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旨在探讨女性产后盆腔原发性肿瘤超声、CT影像表现,并将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32例盆腔原发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总结不同检查方法对女性盆腔肿瘤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并分析不同疾病在不同检查中的影像学图像表现。结果 MSCT检查对产后盆腔原发性肿瘤患者诊断符合率(93.75%)显著高于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78.12%)(P0.05)。子宫肌瘤超声主要表现为子宫形态异常,表面凹凸不平并可见局限性结节;卵巢囊肿囊壁为非均匀增厚,囊壁内外可见乳头突起,伴彩色血流信号;宫颈癌超声显示子宫明显增大,宫颈处可见边缘不清的强光条光团;卵巢癌病灶边缘轮廓不清且形式不一,肿瘤内部回声表现复杂多样,且分隔厚薄不均。MSCT平扫中宫颈癌可见宫颈旁分叶状软组织块状影,增强扫描示宫颈旁肿块明显强化;卵巢癌平扫示盆腔巨大不规则实性肿块,病灶内部可见多个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增强示部分实性肿块出现强化;子宫肌瘤平扫示可见病灶边界锐利,瘤壁薄且呈水样密度表现,增强示病灶呈现均一强化。卵巢囊肿平扫可见圆形或类圆形病灶,表现为单房水样均匀密度块影,病灶壁薄且边缘清晰,增强示病灶囊壁略强化而囊肿本身无强化。结论 MSCT对产后盆腔原发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超声,但两者对病灶的检出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探讨经腹壁超声与多层螺旋CT(MSCT)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76例女性盆腔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相关影像学资料,且以手术过程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式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正确诊断率。结果MSCT诊断盆腔囊性病变的正确符合率为95.35%,显著高于经腹壁超声正确诊断率(83.72%)(P0.05);在腹壁超声检查中盆腔包虫主要呈现较厚囊壁和少量条状血流信号;卵巢囊肿未见回声,囊壁乳头状区域可见彩色血流信号;子宫平滑肌瘤可见低回声,且边界尚清晰,存在少量血流信号;而在MACT平扫中,盆腔包虫未见异常,卵巢囊肿平扫见囊壁表示薄且均匀,其中18例可见明显钙化,且呈沙砾状,而子宫平滑肌瘤可见巨大混杂密度,且向下腹部突入,子宫因肌瘤压迫可移位于键侧,经进一步增强扫描中盆腔包虫囊壁无钙化但存在轻度强化,且呈弧线形,卵巢囊肿可在在囊壁增厚以及突起部分可见明显强化表现,而子宫平滑肌瘤在动脉期呈现不同程度强化表现,而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持续呈现不均匀强化。结论 MSCT在诊断女性盆腔囊性病变中的优势更为明显,诊断正确率更高,更有利于提高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探讨女性盆腔原发性肿瘤超声、CT检查影像学表现,并将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盆腔原发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总结不同检查方法对女性盆腔原发性肿瘤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并分析不同疾病在不同检查中的影像学图像表现。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病灶检出率比较(100.00%vs95.24%)上无差异(P0.05),但CT检查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95.24%vs83.33%)(P0.05)。超声检查示子宫肌瘤表现为肿块多呈现为低回声;宫颈癌显示子宫明显增大,宫颈处可见强光条光团反射,边缘不清;卵巢良性肿瘤病灶边界清楚,内部无回声,后壁回声增强;卵巢癌病灶内部回声呈现均匀或不均匀;畸胎类肿瘤其病灶外观正常,病灶内部既有片状不规则强回声,后壁回声增强。CT平扫中子宫肌瘤病灶表现为分叶状或向外突出,进一步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均一强化;宫颈癌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进一步增强扫描可见形态不规则密度影,旁见软组织肿块影;卵巢良性肿瘤平扫示呈圆形或类圆形水样密度块影,病灶壁薄边缘清晰,进一步增强示病灶囊壁略强化而囊肿本身无强化;卵巢癌平扫示病灶外壁乳头状凸起,进一步增强扫描后病灶囊壁及实性成分明显强化;畸胎类肿瘤CT平扫示表现典型,具有脂肪、软组织和钙化三种密度,进一步增强示未见明显强化。结论超声和CT对女性盆腔原发性肿瘤的检出价值类似,但CT检查对盆腔原发性肿瘤的诊断率更高,故临床可将超声检查作为盆腔原发性肿瘤的首选检查,将CT作为其补充检查,进一步提高盆腔原发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超探讨超声、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良、恶性卵巢疾病的诊断价值对比。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绵阳市骨科医院就诊治疗的108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超声、MSCT对卵巢肿瘤的检出和正确诊断率以及不同检查方法中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MSCT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P0.05);超声检查中良性病变边界清楚、轮廓规整的实质性肿物,大部分良性肿瘤病灶周围可见短条状或弧形血流;恶性肿瘤主要可见边界不清及内部回声不均实质性团块,内部存在丰富血流;CT平扫中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水样低密度囊性肿块,部分病灶密度均一,增强可见轻度强化。恶性肿瘤平扫可示密度不均的类似圆形影,增强后病灶囊壁及实性成分明显强化;颗粒细胞癌在其附件区可见边界不清的囊实性包块,密度不均,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明显强化;卵巢内胚窦瘤在附件区可见边界不清的囊实性包块,增强扫描可见包块囊壁明显强化。结论 MSCT检查对卵巢良性、恶性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MSCT检查更能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形态及大小,但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内血流情况,故可将MSCT与超声检查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对比超声造影、CT、MRI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卵巢肿瘤患者的超声造影、CT及MRI影像资料,并与病理学结果对比。