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黄瑞香Daphne giraldii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液-液萃取和硅胶柱色谱对黄瑞香茎皮乙醇提取物中的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核磁和质谱等光谱数据分析确定其分别为E-咖啡酸十八碳醇酯(Ⅰ)、( )-nortrachelogenin(Ⅱ)、西瑞香素(Ⅲ)、daphneticin(Ⅳ)、7,8-二羟基香豆素(Ⅴ)、7-羟基香豆素(Ⅵ)和木犀草素(Ⅶ)。结论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Ⅱ、Ⅳ和Ⅻ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2.
石胡荽系菊科植物Centipedaminma(L.)A.Br.etAscher.的全草,一般用作抗菌消炎及治疗鼻炎等鼻咽疾病。化学成分含有三萜、甾体及愈创木内酯类化合物[1]。我们在进行抗肿瘤药理的筛选中,发现石胡荽的乙醇提取物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对乙醇提取物进行成分分离,得4个甾醇化合物。经鉴定其结构为β-谷甾醇、豆甾醇、γ-波菜甾醉和豆甾醇-3-O-β-D-葡萄糖甙。后2种成分系首次从石胡荽中分得。1提取和分离3.65kg石胡荽粗粉,用乙醇回流提取8次,过滤,滤液浓缩至稠膏状,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得石油醚部…  相似文献   

3.
苍耳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研究苍耳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用NMR和MS等方法解析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苍耳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β-豆甾醇(1)、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2)、羽扇豆醇十六酸酯(3)、麦角甾醇过氧化物(4)、东莨菪内酯苷(5)及二十七酸(6).结论:化合物3~6为从本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青楷槭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考察青楷槭的乙醇总提取物、各萃取部位及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得到青楷槭茎的乙醇总提取物,蒸馏水制成悬浮液,依次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正、反相硅胶及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分离技术进行分离,通过1H-NMR及13C-NMR等波谱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利用DPPH法对青楷槭的粗提取物及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 醇粗提取物、二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和水层的IC50值分别为11.64、39.45、8.46和53.32 mg/L.从青楷槭的二氯甲烷层(1~7)和乙酸乙酯层中(8~15)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化合物8~15的IC50值分别为23.40、15.87、14.84、32.52、34.84、31.25、14.14和9.92 μmol/L.结论 青楷槭茎的15个化合物中1、2、4、5为首次得到.青楷槭茎醇粗提物、乙酸乙酯层及其中分离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瓜木Alangiumplantanifolium根皮的70%乙醇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受体显示结合活性。作者从该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对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受体的作用。134g瓜木干燥根皮,室温下用70%乙醇提取得到8g浸膏,经反复层析得化合物Ⅰ、Ⅱ各20mg,化合物Ⅲ~Ⅴ分别为25、23和27mg。根据文献报道数据,化合物Ⅰ、Ⅱ、Ⅲ、Ⅴ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豆甾醇、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β-D-呋喃果糖基(1→4)-α-D-吡喃果糖苷。化合物Ⅳ为一新化合物,根据其…  相似文献   

6.
中药地椒乙醇提取物对人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筛选中药地椒乙醇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探讨其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从野生地椒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乙酸乙酯、正丁醇和丙酮3种萃取组分,以体外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HL-60作为研究对象.将各萃取组分与肿瘤细胞作用一定时间后,计数存活肿瘤细胞数,分析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考察各组分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去甲斑蝥素作为阳性对照组,通过形态学Ё分析等方法,研究中药地椒乙醇提取物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中药地椒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HL-60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正丁醇和丙酮萃取物对两种白血病细胞均无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体外实验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是中药地椒乙醇提取物中主要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红豆杉中的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对生长在我国的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进行深入的化学研究。方法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乙醇提取物,经萃取、硅胶柱层析、PTLC、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从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采用波谱解析(UV,IR,ESI-MS,^1HMNR,^13CNMR)等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 分别为1-acetoxy-baccation I(I),7-epi-taxol(Ⅱ),taxchinia A(Ⅲ),cephalemannine(Ⅳ)和taxol(Ⅴ)。结论 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分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液-液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谱、质谱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花木蓝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以下化合物:3,4-二-O-(3-硝基丙酰基)-D-吡喃葡萄糖α-和β-端基异构体约3:1的混合物(Ⅰ和Ⅱ)、ononin(7-hydroxy-4’-methoxyisoflavone-7-O-β-D-glucopyranoside,Ⅲ)和6-O-(3-硝基丙酰基)-D-吡喃葡萄糖α-和β-端基异构体约1:1的混合物(Ⅳ和Ⅴ)。结论化合物Ⅰ和Ⅱ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为首次从木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和Ⅴ为首次从花木蓝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赤雹茎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试管法,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初步分析赤雹茎叶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及石油醚萃取物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赤雹茎叶中含有氨基酸、糖类、三萜皂苷类、酚类、有机酸类等成分。结论:赤雹茎茎叶的化学成分与赤雹根、赤雹果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范菊娣  龙庆德  罗喜荣  杨军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611-611,696
