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体系对低年资护理人员护理执业能力的影响。方法对87名护龄≤3 a的低年资护士进行6个月规范化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低年资护理人员执业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规范化培训后,低年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术、护理观察、应急处理、健康教育、感染防护和规避纠纷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培训后,住院患者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2.61±0.39)分,高于培训前(1.82±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资护理人员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护理执业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为独立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在产科低年资护理人员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4名产科低年资护理人员(护龄≤3年)进行PDCA循环法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执业能力和临床医师对其的综合评价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93.07±6.01)分、护理操作(93.26±4.56)分、应急处理(90.31±6.25)分、沟通能力(89.58±6.83)分等护理执业能力测评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师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综合评价得分(8.69±0.84)分高于培训前,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9.25±0.48)分也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资护理人员经过PDCA循环法培训后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门诊药房药师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6名门诊药房药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对培训前后的药学知识、操作能力、沟通能力进行测试;并对培训前后各120例患者进行对药房的满意度调查,对药房的服务态度、等候时间、用药讲解、方便程度等进行评价。结果:规范培训后,门诊药房药师的药学知识(86.61±7.03)分、操作能力(91.17±4.57)分和沟通能力(84.62±6.97)分,得分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服务态度(8.89±0.83)分、等候时间(9.05±0.41)分、用药讲解(8.76±1.13)分和方便程度(9.29±0.48)分的满意度评分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药房药师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执业素质和患者的满意度均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的实施现状。方法通过对28名例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核心能力培训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及综合业务能力差异。结果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后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排除故障能力、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综合业务能力明显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采取核心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综合业务能力,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邓凤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440-1442
目的: 探讨量化考核指标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对手术室实施量化考核制度,并与2010年6月未实施量化考核前进行对比,分析两阶段护理质量指标及患者与医生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与未实施量化考核前比较,实施后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文书整理能力、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预见性护理能力、病房管理能力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实施前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60.0%、56.0%,实施后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90.0%、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手术室应用量化考核制度可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方法:我院在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护理人员的进行规范化培训和考核,调查手术医师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后护士的业绩考核分数和手术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手术医师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规范化管理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护理质量,有效地避免了仪器因不当操作导致的损坏现象,有效地延长了手术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医院仪器设备的购买成本。  相似文献   

7.
杨娇 《吉林医学》2013,34(21):4411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影响程度。方法:选择手术室护士15名,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5个专科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所有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选取医生和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有明显提升,与培训前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医生和患者满意率分别达100%和91%,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不但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且使手术室人力物力使用更加合理,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中临床应用研究,从而改善手术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方法:收集我院手术室从2008年5月-2013年6月实施优质护理培训前后手术后患者100作为研究对象,以及护理人员的相关考核量化表。分为优质护理培训前和优质护理培训后,按照优质护理"五个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采用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表和患者满意度评量表,培训前后进行调查评分,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五个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后,在手术室中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五个加强"优质护理培训,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安全意识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并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进行疼痛优质护理,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的疼痛护理知识,加强护理人员的疼痛教育培训,临床护理人员需不断更新知识内容等.比较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的情感职能评分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理职评分分别为(80.52±11.40)分与(67.54±9.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手术室疼痛管理优质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术后满意度,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培训方法和效果.方法 通过对79名低年资护士进行6个月规范化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执业能力的变化.结果 低年资护士经过规范化培训后,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护理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急能力、感染防护能力、规避纠纷能力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培训后可以全面提高护士的执业能力,为临床工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邓丽  黄丽萍  林小兰 《现代医学》2014,(9):1113-1117
目的:探讨标准化"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ituation-Backgrou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SBAR)沟通方式在眼科手术室医护间沟通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病例202例,分为对照组(102例)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按传统沟通方式进行手术室医护间的沟通,实验组采用SBAR沟通方式进行沟通。以问卷调查、统计登记的形式,取得医生对眼科手术室护士工作能力的评分、护士护理差错率以及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医生对眼科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眼科手术室护士的差错率降低至1.20%,实验组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所提高(P〈0.05)。结论:SBAR沟通方式在眼科手术室的实施,不仅规范了眼科手术室医护间的沟通方式,减少了医疗差错的发生,使手术顺利进行,同时也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邓晓兰 《中外医疗》2014,(26):163-164
