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目的:摸清某制鞋集团职业卫生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制鞋集团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工人未佩戴防尘口罩,打粗工、打磨工接触粉尘总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工人也未佩戴防毒物的活性炭口罩、手套,各工种接触毒物(丙酮、甲苯)浓度符合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工作场所最大噪声强度98.0dB(A),最小声强72.0dB(A),平均82.2dB(A),其中5个岗位或工种噪声强度不合格,合格率25.0%。结论:某鞋厂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毒物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个别岗位或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家标准《有毒作业分级》、《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的规定,对某机床厂喷漆、电镀、电焊、铸造、喷砂、锻造等35 个岗位做了调查。结果接毒作业Ⅰ级危害岗位占70 % ,Ⅱ级危害岗位占15 % ,Ⅲ级危害岗位占10 % ,0 级危害岗位占5 % ;接尘作业Ⅰ级危害岗位占86 .36 % ,Ⅱ级危害岗位占13 .64 % 。  相似文献   

3.
目的:摸清某鞋业集团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鞋厂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工人未佩戴防尘口罩,打粗工、打磨工接触粉尘总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工人也未佩戴防毒物的活性炭口罩、手套,各工种接触毒物(丙酮、甲苯)浓度符合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工作场所最大噪声强度98.0dB(A),最小声强72.0dB(A),平均82.2dB(A),其中5个岗位或工种噪声强度不合格,合格率25.0%。结论:某鞋厂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毒物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个别岗位或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减少企业职业危害事故,降低工人职业病发病率.方法 对职业危害岗位进行现场调查、检测.结果 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石墨粉尘、有机粉尘、CaCO3粉尘、干粉粉尘、煤尘等)、甲醛、焦亚硫酸钠、NaOH、NO2、噪声、高温、热辐射等;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的合格率分别是97%、96%、96%.结论 该企业部分职业危害因素偏高,有潜在的职业危害,需要加大职业防护投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杜绝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及工人接触水平,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日常管理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进行检测.结果 粉尘中游离SIO2<10%;总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合格率47.8%;分散度检测结果显示粒径<5μm的粒子所占86.6%~91.3%;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合格率为52.2%;噪声强度检测合格率45.1%.结论 该煤矿粉尘和噪声检测合格率严重偏低,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应以粉尘和噪声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了制鞋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存在环节,探讨适用于职业病危害分析与控制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对制鞋厂进行卫生学调查,对其使用的化学品以气质联用法找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生产环境浏定结果计算卫生评价指标和危害程度分级等客现指标,运用HACCP原理,找出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控制点,提出科学、客观的预防控制技术。结果:该制鞋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正已烷等多种。粉尘包括矽尘、布尘和皮革尘。毒物和粉尘作业符合卫生标准,危害级别为0级,属安全作业;噪声超标的场所占22%,危害级别为Ⅰ级,属轻度危害作业。针对危害情况,从工程防护、个人防护、管理防护三方面提出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实施监控。结论: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用于鞋厂职业病防护基本有效,为预防!控制和监督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识别废纸制浆造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控制效果及技术措施的可行性。方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测分析法相结合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结果该生产线尘、毒检测结果合格率97.06%,噪声监测结果合格率68.75%。结论尽可能密闭有害物逸散点,加强局部通风排毒是造纸业职业病危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噪声是造纸业较为严重的职业病危害之一,其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州市生产性企业工作场所粉尘危害职业卫生现状,为粉尘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9-11月对广州市88家存在粉尘危害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状调查,以定点采样为主结合个体采样方式进行空气或粉尘采样。结果检测的88家企业中有18家(20.45%)企业存在粉尘超标的情况,本次检测的185个岗位187项次,共有27个(14.59%)检测岗位超标,有28个(14.97%)检测项次超标。在检测的企业中,粉尘中以矽尘(66.67%)和电焊烟尘(25.00%)的企业超标最为严重。