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餐后代谢状况 ,以筛选糖尿病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以更好地预防其发生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 将入院的 6 8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病变组、对照组 ,观察两组病人空腹、餐后BG ,TG ,TC ,LDL C的变化。结果 两组代谢指标对比 ,空腹各指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餐后病变组BG ,TG ,TC ,LDL 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餐后代谢紊乱是导致糖尿病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超  以淑君  刘永煌 《海南医学》2005,16(12):92-93
目的探讨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餐后血脂变化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及10例健康老车F人空腹及餐后2,4,6,8时段的TC,TG,HDL-C,LDL—C,APOA1,APOB水平,二者对比分析。结果高脂血症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腹及餐后2,4,6,8小时等5个时点的TG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它脂代谢指标及各时点均无组间显著性差异;餐后2,4小时等2个时点的TC明显高于对照组;餐后2,4,6小时等3个时点的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它各时相点脂代谢指标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提示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存在明显餐后脂代谢紊乱,而以餐后高TG血症为主要表现。临床工作除积极控制老年人空腹血脂外,要重视对餐后血脂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饮食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影响 ,探讨餐后血脂异常在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 (CVD)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相关系数法对 95例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 2h血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化验结果进行空腹与餐后配对均数的 t检验。结果 :与空腹比较 ,餐后TG水平显著升高 ( t=4.2 86,P <0 .0 1) ,餐后TC及HDL -C水平略有降低 (t =1.5 65 ,P >0 .0 5 ;t =1.92 5 ,P >0 .0 5 ) ;高脂饮食组餐后TG水平升高较低脂饮食组显著 ;糖尿病并发CVD时 ,餐后HDL -C水平显著降低 (t =2 .682 ,P <0 .0 1)。结论 :糖尿病患者餐后TG水平显著升高 ;餐后HDL -C水平降低可能为糖尿病并发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姚成立  李溪  胡斌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2):822-82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脂肪餐后血脂的代谢变化。方法测定4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2例正常血压者空腹、脂肪餐后2小时的血清甘油三酯(1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高血压病组空腹及餐后2小时的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组餐后2小时HDL-C降低(P〈0.05),TC、LDL-C则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脂肪餐后TG水平异常升高,伴HDL-C降低是其血脂代谢异常的表现;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要进行脂肪餐试验,准确地判定血脂代谢情况;对于患有高血压病,餐后血脂明显增高的患者,应当进行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5.
硒茶与非硒茶对高胆固醇饮食小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硒茶与非硒茶对脂质水平异常的动物个体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高胆固醇饮食小鼠分为三组 ,分别常规饮水、饮用硒茶及非硒茶 ,14周后测定血浆TC、TG、LDL -C及HDL -C水平。结果 :高脂膳食 +非硒茶组TC、TG显著低于高脂膳食组 (P <0 .0 1) ,LDL -C及HDL -C与高脂膳食组无差异 ;而高脂膳食 +硒茶组TC、TG及LDL -C均显著低于高脂膳食组 (P <0 .0 1,P <0 .0 5 ) ,HDL -C高于高脂膳食组及高脂膳食 +非硒茶组 (P <0 .0 5 )。结论 :长期饮用硒茶能显著改善高胆固醇饮食小鼠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状况 ,且效果明显优于非硒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在用饮食治疗 (总热卡 30 kcal/ kg,碳水化合物占 5 3% ,蛋白质占 17% ,脂肪占30 % )和口服降糖药和 /或胰岛素治疗中的 2型糖尿病三餐后 4小时甘油三酯 (TG)的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 4 0例 ,根据空腹 TG水平分为高 TG组 (TG≥ 1.7mm ol/ L ,n=2 0 )和正常 TG组 (TG<1.6 9mm ol/ L ,n=2 0 )。非糖尿病健康对照组 (TG<1.6 9m mol/ L,n=2 2 )。所有受试者均测定空腹及三餐后 4小时 TG。早餐热卡约 35 0 kcal(碳水化合物占 6 0 % ,脂肪占 17% ,蛋白质占 2 3% ) ,午餐和晚餐都为 70 0~ 75 0 kcal(碳水化合物占 5 1% ,脂肪占 33% ,蛋白质占 16 % )。