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牙龈退缩或根面暴露是由于牙齿周围发生了软、硬组织丧失,其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牙齿的功能,甚至导致牙齿丧失.本文对1例发生于上颌中切牙的牙龈退缩患者(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进行了2年的系统疗效观察,包括病史采集、临床和X线片检查、诊断、治疗计划的制定、牙体牙髓的根管治疗及牙周序列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局部药物治疗、牙周植骨术和引导性组织再生术并结合双侧转位瓣、结缔组织移植结合冠向复位瓣等),并探讨了牙龈退缩原因和如何更好地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及几种根面覆盖术的联合应用重建牙齿周围的软、硬组织,恢复健康和具有美学效果的牙龈外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显微手术中用冠向复位瓣(coronally advanced flap, CAF)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 PRF)与单纯使用冠向复位瓣在治疗牙龈退缩(GR)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36例GR病人中,随机选取18例25颗GR患牙进行PRF+CAF(观察组);余18例24颗GR患牙进行CAF(对照组);2组均采用显微手术方法,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基线和术后3、6个月的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垂直向退缩高度(VGR)、角化龈宽度(KTH)、牙龈厚度(GT)、病人舒适度(PCS)、敏感度(HS)、美学指数(PES)以及病人总满意度。 结果 2组术前、术后PD、KT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面覆盖上,2组术前、术后VG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术前、术后G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病人满意度(包括PCS、HS、PES)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特别是HS,病人术后总体比较满意。 结论 PRF膜与CAF联合治疗GR可以达到很好的根面覆盖效果,且术后GT及病人满意度比单纯使用CAF具有更突出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治疗牙龈退缩的方法.方法 选择牙龈退缩分度MillerⅠ、Ⅱ度患者26例,采取同一患者口内两病区对照设计,其中一病区行CAF+CTG,另一病区采用CAF+CTG加盐酸米诺环素作根面处理治疗.术前行正中颊侧位点牙龈退缩的深度(Rec)、正中颊侧位点探诊深度(PD)、角化组织宽度(KT)、牙体敏感(DH)测量,术后0.5、1年复诊再次测量以上指标.结果 CAF+CTG法治疗48颗患牙术后1年达到完全根面覆盖的有30颗牙(62%);CAF+CTG+盐酸米诺环素治疗51颗患牙1年后达到完全根面覆盖的有31颗牙(61%),两种方法术前、术后测量值Rec、PD、KT均有明显变化(P<0.05);但两种方法术后各变量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F+CTG手术治疗牙龈退缩可以达到完全覆盖牙龈退缩缺损、覆盖组织,并与邻近软组织理想结合的目标,术中是否使用盐酸米诺环素作为根面处理剂对手术结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CTG)治疗单牙重度MillerⅡ类或MillerⅢ类牙龈退缩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牙周病科就诊且治疗的单牙重度牙龈退缩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采取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CTG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CTG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牙周指标、美学效果、患者自主满意程度以及术后自主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牙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复诊2组比较KTH、RD、CAL、R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PES、WES以及自主满意程度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0.05),半年后复诊观察组的PES、WES以及VAS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复诊,患者应用VAS进行主观疼痛评分,2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CTG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牙龈状态,也能改善美学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由于牙龈退缩,牙根外露,发生根面龋的机率增多。临床表现及充填治疗具有其特殊性。根面龋洞的特点是浅而广泛。在龈缘龈下固位力差,不易干燥,易出血等。正确选择根面龋充填材料,恢复老年人的咀嚼功能,使其健康长寿具有重要意义。自2004年至2006年口腔门诊196例老年根面龋分别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贺里氏)和国产(上海齿科材料厂)玻璃离子进行充填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正畸治疗对牙龈退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伴牙龈退缩患者34例.所有患者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继续矫治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龈退缩情况、牙龈相关指标.然后依据正畸治疗后牙龈退缩改善情况分为牙龈退缩改善组23例和牙龈退缩未改善组11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正畸治疗影响牙龈退缩的因素.结果 正畸治疗后牙龈退缩比例由原来的100.00%(34/34)下降至32.35%(11/34),并且牙龈退缩量由(2.72±0.69)%下降至(1.47±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前临床附着水平(CAL)和牙周袋探针深度(PD)分别为(2.01±0.31)L/mm、(4.97±0.62)L/mm,治疗后分别下降为(1.81±0.24)L/mm、(3.22±0.47)L/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正畸治疗中牙龈退缩的影响因素有牙周袋深度、邻面龈组织厚度、牙根尖角度及治疗前上下前颌重度拥挤.结论 采用正畸治疗能较好缓解牙龈退缩症状,同时对患者其他牙龈指标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中牙周袋深度、邻面龈组织厚度、牙根尖角度、治疗前上下前颌重度拥挤是正畸治疗中牙龈退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慎重处理.  相似文献   

7.