结果 MRI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略高于超声造影检查,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CT诊断准确率低于MRI、CT(P0.05)。超声造影上,良性肿瘤实性成分为主表现为从瘤体周边向内部灌注,囊性成分为主可见囊壁呈环状不均匀增厚。恶性肿瘤实性成分为主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多数肿瘤体内部向周边病灶强化;囊性成分为主组织囊壁及囊内分隔明显增强。CT表现上,良性肿瘤以囊性多见,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恶性肿瘤有"分叶征",或多房性;以实性成分为主增强扫描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性成分肿块增强扫描后无明显强化。MRI表现上,良性肿瘤囊性成分为主组织信号复杂,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有轻、重度强化;实性成分组织为主可见MRI信号不规则,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为延迟不均匀强化。恶性肿瘤以囊实性病灶或实性病灶为主,囊实性部分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壁多呈结节或乳头状从囊内突出囊外;实性部分T1WI等或低或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中重度明显强化。实性肿块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后信号不均,部分见腹水、淋巴结转移或盆腔受侵。结论超声造影是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经腹壁超声与MRI在女性盆腔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盆腔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行经腹壁超声与MRI扫描检查,同时获取病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分析经腹壁超声与MRI在女性盆腔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盆腔囊性病变者MRI影像学表现:卵巢囊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可见壁、分隔及附壁结节强化信号。单纯卵巢囊肿信号均匀、呈圆形或椭圆形,T2WI水样高信号,T1WI水样低信号,囊壁薄且光整,无壁结节。盆腔脓肿,呈长T1、长T2及压脂成高信号,内壁光滑整齐,无内壁结节;增强扫描后有明显环形强化。子宫平滑肌瘤,T1WI等低信号、T2WI低信号,强化程度较正常子宫实质低。腹部超声表现:盆腔脓肿,呈较厚囊壁且包膜完整;卵巢囊肿,为囊性无回声,部分表现为囊壁薄且均匀,亦见囊壁呈乳头状且囊壁增厚,囊肿内部无明显钙化,囊壁乳头状区域存在部分彩色血流信号;子宫平滑肌瘤,低回声、边界清晰,可见少量血流信号。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卵巢囊肿50例、盆腔脓肿28例、子宫平滑肌瘤8例,而MRI对盆腔囊性病变的整体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壁超声(P<0.05)。结论经腹壁超声与MRI在女性盆腔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均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MRI于女性盆腔囊性病变中的诊断优势高于经腹壁超声,但考虑到MRI检测时间长及价格高等限制,临床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扫描(MSCT)、磁共振(MRI)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诊断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神经胶质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78例患者均进行MSCT与MRI检查,比较CT、MRI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总结MSCT、MRI检查中脑神经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其病理学特点。结果 MSCT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97.43%,MRI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98.71%,两种检查方式对对脑神经胶质瘤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MSCT平扫图像表现为低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者64例,27例患者占位效应较轻,无强化或强化程度低,31例患者占位现象较重,强化明显,少数患者囊中有瘤,瘤中有囊,本质区域强化显著,囊壁呈现不规则强化。MRI图像扫描中多数患者可见肿瘤含实性囊性坏死小肿块,26例患者T_1WI序列呈现低信号、T_2WI高信号,34例患者表现为长T_1、T_2信号,信号不均匀或较为混杂,增强扫描多呈现轻-中度不均匀强化。肿瘤细胞为神经胶质及星形细胞,内存在钙化,合并瘤内出血,囊变区域、瘤周组织呈现炎性反应状态。结论 MSCT、MRI检查均可有效检出诊断正确诊断脑神经胶质瘤,脑神经胶质瘤多为囊变实性肿块和壁结节的囊性肿块,常合并出血、钙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CT对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及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收集46例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信息,对影像学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图像表现以占位性病变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依据,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达100%.MS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较均匀13例,混杂密度27例,囊实性明显混杂密度2例,环形钙化、蛋壳状或结节状4例.病变实性部分在增强扫描的情况下明显强化不均者37例,均匀性强化9例;MSCT平扫及增强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达100%.