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总结黄精属中药资源特点,探索该属中药的优选方法和优选过程。方法根据野外调查的经验及结果,补充搜集古今文献。结果分布广、药效佳的植物玉竹是黄精属最先被优选作中药的种类,来源单一;随后,黄精作为药食兼用之品被选择,逐渐优选出黄精、多花黄精、滇黄精3种来源植物。结论黄精属中药是综合考虑黄精属植物的药效、资源和植物特性等多方因子优选出来的,并随需求和资源情况不断调整。黄精属中药的优选过程,也是该属植物药用历史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鉴别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及易混品轮叶黄精[Polygonatum verticillatum(L.)All.]的方法。【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法对2种黄精属植物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二者在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化学大类成分方面均有差异,尤其可通过药材性状中根茎形状、断面特征,显微特征中根茎横切面皮层所占比例及维管束分布情况等作为鉴别要点进行区分。【结论】所得结果可作为二者的鉴别方法,亦为二者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天津所辖区域黄精属植物进行系统普查,确定品种分类、分布区域,估测各品种的蕴藏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法(样方法)和分层抽样法,设置代表区域→样带→样地→样方的梯度分层调查路线,结合线路踏查,考察黄精属植物各种类的频度和密度,测其生物量,计算蕴藏量。[结果] 天津区域黄精属植物分布广泛,有黄精、热河黄精、小玉竹、玉竹4种,其蕴藏量约为1.056×106、6.98×105、3.45×105、1.26×105 kg.适宜生于海拔200~950 m的林下、灌丛等阴湿地带。黄精、玉竹主要分布在黄崖关-九山顶、八仙山区域,小玉竹在黄崖关-九山顶、九龙山区域有较大分布,热河黄精集中分布在盘山、九龙山区域。[结论]天津野生黄精属植物品种较多,蕴藏量丰富,有较大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德平  孙婧  齐斌  崔斌  王珍 《医学教育探索》2006,(10):1470-1472
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Delar.exRedonte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中国药典》收录滇黄精、黄精和多花黄精3种植物为黄精的“原生药”。药理研究表明:黄精具有降低血糖、血脂的功效,在保护心血管、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延缓衰老、抗炎、抗病毒、抗真菌及解毒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活性[1,2]。黄精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皂苷和多糖,另含有少量的蒽醌、生物碱等化合物。《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录黄精的两种皂苷成分:呋喃甾烷类皂苷(黄精皂苷A,sibiricosidesA)和螺旋甾烷类皂苷(黄精皂苷B,sibiricodesB)[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根据多年来对草药一面锣形态和生态的观察,并对陕、甘10余个县(市)的标本进行了比较,报道一面锣并非一个自然的分类群,而是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大苞黄精Polygonatum megaphyllumP、Y、Li的幼苗阶段。文中对其形态、生境及其分布均作了记述,并根据观察结果,对其生活规律试作初步探讨。此对于今后野生变家植、扩大药源以及有关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线索。  相似文献   

6.
黄精品种繁多,供销混杂,玉竹与黄精不分,1928年关丙琪指出,黄精(Polyongatum officinale all)的成分为一种配糖体,并以此为实验材料研究过“汉药黄精的药理作用”,但东北药用植物原色图谱却记载 Polygonatum officinale all为黄精属玉竹。1959年青岛医学院,1979年我院药理教研组,均报导过玉竹的药理作用。1977年中草药大辞典载有南方囊丝黄精(Polygonatum CyrtoremaHao)含毛地黄糖甙,并能降低麻醉动物血压。1958年汤泽光对黄精(Polygonatum  相似文献   

7.
黄精( polygona tum sib iricum Red.)始载于《名医别录》,又名老虎姜、太阳草、鸡头参等,属于百合科(liliaceae )黄精属( polygonatum)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茎,是我国传统的中药,属于药食同源性中草药[1]。黄精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润心肺、补肾益精、强劲骨、安五脏、止寒热、填精髓等功效[2]。黄精含有黄精多糖、甾体皂苷、蒽醌类化合物、生物碱、强心苷、木质素、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等化合物,其中黄精多糖( polygonatum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 )是黄精化学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黄精多糖具有抑菌、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衰老、调节血糖血脂、免疫调节作用以及抗氧化损伤作用等生理作用,本文对黄精多糖种类、结构及其药理作用加以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黄精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黄精发酵体系中分离鉴定益生菌,并建立其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采用MTT法建立快速检测方法.结果 从鲜黄精发酵体系中分离获得一株乳酸菌,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建立了植物乳杆菌检测的...  相似文献   

9.
黄精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及其同属植物囊丝黄精、热河黄精、滇南黄精和卷叶黄精的根茎。作为一种常用中药 ,它功能宽中益气 ,益肾填精 ,滋阴润肺 ,在临床上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关于黄精的药理作用有很多报道 ,现将近 2 0a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1 抗衰老作用  ( 1 )延长寿命 :资料报道黄精提取物及黄精水煎剂能延长果蝇、家蚕的生存期。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黄精水提液 (折光度为 1 6°Bx) 50mL ,果蝇的平均生存期延长了 8 9% (其中雌性果蝇有了非常显著性提高 ) ,相应的最大生存期也有大的提高 (若将黄精水提液和枸杞水提液、甘草水提液同时…  相似文献   

