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制备淫羊藿苷元磷脂复合物,研究其固体分散体,提高淫羊藿苷元磷脂复合物的体外溶出度。方法 以复合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溶剂回流法制备淫羊藿苷元磷脂复合物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共沉淀物;以体外溶出度法考察不同配比PVP共聚物胶囊的药物累积溶出度。结果 淫羊藿苷元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无水乙醇为溶剂,淫羊藿苷元质量浓度5 mg/mL,药物与大豆磷脂质量比1∶3,50 ℃反应1 h。所得磷脂复合物使淫羊藿苷元在水及正辛醇中的平衡溶解度提高5.9、1.6倍;淫羊藿苷元磷脂复合物与PVP(质量比为1∶1) 共沉淀物胶囊体外溶出度明显高于淫羊藿苷元磷脂复合物。结论 淫羊藿苷元磷脂复合物可改善淫羊藿苷元的溶解性能,淫羊藿苷元磷脂复合物PVP 共沉淀物可提高淫羊藿苷元磷脂复合物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脂质体经鼻给药能否有效减轻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方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D/in组)、空白脂质体经鼻组(空白PGL/in组)、淫羊藿苷脂质体经鼻组(ICAPGL/in组)、淫羊藿苷经鼻组(ICA/in组)、淫羊藿苷脂质体静脉给药组(ICA-PGL/iv组)。持续干预2周后,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考察淫羊藿苷脂质体对鼻黏膜的安全性。通过大鼠行为学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区相关指标的变化来观察淫羊藿苷脂质体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疗效。结果:淫羊藿苷脂质体对鼻黏膜无明显损伤。淫羊藿苷各治疗组大鼠经阿朴吗啡诱导后旋转次数较PD/in组大鼠显著减少,双侧前肢功能较PD/in组均有提高,黑质区TH阳性表达较PD/in组显著提高,而黑质区Caspase3阳性表达较PD/in组显著减少,治疗组中以ICA-PGL/in组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淫羊藿苷脂质体经鼻入脑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神经元有修复作用,且对鼻黏膜的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43-47+169
目的观察经鼻给予淫羊藿苷脂质体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及纹状体相关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原则选16只大鼠为假手术组(假手术/in组),另将64只造模成功的PD大鼠分为PD模型组(PD/in组)、淫羊藿苷脂质体经鼻给药组(ICA-PGL/in组)、淫羊藿苷经鼻给药组(ICA/in组)、淫羊藿苷脂质体静脉注射给药组(ICA-PGL/iv组),每组16只。药物持续干预2周后,通过检测大鼠阿扑吗啡旋转次数、圆筒实验、纹状体区TH表达以及相关神经递质含量的改变来观察淫羊藿苷脂质体结合经鼻给药方式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疗效。结果淫羊藿苷各治疗组运动功能较PD/in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纹状体区双侧TH阳性纤维表达及纹状体区右侧单胺类神经递质DA、DOPAC和HVA含量较PD/in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ICA-PGL/in组疗效最为突出(P0.01)。结论经鼻给药淫羊藿苷脂质体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运动功能及神经递质的修复有不错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淫羊藿次苷Ⅱ纳米脂质体并探索其包封率表征方法。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淫羊藿次苷Ⅱ脂质体,Sephadex LH-20微柱-HPLC法测定包封率。分别加磷酸盐缓冲液(PBS,p H=7.4)和甲醇离心,将脂质体和游离的淫羊藿次苷Ⅱ分离。包封的药物浓度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TSKgel ODS C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体积比),流速1 m L/min,检测波长270 nm。结果制备的淫羊藿次苷Ⅱ脂质体包封率为:95.6%,粒径:86.7 nm,淫羊藿次苷Ⅱ脂质体胶体溶液经Sephadex LH-20微柱吸附后在相对离心力45 g,PBS离心洗脱7次能够实现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的完全分离。结论 Sephadex LH-20微柱离心-HPLC法可用于测定淫羊藿次苷Ⅱ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通过薄膜分散法可制备包封率高、粒径较小的淫羊藿次苷Ⅱ纳米脂质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方法及处方研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方法采用超声分散与高温融溶低温固化结合法制备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大豆卵磷脂、胆固醇、投药量、PEG-2000、F-68的用量对包封率、载药量的影响以确定出较优处方配比;用HPLC测定了淫羊藿苷溶液及固体脂质纳米粒在30%甲醇PBS溶液中的体外释放百分率。结果制得的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为(98.07±0.15)%,载药量为(6.47±0.14)%;在30%甲醇PBS溶液,淫羊藿苷溶液9 h释放99.97%;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72 h累积释放89.75%。结论通过改进后的制备方法优化处方制得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较高包封率和载药量,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使淫羊藿苷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考察淫羊藿苷(icariin)于人工胃液中稳定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肠道内细菌对淫羊藿苷的代谢作用。方法:于人工胃液或肠内菌培养液中。加入淫羊藿苷温孵培养一定时间后,以薄板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电喷雾质谱仪,对培养物成分做定性分析检查。结果:淫羊藿苷在人工胃液中有较高的稳定性。离体培养人肠道内细菌可代谢淫羊藿苷,且其说要代谢产物为淫羊藿苷的苷元(icaritin)及其苷元的异戊烯基位置异构体。在大鼠整体实验中,从粪便和尿液中均检出一主要代谢产物,并初步确定此代谢产物为宝藿苷Ⅰ(baoliuosideⅠ)。结论:在离体条件下,淫羊藿苷可被人肠内菌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淫羊藿苷的苷元。大鼠灌服淫羊藿苷后,吸收人血的主要代谢物为宝藿苷Ⅰ。  相似文献   

7.