结论 每年40岁以上常规健康查体彩色超声可发现小肾癌,超声发现异常后进一步CT证实对降低误诊具有重要意义,其组织学类型仍需依靠术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型超声联合MSCT诊断女性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女性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总结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在B型超声及MSCT中的图像表现,统计两种检查对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B型超声对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25%、80.00%,MSCT对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75%、83.75%,B型超声联合MSCT对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75%、97.50%,明显高于超声、MS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图像可见实性浆液性囊腺癌:圆形或椭圆形,囊壁纤薄光滑,囊内透声好,血流丰富;实性黏液性囊腺癌:多隔多房,壁薄且光滑均匀,囊内见较密集光点回声,部分房内透声好;卵巢颗粒细胞瘤可为实性、囊实性或囊性肿块,分隔较厚,血流丰富;CT图像可见实性浆液性囊腺癌:菜花状、结节状或不规则片状,增强后强化明显;实性黏液性囊腺癌:实性肿块,边缘清晰,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实性区可有不规则片状坏死。卵巢颗粒细胞瘤:肿瘤为实性,表面光滑,包膜完整,为圆形、卵圆形,长为单房,囊壁厚薄不均。结论B型超声和MSCT都可以有效的显示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影像学特点,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的超声及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的超声及MRI表现。结果: 1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均呈多囊状,8例囊壁及分隔纤细、光整,4例囊壁及分隔增厚,3例囊壁可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超声显示肝内多房性囊性占位,形态规则,边界清,囊内可有多个小囊及细弱点状回声漂浮,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可见部分囊壁细条状彩色血流信号。MRI示肝内囊性部分呈均匀液性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附壁结节可强化。结论: 超声及MRI能清晰地显示肝内胆管囊腺瘤的特征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淋巴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优势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淋巴管瘤患者多层螺旋CT的检查资料,总结多层螺旋CT下淋巴管瘤的影像特征。结果25例淋巴管瘤中20例囊性淋巴管瘤,CT平扫14例表现为单一囊肿,6例表现为多房性囊肿,囊腔内见有分隔;增强扫描8例出现囊壁或(和)间隔的轻微强化。4例海绵状淋巴管瘤平扫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增强检查实性部分有明显分期增强;1例毛细管型淋巴管瘤表现为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增厚,部分区域见有小蜂房样表现,增强扫描见有轻度不规则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为淋巴管瘤的诊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妇科急腹症术前急诊CT资料,23例均行腹部平扫及增强检查,手术证实9例输卵管妊娠破裂;6例卵巢肿瘤蒂扭转;5例盆腔脓肿;2例卵巢囊肿破裂;1例输卵管扭转。结果 23例均表现为盆腔内包块,其中合并盆腔积液或积血15例。输卵管妊娠破裂CT表现:附件区不均匀强化的混合密度包块,盆腔积血,伴有轻中度强化的囊性区(6例)或异常强化密度影(2例);卵巢肿瘤蒂扭转:囊壁不同程度水肿增厚、密度升高,可见增粗的蒂(3例),囊壁、蒂、肿瘤实质均不同程度强化减弱或不强化;盆腔脓肿为盆腔内与周边广泛粘连的多发或单发囊性包块,囊壁呈"靶征"或呈环形、网格样强化;卵巢囊肿破裂后囊肿变形、张力下降、囊壁不完整,外漏液与囊液密度相当;输卵管扭转:输卵管积液扩张呈腊肠样并见分隔,管壁及分隔强化减弱。结论64排螺旋CT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有十分重要价值,通常能于术前明确妇科急腹症的病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儿童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影像学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省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MCDK患儿16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患儿的检查方法及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结果 CT平扫可见肾脏呈葡萄串状低密度影,由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囊腔构成,囊肿间有不相通的分隔。增强扫描囊肿未强化,间隔中度强化,延迟扫描对比剂未进入囊内。MRI扫描患肾内均可见较多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的囊状影,囊壁及分隔显示清晰,囊肿T1WI、T2WI均呈等信号;MRU示患肾呈多个大小不等的孤立囊性高信号影,囊间不互通。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患肾均未显影。结论 MCDK的CT和MRI均有明显影像学特征,CT增强扫描利于良好显示发育不良的小肾脏,囊壁及分隔等实质部分可见中度强化,基本可诊断该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肾占位性病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整理8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做参照,计算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肾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T平扫对不同类型肾占位性病变的总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00%(68/80)、71.25%(57/80),低于多期增强扫描100%(80/80)、97.50%(7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973、20.907,P<0.001);肾囊肿CT平扫表现为典型边界清晰的囊性病灶,平均CT值为15HU,形态多为类圆形,囊壁薄,多期增强扫描中未见明显强化;结核性脓肾CT平扫主要为多发囊状低密度区,直径0.5cm,多期增强扫描中呈现轻度强化;肾血管平滑肌瘤瘤体形态多为类圆形,最小径2.4cm,最大径10.96cm,6例患者平扫为稍低密度影,3例瘤体呈现稍高密度影,2例瘤体呈现混杂密度,多期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肾盂癌病灶外形不规则,肾盂期增强扫描可见肾盂内充盈缺损,6例患者累及肾实质;肾癌平均最大径(6.12±1.03)cm,多位于上级,6例患者表现为明显强化,18例患者呈现轻-中度强化,出血、囊性改变区域未见明显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可有效显示对不同肾占位性病变的图像特征,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高,可为临床提供相关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5.
