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矿物质含量(BMC)对儿童的生长及营养发育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本文对176名3月~6岁健康儿童的骨矿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骨矿物质含量(BMC)、骨宽度(BW)、骨密度(BMC/DW)随年龄略有增加,且男性略高于女性,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本市3月~6岁健康儿童骨矿物质含量测定,寻找不同生长发育期骨矿物质含量变化规律并确定正常值,对今后儿童骨生长发育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人员对9704名65岁或65岁以上能走动的妇女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以确定骨矿物质密度(骨质减少)是否与死亡率有关。研究开始时用单光吸收比色计测定了这些妇女的骨矿物质密度。299名妇女在随访平均2.8年期间死亡。骨质减少与非创伤性死亡率增高有关。可能因为它是许多其他不利因素的一个标志。年龄及随访的持续时间经调整后,近端桡骨矿物质密度(0.104g/cm~2)每个标准差降低与死亡率增高1.19倍(95%置信区间为0.104~1.36)有关。近端桡骨降低的骨矿物质密度与中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达10.8%~([1])。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bone dis-order,CKD-MBD)是CKD所致的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综合征,表现为钙、磷等矿物质的紊乱,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健康青少年骨矿物质含量和确定正常值范围,本文以武汉地区幼儿园、中小学校、技校学生作整群调查对象,对3555名5~19岁青少年进行了骨矿物质含量硷测。测定部位为主力臂桡骨中下1/3处和远端15%处,使用国产 FT-647型单光子骨密度仪。结果显示:(1)青少年骨矿含量男性高于女性。(2)骨矿物质含量呈增龄性增加,增加的速度与年龄、性别、发育期有关,12岁前,两性增加均缓慢,12岁以后男性增加较女性快。(3)青少年骨矿物质含量与身高、体重、年龄呈正相关。根据以上结果,在制订青少年骨矿物质含量正常值时应以性别、每岁龄分组来确定正常值范围。骨矿物质低为异常,故只需计算 P_s 值,按此标准,调查中发现男、女性不同部位骨矿物质含量异常的人数为3.8%~4.99%。由此可见,青春期骨矿物质含量的检测对保护青少年的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同时还有利于预防各年龄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骨代谢与骨矿及微量元素相关指标骨矿物质是构成骨基质的基本成分,占骨骼干重的65%-70%。是骨代谢物质基础,若矿盐不足则骨的硬度欠佳。此外,多种微量元素也参与骨代谢过程。骨代谢与骨矿指标骨的矿物质主要由钙、磷、镁等无机盐组成。正常成人体内钙、磷、镁主要集中分布在骨骼中,其他软组织和细胞外液中的含量均很低。临床上主要通过测定血、尿中骨矿物质的浓度,间接了解人体骨代谢的状况。钙(calcium,Ca)  相似文献   

6.
应用国产SPA-Ⅲc型骨矿测定仪.测量了504例13岁以下正常学龄儿童骨矿物含量,并将测得骨矿含量,骨宽及骨宽度与身长.体重进行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骨矿物质含量(BMC).骨宽(BW).骨密度(BMC/BW)可随年龄的增长各相邻年龄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进发现骨矿物质含量与骨宽.骨密度.身长及体重间有密切正相关(P<0.01).骨宽与身长,体重间也吴正相关(P<0.05).骨密度与身长.体重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CKD)骨矿物质代谢紊乱(CKD-MBD)是CKD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钙磷代谢异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成分与结构改变和血管及软组织钙化。CKD-MB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近年来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系统在骨-肾-甲状旁腺轴中起重要作用,参与骨-矿物质代谢的调控。随着研究的深入,FGF23-Klotho轴有望成为CKD-MBD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骨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有无发生矿物质-骨异常分为异常组(n=32)和对照组(n=28)。统计并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吸烟史、饮酒史、透析龄、透析频率、每次透析时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血骨钙素(BGP),利用ROC分析FGF-23、BGP水平预测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矿物质-骨异常的价值,将两组有差异信息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明确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矿物质-骨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异常组年龄>60岁、透析龄>5年患者比例及FGF-23、BG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FGF-23、BGP水平预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骨异常的曲线下面积为0.832、0.81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透析龄、FGF-23、BGP水平是影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骨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当年龄>60岁、透析龄>5年、FGF-23>161.355 ng/L、BGP>125.120 ng/m L时,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骨异常的发生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它的危害性较大,目前倍受重视。本文参考有关文献,从骨代谢变化、骨折发生的机理、预防等几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成果。 1 骨代谢及生物力学变化 1.1 糖尿病继发骨质疏松在骨代谢的研究中通常包括:骨密度(BMD)、反映骨形成的骨钙素(BGP)、反映骨吸收的24小时尿羟脯氨酸(HOP)及维生素D的代谢。骨再建的全过程包括活性骨形成,骨吸收和静止三个阶段。骨再建的速率与骨吸收的速率称为骨转换率。破骨细胞清除旧的矿物质,成骨细胞形成类骨质并进行矿化,因此骨代谢的过程往往能反映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活动及骨基质、骨矿物质的  相似文献   

10.
激素替代疗法可以终止早期卵巢功能衰竭,青年女性的骨质丢失,甚至可以提高骨矿物质密度。 Holzer研究了41名青年女性(平均年龄27岁)的骨质及骨矿物质密度。她们均患有高促性腺激素、低性激素性闭经。在研究过程中,给予激素替代疗法或安慰剂。其中28名  相似文献   

