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万旭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985-986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部位、方法及对患者疼痛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3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5例在桡动脉穿刺采血,观察组155例在肱动脉穿刺采血。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和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气标本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患者的主观感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选择肱动脉较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疼痛反应轻,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采集血气标本的效果。方法 180例需做血气分析的综合内科患者,经肱动脉采血124次,桡动脉采血119次,股动脉采血117次。统计经肱、桡、股动脉采血的一次采血成功率、误穿静脉发生率、患者的依从性及采血部位疼痛反应,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肱动脉一次采血成功率93.55%,误穿静脉发生率0,患者依从性较桡、股动脉好,疼痛反应较桡、股动脉小。结论经肱动脉采血,一次采血成功率高、患者依从性好、误穿率低、采血部位疼痛反应小,是临床可以推广的动脉采血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肱动脉采血在新生儿科的推广使用。方法:选择我科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118例进行肱动脉采血。结果:穿刺成功107例,成功率为90.7%。结论;正确选择穿刺部位,掌握穿刺的方法和技巧,良好的护理技术和心理素质,能提高肱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在新生儿科肱动脉作为采血的部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文秋知  钟茹 《吉林医学》2013,34(19):3914-3915
目的:探讨一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的动脉采血方法。方法:将60例需采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和试验组(改进后),观察采血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的疼痛反应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采血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反应、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皮针用于动脉采血的效果显著,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部位采血时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及穿刺成功率。方法 收集96例从不同部位(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采过血的病人,穿刺效果采用秩和检验和率的比较。结果 不同穿刺部位穿刺成功率和疼痛程度不同。结论 股动脉和肱动脉是采血气的最佳部位,桡动脉穿刺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及股动脉采取动脉血气在HIV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在传染性疾病科住院的行动脉血气分析的HIV患者共12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选用7号针头连接一次性动脉采血专用针行桡动脉采血,对照组使用一次性动脉采血专用针行股动脉采血,比较两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病人的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疼痛程度上也有明显差异.结论在HIV患者行血气分析时,采用7号针头连接一次性血气分析专用针能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血气分析是判定呼吸衰竭和各种抢救治疗措施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而血气分析的最佳标本是动脉血,快速、准确地采集动脉血则是非常关键的。要快速准确地采集动脉血,减轻患者的痛苦,可根据动脉情况采取不同的进针角度进行穿刺,以提高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准确率。本文分别介绍了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不同进针角度采血的方法及结果,得出结论:在采集动脉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从而提高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及准确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准确反映机体的呼吸功能和代谢功能,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减平衡紊乱最可靠的指标和依据。本文介绍了在临床中经肱动脉采集血气分析的方法,并从对病人的体位要求、采血成功率、按压时间、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总结,认为肱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是可以积极推广的采血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如何更准确地采集动脉血,减少误入静脉的几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3月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4组进行血液采集,采血部位分别为股静脉、肱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每组25例,各组分别由护士进行采血,对每组的进针角度、疼痛评分、误采静脉、采集失败情况进行对比与观察。结果采集股动脉容易出现误入静脉,采集足背动脉疼痛感明显,采集肱动脉、桡动脉的成功率较高。结论在为患者采集查血气分析时应尽量选择肱动脉、桡动脉,以提高采集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感染的几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呼吸监护室血气分析采血的穿刺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采血方法。方法:将我院呼吸监护室近年来进行血气分析检查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对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部位进行采血,观察三组患者主观疼痛的发生率、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血肿发生率、误穿静脉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足背动脉穿刺组患者在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显著高于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P〈0.05);而在主观疼痛发生率、血肿发生率、误穿静脉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结论:利用足背动脉进行血气分析时穿刺采血,有利于缩短操作时间,从而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和准确性,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动脉采血是临床护士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操作,临床动脉采血常采取的部位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其中桡动脉采血最为方便[1]。