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患者入科血糖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入住ICU的203例患者:(1)比较存活病例与死亡病例入科血糖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2)按入科血糖水平分为5组,比较血糖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1)存活组人科血糖水平为(11.05±4.14)mmol/L,APACHE Ⅱ评分为(14.17±7.97)分;死亡组入科血糖水平为(15.15±5.99)mmol/L,APACHE Ⅱ评分为(27.95±7.51)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入科血糖水平增高,APACHE Ⅱ评分随之增高(F=7.42,P<0.01),入科血糖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0.387,P<0.01),病死率亦随之增高(χ2=30.88,P<0.01).结论 危重病患者入科血糖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一致,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全合一肠外营养中添加胰岛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血糖的影响。方法将42例2005年9月至2009年3月在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儿科住院且应用全合一肠外营养的VLBWI随机分成3组:I组(13例)添加胰岛素的输注速度为0.4U·kg·h-1;Ⅱ组(13例)输注速度为0.1U·kg-1·h^-1;Ⅲ组(16例)不添加胰岛素。每2小时监测血糖一次。比较3组间血糖异常率的差异,分析入院时胰岛素水平与静脉血糖的相关性。结果各组1周内检测到高血糖、低血糖的异常率分别为:I组10.9%(29/265)、18.1%(48/265),Ⅱ组20.8%(59/284)、14.1%(40/284),Ⅲ组20.5%(61/298)、11.7%(35/298)。I组和Ⅱ组之间(χ2=9.844,P=0.002)、I组和Ⅲ组之间(χ2=9.478,P=0.002)高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和Ⅲ组之间高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8,P=0.928)。I组和Ⅲ组之间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6,P=0.033);I组和Ⅱ组之间(χ2=1.653,P=0.199)、Ⅱ组和Ⅲ组之间(χ2=0.709,P=0.400)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院时内源性胰岛素水平与静脉血糖水平无明显相关(r=0.082,P=0.661)。结论VLBWI血糖的高低无法靠内源性胰岛素及时调节。在全合一肠外营养中添加胰岛素,以0.1U·kg~·h“输注时,高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减少,而低血糖发生率稍增高;以0.4U·kg^-1·h^-1输注时,高血糖发生率减少,但低血糖发生率增加,故不建议在应用于VLBWI的全合一肠外营养中预防性添加外源性胰岛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应激性血糖水平升高与心肌梗死性质, 梗死灶大小及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120例急性心肌梗死 (均否认糖尿病史)资料完整的AMI 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后即刻、24h、48h、72h血糖水平三组:Ⅰ组血糖 ≤6.1mmol/L,Ⅱ组血糖6.2~7.8mmol/L,Ⅲ组血糖≥7.8mmol/L.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糖值,分析各组血糖水平与心肌 梗死性质,梗死灶大小,病情的关系.比较各组心肌酶、心肌梗死范围、心功能、心律失常及住院病死率. 结果 (1)三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Ⅰ组8.3%,Ⅱ组15.1%,Ⅲ组36.3 % .Ⅲ组与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三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梗死面积(S)进行比较, Ⅲ组与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住院期间死亡19例,存活101例,存活组与死亡组血糖分别为6.5±0.9mmol/L和7.3±0.9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4)对住院期间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血糖升高与AMI住院期间病死率相关,且随着血糖升高,病死率增高. 结论 高血糖是AMI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侯胜燕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274-1276
目的:了解血糖水平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关系及其对食管癌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163例,根据临床及病理指标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之间血糖水平的差异,并对其中56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食管癌病变长度≥4 cm患者的空腹血糖及果糖胺水平均高于病变长度4 cm的患者(P0.05),临床分期Ⅲ期食管癌患者空腹血糖较Ⅱ期患者增高(P0.05),Ⅲ期和Ⅳ期患者中血糖较高者与血糖较低相比,生存期缩短(P=0.045)。