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偶发性肾癌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4例肾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TNM分期,Ⅰ期20例(84%),Ⅱ期2例(8%),Ⅲ期2例(8%);肿瘤直径2.3~9.0 cm,平均4.6 cm;透明细胞癌21例(88%),颗粒细胞癌1例(4%),乳头状细胞癌1例(4%),混合细胞癌1例(4%);随访19例(79%),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6%(11/13)、75%(6/8)、66.6%(2/3)。3年和5年存活者中均为I期。结论B超和CT是早期发现肾癌的重要检查手段,及早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的重要方法。TNM分期对判断预后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讨偶发肾癌的特性,以期提高偶发肾癌的诊治水平。对98例偶发肾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05例有症状肾癌进行对照研究。偶发肾癌占48.3%,超声检查是筛出偶发肾癌的最主要手段。与有症状肾癌相比,偶发肾癌的体积小(P<0.01),分期低(P<0.05),5年生存率高(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分期是独立的判断预后指标。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偶发性肾癌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年来收治的 93例偶发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与 176例同期治疗的非偶发性肾癌进行对比。结果 偶发性肾癌组和非偶发肾癌组在发病年龄、性别、单双侧和病理类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偶发性肾癌的病理分期明显低于非偶发性肾癌 (P <0 0 5 ) ,术后 3年 (83 6 % )和 5年 (6 8 6 % )生存率高于非偶发性肾癌 (P <0 0 5 )。结论 偶发性肾癌是肾癌未出现临床表现的一发展阶段 ,并非肾癌的另一类型。B超和CT是发现偶发性肾癌的主要诊断方法。此类型的病理分期低、瘤体小 ,早期发现和尽早根治性肾切除术是偶发性肾癌预后较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偶发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1989年1月至1999年1月收治的136例肾癌,对其中43例偶发肾癌进行临床分析并与非偶发癌比较。结果:偶发癌组大多分期分级低,5年生存率(71.43%)高于非偶发组(41.30%)(P<0.05)。结论:B超是健康普查发现偶发肾癌的最实用有效的检查。根治性肾切除仍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偶发肾癌的认识,对肾癌的早期诊治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偶发肾癌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 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复习358例偶发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327例非偶发性肾癌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偶发肾癌与非偶发肾癌在发病年龄、患者性别、肿瘤位置和病理类型方面无明显差别;偶发肾癌与非偶发肾癌相比体积小,病理分期低,5年生存率高.结论 B超和CT是发现偶发肾癌的主要方法 ;影响偶发肾癌的预后因素主要是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偶发肾癌的特性 ,提高偶发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32例偶发肾癌进行回顾性总结并与 82例有症状肾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有症状肾癌相比 ,偶发肾癌Ⅰ、Ⅱ期病例比例高 (81 3% ,P <0 0 5 ) ,术后 5年生存率较高(84 4 % ,P <0 0 5 )。结论 :偶发肾癌分期低 ,术后生存率较高 ,B超和CT是早期发现偶发肾癌的主要方法。医疗条件改善及健康意识的增强是提高偶发肾癌检出率的主要因素。偶发肾癌预后较好与其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在偶发性肾癌诊断上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偶发性肾癌共16例,分析其B/彩超、CT的表现,比较它们对肾癌的发现,定位和定性诊断能力。结果:(1)B/彩超及CT均可发现病灶。(2)在定位,定性上CT较B/彩超有明显的优势,其中15例CT在术前有明确的诊断。结论:CT在偶发性肾癌的发现,定位和定性诊断上有重要的价值,是偶发性肾癌的发现,定位和定性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20年收治肾癌中的偶发癌38例的诊治经验,探讨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方法 自1980年1月至2000年1月间手术治疗肾癌156例,其中符合偶发癌标准者38例,按Robson分期:I期23例,II期10例,III期5例,肿瘤平均直径4.83厘米。结果 37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单 性肾切除术,术后2年生存率92%,5年生态率87%,结论 B超和CT联合应用,早期及时诊断,是提高疗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肾脏偶发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偶发性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39例肾脏偶发占位性病变的诊治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B超检查发现 2 8例 ,CT检查发现 11例。肾癌 31例 ,高密度肾囊肿 5例 ,肾错构瘤 3例。肾癌术后死亡 1例 ,术后超过 5年生存者 18例。结论 :偶发性肾脏占位性病变定性不明者应在术中冰冻活检 ;偶发性肾癌病理分期低 ,肿瘤体积小 ,术后远期生存率高 ;早期得到诊治是偶发肾癌预后较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隐匿型肾癌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治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隐匿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中男38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5岁.体检或因其他部位不适在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者40例(68.9%),无痛性血尿10例,腰背部疼痛6例(10.3%),因慢性肾功能不全,经B超、CT检查发现2例.临床分期为T_1N_0M_037例,T_2N_0M_016例,T3期以上5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57例.术后接受α-干扰素和白介素-2治疗21例.随访58例,平均随访时间48个月.结论 提高诊断意识是关键,彩色多普勒超声、CT是目前早期诊断肾癌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偶发性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9例肾脏偶发占位性病变的诊治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B超检查发现28例,CT检查发现11例。肾癌31例,高密度肾囊肿5例,肾错构瘤3例。肾癌术后死亡1例,术后超过5年生存者18例。结论:偶发性肾脏上位性病变定性不明者应在术中冰冻活检;偶发性肾癌病理分期低,肿瘤体积小,术后远期生存率高,早期得到诊治是偶发肾癌预后较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偶发肾癌临床特点.方法:对在我院行肾癌根治术的141例肾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偶发肾癌和非偶发肾癌在发病年龄、性别、患侧、细胞类型上差异无显著性.而在肿瘤体积大小、病理分期、术后远期生存率、恶性程度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B超和CT是发现偶发肾癌的主要方法。偶发肾癌具有体积小、病理分期低、生长局限,恶性程度低、术后远期生存率高等特点,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偶发肾癌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偶发肾癌的特性,对20例偶发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诊断准确率达85%(17/20)、CT达100%(20/20)。17例行根治性切除,2例行肾肿瘤剜除术。术后5年生存率87.1%,提示偶发肾癌较有症状肾癌预后好。  相似文献   

14.
