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补阳还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ALB、β2-m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ALB、β2-m的影响。方法: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依那普利等治疗31例患者,设对照组24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监测治疗前后两组尿ALB、β2-m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尿ALB、β2-m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疗效显著。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脉康联合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加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糖脉康每次1袋,每天3次,对照组50例常规降糖治疗,疗程8周,8周后测尿微量白蛋白、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如尿微量白蛋白仍高于20mg/L,则继续服8周,再复测上述指标.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尿微量白蛋白,治疗8周后治疗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TC、TG、LDL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结论:糖脉康联合辛伐他汀具有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并且能够使糖尿病肾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期得以逆转,同时还具有降血脂、降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  相似文献   

3.
TGF-β1与2型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为DN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把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M,30例)和糖尿病肾病组(DN,30例),分别检测DM、DN组的尿中的TGF—β1、尿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β2-M)。结果 DN组的TGF—β1水平高于DM组和NC组,DM组的TGF—β1水平高于NC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结论 DN患者TGF—β1的水平与UAER和β2-M相关,可以作为DN的早期的监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NAG酶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1例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β_2微球蛋白、尿α_1微球蛋白、NAG酶等指标,与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中医证型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各证型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β_2微球蛋白、尿α_1微球蛋白、NAG酶均高于正常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β_2-MG、α_1-MG与中医证型有一定关联,与NAG酶相关性差。结论:可将24 h尿微量白蛋白、β_2-MG、α_1-MG作为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联合ARB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在本院就诊的45例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RB治疗组(A组)、活性维生素D治疗组(B组)、ARB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组(C组)各15例,各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疗程16周,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TGF-β1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后,各组尿微量白蛋白、血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血TGF-β1水平下降最明显(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可以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减轻肾脏纤维化,且联合ARB治疗后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判断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尿TGF-β1。同时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白蛋白、血糖、血肌酐等。结果 糖尿病患者尿TGF-β1排泄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在正常蛋白尿时已经升高,并且随肾脏病情加重进一步增高;糖尿病组尿RBP排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尿TGF-β1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尿TGF-β1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和监测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川芎嗪治疗前后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探讨川芎嗪对DN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及川芎嗪治疗21d后留取空腹静脉血液及24h尿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放免法测定24h尿蛋白排泄率。[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降低(P<0.05)。[结论]川芎嗪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抑制TGF-β1的表达可能是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血清胱抑素C(Cys-C)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相关性。方法将530例2型糖尿病病人依据ACR进行分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ACR < 30 mg/g)361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30 mg/g≤ACR < 300 mg/g)118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LA组ACR≥300 mg/g)51例。比较各组体质量指数(BMI)、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ys-C、β2-M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并对Cys-C、β2-MG分别与尿ACR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A、MA、LA 3组中,性别、BMI、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MA组高于NA组(P < 0.01);BUN和Scr水平LA组高于NA组和MA组(P < 0.01);Cys-C和β2-MG水平,NA组 < MA组 < LA组(P < 0.05~P < 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Cys-C、β2-MG与均尿ACR呈正相关(r=0.402和r=0.624,P < 0.01)。结论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T2DM病人血清Cys-C、β2-MG水平也随之逐渐上升,且与尿ACR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60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贝那普利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缬沙坦组应用缬沙坦80?mg/d,联合用药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80?mg/d。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平均动脉压(MAP)、尿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UAE、尿TGF 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P<0.05)。各组治疗后MAP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具有独立于降血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值。结果: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96.6±62.3)μg/min和(92.8+61.2)μg/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作微量白蛋白为(100.7±52.0)μg/min和(53.4±32.9)μg/min,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葛根素具有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通过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均分为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与研究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周期性治疗后,其治疗结果等。结果研究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9.49%,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24 h尿微量蛋白更低,补阳还五汤治疗的效果更佳(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和仅用常规治疗方式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补阳还五汤在此次研究中的作用更佳,对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区-869C/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检测23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微量白蛋白尿者117例,临床蛋白尿者115例及正常对照者126例的β1(TGF-β1)基因型,血清TGF-β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 临床蛋白尿组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631倍(OR=1.631,95%CI:1.136~2.343),临床蛋白尿组中血清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 TGF-β1基因-869T/C多肽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一个危险因素。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3.
葛根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7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33例和治疗组 39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 ,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值。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 (95 .1± 61 .4) μg/min和(92 .3± 64 .9) μg/min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为 (1 0 0 .5± 51 .5) μg/min和(52 .5± 33 .0 ) μg/min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结论 :葛根素具有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自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做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方法:分别测定:DN组5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NDN组42例见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54例健康人血清胱抑素C、晨尿中的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结果:DN组与NDN组及对照组比较,阻清胱抑索C、尿mAlb和尿β2-MG的含最均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而NDN组及对照维比较,血清胱抑素C、尿mAlb和尿β2-MG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显著性统汁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与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臼密切相关,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是反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对于监测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益气化瘀利水法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肾功能及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贝纳普利,观察组给予益气化瘀利水法(当归芍药散和防己黄芪汤),疗程均为30 d。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清肌酸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益气化瘀利水法能保护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肾内皮细胞,改善肾功能,有效减轻尿蛋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柴苓汤联合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柴苓汤联合苯那普利、苯那普利治疗,共三月.结果 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及改善明β2-MG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柴苓汤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可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及β2- MG.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入院单双号对其分组,常规治疗患者43例,归入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患者43例,归入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贝那普利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同时还能够降低其肾小球滤过率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复方地龙胶囊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Ⅲ期患者80例均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代文80 mg,1次/d;联合组:复方地龙胶囊2#3次/d+代文80 mg,1次/d。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各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联合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地龙胶囊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可以降低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联合用药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单用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为参照 ,对比检测尿铜蓝蛋白的排泄情况 ,以了解其在青少年 1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青少年 1型糖尿病患者 4 0例 ,肾病综合征对照 2 1例 ,正常青少年对照 6 0例 ,收集 2 4h尿液。放免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 ,ELISA法测定尿铜蓝蛋白。结果 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组尿微量白蛋白、铜蓝蛋白较正常对照显著增加 (P <0 .0 5 ) ,糖尿病患者尿铜蓝蛋白排泄异常者占 4 7.5 % ,尿微量白蛋白异常者占 10 % ,尿铜蓝蛋白随病程增高的幅度大于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幅度。尿铜蓝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HbA1c显著正相关。结论 尿铜蓝蛋白可能是反映青少年 1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更为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钱红 《吉林医学》2010,31(4):501-502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探讨贝那普利防治DN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40例无高血压,持续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贝那普利治疗6周后DN患者尿蛋白排泄减少42.7%(P<0.01),常规治疗无明显变化。结论:贝那普利对DN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