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因素,为优化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策略(ventilator care bundle,VCB)提供证据.方法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我院中心ICU 2013年1-12月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204例患者的VAP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4例患者中35例发生VAP,发病率为17.16%.VAP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CB未完全依从(OR=9.600,95%CI为1.060~86.935)、无持续声门下吸引(OR=9.197,95% CI为2.035~41.566)、呼吸机管理失效(OR=7.426,95% CI为1.044 ~ 52.798)、气管切开(OR=5.593,95% CI为1.420 ~ 22.031)、吸烟史(OR=4.936,95% CI为1.606~15.174)、年龄≥60岁(OR=4.334,95%CI为1.320~ 14.236)、肠内营养(OR=0.218,95% CI为0.061 ~0.779)对VAP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结论 VCB未完全依从、无持续声门下吸引、呼吸机管理失效、气管切开、吸烟史、年龄≥60岁是机械通气ICU患者的风险因素,肠内营养是保护因素.影响ICU患者VAP发病率的因素多源且复杂,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严密监控,加强集束化护理,以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成人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并发气管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成人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患者并发气管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本院1994-2003年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就性别、年龄、术前有否气管插管,术前插管时间、术后持续机械通气时间、既往气管切开史、更换气管套管次数、环甲膜切开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糖尿病、胃食管返流等11个相关临床因素,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并发气管狭窄28例(11.4%),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插管时间(P=0.025)、术后持续机械通气时间(P=0.02)、反复呼吸道感染(P<0.001),糖尿病(P<0.001),胃食管返流(P=0.026)与气管狭窄发生有关。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后持续机械通气时间、糖尿病、反复呼吸道感染、胃食管返流与发生气管狭窄明显相关。【结论】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患者并发气管狭窄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统计学研究表明,术后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反复呼吸道感染、胃食管返流和合并有糖尿病等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2年3月至2017年7月行孙氏手术的64例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PaO2/FiO2值将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PaO2/FiO2<200mmHg)与非低氧血症组(PaO2/FiO2≥200mmHg)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68.8%(44/64)。低氧血症组与非低氧血症组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6.8% vs 1.5%,P=1.000)。低氧血症组中体重指数>24Kg/m2比率比非低氧血症组高(P<0.05),非低氧血症组男性比率比低氧血症组高(P<0.05)。低氧血症组患者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比非低氧血症组时间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是:术前PaO2/FiO2≤300mmHg(OR=8.909,P=0.012)和术前白细胞计数>10×109/L(OR=5.098,P=0.034)是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PaO2/FiO2≤300mmHg、术前白细胞计数>10×109/L是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马卫丽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02-3904
目的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NRDS)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NRDS并发VAP的51例患儿作为VAP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未发生VAP的51例NRDS患儿作为非VAP组。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两组胎龄、性别、分娩方式、有无出生窒息史、有无出生抢救史等相关信息,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出生窒息史、出生抢救史、机械通气时间、拔管后无创通气时间、重复插管上机、每日吸痰次数、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是NRDS并发VAP的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出生窒息史(OR=3.351)、出生抢救史(OR=4.672)、重复插管上机(OR=8.112)、机械通气时间(OR=5.064)、拔管后无创通气时间(OR=3.690)、每日吸痰次数≥8(OR=7.791)为NRDS并发VAP的危险因素,有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OR=0.474)为NRDS并发VAP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有出生窒息史、出生抢救史、重复插管上机及机械通气时间、拔管后无创通气时间、每日吸痰次数≥8为NRDS并发VAP的危险因素,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为保护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最佳预防策略,以降低VAP发生风险,加快患儿恢复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吕丽娜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83-1784
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风险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1例发生VAP患者为发生组,83例未发生VAP患者为未发生组.对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有无糖尿病、有无高血压、是否使用抑酸剂、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是否使用激素药物、留置胃管时间)开展单因素分析,再选取有意义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性别、体质量指数、有无糖尿病、有无高血压、是否使用抑酸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年龄大于未发生组,使用激素药物比例多于未发生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长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使用激素药物、入住ICU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留置胃管时间长为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容易发生VAP,且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需根据其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措施,以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罗江静 《当代医学》2016,(24):64-65
目的 探究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对ICU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非心脏手术)患者148例,1 48例患者中出现VAP 34例,对VAP及非VAP患者的性别、年龄、慢性合并症、机械通气时间、再次插管、插管方式、白蛋白水平、营养支持、激素、联合应用抗生素、胃肠内营养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8例患者中共有34例发生VAP,发生率为22.97%.VAP组及非VAP组患者的年龄、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气管是否切开、使用抗生素种类、慢性合并症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7d、气管切开、再次插管、慢性合并症≥3种、抗生素的种类≥3种、使用激素是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成功率、慢性合并症、抗生素联合应用、气管切开、激素的使用等,临床合理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影响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延迟撤机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该院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入住重症外科(SICU)患者共15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为延迟撤机组(机械通气≥24h)和早期撤机组(机械通气时间<24 h),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早期共31项指标作为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心功能(NYHA)分级、体外及非体外循环(ON/OFFPUMP)、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瓣膜置换、搭桥数目、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总量、术中输液总量、术中出入量平衡、术后血白蛋白及肌酐、术后8h胸液量、术后8h输血量等14项指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NYHA分级(P=0.035,OR=1.5)、体外循环时间(P =0.000,OR=4.53)、搭桥数目(P=0.041,OR=0.683)、术中出血量(P =0.001,OR=2.25)及术后8h胸液量(P =0.005,OR=1.75)5项指标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术前心功能水平、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搭桥数目、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出血量是影响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机早期撤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138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情况,并将患者分为VAP组、非VAP组。对可能引起VAP发生的因素依次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发生VAP 66例,发生率为47.83%(66/1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P组年龄≥60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分、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4 d、气管切开、有颅外复合伤、手术次数>1次、吸痰次数≥3次/d、气道湿化次数≥3次/d者占比高于非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入院时GCS评分<5分、手术次数>1次、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4 d、气道湿化次数≥3次/d、气管切开均为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0岁、入院时GCS评分<5分、手术次数>1次、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4 d、气道湿化次数≥3次/d、气管切开均为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给予干预措施,以降低VAP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杜育刚  曾杏梅  黎敏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394-2396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85例机械通气治疗≥48 h的患者依据是否发生VAP分为病例组(65例)和对照组(120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VAP发病率为35.1%;VA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机械通气时间(OR=3.015)、侵入性操作(OR=3.166)、留置胃管(OR=4.757)、使用制酸剂(OR=4.21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OR=4.125)、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OR=2.366)。结论 EICU进行机械通气具有较高的VAP发病率,影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来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监测心脏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相关因素和病原菌特点,探讨防治VAP措施.方法 对本院心脏外科术后行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进行主动的目标性监测.结果 近两年来心脏外科术后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139例,发生VAP者48例、75例次,机械通气时间长、年龄>60岁、气管切开、多次气管插管等均是发生VAP的重要因素,VAP的病原菌以G-杆菌居多,占81.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31.5%;真菌占12.5%;分离出的G 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占3.5%.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为了减少VAP的发生,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加强无菌操作、消毒和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