结果  1高 TG组与正常 TG组的空腹及餐后 2小时血糖 (FPG,PPG) ,空腹及餐后 2小时胰岛素 (F- INS,P- INS) ,体重指数水平相当 ,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正常 TG组三餐后出现 TG升高的人数高于正常对照组 ,但仅在午餐后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高 TG组三餐后 4小时 TG水平均升高。3高 TG组其空腹、三餐后 4小时 T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 TG组 (P<0 .0 0 0 1) .;正常对照组的午餐后和晚餐后 4小时 TG较空腹升高 (P<0 .0 5 ) ;正常 TG组中午餐和晚餐后 4小时 TG明显高于空腹和早餐后 4小时 TG水平 (P<0 .0 5 ) ;高 TG组的三餐后 TG水平较空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脂代谢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脂代谢特点。方法 :选择健康未孕妇女 30例 (对照组 ) ,正常孕妇 5 0例 (正常妊娠组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30例 (GDM组 )。后两组分别于孕 2 4周、2 8周、36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各项血脂值 ,3组妇女均测空腹静脉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正常妊娠组孕 2 8周、孕 36周以及GDM组各孕周的TC、TG、LDL C血脂测定值及TG/HDL C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2 )正常妊娠组与GDM组随着孕周的增加 ,TC、TG、LDL C测定值及TG/HDL C比值明显升高 ;(3)GDM组不同孕周的TC、TG、LDL C测定值及TG/HDL C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不同孕周的测定值 (P <0 0 0 1) ,HDL L测定值降低 (P <0 0 5 )。结论 :妊娠后各血脂值均随孕周增加而升高 ,孕晚期各值明显高于孕早、中期 ,更高于非孕期 ;GDM组不同孕周的血脂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的不同孕周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存在血脂增高 ,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阳维德  郑萍 《广西医学》2003,25(9):1601-1603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血脂变化及早期他汀类降脂疗效。方法 :对 71例AMI患者发病 2 4~ 4 8小时内血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甘油三酯 (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进行测定 ,TC≥ 4 6 8mmol L或LDL C≥ 2 6 0mmol L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降脂治疗 ,全部患者于第 4周复查血脂。结果 :AMI非降脂治疗组第 4周TC、LDL C、TG明显增高 (P <0 0 1 ,P <0 0 5 ,P <0 0 5 ) ,HDL C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降脂治疗组第 4周TC、LDL C、TG明显降低 (P <0 0 1 ,P <0 0 5 ,P <0 0 5 ) ,HDL C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AMI后早期测定血脂水平低估了血脂风险 ,定期检测血脂变化有助于准确评价血脂水平 ;AMI后早期他汀类治疗能有效降低血脂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用饮食治疗(总热卡30kcal/kg,碳水化合物占53%,蛋白质占17%,脂肪占30%)和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中的2型糖尿病三餐后4小时甘油三酯(TG)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40例,根据空腹TG水平分为高TG组(TG≥1.7mmol/L,n=20)和正常TG组(TG<1.69mmol/L,n=20)。非糖尿病健康对照组(TG<1.69mmol/L,n=22)。所有受试者均测定空腹及三餐后4小时TG。早餐热卡约350kcal(碳水化合物占60%,脂肪占17%,蛋白质占23%),午餐和晚餐都为700-750kcal(碳水化合物占51%,脂肪占33%,蛋白质占16%)。结果:(1)高TG组与正常TG组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FPG,PPG),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F-INS,P-INS),体重指数水平相当,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正常TG组三餐后出现TG升高的人数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仅在午餐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G组三餐后4小时TG水平均升高。(3)高TG组其空腹、三餐后4小时T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TG组(P<0.0001);正常对照组的午餐后和晚后后4小时TG较空腹升高(P<0.05);正常TG组中午餐和晚后后4小时TG明显高于空腹和早餐后4小时TG水平(P<0.05);高TG组的三餐后TG水平较空腹进一步升高,但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2型糖尿病的早、午、晚餐后4小时TG水平与空腹TG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986;r=0.976;r=0.973)。结论:在治疗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空腹TG水平正常,其餐后仍然较非糖尿病者更容易出现高TG血症。  相似文献   

10.
