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医学研究的对象已由疾病、病人扩大为人类的健康,由此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在这一重大认识的飞跃中,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作出了积极的的贡献。因为新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试论七情学说的科学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七情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的课题。据当今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科学方面的进展来看待七情的科学性,可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宏观模式, 目前科学发展以综合为主导方面,世界医学的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中医学中并列六淫、心情,电视七情学说,明确了心理因素在  相似文献   

3.
当前,西医学正经历着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变革时期,生物心理社会诸因素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中医学受古代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医学模式与人类健康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医学发展历经三大模式:弥散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人类健康观也由个体健康到身心健康的转变。在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中,中医学博大精的内涵愈被世界医学重视。  相似文献   

5.
中医心理学思想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是历代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关心理学的内容极其丰富,并具有相当的系统性。在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积极挖掘和整理中医心理学的思想体系和治疗方法,对于丰富和发展现代医学心理学,促进中医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是我国古代优秀文明的成果,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古代哲学思想和伦理学、社会学、宗教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都借助于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因而中医学与社会人文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  相似文献   

7.
从经典中医药学到现代中医学的发展 ,需要在中医药学与现代生物医学之间开展比较研究 ,以便建立两者相互联通的“接口”。本文从医学模式和生物医学分子、量子水平及其正在蓬勃发展的某些边缘学科理论举例提出了一些这样的“接口”问题 ,并对其实践价值及意义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生物医学的发展,以实验医学和病理学为基础,逐渐形成生物医学模式。它具有坚实的生物科学基础、巨大的技术资源,在阐明疾病机理和设计新的治疗方面,获得了惊人的成就,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生物医学模式不能说明与解决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由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疾病谱改变,生物医学模式己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因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已是客观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医学模式在医学发展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不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否定,而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进行,包括以下几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学科应该占有重要地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体现预防医学、行为医学、群体医学、社会医学的整体观;以生物科学学科群为核心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应加大改革的力度;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与医学模式转变的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于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进行着广泛的讨论,多数人认为生物医学模式存在着内在的严重缺陷,它已不适应现代医学的进展,必须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中医心理治疗学的渊源开始,论述了当代中医心理治疗学发展,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疾病提出了展望.指出中国传统医学与新医学模式本质上同构,中国古代的传统心理学理论,以现代医学心理原理去评价仍富科学性,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疾患极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八步法中医临床研究模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医学生物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然而.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研究探索人类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简单地运用西医诊疗标准来评价和研究中医药,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医诊疗特点,中医诊疗过程中的许多临床现象也无法从科学层面得以揭示。以病证结合双重筛选模式为基础.结合循证医学的研究步骤.再进行系统综述和数据挖掘,分析中医病证的内在规律,可能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回顾近现代中国科学观的变迁,阐明近现代科学观的变迁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实证主义科学观对中医发展的影响从20世纪初持续到现在,在一定范围内有其积极意义。历史主义科学观对现代中医的影响体现为以系统科学分析研究中医。历史主义科学观对不同文化间的包容使得中医的生存有了传统文化的土壤,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单方面强调科学的影响。以坚持中医基本理论为发展基石的中医研究逐渐壮大,正成为当代中医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学分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认识其差异,有利于寻求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交融的契合点,从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国医大师孙光荣通过系统的对比,得出两者之间在学科属性、医疗模式、诊疗思维、发展特点、治疗特点五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学科属性而言,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西医学则属于单纯的自然科学;从医疗模式而言,中医学为整体医学模式,西医学为生物医学模式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诊疗思维而言,中医学是包容性思维,主张非定点清除致病因子,西医学则是对抗性思维,主张定点清除致病因子;从发展特点而言,中西医学呈现出起点高、发展慢与起步晚、发展快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从治疗特点而言,中医学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与"中和"为特点,西医学则强调数据支持,临床路径、介入和干预.  相似文献   

15.
在多元文化碰撞下,中医界分化为传统中医、西化中医和系统中医三个主要流派,分别以整体论、还原论和系统论为认知模式,用以统摄各自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三派中有两种科学观,即狭义与广义科学观。传统中医和西化中医均持狭义科学观,系统中医则持广义科学观,不同的科学观对中医学的知识属性认识不同。传统派认为中医学是人文而不是科学,既不需要"科学化"也不需要现代化;西化派认为中医学是经验而不是科学,既需要"科学化"也需要现代化,具体路径便是将中医西医化;系统中医则认为中医是传统科学,不需要所谓的"科学化"但需要现代化,具体路径是中医学×系统科学。伴随时代变化,三派目前也在彼此相向而行,其中系统中医具有最强的学术整合功能。在理论方面,系统中医通过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与传统中医融合,通过形神合一的命题映射法与西化中医融合;在中医现代化战略方面,系统中医学可形成哲学、科学、技术、工程、产业通约的系统框架;在产业链建构方面,系统中医可改变目前的碎片、扭曲和断裂状况,实现不同环节之间的流畅贯通。  相似文献   

16.
中医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护理特点。随着对“证”的认识的逐渐加深,并且随着中医时间护理,中医饮食护理等特色护理的形成和发展,中医护理也将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学好中医,发展中医,必须要重视中医文化。中医文化范围甚广,医易会通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周易》不但使医易相通,而且使《周易淌中国古代科学相通、《周易》与宗教相通,《周易》因此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周易》的思维模式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医学的基础。综观人类文明,没有像中华文明能够如此持续发展,并表现出文化的稳定性。中医学也一直在医疗实践中体现着它的价值。从适应中医学发展需要来看,建立以医易会通为基础的中医文化学也愈益迫切。  相似文献   

18.
网络信息时代中医药信息资源的获取,已从传统的文献资源更多地转化为大量动态的数字资源形式,数字目录学也成为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数字目录学的研究概况,以及中医药信息资源目录学的研究意义、价值,分析了中医药网络信息资源和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探讨构建中医药信息资源数字目录体系的方法,以促进我国数字目录学的发展及中医药数字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保障研究的科学性和伦理合理性过程中,伦理审查已经成为开展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社会通则。此外,作为传统医药的大国,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解决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的特殊问题,进而制定既能体现国际通行原则、又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传统医药研究伦理审查的规范和标准。  相似文献   

20.
系统中医学是以系统科学为主导的中医现代研究。它植根于人的复杂性,继承和坚持经典中医学研究人的复杂性的方向和成就,在系统科学主导下,把人的生命运动及其健康与疾病的复杂性作为研究方向和主题,突破经典中医学遇到的"复杂性"瓶颈,把中医学对人的复杂性的认识和调理提高到全新水平,成为中医现代研究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研究方向由钱学森倡导和引领,首先在山东形成,经过奠基、起步、展开,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上都取得重大进展,正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