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Xu B  Liu W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6):1816-18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漏斗胸患者Nuss手术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及年龄因素对肺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我科收治能够配合肺功能检测的漏斗胸患者45例.术前3 d测量肺功能,采用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术后3个月复查肺功能.统计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检测资料,并按年龄分层分别对<12岁和≥12岁患者分析年龄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肺容量指标中,术后肺活量(VC)(74%±17%)较术前(89%±25%)明显降低,残气容积(RV)、肺总量(TLC)术后较术前降低(135%比139%,93%比96%),RV/TLC术后较术前升高(157%比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年龄分层分析,大年龄组TLC术后较术前降低,小年龄组TLC术后与术前无明显改变.通气功能指标中,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7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术后较术前有改善,用力肺活量(FVC)术后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通气储备百分比(BR)术后较术前则无明显改变;按年龄分层分析,PEF、MMEF、V50、V25等在小年龄组中术后较术前有改善,大年龄组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FEV1在小年龄组中术后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大年龄组术后较术前有降低;MVV在小年龄组中术后较术前无改善,大年龄组术后较术前有升高.结论 接受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的漏斗胸患者肺功能术后短期尚无明确改善;肺容量指标略有降低;多数通气功能指标相比术前有提高;小年龄患者手术后,肺容量降低的程度小于大年龄组,通气功能改善优于大年龄组,远期变化尚需进一步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与MSCT双相扫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患者55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排除胸部疾病、知情同意的术前肺功能检查(患者55例作为健康组。两组患者均实施MSCT双相扫描、临床肺功能试验,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双相扫描参数,并对COPD患者MSCT双相扫描参数[深吸气末容积(Vin)、深呼气末容积(Vex)、容积差(Vin-Vex)、容积比(Vex/Vin)]和肺功能指标[肺总量(TLC)、肺活量(VC)、残气量(RV)、残气量与肺总量之比(RV/TLC%)、第1s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PFT检查结果,病例组TLC、RV、RV/TLC均高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VC、FEV1、FVC、FEV1/FVC均低于健康组(P0.05)。两组受试者MSCT双相扫描结果,病例组Vin、Vex、Vex/Vin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Vin-Vex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MSCT双相扫描结果与肺功能指标呈正性相关的依次为Vin与TLC、RV,Vex与TLC、RV,Vin-Vex与VC、FVC,Vex/Vin与RV、RV/TLC,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SCT双相扫描结果与肺功能指标呈负性相关的依次为Vin与VC、Vex与FEV1、FEV1/FVC,Vin-Vex与TLC、RV/TLC,Vex/Vin与FVC,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MSCT双相扫描参数与肺功能指标间存在一定相关性,MSCT双相扫描参数可为COPD患者肺功能评价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笑歌  宋利等 《铁道医学》2001,29(4):240-241
目的 观察中老年男性戒烟10年者和吸烟10年以上者及同龄不吸烟健康者的肺功能情况与一氧化氮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筛选24名健康男性吸烟者。按1:1配对筛选24名健康同龄男性戒烟者(戒烟时间达10年以上),24名健康同年龄男性不吸烟者。受试者在1个月内每10天做1次肺功能,血清NO含量测定,连续3次。结果 吸烟10年以上者与不吸烟者、戒烟10年以上者肺功能相比,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有显著性差异;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最大通气量(MM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有显著差异;血清NO含量变化有显著性差异。戒烟10年以上者与健康不吸烟者肺功能相比,VC、FVC、TLC、FEV1无显著性差异;RV、RV/TLC、FRC、MMV、MMEF有显著性差异;血清NO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长期大量吸烟可严重损害肺通气功能并形成某些不可逆病理变化,戒烟10年后仍不能完全消除吸烟对肺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T肺功能成像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I期石棉肺患者40例,均接受螺旋CT肺功能检查及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两种检查间隔不超过1周,计算并分析石棉肺患者肺容积参数与常规肺通气功能容积参数的相关性及像素指数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相关性。结果:(1)石棉肺患者CT肺容积参数吸气末肺容积(Vin)与肺通气功能参数最大肺容量(TCL)、呼气末肺容积(Vex)与残气量(RV)及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Vin—Vex)与用力肺活量(FvC)及残气量,最大肺容量(RV/TLC)、vex/Vin与RV、FVC及RV/TLC间具有明显正相关性(P〈0.01)。