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是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主要诊断方法是术后病理学检查,而术前影像学检查及血清学等因素对于预测MVI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针对术前预测MVI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HCC)是目前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以及预后不理想,对于肝细胞癌的治疗一直都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微血管侵犯(MVI)已经被多项研究证实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以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然而,MVI的诊断主要是在术后通过肝细胞癌的病理学检查来确诊。如果能在术前对MVI进行一定的预测,将会对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提高患者的预后产生巨大的影响。现阶段已有不少的研究利用CT或MRI影像组学的方法对HCC MVI进行预测,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将对目前关于HCC MVI影像组学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温桂海  孔维 《西部医学》2023,35(9):1331-1335
目的 探讨基于术前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特征建立的风险模型在早期预测肝细胞癌存在微血管侵犯(MVI)效能。方法 纳入我院在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细胞肝癌(HCC)患者242例,收集患者临床实验室资料,于术前2周对所有患者进行DCE-MRI扫描,分析患者DCE-MRI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术后根据HCC是否存在微血管侵犯分为MVI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实验室资料,分析影响HCC出现MVI的因素;将所有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170例和测试集72例,基于训练集的数据采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在测试集中验证模型效能。结果 训练集170例患者中共出现70例MVI,据此分组后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显示,MVsI组Ktrans、Kep、Ve、Vp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MVI组肿瘤边缘不规则、肝胆期瘤周低信号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Ktrans、Ve、Kep、Vp、肿瘤边缘不规则、肝胆期瘤周低信号是HCC出现MVI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通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模型预测HCC出现MIV风险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48。外部验证显示敏感性为88.00%,特异性为96.36%。结论 Ktrans、Ve、Kep、Vp、肿瘤边缘不规则、肝胆期瘤周低信号是HCC存在MVI的独立相关因素;基于术前DCE-MRI特征建立的风险模型在早期预测HCC出现MVI方面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与MRI的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指标对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MVI)及其分级情况的预测作用。方法 应用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研究对象进行术前检查,提取检查结果中的肿瘤长径、形态、数量、边缘及肿瘤包膜情况、多结节融合状态或局部外凸结节情况、内部供血血管情况、有无变性或坏死、瘤周围有无低密度或低信号存在等特征,结合年龄、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e抗原的检测结果等临床指标,对HCC患者发生MVI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MVI的HCC患者AFP更易升高;肿瘤长径越大发生MVI的概率越高;影像检查结果显示肿瘤边缘模糊以及局部包膜不完整为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所有提取的影像特征及临床指标对MVI的分级无预测价值。结论 HCC的部分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指标对MVI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背景 以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主的肝肿瘤在中国人死亡危险因素中排第5位,肝细胞肝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2.5%,对确诊肝癌的患者进行分级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仍然没有被广泛接受可以在术前对肝细胞肝癌患者的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进行精准预测的方法.目的 探讨血浆循环核酸(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在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浸润风险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科2019年3-10月61例肝肿瘤患者术前外周血标本,根据术后病理结果选取其中43例诊断为肝细胞肝癌和6例良性肿瘤的患者进行基因组测序,并进行了染色体不稳定分析,即超灵敏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ultrasensitive-chromosomal aneuploidy detector,UCAD)得到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e instability,CIN)评分,该评分是对比患者cfDNA与人类正常基因组的测序结果,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患者循环核酸不稳定性的程度.分析CIN对于诊断HCC、预测MVI及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 对患者的CIN评分进行log10转换后,HCC患者的CIN评分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52±0.421vs 2.282±0.099,P=0.032).血浆CIN评分≥1697.5预测MVI阳性的敏感度为76.9%,特异性为86.7%,优于甲胎蛋白以及现有的预测模型.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个月,14例血浆CIN评分≥1697.5的HCC患者中有5例在半年内复发(35.7%),而29例CIN评分较低(<1697.5)的患者仅有2例(5.71%)复发(P=0.019).结论 cfDNA染色体不稳定性评分≥1697.5可在术前预测肝癌患者发生MVI的风险,优于现有的预测指标,并且提示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放射学特征和临床实验室数据构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预测模型,探讨HCC患者术前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9例HCC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数据,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与MVI显著相关的变量,建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来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通过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析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比较。应用Kaplan-Meier曲线来评估患者的生存概率。结果:在多因素分析中,肿瘤大小、肿瘤边界不清楚、肿瘤外生性生长、AFP和GGT是HC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用于构建模型。有AFP和GGT的模型A比没有AFP和GGT的模型B表现出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术前CT影像组学特征和术前临床资料分别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探讨其预测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研究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110例经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HCC患者的资料。采用ITK-SNAP软件勾画肝脏肿瘤边缘,通过Python(3.7.10版本)软件对图像做预处理,使用pyradiomics(3.0.1版本)工具包提取9种滤波器下的八类影像组学特征共1 317个。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成MVI阳性组(65例)和MVI阴性组(45例)。