目的 HPLC法监测淫羊藿苷CaCO3纳米微球血药浓度,以评价其在大鼠体内缓释效果.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灌胃淫羊藿苷CaCO3纳米微球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药浓度.结果 大鼠灌胃200 mg/kg淫羊藿苷CaCO3纳米微球后30 min可检测到Ica,60 min后淫羊藿苷开始大量释放,80 min后释放速度减慢,表明Ica/CaCO3在大鼠体内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结论 淫羊藿苷以多孔空心纳米微球碳酸钙作为载体,在大鼠体内能够达到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8.
淫羊藿苷与淫羊藿次苷Ⅱ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的:检测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阐明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制。方法: 以抗坏血酸(Vc)、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阳性对照,测定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和BHT对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其还原力;利用NADH-NBT-PMS系统测定其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率;2-脱氧-D-核糖降解法测定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其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测定其总抗氧化能力。结果:不同样品对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淫羊藿次苷Ⅱ清除DPPH?的能力较淫羊藿苷强(P<0.05)。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在浓度梯度范围内对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均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与同浓度的BHT比较,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对O2-?的清除率较低,且淫羊藿苷的清除能力略低于淫羊藿次苷Ⅱ。      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在浓度为0.1~0.5 g.L-1时对OH?清除率分别为(16.76±0.35)%~(40.56±1.46)%和(15.65±0.72)%~(28.51±0.91)%。当浓度为0.9 g.L-1时,淫羊藿苷、Vc和淫羊藿次苷Ⅱ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为(58.79±1.56) %、(75.05±2.12)%和 (37.82±1.43)%。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不再有显著的增加。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和标准品Vc还原力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30~120 min内淫羊藿次苷Ⅱ的抗氧化活性均低于淫羊藿苷和BHT(P<0.05或P<0.01)。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在体外抗氧化的各项指标中表现出的抗氧化活性均弱于Vc和BHT。结论: 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在清除DPPH?、O2-?、OH?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力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淫羊藿苷元自微乳,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肠吸收特性。方法 在考察淫羊藿苷元理化性质的基础上,以油酸乙酯为油相,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丙三醇为助乳化剂制备淫羊藿苷元自微乳,采用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稀释后所得微乳的形态、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并采用Caco-2细胞模型初步分析其肠吸收特性。结果 所制备的淫羊藿苷元自微乳稀释后,微乳平均粒径为55.6 nm,Zeta电位为?30.8 mV,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3.52±0.3)×10?6 cm/s。结论 淫羊藿苷元自微乳制剂稳定,体外研究显示自微乳系统能够促进淫羊藿苷元在肠道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损伤转基因斑马鱼胚胎为模型研究淫羊藿苷对受损血管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VRI)制备斑马鱼胚胎的血管损伤模型,3h后给予不同浓度(30 100,300 μM)的淫羊藿苷处理24、48 h,之后对胚胎体节间血管和肠下静脉进行拍照并计数.结果 给予VRI作用3h后观察到受损血管数量不到10条.3个浓度的淫羊藿苷均可促进受损的斑马鱼血管发生,其促血管发生的作用在48 h时较为明显,100、300 μM的淫羊藿苷组体节间血管数量分别为22条和26条左右.结论 淫羊藿苷可促进受损的斑马鱼体节间血管和肠下静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