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目的]筛选并优化红缘拟层孔菌的最佳母种培养基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配方.[方法]将等量红缘拟层孔菌分别接种4种不同的固体培养基上,定期观察各组培养基上菌丝的长势和老化度.以胞内多糖和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实验对红缘拟层孔菌的液体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及优化.[结果]红缘拟层孔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10g/g):大米粉5,酵母粉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5,维生素B10.04.[结论]优选出了红缘拟层孔菌的最佳母种培养基和液体发酵的培养基,为下一步液体培养条件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红缘拟层孔菌菌丝产量和多糖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液体发酵培养的最佳温度、起始pH值、摇瓶装液量、接种量、摇床转速和发酵天数。结果:最适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条件是培养温度28 ℃,发酵液起始pH 6.5,250 mL摇瓶装40 mL培养液,接种量30%,摇床转速175 r / min,发酵9 d。结论:优选的培养条件有利于提高红缘拟层孔菌菌丝产量和多糖的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不同培养条件对桑黄菌液体发酵生产多糖的影响。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培养基种类、起始pH值、发酵温度和摇床转速进行优化,在此工艺基础上,采用5 L发酵罐进行发酵放大试验。结果 采用添加0.3 g/L维生素B1和0.3 g/L维生素B2的PD培养基,起始pH值5,发酵温度28 ℃,摇床转速180 r/min条件下,桑黄菌摇瓶发酵液中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分别为5.80、2.37 g/L;5 L发酵罐发酵液中桑黄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分别为5.85、2.30 g/L。结论 桑黄液体发酵可获得桑黄多糖,本实验结果为桑黄液体发酵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苦楝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活性。方法 对影响苦楝子多糖提取的温度、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化,并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反应体系,以维生素C为对比,研究该多糖的抗氧清除作用。结果 提取时间显著影响多糖得率,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5 ℃、醇沉体积分数70%,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当料液比为1∶1,提取1次时,多糖得率可达5.89%。苦楝子多糖对O÷2和DPPH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对O÷2的EC50为2.21 mg/mL;当苦楝子多糖质量浓度为5.02 mg/mL时,其对DPPH的抑制率可超过50%。结论 由最佳提取工艺获得的苦楝子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选不同辅料膏方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参数。方法 以膏方的性状特征、成膏率及药材检出情况为控制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评价膏方成型性;以辅料的使用量(A)、清膏(B)和成品膏(C)的相对密度为3个因素,采用星点设计进行试验,优选膏方制备工艺。结果 4种不同辅料膏方的制备工艺分别为红糖:A1 18%~23%、B1 1.210~1.260、C1 1.310~1.360;鹿角胶:A2 14%~16%、B2 1.200~1.250、C2 1.230~1.270;龟甲胶:A3 12%~15%、B3 1.190~1.230、C3 1.210~1.240;阿胶:A4 5.0%~8.0%、B4 1.190~1.220、C4 1.190~1.220。结论 优选的不同辅料的膏方制备工艺参数均准确可行,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选卷柏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总黄酮和阿曼托双黄酮。以提取量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其优选工艺为A1B2C2D2;以阿曼托双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其优选工艺为A1~3B1~3C2D2 。综合考察采用A1B2C2D2为最佳提取工艺,即药材加10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卷柏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黄芪多糖脂质体制备的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微孔滤膜挤压法制备黄芪多糖脂质体,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以脂药比、膜材比和超声时间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条件进行优选,鱼精蛋白法测定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包封率,透射电镜测定其形态和粒径。结果 薄膜分散-微孔滤膜挤压法制备黄芪多糖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脂药比10∶1,膜材比8∶1,超声时间20 min。结论 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黄芪多糖脂质体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形态和粒径较均匀,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槐耳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为主要指标,探究槐耳-甘草液体共发酵中最佳甘草的添加量和发酵时长。[方法] 采用液体发酵技术,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加入甘草提取液,共发酵获得槐耳-甘草共发酵产物,苯酚-硫酸法及DNS法结合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槐耳-甘草液体共发酵实验中,添加甘草8 g/L、发酵终点设为192 h时,槐耳生物量和胞内多糖产量达到最大值。[结论] 运用槐耳-甘草液体共发酵可以提高槐耳生物量及多糖的含量,为深入研究槐耳-甘草液体共发酵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选薄荷油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微球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薄荷油β-CDP微球包合物,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回归分析法为指标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分别用红外光谱、综合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法对薄荷油β-CDP微球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 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是选定A2B2C1D3;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β-CDP微球和与水之比>β-CDP微球和薄荷挥发油投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IR、XRD、TGA等方法证明了包合物的生成。结论 薄荷油的包合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及其拮抗剂维生素B12干预妊娠关键期孕鼠后,小鼠胚胎腭突上Shh信号通路重要因子、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及初级纤毛解聚相关因子的调控及三者间的变化关系。方法: 予特定孕期C57BL/6J孕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地塞米松组)、维生素B12(维生素B12组)、地塞米松+维生素B12(地塞米松+维生素B12组),观察妊娠17.5 d和13.5 d各组小鼠胚胎腭突融合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妊娠13.5 d各组小鼠胚胎腭突中Smo、Ptch1、Cyclin D1、Aurora A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地塞米松延缓胚胎腭突发育而导致腭裂发生,而维生素B12干预后,可部分恢复胚胎腭突发育。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tch 1、Aurora A、Cyclin D1的表达在地塞米松组中明显降低(均P=0.000),Smo无明显改变(P=0.695);地塞米松+维生素B12组中Ptch 1、Aurora A、Cyclin D1的表达与地塞米松组相比,均不同程度上调(均P=0.000),Smo无明显改变(P=0.818);维生素B12组中各目的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879、0.399、0.645、0.168)。