.05±2.84)d、(2.59±0.39)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使用钛夹数量平均为(5.00±1.37)枚、(4.68±1.25)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ER组中出现术中穿孔2例、迟发性出血1例,ESE组中有4例病例出现术中穿孔,3例病例出现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两组比较STER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SE组;两组在术后病理多为间质瘤、平滑肌瘤,少数脂肪瘤及神经鞘瘤,两组病理构成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内镜、腹腔镜下对于5 cm以内小型间质瘤治疗临床评估,拟对小型胃间质瘤探寻最佳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近4年术后病理确诊的胃间质瘤(肿瘤直径≤5 c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9例行内镜治疗(138例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1例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55例行独立腹腔镜治疗,针对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病理、术后随访等多角度对比分析。结果内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内镜组在不同瘤体大小组间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间质瘤最常见部位为胃底(68%vs.49%),其次为胃体(29%vs.42%);腹腔镜组瘤体直径大于内镜组[(1.22±0.72)cm vs.(2.96±1.36)cm,P<0.05]。围手术期间术后出血、发热、穿孔、腹膜炎发生比例接近,术中出血腹腔镜组出血量及手术耗时以及治疗费用均大于内镜组(P<0.05)。术后随访上,只有内镜治疗组内出现病灶溃疡1例(1/139)(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切除直径5 cm以内的胃间质瘤是安全可靠的,内镜治疗与腹腔镜治疗疗效接近,但创伤更小、出血等并发症更少,患者治疗负担更轻。  相似文献   

15.
杨叶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4):1666-1668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有蒂息肉患者采用单纯电切(9例)或单纯尼龙绳结扎(8例),扁平小息肉(9例)患者采用热活检钳治疗,广基息肉患者(9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组有蒂息肉(17例)、扁平小息肉(9例)、广基息肉(9例)患者分别采用尼龙绳结扎联合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氩等离子凝固术(APC)、尼龙绳结扎术治疗.结果 对照组行单纯电切术者发生即时性出血1例,延迟性出血1例;行单纯尼龙绳结扎术者4周后内镜复查发现息肉部分残留1例,再次结扎后治疗成功;行热活检钳治疗者疗效较好,但术后腹痛较为明显;行EMR者3例创面损伤较大,采用金属夹进行闭合,术后腹痛较剧烈,4周后复查其中2例患者见金属夹残留.治疗组患者内镜下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术中无明显不适,术后9例患者出现轻度腹胀、腹痛等不适,未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4周后复查内镜见创面均已愈合.结论 内镜下切除术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安全可行,应根据患者息肉特点选择创面损伤小的内镜下切除术或联合应用,糖尿病应视为消化道息肉单纯电切术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胃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肿物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和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术中治疗性穿孔,比较内镜闭合术和腹腔镜辅助闭合术疗效,探讨急性穿孔的内镜闭合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经超声内镜(EUS)发现的起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SMTs),在内镜下切除ESE/EFR术中发生治疗性穿孔的病例40例,分为腹腔镜修补术组与内镜闭合术组,各20例。结果:ESE及EFR术后病理38例诊断为间质瘤,2例平滑肌瘤。两组在<0.5 cm穿孔手术耗时、医疗费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0.5cm穿孔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全组未出现术后出血,随访5~32个月,恢复良好,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内镜下肌层剥离术(endoscopic muscularis dissection,EMD)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术中穿孔内镜闭术与腹腔镜修补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的优点,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消化道粗蒂息肉伴高度出血倾向患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手段。方法治疗组消化道粗蒂息肉伴高度出血倾向患者32例采用尼龙绳结扎或金属夹钳夹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高频电切治疗。结果治疗组内镜治疗未见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对照组术中即时性出血4例,术后迟发性出血3例,未见穿孔,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尼龙绳结扎或金属夹钳夹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粗蒂息肉伴高度出血倾向患者相对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内镜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和食管平滑肌瘤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内镜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食管、胃黏膜下肿瘤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18/20)食管、胃黏膜下肿瘤内镜下完整切除,瘤体平均直径(14.8±7.6) mm,12例为胃间质瘤,其余6例为平滑肌瘤.1例发生术中穿孔经内镜下钛夹缝合保守治疗成功,无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平均随访(6.5±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食管、胃黏膜下肿瘤显示了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但尚需要进行大规模临床研究及长期随访进一步明确其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直径≥2cm)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结肠镜下直接分块套摘切除、尼龙绳圈套扎联合电切术或金属钛夹阻断根部血流联合电切术。结果32例单纯圈套电切患者中,26例息肉摘除一次性分2~6块切除完成,6例无蒂或蒂较粗大的息肉摘除手术分2次完成,前后间隔2周。其中12例出现延时或即时出血,经过治疗血止;38例尼龙绳或钛夹钳夹后圈套切除的患者中30例均一次性切除,8例蒂较粗息肉较大或宽基无息蒂肉者,先行部分切除暴露息肉根部后再多枚钛夹阻断血流使息肉萎缩,1周后再分次切除。无1例术后出血。息肉摘除后3个月至1年复查结肠镜,发现创面良好,近似周围正常黏膜组织。所有镜下治疗患者均未出现穿孔。结论尼龙绳结扎联合电切术或金属钛夹阻断息肉根部血流联合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疗效肯定,尤其对宽基底、粗蒂大息肉的治疗,操作安全、简单、无出血及穿孔并发症,对有出血倾向或装有心脏起搏器者也很适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背景:拔除长期放置的胃造口管后常会出现慢性胃-皮肤瘘管和间歇性胃液漏出。标准的治疗方法是开腹瘘管切除术。本研究描述了内镜下电灼联合金属夹瘘管关闭技术的治疗结果。方法:3例胃造口管拔除后胃-皮肤瘘管形成(3月至3年)的患者接受内镜下瘘管电灼和金属夹闭合治疗。观察结果:2例患者治疗后瘘管完全闭合,第3例治疗后瘘管部分闭合。结论:内镜下电灼联合金属夹瘘管闭合技术可能成为慢性胃-皮肤瘘管外科治疗的替代疗法。内镜下电灼联合金属夹闭合慢性胃-皮肤瘘管@Teitelbaum J.E. @Gorcey S.A. @Fox V.L.$Division of Gastroen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