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 6 5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高脂血症组 (31例 )和正常血脂组 (34例 ) ,测定患者的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血小板血栓烷素B2 (TXB2 )及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对伴有高脂血症者用血脂康治疗 8周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伴高脂血症者的GMP - 14 0、TXB2 及血甘油三酯 (TG)、血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较正常血脂者明显升高 (P <0 0 5~ 0 0 1) ,ISI及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明显降低 (P <0 0 1) ;伴高脂血症者经过血脂康治疗 8周后TG、TC、LDL -C及GMP - 14 0、TXB2 较治疗前降低 (P <0 0 5~ 0 0 1) ,HDL -C及IS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血脂康对伴高脂血症的 2型糖尿病患者在调脂治疗的同时可降低血小板活性 ,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辛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中的临床疗效、降脂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5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 ,治疗 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脂、GMP - 1 4 0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 -C、GMP - 1 4 0下降 (P <0 .0 1 ) ;HDL -C升高 (P <0 .0 1 )。结论 辛伐他汀能显著改善UAP的临床症状 ,降低TC、TG、LDL -C和升高HDL -C ,降低血小板活性 ,减少急性冠脉疾病的发生 ,降低猝死率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在冠心病中的作用与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对 80例 (女性均为绝经 1年以上者 )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 (男 4 2例 ,女 38例 )和 70例正常对照组 (男 36例 ,女 34例 )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氧化酶法、放射免疫法同时观察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的变化。用酶法观测空腹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变化。结果 :男性冠心病组与女性冠心病组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差异 ,空腹及糖负荷后的胰岛素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P <0 .0 5及P <0 .0 1) ;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餐后 2h血糖高于对照组 (P <0 .0 1)。男性冠心病患者TC、TG、LDL -C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HDL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女性冠心病患者TC、TG、LDL -C亦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HDL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无论男性或女性冠心病患者均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异常。它们相互影响 ,共同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与脂肪肝的发病关系 方法 收集慢性肝病患者86例,根据有无合并脂肪肝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测定患者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进行HOMA-IR计算,进行分析。结果 合并脂肪肝组TG、LDL较无合并脂肪肝组升高(P均<0.05),而TC、FBG、PBG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HLD水平降低与脂肪肝呈负相关。结论 慢性肝病合并脂肪肝组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更明显。 【关键词】 慢性肝病;脂肪肝;胰岛素抵抗;血脂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餐后血脂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军  蔡旭 《四川医学》2009,30(10):1645-1646
目的探讨老年人餐后血脂代谢情况及临床价值,真实反映老年人血脂代谢功能的变化,做好老年保健工作。方法对135例健康体检老年人餐前和餐后血液标本,测定TC、TG、LDL、HDL四个项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人餐后血脂高于空腹血脂,其中TG和LDL增高明显。结论老年人餐后血脂测定结果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着重要的相关性,因此在健康体检中应重视老年人餐后血脂测定。  相似文献   

15.