11.
<正>CKD-MBD(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属于慢性肾脏病中的常见并发症,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死亡率,对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因我国对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病症的诊治水平较为落后,有着认知率低以及治疗不规范的情况。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指标,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然而根据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发展过程,在临床治疗中,常服用降磷药物(磷结合剂)、维生素D、钙敏感受体激动剂,使得患者各项指标均能达到目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本文主要针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常用药物的副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很多疾病可影响骨矿物质含量。本文通过对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肾小球疾病、肺心病、肝硬化患者骨密度的测量分析来比较这些疾病骨矿物质含量的改变情况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骨量减少为特征 ,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频度增加 ,并伴有骨痛的疾病称为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是指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 ,即骨矿物质和有基质等比例的减少 ,单纯骨的钙化障碍 ,骨的矿物质减少 ,而骨基质无改变 ,称为佝偻病 (儿童 )与骨软化 (成人 ) ;若同时存在骨质疏松与骨软化称为骨质疏松软化症。1 分类按病变范围可分为全身性骨质疏松与局限性骨质疏松。( 1)全身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1绝经后骨质疏松 ( 型、高转换型 )。 2老年性骨质疏松 ( 型、低转换型 )。3青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 :1内分泌疾病 ;2血…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尿钙氟锰镁和羟脯氨酸与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人骨密度的因素及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的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两所高等院校 2 86例 5 0岁以上老人进行骨密度及尿钙、氟、锰、镁 ,羟脯氨酸调查研究。结果 本研究表明女性骨矿物质含量和骨矿物质密度显著低于男性 (P <0 .0 1) ,女性尿钙含量明显高于男性 (P <0 .0 5 ) ,女性尿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男性 (P <0 .0 1) ,而尿氟含量差别不明显。尿钙、锰、羟脯氨酸与骨矿物含量和骨密度呈现显著性负相关 ,尿氟与尺骨骨矿物含量和骨密度呈现显著性正相关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提示尿钙、氟、锰、羟脯氨酸均可影响骨代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巴戟天多糖对切除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后分别给予巴戟天多糖 (100、300 mg/kg) 干预,给药 30 d 后检测大鼠骨密度及骨矿物质、血清 IL-6 和 TNF-α 水平、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结果 巴戟天多糖组大鼠骨质密度及骨矿物质水平高于模型组,血清 IL- 6、TNF-α 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骨矿物质及血清微量元素水平高于模型组,并且高剂量作用显著。结论 巴戟天多糖能够提高切除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其可能通过 调节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及 IL-6、TNF-α表达水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钙磷代谢同骨内矿物质沉积(骨形成)和溶解(骨吸收)的关系极为密切。一、钙磷的分布及生理功能人体内99%以上的钙和85%左有的磷储存于骨及牙齿内.余下的钙分布于体液中.余下的磷则大部份构成软组织中的成份,小部份存在于体液中。体液中钙磷的含量虽然不多,但有着再要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钙吸收利用与钙摄入量间的关系。方法 :给初断乳Wistar大鼠喂饲 3周缺钙饲料后 ,按体重随机分为缺钙组、钙适宜组和高钙组 ,进行 12周喂养 ,并于实验第 5周进行 3天代谢试验。结果 :适宜补钙可明显增加骨钙、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和股骨的重量 (P <0 .0 5 ) ,加大补钙剂量 ,补钙效果未见增加。相关分析发现 ,摄入钙与骨钙、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呈正相关 ,而与吸收率、存留率呈负相关。量效研究发现 ,大鼠钙摄入量 (X)与吸收率 (Y)间的关系呈双曲线函数形式 ,所得回归方程为 :^Y =e6 .80 6 8×X- 0 .882 1 +2 0 ,(F =4 7.315 4 ,P <0 .0 0 0 1)。提示骨钙与骨矿物质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钙吸收率与钙摄入量呈双曲函数关系 ,骨矿物质含量是评价大鼠钙补充效果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8.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骨矿物质变化及雌激素对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女性绝经后易骨质疏松症,往往由于极轻微的创伤而导致骨折.为探讨女性绝经年龄骨密度(BMD)与骨质疏松症(OP)的关系,前臂1/10和1/3部位的密度,我们观察了120例女性41~60岁围绝经的不同年龄BMD和OP骨折的发病率.近年来,老年人口的比例逐年提高,骨质疏松OP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张诒武 《吉林医学》2011,(30):6336-633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测定74例T2DM患者及46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骨矿物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尿羟脯氨酸(HOP)及TNF水平,两组进行比较。结果:T2DM患者较对照组的BMD显着降低,血清BG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RAP、尿HOP、TNF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NF与BMD呈显着负相关。结论:T2DM患者骨矿物质密度降低,其原因与TNF水平升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腹膜透析患者矿物质—骨异常的控制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矿物质和骨异常的相关生化指标,参照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制定的关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临床实践指南,评价CAPD患者的达标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63例腹膜透析患者中,血清钙达标57例(90.48%),磷达标36例(57.14%),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35例(55.56%),碱性磷酸酶达标50例(79.37%);全部4项指标均达标21例(33.33%),未达标42例(66.67%),达标患者的血肌酐水平低于未达标患者(P<0.05),而年龄、透析龄、Hb、CCr、Kt/V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的矿物质—骨异常相关指标控制不佳。MBD的发生与患者血肌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