目的探讨护理软技能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作用。方法该组研究选择时间为2011年1月—2014年2月,该院全体护士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加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学习,提高护士软技能培训,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观察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活动开展前,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2.1±11.2)分,活动开展后为(95.2±13.2)分,与活动开展前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前五项维度,工作热情度、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礼仪评分分别为(11.5±5.5)、(9.6±4.7)、(7.8±4.8)、(12.3±4.5)、(12.5±4.8),活动开展后,五项能力均得到显著性提升(P〈0.05),分别为(16.8±5.7)、(16.7±5.1)、(16.5±4.7)、(19.6±5.1)、(17.2±5.1)。活动开展期间,未发生严重护患冲突,整体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将护理软技能提升纳入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在提高护士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对视可尼可视喉镜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5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5),分别为实验组(视可尼可视喉镜+护理配合组)、对照组(视可尼可视喉镜组),对麻醉医师和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医生对实验组护士护理配合满意度平均评分为(95.2±3.7)分,而对照组平均分为(84.4±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P〈0.05);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服务满意度平均评分为(94.1±3.5)分,而对照组平均分为(82.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P〈0.05);在插管时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黏膜损伤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前提供一定的心理护理、物品管理,术中熟练配合麻醉医生做好体位管理等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患者及麻醉医师和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插管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07级41名规范化培训(规培)学员的调查,了解其临床实践的效果。方法:比较规培前后学员成绩,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对学员培训前后德、能、勤、绩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前和培训后学员操作技能和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培训后高于培训前,P〈0.05;规培前后学员德、能、勤、绩比较,培训后学员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1,规培提高了新护士的综合素质。结论:规培为护士队伍培养后备人才提供了较好的方法,有利于年轻护士的成长和发展,推动了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陈玉巧 《中国现代医生》2013,(9):116-117,120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结合专科分组APN排班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手术室2012年1月实施层级管理和专科分组排班相结合的模式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评价实施前后实践技能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后理论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前后实践技能总分及各分项评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后,患者、医生及护士自我评价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1)。结论层级管理结合专科分组APN小组责任制排班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Sigm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手术器械管理中运用6Sigma管理模式,采用自制护理管理效果及满意度调查表对管理后服务对象进行分层调查,并与实施6Sigma管理模式前进行比较。结果实施6Sigma管理模式后各指标包括手术室器械更换率、遗失损耗率、锐器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责任意识增强,物品包装合格率、无菌包合格率以及医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6Sigma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使手术室标准化护理的过程达到最优状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方法:将3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78)进行传统术后疼痛控制,实验组(n=178)采用无痛病房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结果:术后第1于实验组疼痛评分(2.4±1.0)分,对照组(5.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睡眠时间比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疼痛控制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建骨科无痛病房,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提高了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及患者满意度,患者得到了更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在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11名护士进行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上岗,比较住院总护士上岗前后科室护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护士个人能力以及夜班护士工作压力的情况。结果实施前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质量评分为(88.9±1.3)分,实施后为(96.3±1.9)分;实施前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0.1±1.8)分,实施后为(97.6±1.6)分。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科室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名接受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护士岗前急救技能考核合格4人,合格率为36.36%;人际沟通考核合格3人,合格率为27.27%;处理纠纷考核合格2人,合格率为18.18%;组织协调考核合格2人,合格率为18.18%;综合素质考核合格3人,合格率为27.27%。培训后所有护士均通过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为100%。培训后护士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对新生儿监护病房36名夜班护士进行工作压力调查,实施前26人自觉工作压力大,占72.22%;实施后6人自觉压力大,占16.67%。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自觉压力大护士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能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护士个人能力,减轻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以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的4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为改进前组,将2011年2月~2012年2月改进护理管理后为改进后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系统规范的"强化院内感染管理理念"的相关培训,对两个时期护理工作的内容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①改进后组急救药品和器械、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合格率(99.79%、99.67%、98.99%),医生总满意率(100.00%),患者总满意率(99.13%)均高于改进前组(93.17%、95.16%、96.05%、95.19%、9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改进后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范知晓率(100.00%)、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98.23%)、规范操作合格率(98.19%)、手卫生合格率(98.76%)、机器及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100.00%)、分机分质量用物合格率(100.00%)、感染阳性区域护士考核合格率(98.41%)均高于改进前组(81.13%、87.26%、88.54%、88.32%、97.24%、89.17%、8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强化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关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对实际工作有显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床对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方法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将在本院手术室工作的50例护士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行层级培训方法,并观察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专科知识和手术配合能力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培训在临床手术室护士培训中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各项能力,同时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