分析临床资料,利用逻辑回归算法分别建立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临床特征联合影像组学模型(简称联合模型)。通过绘制训练组和测试组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特异性和敏感性评估预测患者MVI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 筛选出18个最优的影像组学特征构成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AUC分别为0.822和0.778,测试集中的敏感性为0.700,特异性为0.857。筛选出5个临床特征构成临床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AUC分别为0.753和0.635,测试集中的敏感性为0.723,特异性为0.769。筛选出11个特征构成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为0.845和0.813,测试集中的敏感性为0.833,特异性为0.846。结论 基于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的模型可用于预测HCC的MVI状态且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形成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287例行根治性肝切除手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非等级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最大约登指数法评价本次研究的诊断效能.结果 287例患者中,MVI的发生率为44.7% (137/287).单因素分析显示,MVI的形成与术前抗病毒治疗,HBVDNA定量、AFP定量及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在HBV相关性HCC患者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OR=0.44,P=0.002)、HBVDNA定量在≥2×104至≤2×107 IU/mL(OR=2.79, P=0.036)、及AFP定量在≥400至≤1 000 ng/mL(OR=0.31,P=0.023)为MV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为MVI的独立保护因素.高水平的HBVDNA定量(>2×104 IU/mL)可能预示MVI的高分化(P<0.05).此外,有意义的HBVDNA定量≥2× 104至≤2×107 IU/mL (AUC=0.885, P< 0.001)可能对预测HBV相关性HCC发生MVI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HBV感染与HBVDNA定量水平是肝细胞癌MVI形成的重要因素;抗病毒治疗可能对MVI的形成有预防作用;高水平的HBVDNA定量可能预示着高分化的MVI,此外有意义的HBVDNA定量对HBV相关性HCC发生MVI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形成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287例行根治性肝切除手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非等级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最大约登指数法评价本次研究的诊断效能.结果 287例患者中,MVI的发生率为44.7% (137/287).单因素分析显示,MVI的形成与术前抗病毒治疗,HBVDNA定量、AFP定量及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在HBV相关性HCC患者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OR=0.44,P=0.002)、HBVDNA定量在≥2×104至≤2×107 IU/mL(OR=2.79, P=0.036)、及AFP定量在≥400至≤1 000 ng/mL(OR=0.31,P=0.023)为MV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为MVI的独立保护因素.高水平的HBVDNA定量(>2×104 IU/mL)可能预示MVI的高分化(P<0.05).此外,有意义的HBVDNA定量≥2× 104至≤2×107 IU/mL (AUC=0.885, P< 0.001)可能对预测HBV相关性HCC发生MVI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HBV感染与HBVDNA定量水平是肝细胞癌MVI形成的重要因素;抗病毒治疗可能对MVI的形成有预防作用;高水平的HBVDNA定量可能预示着高分化的MVI,此外有意义的HBVDNA定量对HBV相关性HCC发生MVI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术前资料建立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风险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肝切除术的1153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3∶1的比例将样本分为建模组(n=864)和验证组(n=289)。建模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和校正曲线评价风险模型的预测能力和性能。结果 建模组患者MVI的发生率为24.1%(208/8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160ng/ml、总肿瘤体积(total tumor volume,TTV)>30cm3均是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的风险评分模型总分6分,0~1分为低危,2~3分为中危,4~6分为高危。该模型预测建模组患者发生MV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14,验证组AUC为0.731。校准图显示该预测模型性能良好。结论 基于TTV和AFP建立的HCC患者MVI风险预测模型简单、易用,有利于术前选择治疗决策和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像学上符合Milan标准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评估Milan标准和微血管侵犯对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7—2013年期间115例影像学符合Milan标准并行肝移植治疗的肝癌患者,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生存分析探究影响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入组的98(98/115)例患者中,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8%、80.6%、79.6%和87.8%、74.5%、73.5%。微血管侵犯、大血管侵犯、超出Milan标准和移植前降期治疗与小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微血管侵犯和超出Milan标准是预测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癌不伴和伴有微血管侵犯的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92.8%、85.5%、85.5% 和75.9%、55.2%、48.3% (P<0.01);而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符合及超出Milan标准肝癌患者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91.7%、83.3%、79.8% 和 64.3%、42.9%、42.9% (P<0.01)。结论:微血管侵犯多提示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的高复发转移倾向,对指导术后早期积极的辅助治疗、密切随访及补救性治疗等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对肝细胞癌(HCC)肝移植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HCC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183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其中符合米兰标准76例,USCF标准84例,上海标准102例,杭州标准126例。用Kaplan-Meier法计算4组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曲线的差异。将每组分为MVI和无MVI亚组,比较肿瘤复发率、5年无瘤生存率及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4组病人的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CC肝移植标准扩大,MVI率逐渐升高(P<0.05),3年、5年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均逐渐降低(P<0.05)。符合上海标准病人中,无MVI亚组肿瘤复发率低于MVI亚组(P<0.05),5年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均高于MVI亚组(P<0.05);符合杭州标准病人中,无MVI亚组肿瘤复发率低于MVI亚组(P<0.05),3年、5年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均高于MVI亚组(P<0.05~P<0.01)。