而不同行业中,船舶修造行业(23.81%)和机械制造行业(50.00%)的电焊烟尘危害较重,建材行业的矽尘超标比例(75.00%)最高,木质家具行业的木粉尘(11.11%)危害最大且木粉尘是该行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但是,2012-2014年企业、岗位及检测项目粉尘检测超标情况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结论近年来广州市生产企业在粉尘防护方面具有一定的改善,但企业仍需根据自身的粉尘超标情况来进行工艺改革和防护设施设置。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护,达到防护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摸清某中药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中药公司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粉尘等。制丸028室、制丸内包041室各岗位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其余所测岗位接触粉尘总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在该厂工作场所内13个工段,23个岗位或工种进行噪声检测,最大声强97.5dB(A),最小声强75.6dB(A),平均85.2dB(A),其中7个岗位或工种不合格,合格率69.6%。不合格场所主要是制丸车间028室、040室、042室、片剂包衣间、片剂车间094室和液体车间31室等岗位。结论:某中药公司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部分岗位或工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摸清某农资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农资公司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北造气车间煤炉上料操作工、型煤车间上料处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在该厂工作场所内20个工段,29个岗位或工种进行噪声检测,最大声强103.0dB(A),最小声强65.6dB(A),平均88.2dB(A),其中13个岗位或工种不合格,合格率55.2%。在该厂工作场所内15个工段、20个岗位或工种分别进行一氧化碳、氨和甲醇浓度检测。其中接触氨和甲醇浓度岗位或工种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接触一氧化碳浓度岗位或工种除北压缩车间、变化车间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外,其余所测岗位作业工人接触一氧化碳浓度也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结论:某衣资公司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噪声和毒物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部分岗位或工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煤矸石发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用定点采样法连续监测3 d,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此电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煤尘、噪声等。超标最严重的是除灰渣系统和燃烧系统的矽尘,除灰渣系统和汽轮机系统的噪声。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不完全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结论:煤矸石发电厂控制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煤尘、噪声、高温等。保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的正常运转,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是此类企业预防控制职业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和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某企业2012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某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合格率为:粉尘57.9%,二氧化锰76.2%,苯及苯系物66.7%,噪声56.5%,手传振动和高温均为100.0%。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受检查率为97.7%;异常检出率为:纯音听力测试异常为1.2%,高仟伏胸片异常为0.3%,神经系统检查异常为1.6%,心电图异常为12.9%,血压异常为20.8%,实验室检查血ALT异常为2.8%,空腹血糖异常为9.3%;发现各类职业禁忌证共27人,疑似职业病2人。结论噪声、粉尘是某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进行职业病综合防治的同时还应重视职业安全教育并积极开展职工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济源某焦化厂的主要职业危害,防止职业病发生,保证作业工人健康。方法:调查职业卫生现场,监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工人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一氧化碳、氨、二硫化碳、焦炉逸散物、苯、甲苯、二甲苯、萘、3,4-苯并(a)芘、酚、硫化氢、氢氧化钠、硫酸、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检测点粉尘、噪声、焦炉逸散物、3,4-苯并(a)芘超标率分别为26.7%、23.5%、25.0%、50.0%,其它因素均未超标;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粉尘工作工人中职业禁忌证1人,未发现职业病患者。结论:该厂存在危害因素较多,对人体的危害应引起足够重视,应改进技术,提高防护措施,改善工人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有机溶剂职业危害现况研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有机溶剂危害现状与职业卫生服务需求,为有机溶剂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近年来诊断的职业病资料与职业危害因素构成,调查有机溶剂职业卫生服务需求。