(2)吸气相及呼气相石棉肺患者像素指数(PI-910及PI-950)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及FEV1/FVC%)间均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其中呼气相相关性更好。结论:CT肺功能成像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反应I期石棉肺患者肺通气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老年男性戒烟10年者与吸烟10年以上者及同龄不吸烟健康者的肺功能情况与一氧化氮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24名健康男性吸烟者.按1∶1配对筛选24名健康同龄男性戒烟者(戒烟时间达10年以上),24名健康同年龄男性不吸烟者.受试者在1个月内每10天做1次肺功能、血清NO含量测定,连续3次.结果吸烟10年以上者与不吸烟者、戒烟10年以上者肺功能相比,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有显著性差异;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最大通气量(MM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有显著差异;血清NO含量变化有显著性差异.戒烟10年以上者与健康不吸烟者肺功能相比,VC、FVC、TLC、FEV1无显著性差异;RV、RV/TLC、FRC、MMV、MMEF有显著性差异;血清NO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大量吸烟可严重损害肺通气功能并形成某些不可逆病理变化,戒烟10年后仍不能完全消除吸烟对肺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源CT检查肺容积和肺密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患者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COPD肺气肿患者102例进行研究,抽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在3天内接受双源CT和肺通气功能检测,记录患者全肺容积(V):Vin、Vex,肺容积差(Vin-Vex),肺容积比(Vex/Vin);平均肺密度(MLD):MLDin和MLDex,平均肺密度差(VD);肺总量(TLC)、残气量(RV)、用力肺活量(FVC)、RV/TLC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 COPD肺气肿组患者TLC、RV、RV/TLC、Vex、Vin、Vex/Vin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FVC、FEV1/FVC、MLDin、MLDex和MLDex-MLDin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Vin-Vex与RV/TLC、FVC呈显著负相关,与FEV1/FVC呈正相关;Vex/Vin与RV、RV/TLC、FVC呈显著正相关,与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MLDexMLDin与TLC、RV、RV/TLC呈显著负相关,与FVC、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源CT检测肺容积和肺密度与COPD肺气肿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有较好相关性,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度漏斗胸对儿童心肺功能的影响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和肺功能检测仪对18例重度漏斗胸患儿(病例组)手术前后进行心肺功能检测,并以相匹配的18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左室射血分数(EF)和每搏输出量(SV)显著降低(P<0.01,P<0.05),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通气量(FEV1)显著降低(P<0.05或P<0.01)。病例组术后EF、SV、FVC和FEV1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 重度漏斗胸患儿心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以心脏收缩功能和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手术矫正后可以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建立上海地区成人肺功能医学参考值范围和一秒率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正常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的健康成年体检者,对合格人群进行肺功能测定,根据华东地区肺功能正常预计值公式判断结果,以肺功能正常和基本正常2∶1的比例入选360例受试者,按年龄分为6组,每组60例,男女各半。收集14项肺功能参数:肺活量(VC)、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残气容积(RV)、残气容积/肺总量(RV/TL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呼气峰流量(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75%)、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每升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KCO)。以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为自变量建立新的预计值公式,并根据新公式推算各参数的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一秒率实测值占预计值的正常百分比。结果建立了新的肺功能正常预计值公式,其中DLCO=5.206+4.314×性别("男"=1,"女"=0)-0.144×年龄(y)+0.098×身高(cm)+0.082×体重(kg),KCO=9.346-0.026×年龄(y)-0.031×身高(cm)+0.025×体重(kg)。推算出VC、FVC、FEV1、FEV1/FVC的正常值低限(LLN)(P5),FRC、TLC、RV、RV/TLC的LLN(P2.5)及正常值高限(P97.5),其中FEV1/FVC LLN(P5)=101.924-0.144×年龄(y)-0.118×身高(cm),其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正常值低限为92%。结论在国内无肺功能参数医学参考值和一秒率判断标准,而目前华东地区弥散量预计值偏高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本项研究结果。FEV1/FVC的LLN或其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92%可作为阻塞性通气障碍的诊断标准。