但桡动脉比较细,容易滑动,一次穿刺的成功率比较低,尤其对于桡动脉搏动比较弱的患者,明显增加了穿刺难度[2]。为提高桡动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本研究对桡动脉采血的两种持针方式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部位动脉采血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选择科学的采血部位,提升采血成功率,降低患者疼痛.方法:选择2017年05月-2017年07月期间我院经动脉采血并行检验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将其分为A、B、C三组,各组均为30例,其中,A组30例经桡动脉采血,B组经股动脉采血,C组经肱动脉采血,比较3组采血成功率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C两组采血成功率明显低于A组(P<0.05);同时,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采血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暂时性血管通道在紧急血透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选择挠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股静脉穿刺或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插管对340例患者进行紧急血透。结果:穿刺一次成功率桡动脉为89.2%,足背动脉80.4%,肱动脉40.9%,股动脉为100%,股静脉100%;股静脉插管一次性成功率为100%,颈内静脉93.3%,锁骨下静脉80%。结论:建立暂时性血管通路进行紧血透时宜首选桡动脉、足背动脉穿刺或股静脉、颈内静脉插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针在动脉采血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进行动脉采血的4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动脉血气针)和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各210例,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混入气泡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混入气泡例数也显著降低;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动脉血气针采血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的股静脉穿刺采血,实验组新生儿采用外周动脉采血,观察两组新生儿采血的疼痛情况以及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采血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一次性采血成功69例,成功率为98.57%,对照组新生儿一次性成功58例,成功率为8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对照组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1%,两组数据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可以减轻采血给新生儿带来的疼痛,具有极高的采血成功率,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何富銮 《中外医疗》2011,30(6):32-32
目的探讨几种型号头皮针行挠动脉采血的效果。方法将303例需动脉采血的婴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与观察组153例,用5号半头皮针头及7号头皮针行挠动脉采血。结果 5号半针头采血组患儿疼痛减轻,一次性成功率高于观察组。结论 5号半头皮针行挠动脉采血优于7号头皮针头行挠动脉采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及时、准确实施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工作,针对血气分析的动脉选择进行研究,以期找到一种更快更好的动脉血采集方法。方法选择60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选择肱动脉、桡动脉进行动脉血采集,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及操作后血肿发生情况。结果肱动脉组患者一次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穿刺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肱动脉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桡动脉组,穿刺所需的时间却少于桡动脉组,且在操作后血肿发生方面没有差异。因此,肱动脉在动脉血采集方面优于桡动脉,在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部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集血气标本的理想部位。方法 对79例(160例次)股A(A表示动脉)、肱A、足背A、桡A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采血部位局部并发症及不同部位采血的血气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个不同部位采血对血气分析的结果无影响;一次采血成功率无显差异;采血部位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差异。传统的股A采血后局部出血发生率较高;而足背A采血对其他治疗护理的干预最小。结论 足背A采血作血气分析,具有操作简单易学、结果准确、采血并发症少、对机体干扰小、不影响其他治疗护理及抢救措施等优点,也是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新型末梢采血器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接受疾病筛查的221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 112例)和对照组(1 106例),实验组采用BD触压式一次性末梢采血器进行采血,对照组用传统一次性无菌三棱针采血。观察采血一次成功率及新生儿接受采血时的疼痛状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采血一次成功率为99.73%(1 109/1 112),对照组为93.85%(1 038/1 106)。实验组采血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新生儿采血时疼痛评分为(2.58±1.54)分,对照组为(4.15±1.10)分。实验组新生儿采血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新型末梢采血器提高了采血一次成功率,并且减轻了采血时新生儿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采血气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100例行桡动脉穿刺采血,对照组100例行股动脉穿刺采血。比较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肿和凝血的发生率。结果桡动脉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97例,成功率为97%,股动脉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89例,成功率为89%;桡动脉采血后发生血肿7例,标本凝血3例,股动脉采血后发生血肿16例,标本凝血19例。2组比较无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后血肿发生例数还是标本凝血例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及P〈0.01)。结论使用桡动脉穿刺采血具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减少血肿发生、患者易接受的优点,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