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2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使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结果:实验组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干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接受脑电仿生电刺激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有明显疗效,有利于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老年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记录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实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52.00,对照组40.08,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老年性脑卒中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CVFT-MG201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对老出血患者早期功能康复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从而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方法:将本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经临床医生积极抢救,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转护理组.接受CVFT-MG201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总结并实施护理.结果:治疗组20例患者中,生活完全自理10例、基本自理7例、不能自理3例.对照组20例患者中,生活完全自理4例、基本自理8例、不能自理8例.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功能康复,使用CVFY-MG201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部供血量,提高肢体运动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运动疗法对软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7例软瘫患儿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手段进行康复,研究组患儿采用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进行康复。对治疗前后的效果分别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和Gesell发育量表(GD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儿的GMQ、FMQ、TMQ和DQ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治疗12周后的GMQ、FMQ、TMQ和DQ改善幅度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软瘫,可帮助其运动功能康复,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脑电康复治疗仪结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急性期脑梗塞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脑梗塞入院第一天开始加予脑电康复治疗(小脑电刺激治疗+患肢电按摩/单纯小脑电刺激治疗),治疗10d后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言语、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常规药物加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有明显疗效,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因此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在二级综合性医院住院治疗的条件下,应积极接受脑电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进  陈燕 《四川医学》2011,32(6):882-883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对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外科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刺激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 Index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仪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康复中应用康复床联合神经肌电刺激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9例脓毒症并急性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干预,试验组患者增加使用康复床和神经肌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无创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20d、30d的肌力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30d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床联合神经肌电刺激康复治疗方案可有效缩短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康复进程并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桂芳 《吉林医学》2011,32(16):3179-318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时使用脑循环仪以及电脑按摩仪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发病3 d内给予脑循环功能治疗并瘫痪肢体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20天进行临床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评分。结果: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脑循环功能治疗并瘫肢电刺激治疗,有助于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以及运动能力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和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状态,加强患者四肢运动能力,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开展早期神经康复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脑功能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6例,随机将样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8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开展早期神经康复治疗措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样本MESSS评分为13.5±2.9分,BI指数为75.3±15.9分, FMA评分为72.4±17.8分,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样本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8.2%,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可提高脑功能重塑效果,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顶核电刺激仪)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0例老年CCCI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药物组,联合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电仿生电刺激,1次/d,14 d为1疗程,通过脑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以及临床表现的改善判定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平均血流速度增快,联合组较药物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联合组较药物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药物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能够增加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脑供血、降低血粘度,改善头痛、头晕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行扩管健脑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效果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法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频电刺激可明显增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郝照辉 《当代医学》2022,28(4):133-135
目的探究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FMA)评分、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下肢FMA评分、FAC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下肢FMA评分、FAC评分、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有助于患者恢复下肢运动功能,提高肢体配合度和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9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基础康复治疗与护理,试验组给予运动想象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8周后,试验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想象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具有理想效果,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平衡功能恢复,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刘叶 《中外医疗》2016,(5):96-97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肌肉神经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近2年间(2013年4月—2015年4月)符合标准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实施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和功能恢复的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在静态肌电值、动态肌电值、BI及FMA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神经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偏瘫,有效的改善了偏瘫患者的上肢肌肉功能,效果显著,现已成为临床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临床康复综合性治疗对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8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50例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康复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分、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3);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两组LOT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治疗后,两组LOT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针灸联合临床康复综合性治疗能够改善弥漫性...  相似文献   

18.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观察总睡眠时间等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88.8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37%,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失眠症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康复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组外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时间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测(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由专人进行双盲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TEF、上肢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功能训练基础上,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不仅能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而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9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敷贴组)31例、神经肌肉电刺激组(电刺激组)30例和穴位贴敷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组(联合组)34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肢体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联合组Fugl-Meyer评分治疗前14.06±6.24分,治疗1个月47±11.30分,治疗3个月69.88±7.64分。3组患者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治疗3个月与治疗1个月比较,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联合组高于电刺激组,电刺激组高于敷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6.44±4.87分,治疗1个月39.56±11.44分,治疗3个月78.09±11.15分。3组患者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治疗3个月与治疗1个月比较,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联合组高于电刺激组,电刺激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出血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且优于单纯穴位贴敷及单纯神经肌肉电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