结果有机溶剂职业中毒是本地区的主要职业病病种,以三氟乙烯、正己烷中毒为主要的两种有机溶剂中毒病种增长速度最快;尚有30%有机溶剂作业工人未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各种劳保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规程有待加强,尤其是有一半以上工人不经常配戴防护用品,岗前培训有待加强;对有机溶剂的预防、中毒表现以及发生疑似职业病时如何就诊尚有30%左右的工人不了解;作业工人希望加强职业卫生健康教育,进行上岗前培训,在工作场所竖立“职业危害警示”牌,学习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知识等。结论有机溶剂是本地区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因素,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尚有待加强,应加强防护与健康教育,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清远市2007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情况,分析当前职业健康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法按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3175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工人中,检出1837人一项或一项以上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57.83%。接触粉尘作业人员中检出9人不宜从事粉尘作业,占接触粉尘作业人数的0.71%。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检出噪声职业禁忌证24人,占接触噪声作业人数的2.08%。接触铅作业人员中检出铅观察对象9例,占铅作业人数的10.00%。接触有毒化学物作业人员中血常规异常共24例,占接触有毒化学物人数的7.43%;变态反应性皮肤病12例,占接触有毒化学物人数的3.71%。检出异常情况以高仟伏胸片、肺功能、听力、血常规、尿铅检查为主;清远市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结论清远市面临的职业健康问题十分严峻,必须做好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和做好职业病三级预防工作,并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工人及企业的职业病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6.
杨绥岗  杨军 《医学动物防制》2012,(2):194-195,197
目的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作业场所粉尘、噪声有不同程度超标。结论该项目所采取的防尘、防噪、防毒等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能达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但有些作业场所(如粉料制备、抛光生产线等)仍存在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汕头市小工业职业卫生服务的现况.方法采用专门制作的调查表,由经过技术培训的专业人员,按照统一方法和统一标准逐厂开展社区职业卫生服务现况调查.结果当地小工业企业中有96.3%的企业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但接受职业有害因素浓度监测的企业仅有一家.职工接触的职业有害因素以有机溶剂、粉尘和噪声、刺激性气体、金属毒物为主.73.0%的工人采取了保护措施.小工业企业提供防护设施的情况为:32.3%的工人可获得个人防护用品,49.1%的工人工作环境安装了防护设施,15.9%的工人所在工作环境没有安装任何防护设施.目前企业职工劳保医疗费用以社会保险、企业部分报销、企业全部报销为主.在27家小工业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配备卫生人员,职工愿意接受职业卫生监督与检查与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的人分别占91.5%、89.4%.有52.3%的职工从未接受过(职业病防治法)培训,74.1%的小工业企业开展了有害因素接触者的就业前体检;85.2%的小工业企业中开展了有害因素接触者的定期体检;59.3%的小工业企业中实施了预防性监督.职工希望接受的职业卫生服务方式以专业机构服务、社区卫生机构服务为主.结论目前汕头市小工业社区卫生服务现况不容乐观,缺乏必要的服务内容,有必要建立“小工业”社区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为小工业企业提供科学的、标准化的、合理的职业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掌握现代化水泥生产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现状,为同行业职业风险分类管理提供借鉴经验。方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时空分布检测和查阅安全生产管理及健康档案资料。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矽尘加权平均浓度(1.23±0.52)mg/m3、水泥尘加权平均浓度(4.19±3.48)mg/m3、一氧化碳平均浓度(12.725±0.345)mg/m3、二氧化氮平均浓度(0.085±0.005)mg/m3、二氧化硫平均浓度(0.15±0.04)mg/m3、噪声强度(76.5±15.6)dB(A),职业危害因素暴露水平未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结论:采取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同时加强管理,可以使水泥企业工作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达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职业卫牛工作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某辖区乡镇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模式。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对辖区内188家乡镇企业采用现场检查、现场询问、填写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188家乡镇企业共有职工6621人,其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者4674人。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音、有毒气体、高温、苯、二甲苯、甲醛等,职业危害项目申报率及职业卫生档案建档数均为零。结论:辖区乡镇企业应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发展区(县)、(街办)乡、村三级监督网络,多部门配合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乡镇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