结论:血糖与食管癌的病变长度及临床分期有关,对中晚期食管癌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厥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1):1291-1292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牵引加TDP、电脑中频综合治疗颈椎病为Ⅰ组 ,TDP及电脑中频为Ⅱ组 ,单纯电脑中频为Ⅲ组 ,各组 60例 ,每日 1次 ,2 0次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 χ2 Ⅰ~Ⅱ =3 9.52 ,P <0 .0 1,组间疗效比较 χ2 Ⅰ~Ⅱ =11.2 6,P <0 .0 1,χ2 Ⅰ~Ⅲ =3 7.97,P <0 .0 1,χ2 Ⅱ~Ⅲ =11.80 ,P <0 .0 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综合治疗颈椎病比单一治疗颈椎病时间短 ,见效快。颈椎病是理疗科常见病 ,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笔者采用牵引并“TDP”加电脑中频综合治疗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3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对病人围麻醉期循环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66例年龄18-60岁,ASA Ⅰ~Ⅱ级择期行LC手术病人(n=66),随机分为3组(n=22),瑞芬太尼+七氟烷组(Ⅰ组),芬太尼+异氟烷+丙泊酚组(Ⅱ组),瑞芬太尼+丙泊酚TCI组(Ⅲ组).观察围麻醉期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c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清白介素-6(IL-6)、皮质醇以及血糖浓度的变化与麻醉恢复期各组病人麻醉后恢复时间、Aldrete评分≥9分的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定术后疼痛.结果:Ⅰ、Ⅱ组插管前MAP下降显著(P<0.01),Ⅲ组在气腹建立1min后MAP上升显著(P<0.01).各组血糖,皮质醇水平在手术结束时均显著高于诱导前(P<0.01).Ⅰ、Ⅲ组IL-6在手术结束时显著增加(P<0.01).麻醉恢复期Ⅱ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Aldrete评分≥9分时间较Ⅰ、Ⅲ组显著延长(P<0.05).术后VAS评分,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各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麻醉方法均适用于LC手术,但用瑞芬太尼+七氟烷或瑞芬太尼+丙泊酚TCI维持麻醉更具恢复时间短、质量高的优点;LC手术可导致机体明显应激反应,术后疼痛明显,恶心呕吐发生率高,应予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糖异常对危重患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 :用微量血糖仪对 110例危重患儿进行血糖水平监测 .结果 :110例危重患儿中高血糖 4 9例 ,占 4 4 . 5 4 % ,死亡 11例 ,病死率 2 2 . 4 4 % ;低血糖 2 3例 ,占2 0 9% ;死亡 2例 ,病死率 8 6.9% ,高低血糖发生率有显著意义 (χ2 =11 .2 5 ,P <0. 0 1) .结论 :测定危重患儿血糖水平对病情监测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血糖水平越高或越低 ,病情越重 ,预后越差 .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与TNM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80例肺癌患者作为治疗组,根据TNM分期标准分为Ⅰ+Ⅱ期组(23例)、Ⅲ期组(32例)和Ⅳ期组(25例);根据出院后随访预后分为死亡组(n=49)和存活组(n=31)。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的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D-D、FIB和APTT水平。结果治疗组D-D、FIB水平高于对照组,APTT低于存活组(P<0.05)。Ⅳ期组、Ⅲ期组D-D、FIB水平高于Ⅰ+Ⅱ期组,APTT低于Ⅰ+Ⅱ期组(P<0.05);Ⅳ期组D-D、FIB水平高于Ⅲ期组,APTT低于Ⅲ期组(P<0.05)。经Sepearman分析,D-D、FIB水平与肺癌患者TNM分期呈正相关,APTT与肺癌患者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死亡组D-D、FIB水平高于存活组,APTT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D-D、FIB水平与肺癌患者TNM分期呈正相关,APTT与肺癌患者TNM分期呈负相关,三者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 将 48例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 (A组 )和 5 0例非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 (B组 )的临床表现、脑CT表现及急性期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的病情严重程度较B组高(χ2 =2 2 .875 ,P <0 .0 1) ,梗塞灶大 (t=5 .5 2 3 ,P <0 .0 1) ,近期疗效差 (χ2 =4.44 3 ,P <0 .0 5 )。结论 血糖水平与糖尿病性脑梗塞的病情及预后有关 ,控制好血糖对防治糖尿病性脑梗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输注不同晶体、胶体液高容血液稀释对门脉高压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门脉高压行脾切除(断流或分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贺斯组(组Ⅰ,n=12)、血定安组(组Ⅱ,n=10)及乳酸钠林格液组(组Ⅲ,n=10).麻醉前用药物改善凝血功能,各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ln分别输入上述三种液体1 h行扩容治疗,扩容速度为15 mL·kg-1·h-1.于麻醉前、诱导后10 min、扩容开始后1h和4h分别采集静脉血2 mL,用凝血弹性仪(TEG)测定凝血功能.桡动脉采血,分析电解质、Hb、HCT、乳酸、血糖等生化指标及酸碱度.结果病人术前血气检查值基本正常.扩容后三组pH值、电解质水平无明显变化.