FEV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抚顺地区低剂量MS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肺容积测定在COPD患者肺功能测定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抚顺市健康自愿者20例,临床确诊为COPD患者20例,采用Philip公司生产的256层iCT,采用50mAs预设值于吸气末和呼气末进行扫描,采集层厚1mm,重建层厚为5mm,用自动化软件测量和计算容积指标:吸气末肺容积(V1)、呼气末肺容积(V2)、容积差(V1-V2)和容积比(V2/V1)。采用美国森迪斯Sensor Medics型号Vmax 22测定肺功能。测定指标有:第1s用力肺活量值与预测值百分比(FEV1﹪)、第1s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肺活量(VC)、残气量与肺总量比(RV/TLC)。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指标相比较,RV、RV/TLC%、FEV1%、FEV1/FV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PFT检查结果 :TLC和RV增加,RV增加值明显高于TLC,RV/TLC增大;FEV1(%)和FEV1/FVC(%)明显减小。20例正常组成年人与20例COPD患者低剂量MSCT检测结果两独立样本t检验:呼气末容积(V2)、容积差(V1-V2)和容积比(V2/V1)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20例COPD患者的V2、V2/V1指标升高,V2明显升高,与PFT的检测值一致。对MSCT和PFT测得的指标,进行秩和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在MSCT和PFT容积指标中,V1类似TLC,V2类似RV,V1-V2类似VC,V2/V1类似RV/TLC。V1与TLC(t=0.920,P<0.05)、V2与RV(t=0.908,P<0.05)的相关性最好,V2/V1与RV/TLC也显著相关(t=0.759,P<0.05)。结论低剂量MSCT胸部扫描能较好地评估COPD患者肺功能,而患者接受扫描曝光剂量较低,适于抚顺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度漏斗胸对儿童心肺功能的影响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和肺功能检测仪对18例重度漏斗胸患儿(病例组)手术前后进行心肺功能检测,并以相匹配的18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左室射血分数(EF)和每搏输出量(SV)显著降低(P<0.01,P<0.05),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通气量(FEV1)显著降低(P<0.05或P<0.01).病例组术后EF、SV、FVC和FEV1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 重度漏斗胸患儿心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以心脏收缩功能和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手术矫正后可以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18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体重指数(BMI)与主要肺功能指标的关系,为西藏地区COPD患者临床治疗、预后及长期家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就诊于我院呼吸科的COPD稳定期患者187例,按BMI分为三组,分别检测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肺总量(TLC)五项肺功能指标。结果与低BMI组相比,正常BMI组具有较高的VC、FVC、FEV1、FEV1/FVC、TLC,与正常BMI组相比,超BMI组具有较高的VC、FVC、FEV1、FEV1/FVC、TLC,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VC(r=0.322,P0.01)、FVC(r=0.363,P0.01)、FEV1(r=0.323,P0.01)、FEV1/FVC(r=0.287,P0.05)、TLC(r=0.353,P0.01),与BMI呈高度正相关性。结论 BMI与肺功能中VC、FVC、FEV1、FEV1/FVC、TLC存在相关性,改善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适当提高患者BMI可以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前、术后肺功能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患者肺部手术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方法:对76例老年肺癌患者在肺部手术前、后进行肺功能测定,肺功能检查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一侧全肺切除肺活量(VC)下降47.17%;用力肺活量(FVC)下降44.77%;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39.68%;肺叶切除后VC、FVC、FEV。值平均下降约20%左右,一侧全肺切除后VC、FVC、FEV1下降值较肺叶切除有显著意义下降。结论:肺叶切除后VC、FVC和FEV1值平均下降值约20%,一侧全肺切除后VC、FVC和FEV1下降值较肺叶切除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柏林  纪祥  罗军  张雄  徐翠芳 《海南医学》2016,(12):1915-1918
目的:探讨肺密度及肺容积比值在尘肺大容量肺灌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且接受大容积肺灌洗治疗的尘肺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30例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的尘肺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接受胸部CT检查及肺功能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密度指标及肺容积指标的差异,并分析观察组患者CT肺密度及肺容积比值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容积指标全肺深呼气末容积(Vex)为(3.3±0.9) L、全肺深吸气末容积(Vin)为(4.9±0.8) L、肺容积比(Vex/Vin)为(66.9±9.7)%、肺密度指标平均肺密度(MLDex、MLDin)为(731.6±38.6) HU和(803.1±33.6) HU,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肺容积差(Vex-Vin)为(2.2±0.4) L,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5±0.7) L、用力肺活量(FVC)为(3.2±0.7) 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为(80.3±12.3)%,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残气量(RV)为(2.6±0.7) L、肺总量(TLC)为(5.5±0.9) L、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RV/TLC)为(40.5±8.