目的:研究三台红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2,5-二甲氧基苯醌(Ⅰ),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Ⅱ),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Ⅲ)。结论:3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滇产苦葛Puerariapeduncularis的化学成分。方法分离鉴定苦葛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合物。结果从苦葛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分别被鉴定为5α-豆甾-7,22-二烯-3β-醇(Ⅰ)、二十六烷酸-α-甘油酯(Ⅱ)、3β,22β,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Ⅲ)、齐墩果酸(Ⅴ)和齐墩果酸-3β-O-葡萄糖苷(Ⅵ)。结论化合物Ⅰ、Ⅱ、Ⅳ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赤雹茎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试管法,通过多种指示荆和显色剂、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初步分析赤雹茎叶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及石油醚萃取物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赤雹茎叶中含有氨基酸、糖类、三萜皂苷类、酚类、有机酸类等成分.结论:赤雹茎茎叶的化学成分与赤雹根、赤雹果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三台红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 其结构鉴定为2,5 - 二甲氧基苯醌(Ⅰ) ,5, 7, 4' - 三羟基 -3' - 甲氧基黄酮(Ⅱ),豆甾醇 - 3-O-β-D-葡萄糖苷( Ⅲ).结论3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学方法对金钗石斛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钗石斛素J(dendronobilin J,Ⅰ)、dendrobane A(Ⅱ)、dendrodensiflorol(Ⅲ)、bullatantirol(Ⅳ)、dendrobiumaneA(Ⅴ)、6α,10,12-trihydroxypicrotoxane(Ⅵ)、10,12-dihydroxypicrotoxane(Ⅶ)和10β,13,14-trihy-droxyalloaromadendrane(Ⅷ)。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金钗石斛素J。化合物Ⅳ为首次报道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和Ⅴ为首次报道从金钗石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昝珂  陈筱清  王强  曹莉 《医学教育探索》2007,(10):1455-1457
目的研究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分别对南蛇藤茎的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对萃取物运用硅胶、凝胶等分离手段进行反复分离纯化,经理化常数测定,结合UV、IR、1H-NMR、13C-NMR、MS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海棠二萜内酯A(Ⅰ)、(5β,8α,9β,10α,16β)-16-hydroxykaurane-18-oic acid(Ⅱ)、水杨酸(Ⅲ)、2,4,6-三甲氧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Ⅳ)、异槲皮苷(Ⅴ)、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Ⅵ)、( )-儿茶素(Ⅶ)、香草酸(Ⅷ)、β-胡萝卜苷(Ⅸ)、β-谷甾醇(Ⅹ)。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藤茎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为本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Ⅷ为本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仙人掌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多种波谱技术,结合文献对照,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仙人掌肉质茎的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二甲基(2R)-2-[(4-乙氧基-4-氧代丁酰基)氧基]琥珀酸酯(Ⅰ)、愈创木基甘油-β-阿魏酸醚(Ⅱ)、香豆酸甲酯(Ⅲ)、对羟基苯甲酸甲酯(Ⅳ)、苯甲酸(Ⅴ)。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仙人掌酯(opun tiaester),化合物Ⅱ~Ⅳ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药鬼灯檠乙醇提取物及其五个萃取部位进行抗菌研究。方法:中药鬼灯檠经乙醇提取,系统溶剂萃取分离得到五个部位。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为对照,采用管碟法测定乙醇提取物及萃取部位对受试菌的抗菌活性,并测定其相应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鬼灯檠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部位对受试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均〉15mm,尤其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对临床绿脓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MIC均达0.625mg/ml。结论:鬼灯檠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部位对受试菌种抑制作用不同,少数抑菌活性与对照药相当甚至更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锦灯笼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酸浆苦素A(1)、酸浆苦素D(2)、酸浆苦素L(3)、酸浆苦素O(4)、木犀草素(5)、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6)和胡萝卜苷(7)。结论 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并对酸浆苦素类化合物1~4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析和更为全面的NMR归属。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樟科植物老鹰茶叶醇提取物中正丁醇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老鹰茶经70%乙醇提取,再经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正丁醇部分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MS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老鹰茶叶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山奈酚-3-O-β-D-(6-O-trans-p-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O-β-D-(6-O-trans-p-香豆酰基)吡喃甘露糖苷、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反式香豆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水杨酸。结论这7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刺果甘草的提取及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了刺果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实验以刺果甘草干燥的根为原料,用乙醇浸泡,超声波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180.5g。然后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提取物3.6145g,二氯甲烷提取物11.9652g和乙酸乙酯提取物8.9197g,分别占刺果甘草总质量的0.72%、2.39%和1.78%。二氯甲烷提取物经过柱层析,重结晶方法的分离,得到了2种晶体(白色针晶和白色针簇状结晶)。晶体经过1H—NMR13C—NMR鉴定并与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和美迪紫檀素。β-谷甾醇占二氯甲烷提取物的3.53%。关迪紫檀素占二氯甲烷提取物的1.31%。实验首次应用超声波提取刺果甘草根的有效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