扩容后l h,组I、Ⅱ的Hb及HCT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乳酸浓度均呈升高趋势(P<0.05),但组Ⅰ、Ⅱ明显低于组Ⅲ,且组Ⅰ显著低于组Ⅱ(P<0.05);三组血糖水平均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HCO3的变化趋势为:扩容后组Ⅰ、Ⅱ的HCO3浓度呈上升趋势,而同时相的组ⅢHCO3浓度呈下降趋势(P<0.05).麻醉诱导扩容后,R、K值随扩容时间的延长逐渐缩小,alpha角度、MA和G值逐渐增大(P<0.05),但仍低于正常值范围,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CI30值逐步得到改善,三组均恢复到大于或等于95%水平(P<0.05),扩容后4 h时,组Ⅰ、Ⅱ的G值显著高于组Ⅲ(P<0.05).结论在麻醉前应用药物调整凝血功能后,以15 mL·kg-1·h-1的速度输注贺斯、血定安1 h进行血液稀释,达到轻度扩容的效果,同时不干扰患者的凝血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及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 Ⅲ)在儿童手足口病并脑炎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分别用PCIS及PRISM Ⅲ对2010年收住院的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进行评分,分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比较各组间的死亡率,运用ROC曲线比较两者在预判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死亡风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结果 ①PCIS评分:3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66,10/12,5/5,χ2=93.099,P<0.001);②PRISM Ⅲ评分:3组比较死亡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4/458,4/7,15/18,χ2=114.579,P<0.001);③2种评分的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组间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72% vs. 0.87%,χ2=1.282,P=0.258,88.24% vs. 76.00%,χ2=0.349,P=0.555);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S各评分指标中,心率、血压(收缩压)及肾功能,PRISM Ⅲ各评分指标中,神志状态及血糖对手足口病死亡风险预测作用较强(P均<0.05)。⑤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PCIS评分0.929,PRISM Ⅲ评分0.985。 结论 PCIS和PRISM Ⅲ均可用于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病情的评估,两者在预测其死亡风险方面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不同时间点血糖水平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s, GDM)的妊娠结局。方法 筛选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产检诊断为GDM的668例孕妇,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及75g OGTT试验。根据血糖水平分为3组: FBG异常为GDM Ⅰ组(n=328);FBG正常,OGTT 1h或OGTT 2h其中一项血糖异常为GDM Ⅱ组(n=224);FBG、OGTT 1h、OGTT 2h 3个时间点血糖均异常为GDM Ⅲ组(n=116)。分析3组孕妇的不同时间点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以及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 GDM Ⅲ组孕妇的FBG、OGTT 1h、OGTT 2h血糖水平,及FINS水平、HOMA-IRI均明显高于GDM Ⅰ组与GDM Ⅱ组(均P<0.05);而GDM Ⅱ组的以上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GDM Ⅰ组(P<0.05)。GDM Ⅲ组孕妇的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GDM Ⅰ组与GDM Ⅱ组(均P<0.05),GDM Ⅱ组的以上新生儿不良结局明显高于GDM Ⅰ组(P<0.05)。GDM Ⅲ组孕妇的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GDM Ⅰ组与GDM Ⅱ组(均P<0.05);而GDM Ⅱ组与GDM Ⅰ组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孕妇的OGTT试验时间点异常越多、血糖与胰岛素水平越高提示GDM程度越重,表现为妊娠不良结局、新生儿出现巨大儿发生率可能越高。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探讨P1 6、P1 5基因表达在妊娠性滋养细胞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 )检测 2 1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2 0例葡萄胎及 2 0例正常早孕绒毛中P1 6、P1 5基因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组中P1 6、P1 5表达阳性率低于正常绒毛组 (χ2 =7.1 52、5 .939,P <0 .0 1、0 .0 5) ,其中绒毛膜癌组P1 6、P1 5表达阳性率低于葡萄胎组 (χ2 =4.969、3 .868,P <0 .0 5) ;P1 6表达阳性率随FIGO临床分期升高而下降 ,Ⅰ~Ⅱ期组与Ⅲ期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4 9)。P1 6、P1 5蛋白同时阴性的病例在Ⅲ期、死亡及血或尿hCG消退时间延迟的病例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Ⅰ~Ⅱ期、长期生存及血或尿hCG消退时间早的病例 ,差异显著 (P =0 .0 2 0~ 0 .0 2 7)。