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方法在剖宫产后下肢静脉血栓(DVT)护理后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05例剖宫产术后DVT产妇设为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同期将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15例剖宫产术后DVT产妇设为观察组,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研究分析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0.983%)和下肢肿胀及疼痛发病率(0.95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606%)和(3.714%)(P0.05),观察组无肺栓塞情况发生,对照组出现了1例患者,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方法在剖宫产后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可有效的地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并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促进产妇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护理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位护理干预联合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2例剖宫产术后产妇纳入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采用LMWH预防,对照组4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行体位护理干预,研究分析两组预防效果。结果两组产血小板计数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值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下肢DVT发生率2.17%(1/46)明显低于对照组8.699%(4/46)(P0.05),观察组体位护理满意度(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58.69%)(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治疗后的HAMA及HAMD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护理干预联合LMWH可有效地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剖宫产进行分娩的足月产妇6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剖宫产术后护理方式,试验组则采取围产期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预防下肢DVT的效果。结果下肢DVT发生率试验组患者为6.00%,对照组患者为24.33%(P0.05);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患者为93.67%,对照组患者为73.00%(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进行分娩的产妇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临床护理路径及常规护理对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选择于我院接受股骨骨折术的股骨骨折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措施下的下肢肿胀发生率、下肢DVT发生率,并观察凝血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下肢肿胀发生率(24.44%)、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2.22%)均高于观察组(下肢肿胀发生率(4.44%)、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22%);观察组凝血功能较对照组低凝,护理满意度增高(97.78%vs 73.33%)(P0.05)。结论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而言,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有效地降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预防剖宫产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以10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DVT、肿胀、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PLT)水平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容积(MPV)水平升高,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50/50),高于对照组92.00%(46/50)(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DVT的发生,改善患者凝血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骨折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DVT)及预防措施和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选我院骨科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的住院手术骨折患者,共8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名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骨折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17.5%和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围术期的预防性护理较常规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前列腺电切术后家属协同强化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2例)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2例)患者术后家属协同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除下肢静脉血栓外其他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7.69%(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92%,低于对照组13.46%,护理满意率高达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84.62%(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家属协同强化护理干预预防下肢DVT效果良好,发生率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1例,所有胃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予以护理干预。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81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给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给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19.51%(P 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为75.61%(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当中,可有效预防下肢DVT,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评分(VAS)、下肢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卧床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下肢DVT发生率(3.45%)较对照组(15.52%)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38%)较对照组(75.86%)高(P<0.05)。结论对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患者开展手术室干预性护理的效果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开展腹腔镜手术患者8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患者就病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行手术室干预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凝血指标、术后临床指标(排气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DVT发生率况:对照组14.63%),观察组仅2.44%(P0.05)凝血指标显示观察组纤溶活性上调;术后临床指标情况显示观察组各项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干预性护理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能够有效降低其下肢DVT发生率,增强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全面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6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3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2例接受全面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并发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13%)低于常规组(21.88%)(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6.88%)高于常规组(68.75%)(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可减少下肢DVT等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术中护理对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例手术治疗患者(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分不同组别行差异性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对照组)、手术室术中护理干预(研究组)。对组间的下肢DVT形成率。结果研究组的下肢DVT形成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22%)(P0.05)。结论手术室术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下肢DVT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直肠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经临床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75例,本组75例患者按照给予护理方式的差异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7例给以循证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护理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70%,对照组为18.42%;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P 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直肠癌术后患者下肢DVT,改善抑郁、焦虑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术室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择期手术治疗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实验组43例。在术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预防性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尿纤维蛋白降解物(FDP)、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指标和DVT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的凝血指标均有所上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发生率为4.65%,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6.66%,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手术中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DVT的产生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的降低患者DVT的发生率和凝血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计划表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2月至5月收治的440例患者为观察组,均采用护理计划表预防DVT。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9月至12月收治的42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DVT的发生情况、患者的DVT认知得分、护理人员DVT考核得分等。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流速大于对照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DVT认知得分高于对照组,DVT预防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计划表能够提高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DVT发生的效果与护理人员对DVT护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脊柱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下肢疼痛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凝血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2. 94%,下肢疼痛发生率为8. 82%,下肢肿胀发生率为5. 88%,护理满意度为97. 06%;对照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17. 65%,下肢疼痛发生率为29. 41%,下肢肿胀发生率为23. 53%,护理满意度为70. 5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 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干预化护理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8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1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110例产妇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DVT发病情况,并且对比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形成下肢DVT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产妇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对产妇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预防产妇产后形成下肢DVT的风险,并且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预防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形成(DVT)的作用。方法选择在10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与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产后全面护理。护理工作结束后,对比两组产妇的下肢DVT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血流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下肢DVT的发生率为4%,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下肢DVT的发生率为18%,护理满意度为50%(P0.05);另外,观察组产后的血流指标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产后全面护理预防产妇剖宫产后下肢DVT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患者的各项血流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围产期孕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67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优质护理下联合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梯度压力弹力袜等物理性预防措施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下肢症状评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及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温度、皮肤颜色、肿胀及疼痛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观察组患者干预后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时下肢DVT发生率为0.73%,低于对照组患者4.62%(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35%,高于对照组患者88.46%(P0.05)。结论围产期孕妇采用优质护理可纠正患者血浆高凝状态,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清丰县中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6例卵巢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以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均干预7 d。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抑郁自估量表(SDS)和焦虑自估量表(SA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情绪变化。结果干预后7 d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7 d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采取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风险,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