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对方式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喉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58例喉癌患者设为病例组,并以同期58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医学应对问卷(MCMQ)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病例组的整体生活质量领域和各功能领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生活质量水平较低;与常模相比,病例组较多采用面对和回避两种应对方式,其生活质量与面对呈正相关(P〈0.05),与回避、屈服呈负相关(P〈0.01)。结论喉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使患者采取面对方式以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应对方式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接受心理行为干预后患者的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医学应对问卷和生活质量调查表对53例癌症患者在接受集体心理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53例癌症患者在接受集体心理治疗前后应对方式选择方面无明显变化(P>0.05)。选择面对和回避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选择屈服的患者,而且接受治疗后均有改善,选择面对的患者改善尤为显著(P<0.05)。采取屈服方式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不大(P>0.05)。结论:癌症患者的QOL与应对方式的采用和效果都有一定的关系,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确诊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后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面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回避和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AMI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手术后人格特征以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并实行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治疗进行干预,使患者提高生存质量,从而减少痛苦。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105例肝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及Spearman等级相关的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肝癌患者人格特征中的掩饰性因子(L)得分为(56.73;在应对方式中,面对得分为(15.68)分,回避得分为(13.66)分,屈从得分(10.56)分。与常模相应得分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统计方法显示掩饰性因子与面对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肝癌患者具有与正常人群不同的人格特征,回避和屈服这两种方式会经常使用,面对的应对方法很少采用,护理过程中必须正解认识这些负性因素,教会患者采用正确的应对方法,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8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相比较。结果 BPH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国内常模比较,BPH患者术前的回避和屈服等维度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面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H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与MCMQ面对维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回避和屈服等维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老年BPH患者的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协助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促进其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人格特质的心理护理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9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行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人格特质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屈服、回避评分均明显更低,而面对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人格特质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甲状腺癌患者减轻焦虑、抑郁情绪,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马小琴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8):2226-2228
目的:了解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的关系,以寻找提高患者身心健康的干预对策。方法: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分别对6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研究组)和6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研究组SRHMS各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回避和屈服各条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面对(或斗争)各条目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呈高度相关(P<0.05,P<0.01)。结论:子宫切除术患者身心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人群,应对方式较多采用回避和屈服,不能够积极正确面对,医务工作者应积极对其介入干预,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10~2014-07间收入我院的肝癌TACE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及集束化护理方法进行疼痛管理,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观察组的NRS(数字疼痛评分法)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3次结构式心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应激处理、应对技巧及心理支持四个方面。然后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应对方式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面对应对方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屈服应对方式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结构式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食管癌患者的应对方式,帮助患者积极地应对疾病和手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0.
王继敏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2-224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训练对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4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110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55例)和观察组(心理弹性训练干预,55例),两组均连续干预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面对评分较对照组高,回避与屈服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采用心理弹性训练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性、应付方式和生活事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和生活事件评定量表,对50例功能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病例组)和配对的5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内向和不稳定的个性倾向;消极心理应付方式评分均值高于对照组;生活事件总频数和负性生活事件频数、慢性精神紧张总值和慢性负性精神紧张值都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应付方式和生活事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相关,提示在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和治疗中,应积极开展心理社会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癌症疲乏量表和Jalowiec应对量表对39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总疲乏发生率为96.97%,以中度疲乏最为明显;各维度疲乏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对...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应付方式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抑郁痖患者治疗前、后应付方式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应付方式问卷,评定78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应付方式的改变,并与86例正常对照比较,用HAMD评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疗效。结果 抑郁症患者退避、自责的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求助、解决问题的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退避、自责的因子分降低,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求助、解决问题的因子分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幻想、合理化的因子分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者的退避、自责的因子分低于治疗无效者,而求助、解决问题的因子分高于后者。HAMD的减分率与治疗后退避、自责的因子分呈负相关,与求助、解决问题的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 抑郁症治疗前后应付方式发生改变,退避、自责、求助、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与疾病的变化有关,幻想、合理化的应付方式在抑郁症患者中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疗效的忠者采用的应付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4.
癌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及其相关性,为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症状自评量表(SCL 9O)、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癌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进行测试,并分析癌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结果:癌症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症患者的SCL 90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突出表现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四个方面。癌症组不仅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SDS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显示癌症患者有较多的抑郁、焦虑情绪反应。积极应对得分与SCL 90总分、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强迫症状等因子及SAS、SD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0.005),消极应对得分与SCL 90(除阳性症状均分、躯体化、偏执因子外)及SAS、SD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0.005)。结论:癌症患者存在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应对方式是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焦虑障碍患者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现状.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5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GAD),44例强迫症患者(OCD)、23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SAD)以及99例正常人进行评定.结果 患者组生活事件总分[GAD组(22.46±18.44)分;OCD组(23.68±28.31)分;SAD组(17.22±14.97)分;正常对照组(6.64±9.71)分,F =14.216,P =0.000]和负性生活事件得分[GAD组(18.76±17.99)分;OCD组(20.02±24.98)分;SAD组(12.00±13.16)分;正常对照组(4.56±7.51)分,F =14.391,P =0.00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 F =16.505,P =0.000)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广泛性焦虑症组、社交焦虑症组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组社会支持总分( F =26.506,P =0.000)及客观社会支持( F =7.494,P =0.000)、主观社会支持( F =26.985,P =0.000)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 F =13.931,P =0.000)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1.焦虑障碍患者普遍经历了比较多的或者影响比较大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更加倾向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比较匮乏;2. 焦虑障碍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此类人群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评农民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探讨强化护理对其影响。方法将我院化疗的农民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宣教组和常护组,并与非农民乳腺癌患者(对照组)作对照,宣教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另接受针对农民乳腺癌患者的强化护理,共12周。在人选时和第12周评价应对方式。结果农民乳腺癌患者在听天由命和逃避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12周后宣教组和常护组比较,寻求支持、情感宣泄、听天由命和逃避量表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民乳腺癌患者多采用逃避和听天由命的疾病应对方式,强化护理宣教可有效改善其疾病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应对对哮喘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近几年哮喘病发病率、死亡率的不断增高,对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影响因素的关注和研究凸显其重要意义。采取何种方式应对疾病这一应激源,关系到患者生理、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应对方式是影响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主要对应对理论、应对方式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影响应对的因素等方面作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和人格特征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 36例癫痫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结果 :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的四个维度中以躯体功能得分最低 ,物质功能得分最高。癫痫患者应对方式是以自责和幻想为特点 ,个性是以神经质为特征。相关分析发现 ,自责和神经质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总分呈负相关 ,分别达 - 0 .83和 - 0 .81 (P<0 .0 0 5 )。外向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维度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总分呈正相关 ,分别达 0 .81和 0 .5 2 (P<0 .0 0 5 )。结论 :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其自身的心理特征影响。临床医生有必要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将会有助于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