④结论 P1 6、P1 5基因 (尤其是P1 6)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P1 6、P1 5表达产物进行监测可帮助判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内皮素-1(ET-1)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患者分为4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浆ADM,ET-1,同时检测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Ⅰ、Ⅱ、Ⅲ、Ⅳ组血浆ADM显著升高(P<0.01),血浆ADM与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0.885 2,P<0.001;r=0.457 6,P<0.05),与平均动脉压(MAP)、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和醛固酮(ALD)呈负相关(r=-0.386 7,P<0.01,r=-0.581 3,P<0.001,r=-0.395 6,P<0.01).血浆ET-1与Scr、MAP、AngⅡ和ALD均呈正相关(r=0.766 0,P<0.001,r=0.305 7,P<0.05,r=0.284 6,P<0.05,r=0.623 5,P<0.001).血浆ADM与血浆ET-1呈正相关(r=0.608 6,P<0.001).结论:血浆ADM的升高可能是代偿ET-1升压和促进肾脏纤维化的结果,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DM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MP1-3,TIMP1-2,nm23蛋白及mRNA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原位杂交.结果:TIMP1-2在Ⅲ、Ⅳ期肿瘤中强阳性表达的强度明显高于Ⅰ、Ⅱ期肿瘤(P<0.05),NSCLC术后存活1年以下和存活1~4年者其MMP1,MMP2蛋白强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4年以上存活者(P<0.05)nm23高表达的患者术后2年和3年生存率较nm23低水平表达者明显增高(P<0.05和P<0.01).结论:MMP1-3,TIMP1-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肺癌病人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患者胆固醇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变化,分别探讨二者对重型肝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289例重型肝炎患者,根据其胆固醇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分组,对各组之间的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的血胆固醇均低于正常范围;重度低胆固醇组病死率明显高于轻度低胆固醇组(χ2=45.80,P<0.05)。血糖异常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χ2=10.72,P<0.05);轻、中和重度低血糖组之间的病死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5.31,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胆固醇水平越低,空腹血糖水平越低,其病死率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7.
陈炎锋  何孝永 《浙江医学》2021,43(22):2426-2429
目的探讨脯氨酰3-羟化酶(P3H)家族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BL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和GTEx数据库获取435例BLCA患者的临床数据,使用R3.6.3统计软件分析BLCA与癌旁正常组织中P3H家族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不同TNM分期的BLCA患者P3H家族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P3H家族基因表达水平与BLCA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预测效能。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P3H1、P3H4在BLCA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P3H2、P3H3、CRTAP在BLCA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不同TNM分期的BLCA患者P3H1、P3H3、P3H4、CRTA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Ⅰ期和Ⅱ期患者的P3H3、P3H4表达水平较Ⅲ、Ⅳ期患者明显降低(均P<0.05),Ⅱ期患者的P3H1、CRTAP表达水平较Ⅲ、Ⅳ期患者明显降低(均P<0.05);不同TNM分期的BLCA患者P3H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3H1、P3H3、P3H4、CRTAP基因表达水平与BLCA患者的预后有关,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更低(均P<0.05);而P3H2基因表达水平与BLCA患者的预后无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3H1、P3H2、P3H3、P3H4、CRTAP预测BLCA患者的预后均有一定的准确度,其中P3H1、P3H4预测趋势方向一致(AUC=0.774、0.837),且P3H4的预测效能更高;P3H2、P3H3、CRTAP预测趋势方向一致(AUC=0.724、0.643、0.825),且CRTAP的预测效能更高。