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榆林市高新区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为促进榆林市儿童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高新区4所小学在校学生,共3 180人。检测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腰围、视力等身体发育指标,由医务人员一对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测量。结果 榆林市高新区6~12岁儿童的身体发育各项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各个年龄段男童、女童的身高和体重,均高于2005年制定的全国同龄儿童标准(均为P<0.05);6~12岁男童身高平均值范围为125~156 cm,女童身高平均值范围为123~156 cm,10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各个年龄段男童坐高个体差异较大,女童分布比较集中,在10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身高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6~12岁男童体重平均值范围为26.53~50.30 kg,女童体重平均值范围为24.65~48.02 kg,12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高于女童(均为P<0.05),男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为19.53%,高于女生的15.40%,表现在9~、10~岁;各个年龄段男童胸围分布比较分散,女童较男童集中,在12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各个年龄段男童的腰围分布较分散,女童分布较集中,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结论 榆林市高新区儿童的各种生长发育指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符合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但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温州市小学儿童身高、体质量发育状况及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为做好预防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温州市小学儿童体格检查,测量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值,以中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标准筛查超重、肥胖,以超重、肥胖发生率作为指标.结果 温州市6~12岁小学儿童身高每年增加5 cm,12岁以后增长速度变缓;男生身高、体质量均高于女生,城区学生身高、体质量略高于农村学生,温州市6~13岁小学儿童总体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2%和6.4%,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2.9%和7.9%;女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9.2%和4.6%.除13岁组男生超重率外,其余各年龄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生,(均P< 0.01);随着年龄增加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降低(均P<0.01).结论 温州市小学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符合我国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温州市小学儿童总体超重率和肥胖率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男生高于女生,男生和女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预防儿童肥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内蒙古自治区3~18岁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  方法  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4盟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15 199名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以200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为参考标准,计算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并分析其特点。  结果  内蒙古自治区3~18岁男、女儿童均有2个身高增长高峰段,男童为3~4岁和11岁阶段;女童为4~5岁和10~11岁阶段;随年龄的增长体重增长无明显规律,青春期前后出现增幅单高峰,男、女儿童分别出现在15岁、10岁。各年龄段身高、体重均明显高于2005中国九市标准(均P<0.001),其中6岁男童、13岁女童身高超过全国标准最明显;7岁男童、10岁女童体重高于全国标准最明显。超重的总检出率为12.31%,肥胖的总检出率为20.27%,其中男、女童超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55%、13.10%(P=0.132);男童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童,分别为22.67%、17.76%(P<0.001)。  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3~18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良好,但超重、肥胖检出率高。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儿童的体格发育,加强儿童健康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开原市城乡0~5岁学龄前儿童营养状态,为儿童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体采样法,对开原市城乡、男女儿童3000人进行体格发育检查,按照WHO评分标准来评价.结果:开原市0~5岁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8.03%,低体重率3.6%,肥胖率14.2%;不同年龄发育迟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低体重率2~组最高(1.90%),肥胖率6~组最高(4.30%);不同性别发育迟缓率和肥胖率男童高于女童,低体重率女童高于男童;不同地区发育迟缓率和低体重率乡镇高于城市,肥胖率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开原市城乡0~5岁学龄前儿童男童肥胖率过高,乡镇女童营养状况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锦州市804名2~6岁儿童体格发育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的体格发育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及其评价标准。方法 将804名2-6岁儿童分2~、3~、4~、5~、6岁五个年龄组按WHO推荐的男童女童体重、身高标准进行测量。结果 各年龄组男童与女童体重身高均无差异性。