黄毅彬  陈仕平 《海南医学》2006,17(12):133-135
近些年伴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及健康检查的普及,无任何自觉症状,完全由于偶然情况而被发现的肾细胞癌逐渐增多,称为偶发性肾癌.对于许多体积小而无临床症状的肿瘤,应用B超、CT,MRI等现代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多能被查出,所以临床上肾脏偶发癌的发现逐渐增多.Jayson等[1]报道131例肾偶发癌,占61%,肿瘤分期与症状癌无显著差异.潘柏年等[2]报道肾偶发癌占45%,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和73.7%.可见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要面对偶发癌的诊断及治疗,本文重点讨论此类肿瘤的诊疗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偶发性小肾癌的诊治水平,对31例偶发性小肾癌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体检中B超发现20例,因其他疾病行B超或CT检查发现11例.术前诊断明确,术后病理证实27例;术中快速切片证实4例.29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孤独肾、1例总肾功能不正常者行肿瘤剜除术.提示偶发性小肾癌虽多属早期癌,但也有多中心性发生及转移可能,需多种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治疗上应采用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6.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小管细胞的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肾肿瘤的78%.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B超、CT等)的改进和历年体检的普及实施,早期肾癌的比例明显增加.大量的研究证明肾癌对化疗和放疗治疗的效果差.免疫治疗目前多用于辅助治疗.近年问世的靶向治疗主要适用于转移性和无法手术切除的肾癌.手术治疗是目前肾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对于早期无转移的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目前唯一可达到根治目的的方法.根治性肾切除包括开放性手术和近年来发展的经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可通过经腹腔和经腹膜后两种途径完成.  相似文献   

17.
肾癌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盈中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2):1445-1446
目的:探讨肾癌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治疗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方法和预后。结果:120例平均年龄55.4岁,男性78例,女性42例。体检或因其他部位不适在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者74例(61.7%),无痛性血尿26例(21.7%),腰背部疼痛19例(15.8%),因慢性肾功能不全,经B超、CT检查发现1例。临床分期为T1N0M074例,T2N0M038例,T3期以上8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19例。术后接受α-干扰素和白介素-2治疗36例。随访79例,平均随访时间39个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T是目前早期诊断肾癌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作为手术、放疗、化疗的补充,生物免疫治疗也逐渐成为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偶发性小肾癌的诊治水平,对31例偶发性小肾癌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体检中B超发现20例,因其他疾病行B超或CT检查发现11例。术前诊断明确,术后病理证实27例;术中快速切片证实4例。29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孤独肾、1例总肾功能不正常者行肿瘤剜除术。提示偶发性小肾癌虽多属早期癌,但也有多中心性发生及转移可能,需多种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治疗上应采用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9.
王娟萍  李海斌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180-3181
目的:探讨CT在小于3cm偶发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至2006年2月12例小于3cm偶发性肾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术前B超检查8例,其中1例诊断肾良性肿瘤。CT发现11例突出肾轮廓的癌块,呈等密度7例,略高密度3例,低密度3例,增强扫描11例癌块显著强化,CT值升高30Hu~70Hu。结论:对于偶发肾癌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根据小病灶的密度、边缘及强化程度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近10年来诊治的128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提高肾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8例肾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有26例无临床症状,体检时B超发现(20.3%);有102例有临床症状就诊(79.7%),主要症状为血尿、腰痛、腰部包块、消瘦、贫血、发热等,通过B超、CT、MRI、IVP等检查确诊。结论:B超是体检时发现偶发肾癌的主要方法,CT是诊断肾癌的最好影像学诊断方法。肾癌的治疗预后与肿瘤的分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