尹燕  郑燕  陈超  鹿彩銮  徐凯  胡春峰 《当代医学》2011,17(30):31-33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前纵隔肿瘤的CT特征,以提高对原发前纵隔肿瘤的诊断。方法收集5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前纵隔肿瘤,全部患者行CT平扫,55例行增强检查,重点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密度、边缘、肿块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胸部继发改变。结果胸腺瘤34例,21例可见囊变、坏死区,呈轻一中度强化,畸胎瘤11例,均可见坏死、囊变区,10例可见脂肪成份,囊壁及实性成份强化较明显;淋巴瘤5例,4例可见坏死囊变区,均无钙化,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胸骨后甲状腺肿3例,均可见坏死囊变区,平扫密度较高,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心包囊肿2例,均位于右侧心膈角区,边界清晰,呈水样密度,无强化;滑膜肉瘤2例,1例可见坏死囊变区及同侧胸腔积液,1例可见钙化及胸膜转移。结论仔细观察前纵隔肿瘤本身部位、密度以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合患者年龄等特征,可提高对前纵隔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动态增强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8例卵巢癌动态增强MRI资料,其中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证实。所有病例均行1.5T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结果浆液性囊腺癌3例病灶表现为囊性肿块,12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MRI平扫表现:T1WI呈低信号或稍低、等信号,T2WI呈高、略高信号,信号不均匀,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厚薄不均的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粘液性囊腺癌8例病灶为囊实性肿块,6例表现为实性肿块。MRI平扫表现:T1WI、T2WI信号不均匀,呈混杂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病灶内可有出血。动态增强扫描:囊壁、囊内片状阴影、间隔以及结节较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未分类的囊腺癌3例病灶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与粘液性囊腺癌相似。结论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对卵巢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MSCT特征性表现及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和MSCT资料,总结其CT特征。结果:10例患者中8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仅行平扫。10例均表现为腹膜后腹主动脉旁单发的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左右侧各5例,直径约420 cm;10例肿块平扫密度不均匀,其内多发囊变(9例)、分隔(6例)及散在斑点状钙化(2例),增强后实性成分、囊壁及分隔明显强化,并可见迂曲强化的血管影,囊性成分无强化。结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及囊变具有定性诊断价值,术前正确诊断对防止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盆腔占位病变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方法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不同性质占位病变患者的MRI影像表现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要点。结果100例患者中,65例为囊性占位病变,包括21例卵巢囊腺瘤、14例卵巢囊腺癌、1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0例卵巢囊肿、8例盆腔脓肿;35例为囊实性占位病变,包括20例卵巢畸胎瘤、15例卵巢癌。盆腔良性占位病变以囊性占位居多,边界清晰,信号均匀、囊壁薄并均匀,增强一般无强化征象;恶性占位病变以囊实性混合肿块居多,形态不规则、累及范围广,囊壁厚薄不均,并可见附壁结节,T1WI、T2WI呈混杂信号,增强后囊壁及壁结节可见不同程度强化。结论 MRI具有多轴向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点,可利用其丰富成像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盆腔占位病变的囊实性及其来源进行判断,并进行良恶性鉴别,在诊断女性盆腔占位病变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敖锋  邹文远  石思李 《西部医学》2012,24(5):972-973,976
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在儿童肾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MSCT表现。所有病例均采用GE公司Lightspeed 16排MSCT机行常规平扫与增强扫描。结果发生于左肾25例,右肾18例,双肾1例。MSCT平扫多表现为肾实质内混杂密度肿块,增强后常表现为强化不均匀的肿块,瘤内常有坏死、囊变,少数有出血、钙化,典型表现为残存肾实质呈"新月形"强化。结论 MSCT增强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儿童肾母细胞瘤的大小、形态、密度、侵犯的范围及转移情况,并对肿瘤的诊断、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