结论 2-6岁儿童体重、身高没有性别上的差异,男童、女童增长速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0~3岁儿童营养状况,为营养指导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广州市城、乡、男、女儿童共10 346名进行体格发育调查,采用以基于WHO标准的Z评分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结果广州市0~3岁儿童低体重发生率为2.57%,生长发育迟缓率为3.37%,消瘦率为2.54%,肥胖率为2.50%。低体重率和生长发育迟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郊区儿童、男童的营养不良率分别高于城区儿童和女童,男童的肥胖率分别高于女童。结论广州市0~3岁儿童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现象同时存在。郊区儿童的营养不良和男童的营养失衡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中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生长现状,为进一步改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重庆市渝中区7岁以下儿童共10251例体格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将其分别与2005年中国九市标准及WHO标准比较,对儿童体格发育进行评价.结果:男女儿童体格生长符合体格生长规律,男童生长状况优于女童,男女童体重在1岁以前较2005年中国九市标准低,在1岁以后接近该标准;各年龄段男女童身高均低于2005年中国九市标准及WH0标准;头围与上述标准差别不大.3岁以下儿童总体低体重发生率约1.52%,生长迟缓1.73%,消瘦0.13%,超重/肥胖7.65%.结论:重庆市渝中区儿童身高生长水平总体偏低;相对于营养不良的体格指标,超重肥胖危险发生率较高,需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亚果  冉域辰  张琚  李薇 《四川医学》2008,29(3):352-353
目的 为了解成都市城区学龄期儿童超重及肥胖的情况,及时对超重及肥胖儿童进行干预和治疗.方法 选取成都市3个城区6所小学共3769名6~12岁健康儿童进行调查,以身高别体重为参数,以WHO肥胖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结果 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8.9%和8.5%,总体肥胖-超重比为1.05.肥胖发生率在7~10岁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而在11~12岁有随年龄下降的趋势,10岁组肥胖率最高.整体人群中男童肥胖的发生率>女童,χ2=29.38,P<0.01.结论 成都市城区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虽然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但与国内城市比较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学龄期男孩的肥胖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并分析接受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早产儿0~36月龄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为不断优化早产儿系统保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出生,并在3岁内接受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服务的163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并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15例和适于胎龄儿(AGA)组148例2个亚组。另选择同年龄段足月儿170名为对照组。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在各月龄的生长发育情况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质量在1月龄、6月龄及36月龄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身长在1、6、12、18、24、30、36月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在1、6及36月龄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年龄别身长Z评分(HAZ)在1、6、12、18、24、30、36月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早产儿SGA组WAZ在1月龄至18月龄均低于AGA组(P<0.05~P<0.01),HAZ在1月龄至30月龄均低于AGA组(P<0.0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营养不良率、超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SGA、AGA组营养不良率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0~36月龄内,早产儿追赶性生长发育趋势良好,但至36月龄仍落后于足月儿,1~12月龄是一个生长高峰期;早产儿SGA组追赶性生长速度低于AGA组,在24~36月龄是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应重视该段时期的儿童保健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48~60月龄儿童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晶状体厚度(lens thickness,LT)及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的分布,并探讨其与月龄、体格参数的关系。方法:2 300例48~60月龄儿童,测量并记录其身高、体重。 测量ACD、LT及AL。使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ACD、LT及AL与月龄、体格参数的关系。结果:1 986例同意接受眼科检查(86.4%),1 541例有完整的ACD、LT及AL测量结果。ACD、LT及AL分别为(2.71 ± 0.25)mm、(3.81 ± 0.23)mm、(22.26 ± 0.67)mm,均呈近似正态分布。其中,男童ACD、LT及AL分别为(2.77 ± 0.24)mm、(3.81 ± 0.23)mm、(22.51 ± 0.62)mm,女童ACD、LT及AL分别为(2.64 ± 0.25)mm、(3.84 ± 0.24)mm、(21.96 ± 0.60)mm。不同性别ACD、LT及A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ACD与月龄、身高、体重呈正相关(r=0.079、0.176、0.156,P均 < 0.01);LT与月龄、身高呈负相关(r=-0.118、-0.123,P均 < 0.001),与体重无关(P=0.077),AL与月龄、身高、体重呈正相关(r=0.108、0.282、0.255,P均 < 0.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身高每增加1 cm,ACD增加0.007 mm,LT减少0.007 mm,AL增加0.034 mm(P均< 0.001),体重变化与ACD、LT及AL都无关(P均 > 0.05)。结论:48~60月龄儿童,男童较女童前房更深,晶状体更薄,眼轴更长。随月龄增加,前房加深,晶状体变薄,眼轴增长。儿童越高,前房越深,晶状体越薄,眼轴越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2016年吉林省延吉市城区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的生活方式,阐明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吉林省延吉市城区6~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42 132人进行身高和体质量测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问卷调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参加体检调查对象中抽取10~14岁儿童和青少年1 523人,调查饮食习惯。