<正>牙齿健康人群的牙根表面由健康的牙龈覆盖,当口腔内牙龈向牙齿根部退缩并引起牙根暴露,称为牙龈退缩[1]。牙龈退缩就病理角度而言,主要是由牙周炎引起的,同时也伴随着牙槽骨的吸收,即牙龈退缩的部位一般都有牙槽骨的缺失。目前,在临床口腔科就诊患者多见,牙龈退缩可累及单个牙齿,也可累及多个牙齿,常表现为广泛性或局部性的病变。牙龈退缩对于人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病变严重患者牙本质直接与口腔环境接触,导致各种外界  相似文献   

8.
对 46例单个牙牙龈缺损患者 ,利用侧向复位瓣术进行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做了总结。术前在供瓣区给予刺激瓣术及术中进行根面处理 ,从而增加了侧向复位瓣术的成功率。资料与方法1 资料 选择单个唇颊侧牙龈缺损患者 46例 ,要求供瓣区龈组织有一定厚度及高度 ,牙周组织无炎症 ,年龄 (2 0~ 5 5 )岁 ,其中牙龈瘤切除术后 1 6例 ,牙龈退缩患者 3 0例。2 术前准备 彻底的龈上龈下洁治术 ,给予口服抗生素及含漱剂并指导患者进行口腔自我护理及咬牙合调整 ,尽可能消除有碍愈合的局部因素 ,如相应位置的系带切除术等 ,术前 2周在供瓣区行刺激瓣术…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161-164
牙龈退缩是口腔门诊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导致牙根暴露,出现牙齿敏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美观。如何有效治疗此类疾病一直是医生的关注所在,经过不断的发展,治疗此类疾病的手术方式从最初的游离龈移植逐渐发展到微创隧道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1例使用隧道法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治疗多个牙位MillerI类牙龈退缩的临床治疗过程,且经过12个月的回访观察,临床效果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成人正畸患者日趋增多,成人正畸治疗后的牙龈退缩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牙龈退缩影响美观,而且所致的牙根外露易产生过敏症和根龋.现就临床上一些典型病例结合正畸治疗中牙龈组织变化来探讨临床上出现的龈退缩现象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微创隧道技术(TUN)联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CTG)和树脂充填治疗多牙位牙龈退缩伴非龋性颈部病损(NCCL)的临床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就诊的多牙位MillerⅠ/Ⅱ/Ⅲ类牙龈退缩伴冠根部NCCL患者11例(共30颗牙位)临床资料,予以TUN+CTG结合树脂充填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时的牙龈退缩深度(RD)、角化龈的宽度(KTW)、探诊深度(PD),测算根面覆盖率,并在患者术后1年时进行根面覆盖美学评分(RES),对其美学效果进行评判。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年时RD和KTW均较术前改善(P<0.05),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面覆盖率达(88.89±15.98)%,完全根面覆盖率达66.67%; RES测评为(8.367±0.490)分,患者对外观较满意。结论 TUN+CTG结合树脂充填可以有效治疗多牙位牙龈退缩合并冠根部NCCL,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隧道技术在上前牙区牙龈退缩伴非龋性牙颈部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因上前牙牙龈退缩(GR)伴根面非龋性牙颈部缺损(NCCL)而接受隧道技术的21名患者共79颗患牙的临床资料,根据GR高度(GRD)和NCCL深度(LD)将患牙分成4组:第1组GRD≤3 mm,LD≤1 mm,第2组GRD≤3 mm,LD>1 mm,第3组 GRD>3 mm,LD≤1 mm,第4组GRD>3 mm,LD>1 mm;统计分析各组术后的平均根面覆盖率(MRC),完全根面覆盖率(CRC),角化龈宽度和厚度等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各组术前术后的角化龈宽度及厚度的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间MRC和CRC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当GRD≤3 mm时,第1组和第2组MRC分别为98.55%和95.45%(P>0.05);当GRD>3 mm时,第3组和第4组MRC分别为86%和72%,且CRC较第1组和第2组明显下降,其中第4组与其他3组比较时MRC和CRC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隧道技术对改善角化龈的厚度和宽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对于根面覆盖的效果,GRD较NCCL的影响作用更大,提示根面覆盖术前NCCL的充填可能并非必要,需要综合评价GRD和NCCL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牙根面龋的治疗牛金城李建设郭振国(德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德州市253014)关键词老年人;牙根面龋;治疗牙根面龋是老年人的主要龋病,选择合理的牙根面龋的治疗方法对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十分重要。笔者自1992年7月至1995年11月间共治疗老年人牙...  相似文献   

14.