结论:MVI可预测符合上海标准和杭州标准的HCC肝移植术后复发情况,对肝移植综合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血管侵犯(MVI)与孤立性大肝癌的病理特征及其与根治术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 月-2014 年12月在该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159例孤立性大肝癌的病理资料,根据患者有无发生MVI 将其分为无MVI 组(n =97)和有MVI 组( n=62),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卫星结节与术后无进展期的关系。结果孤立性大肝癌根治术后的1、3 和5 年生存率分别为882%、56.7%和41.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MVI、甲胎蛋白(AFP)、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和数量、卫星结节与孤立性大肝癌术后无进展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AFP>400 ng/ml、MVI、卫星结节、肿瘤数量及肿瘤直径是孤立性大肝癌术后无进展期的危险因素。MVI 发生率为43.7%。其中无MVI 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7 个月,1、3 和5 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1.7%、67.5%和56.0%;有MVI 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5 个月,1 和3 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4.7%和45.8%。结论AFP>400 ng/ml、MVI、卫星结节、肿瘤数量及肿瘤直径是影响孤立性大肝癌根治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 (MVI) 后的复发率等, 探讨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的临床分期早中期肝细胞癌患者590例, 进行肝切除术治疗并进行随访,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方法, 患者均分4组.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4组术后RFS和OS的发生率, 并采用Log-rank分析方法确定显著差异.结果 肝细胞癌患者中, 经TACE和无TACE 2组间性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AFP、HBV-DNA、最大肿瘤直径、包膜、手术类型、肝门阻断、Child-Pugh分级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年龄、肝硬化结节、肿瘤细胞异型性、BCLC等在无微血管浸润组中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脾功能亢进、复发率等在微血管浸润组中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AFP (>400 ng/m L) 、肿瘤直径、包膜完整性、MVI、肝大部分切除等与总体生存率有相关 (P<0.05) , AFP (>400ng/m L) 、Child-Pugh分级B、肿瘤直径、肝细胞癌异型程度、包膜完整性、MVI等与无瘤生存率有相关 (P<0.05) .多个逻辑回归确定血清AFP水平>400 ng/L, 肿瘤大小>5 cm, 和不完整的肿瘤包膜是独立的相关因子 (P<0.05) .在存在微血管浸润的肝细胞癌患者中, 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相较于未进行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有明显的改善 (P<0.05) , 而不存在微血管浸润的肝细胞癌患者中无显著影响 (P>0.05) .结论微血管浸润与肝细胞癌复发率和生存率存在一定相关性, 利用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方法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于2011年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有效提高了肝癌的综合诊治水平.最新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在2011年版的基础上,首次引入了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规范了肝癌病理取材方法,引入了微血管侵犯的概念作为病理常规报告项目,通过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修订版(mRECIST)评价抗肿瘤治疗疗效,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的肝癌临床分期和治疗路径.本文试对《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的更新要点进行解读,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MRI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TACE术)疗效评价及其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5例行TACE术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前1-2天、术后一个月均行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评估MRI对HCC患者TACE术疗效评价及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HCC患者TACE术后残余病灶的灵敏度为91.07%、特异度为69.23%、准确度为84.15%;MRI检查HCC患者TACE术后不同类型碘油沉积共有9例患者碘油沉积复发类型不一致,MRI诊断不同类型碘油沉积复发与DSA诊断的一致性为89.02%(73/82),碘油沉积区ADC值较术前瘤区、肿瘤复发区明显大,术前瘤区ADC值也明显大于肿瘤复发区,差异显著(P<0.05)。结论 MRI在HCC患者TACE术治疗中,可准确地分析术后碘油沉积情况和病灶残留情况,对TACE术疗效评价及其复发预测有明确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小肝癌(sHCC)超声造影(CEUS)特征与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sHCC患者MV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行手术切除的sHCC患者资料,其中MVI阳性组39例,MVI阴性组74例,术前1周内均行CEUS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超声及CEUS相关特征,分析sHCC患者MVI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结果 与MVI阴性组相比,MVI阳性组AFP水平较高、瘤周有低回声晕、肿瘤边缘不光滑比例较高、开始廓清时间较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边缘不光滑、开始廓清时间较早是sHCC患者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开始廓清时间以107 s为预测sHCC患者存在MVI的最佳临界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9.20%、75.70%。结论 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与sHCC患者MVI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边缘不光滑及开始廓清时间较早是sHCC患者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sHCC患者是否存在MVI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261 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检测linc00261在74例肝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其表达量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应用 COX回归模型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qRT-PCR检测linc00261在5株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在肝癌细胞 株MHCC-LM3和SNU-449中采用siRNA(si-linc00261-1,si-linc00261-2,si-NC和空白对照组)和Lipofectamine3000进行转染 敲低linc00261,活细胞计数(CCK8)、Transwell实验分别研究linc00261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HCC组 织中linc00261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术前血清AFP(P=0.032)、肿瘤大小(P=0.007)、有无微血管癌栓(P=0.01)、TNM分期(P= 0.02)显著相关;HCC组织中linc00261的低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其术后无瘤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是影响HCC患 者术后无瘤生存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下调linc00261的表达可促进肝癌细胞株MHCC-LM3(P<0.01)和SNU-449(P<0.001) 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Linc00261有望成为肝癌切除术后的一种新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