采用中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筛选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结果:2016年吉林省延吉市城区6~17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6.7%和18.4%,超重+肥胖检出率为35.0%。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18.6%,22.0%)均高于女生(14.7%,14.4%)(P<0.01)。7~13岁男生各年龄组超重检出率均高于同年龄的女生(P<0.05或P<0.01),男生各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同年龄的女生(P<0.01)。男生超重检出率在12岁达到高峰,在6~10岁肥胖检出率(23.8%~25.6%)均较高,11~17岁肥胖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每周吃烧烤食物≥ 3次(男生OR=1.767,P=0.010,95% CI:1.148~2.719;女生OR=2.205,P=0.002,95% CI:1.327~3.664)和节食减肥(男生OR=2.113,P<0.001,95% CI:1.456~3.065;女生OR=2.128,P<0.001,95% CI:1.430~3.167)增加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风险,每周吃甜点心≥ 3次(男生OR=0.359,P<0.001,95% CI:0.226~0.573;女生OR=0.324,P<0.001,95% CI:0.186~0.565)和按时吃三餐(男生OR=0.683,P=0.028,95% CI=0.486~0.960;女生OR=0.624,P=0.016,95% CI=0.424~0.916)可降低超重/肥胖风险。自我评价体型在超重肥胖和每天按时吃三餐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吉林省延吉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日常饮食习惯和节食减肥是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ecular trends in body height and weight on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ethods Th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five cross-sectional Chinese National Surveys on Students’ Constitution and Health. Overweight/obesity was defined as BMI-for-age Z-score of per the Wo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reference values. Body height and weight for each sex and age were standardized to those reported in 1985 (standardized height: SHY; standardized weight: SWY) and for each sex and year at age 7 (standardized height: SHA; standardized weight: SWA) using the Z-score method.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obesity in Chinese children was 20.2% among boys and 10.7%among girls in 2010 and increased continuously from 1985 to 2010. Among boys and girls of normal weight, SHY and SHA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SWY and SWA, respectively (P < 0.001). Among boys and girls with overweight/obesity, SH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SWY (P < 0.001), and showed an obvious decreasing trend after age 12. SHA was lower than SWA among overweight boys aged 7-8 years and girls aged 7-9 years. SHY/SHW and SHA/SWA among normal-weight groups were greater than among overweight and obese groups (P < 0.001). Conclusion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in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obesity among Chinese children may be related to a rapid increase in body weight before age 9 and lack of secular increase in body height after age 12.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州市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和贫血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究中国城市儿童超重/肥胖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参加2013~2014年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检查的7~14岁学龄儿童,检测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指标,依据身高体重指数(BMI)把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划分为消瘦、超重、体重正常和肥胖等四组。分析学龄儿童不同营养状况下的血红蛋白及贫血的分布规律,探讨消瘦、超重和肥胖等的营养状况与血红蛋白和贫血的关系。结果广州市区的3 187名7~14岁学龄儿童参与了本次调查,其消瘦、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6.3%、10.8%和8.0%。其中,男生超重和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P值均0.01)。学龄儿童贫血率为2.2%,其中男生贫血率为2.3%,女生贫血率为2.2%,贫血率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儿童的年龄与血红蛋白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并且消瘦者发生贫血的危险性较正常体重大(OR=1.23,95%CI:1.05~1.41,P0.05)。按性别分组后,男生BMI与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正常体重组比较,消瘦男生更易于发生贫血(OR=1.30,95%CI:1.07~1.53,P0.01)。女生中不同营养状况与贫血则未见明显相关。结论广州市7~14岁学龄儿童中消瘦男生发生贫血的危险性较大,但超重、肥胖与贫血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而女生营养状况与贫血之间未见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长沙市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及肥胖发生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乐山  何国平  彭月娥 《广东医学》2008,29(11):1890-1891