10.
对黄精与玉竹的主流商品及地方习用品的生药性状及组织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观察,给出了黄精、玉竹类药材主流商品之间的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找出4种黄精地上部分的主要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鉴定与显微鉴定的方法对4种黄精地上部分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4种黄精地上部分在性状特征和叶横切面、茎横切面、叶表皮和粉末的显微特征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性状和显微方面的主要鉴别特征可作为4种黄精地上部分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demonstrates that the ancient plant hair brush first appeared in the Ta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shape of the head and handle of the toothbrush in ancient times, we can divide the evolution of the shapes into three major stages of development: (1) the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2) the Liao, Song, Jin, Yuan dynasties; (3) Ming, Qing and the Republic periods. The toothbrush heads and handl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uring the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However, the shapes of them in the Liao, Song, Jin, Yuan dynasties are somewhat different. In the Ming and Qing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s, the shape of toothbrush head and handle had further refinement. Recently, some scholars raised doubts about the "plant hair toothbrush doctrine". They believe that the archaeological bone graft handle brush was used to wipe hair oil or clean water when washing and dressing. However, according to shape and function and ancient literature records, the archaeological bone graft handle brush should be a plant hair toothbrush used to clean and protect teeth.  相似文献   

13.
浙江中医主要学术流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中医主要学术流派的沿革 ,从元朝朱震亨的丹溪学派开始 ,下限至本世纪 80年代。丹溪学派以“阳有余、阴不足”立论 ,开创相应的滋阴降火的治法。晚明赵献可、张景岳创立温补学派 ,赵献可的命门学说对后世的中医基础理论有较深远的影响。明末清初 ,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等创立钱塘学派 ,张志聪为集大成者。绍派伤寒 ,主要指绍兴地区为主的医家对于温热病 (尤其是湿温 )方面研究的一种学派 ,成熟于清末民初 ,流风余韵延伸至本世纪 80年代  相似文献   

14.
温病学形成于明清时期,是历代中医理论的高度总结。温病学的论治范围不只外感,内伤杂病亦在其中。温病学的理法方药不仅有效指导外感病的防治,而且对临床各科疾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梳理历代角膜炎治法方药,研究其发展沿革。结果显示:角膜炎治法方药理论萌芽于西汉时期,奠基于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得以发展丰富,明清时期日臻完善,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认识。虽然不同历史时期治疗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多以清热泻火、清肝退翳为基本疗法,在宋以前尤为突出;金元时期重视调理脾胃、益气升阳;明清时期,新增通腑泄热、凉血活血、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等治法。纵观该病的治疗,经历了由"祛邪",到"兼补虚",再到"攻补兼施"的发展历程,对当今角膜炎的辨证治疗仍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搜集整理清代以前敦煌古医方及古代医籍,仅西汉、南北朝、南朝、唐、宋、元、明、清8代共46部,按不同年代及医籍引用同名方剂重复计,涉及有关麻黄汤133首.其中35部出现正名麻黄汤112首,17部出现异名麻黄汤22首.整理组方不同麻黄汤112首涉及中药119味,药物分为19类,单味用药总次数937次.分析研究历代麻黄汤组成可知:《伤寒论》麻黄汤由历代麻黄汤组成核心药物麻黄、甘草、杏仁、石膏构成.《敦煌古医方》麻黄汤组方中除青木香、吴茱萸、枳壳外,其他15味药均为频率大于0.6%的主干药.敦煌古医方所载麻黄汤组方与《备急千金要方》麻黄汤相比仅少犀角,可能为其后者的加减方.  相似文献   

17.
以华北地区宋元明清时期疫情史料为依托,采用文献学、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探讨华北地区宋元明清疫情目的时空分布及相关因素.结果显示:华北地区宋元明清疫情随年代更迭呈上升趋势,明清时期为疫情高发期;疫情与干支年分布有相关性,以辛巳年累计疫次最多.华北地区古代疫情主要集中在山西和河北,但在疫情发展中跨省市(地县)目的大疫情也时有发生.疫情目的发生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冈素有密切相关性,旱灾、水灾是引发疫情目的最主要自然因素,饥荒、战乱、人口流动和人群密集是影响疫情目的主要社会因素.提示加强中医药防疫特色研究(如运气学说),加强华北地区疫情目的联防联控研究,以及开展多学科协作研究,对现代传染病目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帝王及宫廷的产生,开始出现宫廷御医,宫廷医学随之萌芽并逐渐形成。隋开皇元年(581),隋文帝设立太医署。自此,宫廷医学开始进入发展与繁荣时期。到了元代,太医院职责范围缩小,宫廷医学发展缺少创新生长点。到了明清两代,宫廷医学开始衰落,最终随着清朝的灭亡而终结。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脱发历史悠久,古代文献中早有相关记载。秦汉至隋朝时期,对脱发病因病机已有初步认识。中医学认为主要病因是自身体虚及风邪侵袭,主要病机是肝肾不足,气血虚衰;唐至明朝时期,主要以血论治,运用补益气血、清热养阴、祛风除湿等多种方法治疗,在此时期开始出现治疗脱发的专方;清朝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各医家在总结完善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更提出了血瘀致脱发的新观点;新中国成立以后,脱发治疗方法南北各异,北方注重清热祛风润燥,南方注重清热利湿,因人、因地制宜,灵活用药施治。  相似文献   

20.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曾师从刘完素的二传弟子罗知悌,旁参张从正、李东垣两家,为金元四大家中最晚出者,滋阴派创始人。丹溪成名后,弟子众多,通过师徒授受,学派流传,风行全国,历有三百年而不衰,形成了丹溪学说和丹溪学派,其学说思想卓然可观,对明代医家乃至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试探讨丹溪学派的形成及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进一步明确中医流派对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