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3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晓燕 《右江医学》2004,32(2):123-124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76例 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 8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及口服降血糖药物等常规治疗 ,并停用一切降脂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 2 0mg ,每晚睡前口服。于治疗前 ,治疗后 4、8周分别检测 :三酰甘油 (TG)、血清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肌酸激酶 (CK)及空腹血糖 (FPG)、餐后 2h血糖 ( 2hPG)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 4、8周辛伐他汀组TC、LDL C、TG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 (P均 <0 .0 1) ,HDL C无显著变化 (P均 >0 .0 5 ) ;对照组TC、TG均有所下降 (P <0 .0 1或P <0 .0 5 ) ,LDL C、HDL C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综合比较 ,治疗组控制血脂水平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所有患者服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 ,各项监测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 在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基础上使用降血糖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血脂水平 ,但血脂控制不良者仍需调脂药物干预治疗。辛伐他汀 2 0mg/d治疗效果确切 ,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周泉  杨瑜莹 《医学争鸣》2004,25(23):2167-2168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及凝血系统的变化及其非调脂作用 .方法 :高脂血症患者 4 6例口服辛伐他汀 2 0mg ,Qd ,12wk ,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IMT、血脂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纤维蛋白原 (FIB)、凝血酶原时间 (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改变 .结果 :血脂紊乱组治疗 12wk后的颈动脉IMT变薄 (P <0 .0 0 1) ;TC ,TG ,LDL C ,FIB均有显著降低 (P <0 .0 0 1) ,HDL C升高 (P <0 .0 0 1) ,TT ,APTT均有显著延长 (P <0 .0 0 1) .PT升高 (P <0 .0 0 1) .结论 :调脂作用的辛伐他汀有效调脂同时可发挥其非调脂作用 ,干预、延迟颈动脉IMT的进程 ,改善凝血系统 ,减低血液黏稠度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甘油三酯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按空腹甘油三酯(TG)和脂肪餐后4h TG水平分为空腹高脂组、餐后正常组、餐后增高组,所有患者均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空腹胰岛素(FINS)、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腰臀比( WHR)、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活性、D-二聚体(D-D)水平、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并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餐后增高组、空腹高脂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大血管病变发生率、颈动脉斑块总积分均明显高于餐后正常组(P<0.01),而餐后增高组与空腹高脂组颈动脉IMT无明显差异;餐后增高组、空腹高脂组患者全血的高切粘度、中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显著高于餐后正常组(P<0.01),餐后增高组与空腹高脂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RP与TNF-α水平按餐后正常组、餐后增高组与空腹高脂组的顺序依次增高(P<0.05);餐后增高组、空腹高脂组患者血浆PAI 1、D D水平活性明显高于餐后正常组(P<0.05),血浆t-PA活性明显低于餐后正常组(P<0.01),餐后增高组与空腹高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空腹TG正常伴餐后TG增高者与空腹TG增高对动脉粥样硬化有同样的危害性,对促进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有相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李亚  田浩明 《四川医学》2005,26(2):129-131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胆囊结石与游离脂肪酸 ,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观察 2型糖尿病伴胆囊结石组 (DG)及不伴胆囊结石组 (NDG)各 40例。检测两组对象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血糖、胰岛素 (空腹和餐后 2h)、空腹游离脂肪酸 ,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指数等。 结果 DG与NDG组比较 ,年龄 (Age)、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 (WHR)、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 c)、β细胞功能 (HOMA β)、空腹血糖(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DG组胆固醇 (TC)、胰岛素抵抗指数 (IR)、空腹胰岛素 (FIns)及餐后 2h血糖(2hBG)、餐后 2h胰岛素 (2hIns)、空腹游离脂肪酸 (FFA)明显升高 (P <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 (HDL 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低于NDG组 (P <0 .0 5 )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FBG、TG、胆囊结石、FFA是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伴胆囊结石比不伴胆囊结石具有更明显的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 ,说明胆囊结石存在部分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脂肪餐后血脂的代谢变化。方法 :测定 3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4 5例正常血压者空腹、脂肪餐后 2 h、4 h、6 h、8h的血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 C)、脂蛋白 (a) [L p(a) ]、载脂蛋白 A1 (Apo A1 )和载脂蛋白 B(Apo B)。结果 :高血压病组空腹及餐后各时间点的 TG和 TC曲线下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高血压病组餐后 2 h、4 h、6 h、8h的 HDL - C降低 (P<0 .0 5 ) ,TC、HDL- C、Apo B则显著升高 (P<0 .0 5 ,P<0 .0 1,P<0 .0 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脂肪餐后 TG水平异常升高 ,伴 HDL- C的降低是其血脂代谢异常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C反应蛋白 (CRP)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T2DM组 5 0例及正常对照组 5 0例。采血测定CRP、空腹血溏 (FPG)、血脂各项指标 (TG ,TC ,HDL -C ,LDL -C ,Apo -A1,Apo -B)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T2DM组CRP明显升高 (P <0 .0 5 ) ;②CRP明显升高与TG、TC呈正相关 ,前者 (r =0 .3 91,P <0 .0 0 1) ,后者 (r=0 .2 3 1,P <0 .0 5 ) ,与FPG呈正相关 (r =0 .3 72 ,P <0 .0 0 5 )。结论 CRP升高与T2DM患者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