目的 了解长沙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及肥胖发生情况,为加强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长沙市10所幼儿园。对10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用统一的仪器和方法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Z评分方法对研究对象的生长发育和营养不良发生率进行评价和判断;肥胖的确定采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中位数的10%为超体重,超过20%为肥胖,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结果 2 530名学龄前儿童的低体重检出率为0.24%,生长迟缓检出率为率为0.83%,消瘦检出率为0.28%;发现超重儿童208人,超重发生率为8.22%,发现肥胖儿童共190人,肥胖发生率为7.51%;轻度肥胖134人,中重度肥胖56人。男孩肥胖发生率高于女孩,女孩中则以4~5岁肥胖发生率最高。结论 ①长沙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较好,低体重率、生长发育迟缓率、消瘦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长沙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男孩肥胖发生率高于女孩,4~5岁儿童肥胖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儿童。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营养不良 肥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廊坊市卫生学校学生超重、肥胖及超重、肥胖学生对肥胖危害认知情况,为干预超重、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学生超重率、肥胖率;自制问卷调查超重、肥胖学生对肥胖危害的认知情况.结果 城市学生超重率为15.12%,肥胖率为5.81%;农村学生超重率为13.57%,肥胖率为4.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男生超重率为16.87%,肥胖率为6.26%,女生超重率为12.86%,肥胖率为3.62%;男生对于自身超重或肥胖的认知率为51.76%,明显低于女生(91.76%),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廊坊市卫生学校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率较高,城乡差异不明显,男生超重率、肥胖率高于女生,学生对于超重、肥胖的危害认识不足,采取减重措施比例偏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潮州市农村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与体质指数(BMI)现状,为提高其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5年5月随机抽取潮州市3所农村小学的983名学生,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测定学生身高、体重,计算BMI指数,根据BMI判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同时采用自编营养与健康调查表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1.6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983名学生中,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15.56%、4.88%和1.63%,男生和女生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低体重检出率在六年级时最高,女生则出现在五年级;男生超重检出率以三年级为最高,为6.72%,而女生则出现在四年级,占4.42%;肥胖检出率在潮州市农村小学生中相对较低。农村小学生的营养与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并且与文化程度有关;营养态度积极乐观;不良的饮食习惯、三餐比例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等行为广泛存在于小学生中。 结论 潮州市农村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并存,营养知识欠缺,有必要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的营养教育和干预,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其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长治市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长治市30所小学在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等指标的测定,并采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和〈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进行营养状况判定和评价.结果 该市小学生身高、体重指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符合生长发育规律.小学生低体重检出率为1.0%,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1).而超重和肥胖率为15.4%和14.8%,男女生超重发生率无差别,但肥胖率男生均高于女生(P〈0.01).结论 长治市小学生生长发育符合一般规律,但存在不同程度营养缺乏和超重、肥胖问题,亟需定期检查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儿童超重和肥胖的评价标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和分析四种基于身高、体质量的儿童肥胖的评价标准。方法选取上海市2347名7~8岁的儿童,其中男生1175名,女生1172名,测量其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分别采用身高别体质量法(1985)标准(WFH1985标准)、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WGOC标准)、欧洲国际肥胖工作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IOTF标准)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CDC标准)评价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结果①男生超重发生率为IOTF标准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标准(P〈0.05),女生超重发生率IOTF标准明显高于WGOC标准和CDC标准(P〈0.05);男生肥胖发生率IOTF标准明显低于其他三个标准(P〈0.01);女生肥胖发生率IOTF标准明显低于WFH1985标准和WGOC标准(P〈0.01)。②WFH1985标准和WGOC标准对肥胖和超重的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FH1985标准和WGOC标准比IOTF和CDC标准更适合我国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的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