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肺密度指标MLDex-MLDin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及FEV1/FVC呈正相关(r=0.765、0.657、0.712,P<0.05),与RV/TLC呈负相关(r=-0.687,P<0.05);肺容积指标Vex/Vin与肺功能指标RV/TLC呈正相关(r=0.657,P<0.05),Vin-Vex与FVC也呈正相关(r=0.713,P<0.05)。结论 CT肺密度及肺容积比值在尘肺大容量肺灌洗疗效的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间质性肺炎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及脉冲振荡(impulse oscillometry system,IOS)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的气道功能状态。方法:129例间质性肺炎患者与143例对照人群进行了常规肺功能检查和IOS肺功能检查。间质性肺炎患者均为非吸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或伴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pneumonia with autoimmune features,IPAF)患者。比较两组各项肺功能参数的差异,并分析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与其他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间质性肺炎患者中51.2%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3%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间质性肺炎患者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残总比(RV/TL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高于对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项IOS气道黏性阻力参数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LCO与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MMEF75/25、RV、TLC呈显著正相关,与周边气道阻抗R5?R20和小气道阻抗R5?R10呈显著负相关,与FEV1/FVC无相关性。结论:非吸烟的CTD?ILD和IPAF患者,通气功能障碍以限制性为主,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极少,IOS肺功能对患者肺功能异常的判断没有帮助。随着DLCO水平下降和疾病进展,远端气道阻抗有增加趋势,但FEV1/FVC没有变化,提示CTD?ILD和IPAF患者的小气道阻抗增加不导致气体潴留,无需对小气道功能进行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组健康老人10年肺功能随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健康老年人10年肺功能变化及各项肺功能指标改变具体数值。方法:经体检、胸片、心电图、肺功能等多项检查后确定为健康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每年均进行查体及肺功能的随访。结果: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FEV1%)在 60-64 岁组、65-69 岁组的初始值和 10 年后测量值相比未达到统计学意义,70 岁以上组的健康老年人 FEV1% 初始值与 10 年后测量值相比下降P<0.05。呼气峰流速(PEF)、肺总量(TLC)在 60-64 岁组初始值和 10 年后测量值相比P<0.05;在 65-69 岁组及 70 岁以上组 PEF、TLC 的初始值和 10 年后测量值相比P<0.01。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功能残气量(FRC)、残气量(RV)、RV/TLC 各年龄组初始值与 10 年后随访值相比P<0.01。VC、FVC、FEV1、PEF、RV、RV/TLC、FEV1%、MVV、MMEF、FRC、TLC 年改变值在各年龄组比较变化不显著。结论:肺功能随增龄而改变;绝大多数肺功能指标 10 年前、后对比变化差别极显著P<0.01; FEV1% 在 60-64 岁、65-69 岁年龄组 10 年前、后改变P>0.05,在 70 岁以上年龄组P<0.05; PEF、TLC 在 60-64 岁年龄组 10 年前、后改变P<0.05; 肺功能各指标年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础肺功能检查在冠心病与肺间质纤维化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且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共31例定为A组,将同一时期临床或病理确诊为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且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共38例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活量(VC)、残气容积(RV)、肺总量(TLC)、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0)、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值(FEV1.0/FVC%)、呼气峰流量(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和呼气流量(FEF25%)、最大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MMEF)、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比弥散量(Dlco/VA)。结果:两组VC、RV、TLC、FEV1.0、Dlco均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EF、FEF25%低于B组,Dlco/VA高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与肺间质纤维化的基础肺功能相关指标差异明显,可通过基础肺功能作初筛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轻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在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前后小气道和弥散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临床上疑为哮喘的患者(出现发作性喘息、胸闷、咳嗽,胸片正常,基础肺功能在正常范围)行BFF,BFF阳性者为哮喘组,BFF阴性者为对照组。