研究证实,绝经前的女性骨骼中的钙质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绝经后,尤其是绝经后前5年,各种钙质流失达10%左右,钙质丢失的直接后果是骨质疏松和骨组织萎缩。同时,这期间牙槽骨也会出现疏松和萎缩,牙龈退缩使得牙根逐渐暴露出来,牙齿遇到冷热酸甜会更敏感,暴露的牙根还容易发生龋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拟评价经前庭沟切口的骨膜下隧道技术(vestibular incision subperiosteal tunnel access,VISTA)联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connective tissue graft,CTG)治疗MillerⅠ、Ⅱ度单牙牙龈退缩的效果。方法:采用VISTA联合CTG技术治疗10颗单牙、退缩深度≥2 mm的MillerⅠ、Ⅱ度牙龈退缩,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牙龈退缩深度、宽度、角化龈宽度、牙龈生物型、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水平,计算根面覆盖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术中和术后2周内疼痛情况以及对术后6个月美观效果满意度。结果:牙龈退缩深度术前达(2.65±0.82) mm,术后6个月时减少了(2.30±0.98) mm(P<0.001),平均根面覆盖率为86.67%±21.94%,完全根面覆盖率为70%;角化龈宽度增加了(0.90±1.22) mm(P<0.05);患者对美观效果满意,评分为8.30分,患者术中及术后2周内疼痛感较轻,评分在2.40~4.30分。进一步分析发现牙龈退缩改善效果与患牙的牙龈生物型及上、下颌牙位分布无关。结论:VISTA技术联合CTG可以有效地治疗单颗牙Miller Ⅰ、 Ⅱ 度牙龈退缩,增加角化龈宽度;患者的疼痛感较轻,患者对术后6个月时的美学效果较满意。该技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单牙Miller Ⅰ、 Ⅱ 度牙龈退缩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种植体周围不同角化龈宽度在修复后12个月时对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观察25例患者,共植入40颗种植体,在上部修复当日测量种植体颊侧正中角化龈宽度(KMW),分为KMW≥2mm组和KMW〈2mm组(n=20)。于上部修复后当日(基线期)及6、12个月时,测量种植体周围探诊出血指数(BOP)、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及牙龈退缩情况等临床指标,影像学检查计算种植体周围骨丧失情况。结果上部修复后12个月时,两组BOP和PLI均显著高于基线期水平(P〈0.05),KMW〈2mm组PLI明显高于KMW≥2mm组(P〈0.05)。KMW〈2mm组存在明显的牙龈退缩。两组种植体周围PD及边缘骨丧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周围KMW对种植体周围的菌斑控制和防止牙龈退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确切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新鲜OVCF患者98例,115个椎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术中先采用体位复位后行PVP治疗。对照组则未实行体位复位而只行一般的PVP治疗。二组术前术后均给予正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根据术前术后功能学改变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椎体后凸角恢复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后缘高度恢复、椎体后凸角恢复在术前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予伤椎垫枕及腰背肌训练,术中过伸体位复位结合PVP治疗OVCF的方法操作相对安全、简单,止痛效果好,作用持久,费用少,实用性强,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康复指导联合体位性复位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唐山市第二医院骨科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 = 34,康复指导、体位性复位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常规组(n = 34,体位性复位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分析病人术前、术后3 d、3个月、0.5 a、1 a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椎体临近矢状面局部Cobb角、视角模拟疼痛(VAS)评分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P < 0.05),术后12个月联合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常规组,(P < 0.05);术后椎体后缘高度高于术前,(P < 0.05),组间无差异(P > 0.05)。2组术后椎体临近矢状面局部Cobb角低于术前(P < 0.05),组间无差异(P > 0.05);术前VAS评分高于术后(P < 0.05),术后3 d、3个月、0.5 a的VAS评分常规组高于联合组(P < 0.05),术后1 a VAS评分组间无差异(P > 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常规组(17.65%),(P < 0.05)。  结论  在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过程中,科学、充分的康复指导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复位作用。方法1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首先全麻俯卧过伸复位,排除体位复位对伤椎高度的恢复作用,C型臂X线机透视记录后凸成形球囊扩张前伤椎的影像资料,然后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摄片。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手术前后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等数据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排除体位复位因素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伤惟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以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20.
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51例,术前VAS疼痛评分(7.60±1.12)分,椎体前壁高度(61.6±22.4)%,椎体后凸角(24.1±10.8)°。先采用闭合复位,然后在C形臂监视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矫正率、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51例手术顺利完成。49例术后72h内腰背疼痛缓解或显著缓解,2例无效,总有效率96%,VAS评分(1.8±0.91)分(P〈0.05)。椎体前壁高度平均恢复20.9%(P〈0.05)。椎体后凸角平均矫正12.6°(P〈0.05)。椎旁骨水泥渗漏7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仅能迅速缓解疼痛,也可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