结论在BLC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3H2、P3H3、CRTAP可能作为抑癌基因而P3H1、P3H4可能作为促癌基因发挥作用,其中P3H4对BLC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错配修复基因hMLH1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 ,分析它们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在子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6 2例宫颈癌和 30例非癌子宫颈上皮细胞hMLH1蛋白与PCNA表达的情况 ,并分析二者的关系及它们的表达与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hMLH1蛋白在子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为5 6 .5 % ,低于非癌上皮组的 6 3.3% ;PCNA在子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为 79.0 % ,明显高于在非癌上皮组的 2 0 .0 % (P <0 .0 5 )。子宫颈癌组hMLH1蛋白表达阳性例PCNA的阳性表达率 82 .9%高于hMLH1蛋白表达阴性例的 74 .1 % ;非癌上皮组hMLH1表达阳性例PCNA阳性表达率 2 6 .3%也高于hMLH1蛋白表达阴性例的蛋白蛋白 9.1 % ,即在hMLH1蛋白高表达的组织中PCNA表达增高。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临床Ⅰ期、Ⅱ期、Ⅲ期子宫颈癌分别为 6 1 .4 %、4 6 .7%、33.3% ,有逐渐降低趋势 ;在高、中分化鳞癌与低分化鳞癌分别为 6 0 %与 5 2 .3% ;淋巴结转移组为5 0 % (4 / 8) ,无淋巴结转移组为 6 4.4 % (2 9/ 4 5 )。PCNA阳性表达率在临床Ⅰ期、Ⅱ期、Ⅲ期子宫颈癌分别为 81 .8%、73.3%、6 6 .7% ;在高、中分化鳞癌与低分化鳞癌分别为 71 .8%与 91 .3% ;淋巴结转移组为 87.5 %  相似文献   

19.
张旭  魏华华  王伟  石俊青  张艺凡 《西部医学》2021,33(12):1844-1848+185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清外泌体miR-152-5p和AGAP2-AS1水平变化及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NSCLC组),另选择60例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离并鉴定血清外泌体,通过RT-PCR检测miR-152-5p和lncRNA AGAP2-AS1表达水平,分析NSCLC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52-5p和lncRNA AGAP2-AS1水平变化,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依照NSCLC患者随访3年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分析血清外泌体miR-152-5p和lncRNA AGAP2-AS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结果 NSCLC组患者miR-152-5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lncRNA AGAP2-AS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iR-152-5p、lncRNA AGAP2-AS1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发生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检测ROC曲线下面积(P<0.05);不同性别、年龄NSCLC患者miR-1525p、lncRNA AGAP2-AS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局部浸润T3~T4、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miR-152-5p表达低于Ⅰ~Ⅱ期、局部浸润T1/T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lncRNA AGAP2-AS1表达高于Ⅰ~Ⅱ期、局部浸〖JP2〗润T1~T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miR-152-5p、lncRNA AGAP2-AS1联合检测判断NSCLC患者Ⅰ~Ⅱ期与Ⅲ~Ⅳ期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检测ROC曲线下面积(P<0.05)。随访3年,120例NSCLC患者中共有5例失访,其余115例患者中生存组患者66例,死亡组患者49例,生存组miR-152-5p表达量高于死亡组,lncRNA AGAP2-AS1表达量低于死亡组(P<0.05);miR-152-5p、lncRNA AGAP2-AS1联合检测判断NSCLC预后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检测ROC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52-5p呈现低表达,lncRNA AGAP2-AS1呈现高表达,二者表达水平与NSCLC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在患者疾病诊断与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校正钙(CsCa)与机体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326例妊娠期糖尿病根据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分为控制良好组98例,控制一般组116例,控制不良组112例,比较各组血清校正钙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各组的CsC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HbA1c、HOMA-IR随血糖控制情况变差出现增高,CsCa随血糖控制情况变差出现降低,胰岛素(FINS)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FPG(r=-0.594,P=0.000)、HbA1c(r=-0.645,P=0.000)、HOMA-IR(r=-0.618,P=0.000)均为CsCa的独立影响因子,均与CsCa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伴随着体内钙离子水平的变化,血清钙水平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