结论: 地塞米松影响小鼠胚胎腭突Shh下游信号传递和初级纤毛解聚,从而抑制Cyclin D1表达使小鼠胚胎腭突细胞增殖降低,维生素B12可通过上调相关因子蛋白含量拮抗这一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筛选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最适复合药性培养基,并对复合药性发酵茯苓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在不同复合药性培养基中进行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测定其胞外多糖和菌丝体产量。根据复合药性发酵茯苓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进行提取分离和定量测定。结果 在发酵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75%薏苡仁和枸杞子组成最适复合药性培养基,茯苓菌丝体干质量达14.29 g/L,茯苓胞外多糖达8.22 g/L。药性发酵茯苓中总多糖、总糖、总灰分、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5.35%、45.73%、4.79%、21.43%。结论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中药材组成的复合药性培养基对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有较大影响,为其液体发酵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竹黄菌的液体发酵最优条件及生物学活性。方法 利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竹黄菌生长和产竹红菌素的影响,考察了竹黄菌发酵液抗菌和抗氧化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竹黄菌的较优培养条件为:蔗糖2.0%,葡萄糖3.0%,土豆20%,pH 7.0,菌种活化后放置72 h接种;竹黄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黑曲霉和黑根霉等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性,对氧自由基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84.2%和76.32%。结论 竹黄菌的液体发酵条件简单,发酵产物具有一定的广谱抗菌性能和抗氧化活性,在养殖业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天门冬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天门冬组培快速繁殖体系,保护和合理利用天门冬资源。方法 采用不同基本培养基和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天门冬不同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诱导及生根培养研究。结果 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1.0 mg/L 6-BA+0.5 mg/L NAA,pH 5.8;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5 mg/L IAA,pH 5.8;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0.5 mg/L IBA+0.5 mg/L IAA,其中培养基中铁盐的质量浓度降低到6.95 mg/L,蔗糖的质量浓度降低至20 g/L,pH值为5.8。结论 天门冬不同外植体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嫩芽诱导愈伤率最高,为天门冬最适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够实现天门冬快速繁殖,为其人工扩大栽培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魏凤玉  方菊  张静  方春 《医学教育探索》2011,42(9):1728-1731
目的 采用连续泡沫分离法纯化无患子总皂苷,确定泡沫分离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与分光光度法,以无患子总皂苷富集比、收率和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确定泡沫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连续泡沫法分离无患子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料液中无患子总皂苷质量浓度为20 mg/L,pH值为4.40,进料口高度为40 cm,气体体积流量为0.6 L/min,进料液体积流量为35 mL/min;通过连续泡沫分离法纯化得到无患子总皂苷,收率为23.64%、质量分数为90.27%。结论 连续式泡沫分离法纯化无患子总皂苷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等优点,可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白芨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再生体系。方法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应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质量浓度配比,研究不同外植体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芨愈伤组织形成、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白芨假鳞茎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外植体;1.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与2.0 mg/L 2, 4-二氯苯氧乙酸(2, 4-D)组合不仅可诱导白芨愈伤组织形成,还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成芽。1.0 mg/L 6-BA与3.0 mg/L 2, 4-D的组合促进愈伤组织增殖,增殖系数为7.8;在分化培养基中附加0.5 mg/L噻二唑苯基脲(TDZ),可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结论 白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 4-D 2.0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 4-D 3.0 mg/L;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 4-D 2.0 mg/L+TDZ 0.5 m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白芨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再生体系。方法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应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质量浓度配比,研究不同外植体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芨愈伤组织形成、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白芨假鳞茎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外植体;1.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与2.0 mg/L 2, 4-二氯苯氧乙酸(2, 4-D)组合不仅可诱导白芨愈伤组织形成,还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成芽。1.0 mg/L 6-BA与3.0 mg/L 2, 4-D的组合促进愈伤组织增殖,增殖系数为7.8;在分化培养基中附加0.5 mg/L噻二唑苯基脲(TDZ),可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结论 白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 4-D 2.0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 4-D 3.0 mg/L;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 4-D 2.0 mg/L+TDZ 0.5 mg/L。  相似文献   

17.
洪森荣  尹明华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11):1886-1889
目的 以知母种子为试验材料,对知母的组织培养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建立知母的再生体系。方法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因子试验的方法对知母无菌体系的建立、分蘖芽的增殖、分蘖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以及再生苗的移栽进行研究。结果 知母种子最佳的消毒方式是75%酒精处理30 s后用0.1%HgCl2处理15 min;知母分蘖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KT 1 mg/L+NAA 0.5 mg/L;知母分蘖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KT 2 mg/L+NAA 0.5 mg/L;知母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KT 2 mg/L+NAA 0.1 mg/L;知母愈伤组织再生芽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 0.5 mg/L;知母试管苗最佳的移栽基质是腐殖土。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知母的再生体系,为知母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配的获能液和受精液用于长爪沙鼠体外受精的可行性,为长爪沙鼠的胚胎保种提供参考。方法 用自配的获能液和受精液对长爪沙鼠进行体外受精,并用改良后的KSOM培养液对长爪沙鼠的2细胞胚胎进行体外培养试验。结果 长爪沙鼠体外受精率在60%以上,沙鼠2细胞胚胎能够在体外进一步发育。结论 初步建立了长爪沙鼠体外受精和胚胎发育体系,但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