于BFF前后进行肺容量、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检查,比较哮喘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1)激发前,哮喘组和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1秒率(FEV1/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功能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RC%)、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和残气量/肺总量(RV/TLC)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激发后,哮喘组FEV1/FVC和FV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均〈0.01),而FRC%(P〈0.05),RV%(P〈0.01)和RV/TLC(P〈0.01)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哮喘组激发前后FEV1/FVC和FVC%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TLC%,RV%和RV/TLC增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2)激发前哮喘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E25%-75%)(P〈0.05)、在75%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75%)(P〈0.01)、在50%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50%)(P〈0.05)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激发后上述指标及在25%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25%)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1)。哮喘组激发前后FEE25%-75%,V^·max75%,V^·max50%和Vmax25%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3)激发前后哮喘组和对照组一氧化碳弥散功能无显著差异。结论 轻度哮喘患者BFF前肺功能虽然在正常范围,但小气道功能较气道反应性正常患者降低;BFF后存在大气道和小气道功能障碍,弥散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8.
唐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5):429-429
目的 尘肺的治疗方法至今仍是探索的课题,目前多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尘肺,由于矽结节常发生于支气管和血管周围,肺内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这些病理变化不可复原,支气管肺泡灌洗无法去除,进一步影响肺部通气换气功能。本文探讨坚持功能锻炼(腹式呼吸),对改善肺部通气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尘肺患者坚持腹式呼吸锻炼3个月,用日本ST-300肺功能测试仪,分别记录腹式呼吸锻炼前后的肺活量(VC)、潮气量(TV)、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腹式呼吸锻炼后,患者自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不同程度地缓解,其中VC、TV、MVV、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从而改善尘肺患者肺部通气换气的功能。结论 对于尘肺患者治疗除采用综合措施对症治疗外,还应长期坚持腹式呼吸锻炼,以改善肺部通气换气功能,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延缓病情进展,延长其生命。  相似文献   

19.
岳建彪  索钢  李霞 《四川医学》2014,(2):151-153
目的 探讨老年骨折患者肺功能变化,评估骨折后呼吸系统事件研究.方法 将300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分为两组,骨折组为研究组,非骨折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量(FEV1)、1s用力呼气量与快速肺活量的比值(FEV1/ FVC) 、肺总量 (TCL)、最大通气(MVV)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处理得出最后结果.结果 研究组异常肺功能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VC、FVC、FEV1、MVV改变最为明显.结论 肺功能检查对老年骨折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老年患者骨折与肺通气功能的关系,为有效防止老年骨折以后肺脏疾病的发生及为进一步的干预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比 CT 的肺容量测算结果与常规肺功能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评估 CT 测量肺容量法的可靠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入院治疗的共计49例漏斗胸患者,术前行肺功能检查和 CT 检查。应用手绘-分层测量求和法测量患者肺容量并计算其与预计值之间比例。将结果与患者常规肺功能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基于CT 肺容量结果平均值低于肺功能检查结果,但与常规肺功能结果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大肺活量(maximal ventilatory capacity, VCmax)(P〈0.00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P〈0.001)、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P〈0.001);基于 CT 的肺容量实测值/预计值比例与肺功能结果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 VCmax%(P〈0.001)、FVC%(P〈0.001)、TLC%(P〈0.001)。结论 CT 测算的肺容积结果与常规肺功能结果高度相关,CT 肺容积测算法可作为临床评估漏斗胸患者肺脏容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