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学会从理性、道德、伦理等多个角度认识生命的内涵、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通过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的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生死态度、精神状态及生命伦理教育这三个层面.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从伦理学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Macer博士对生命伦理学基本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但是,“生命伦理学是对生命的爱”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面临许多困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生命伦理学是对生命世界中的人类生命予以生态整体的伦理拷问的学问。创造、完整、健康,构成了生命伦理学构建的目标蓝图,即它应以生命的亲生命本性为自然基石,唤醒人的生命主体性,激活人人平等的天赋生命知情权和生命生死权,引导人以生命的自身之力而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地追求生命创造,实现生命存在的完整和生存健康。  相似文献   

4.
创造·完整·健康:生命伦理学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伦理学是对生命世界中的人类生命予以生态整体的伦理拷问的学问。创造、完整、健康,构成了生命伦理学构建的目标蓝图,即它应以生命的亲生命本性为自然基石,唤醒人的生命主体性,激活人人平等的天赋生命知情权和生命生死权,引导人以生命的自身之力而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地追求生命创造,实现生命存在的完整和生存健康。  相似文献   

5.
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深入而广泛地介入到人的生死过程,不仅能改变人“生”的方式,也能改变人“死”的状态,从而使一直以来的自然的生死过程日益成为人为操纵的过程。这就促使人们在生命科学视阈下对生与死重新进行多维思考,如生之神圣的淡化、生之过程的技术化、生之构成的社会化、死之本质的探讨、死之方式的多元化、死之教育的系统化等等,这些思考无疑有益于伦理道德观念进步与生命科学技术发展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趋势与价值前景表现在:从生命科技所引发的现实伦理困境出发,积极主动地对生命科技及其应用前景作出“伦理学评估”;如何彰显人的生命价值问题越来越受重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一种价值取向;研究生命伦理与生命科技之间互动发展的规律,体现“道德实践性”;世界各国对建立一种全球生命伦理学的呼声变得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伦理学对现代生命伦理学进行了深刻而中肯的批评,并指出现代生命伦理学面临的诸种困境都根源于学科化的探究方式.后现代生命伦理学的建构过程和伦理实践活动过程是同一过程,后现代生命伦理学以对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等显性社会机制施加影响的方式凸显自身.  相似文献   

8.
庄子的生命观消解了生命神圣论,主张以安时处顺、恬淡自然的态度提高生命质量;提醒人们应该清醒意识到生命的极限,反对对生命进行“遁天倍情”的妄为之举。现从庄子的生命观出发,将使解决这一伦理难题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生命特点和特定时代发展需要,提高大学生识读生命、唤醒生命意:识,进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追求!£命意义,最终形成正确生命观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大学校园漠视生命的现象和事件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大学:生缺乏生命神圣意识、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心和责任感、缺乏对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认识,缺乏对生死问题的认知,这些都与生命观教育有着内在联系。现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生命观教育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梳理。  相似文献   

10.
医学伦理在生命科学推动下演变为生命伦理学,生命神圣性内在的逻辑谬误与生命品质形成尖锐矛盾;生命科学诸学科的持续进步,要求我们在生命终结决策及生命伦理学前沿学科的两难中做出现实抉择。生命伦理学摆脱神学与过时伦理道德的束缚须以有利社会与个人最大幸福净增量的功利主义为基础,甄别个人与社会的价值系统与个人在封闭价值系统中的自决意义,实现个人价值系统的帕累托最优效用,完善作为必要手段的道德与法律以服务于医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史淑萍 《中国病案》2013,14(7):58-59
针对医学生"玩耍人体标本"行为进行思考,认为个别医学生在生命态度、生命意识方面存在着的严重问题,不能因为事件的极端性,而忽视了对教育和社会的反思,亟需医学院校、社会乃至家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干预。文章提出在医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加强医学生生命伦理教育,对于医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认知,提高生命意义感,树立尊重生命的职业道德观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尤吾兵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1):116-117,125
“儒、道、佛”生死观蕴涵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并积淀成中华民族生死伦理的主要元素,但三者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生死本体论不同:儒家以“仁”、道家Ⅸ“道”、佛家以“佛”为生死本体;生死价值论的不同:儒家重生的价值、道家生死价值等同、佛家重死的价值;生死态度的不同:儒家好生恶死、道家善生乐死、佛家恶生主死;生死超越论的不同:儒家由生观死、道家由死观生、佛家弃生观死。  相似文献   

13.
死亡观教育--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亡观是医学伦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死亡观教育、认识死亡的本质及生命的神圣性不仅可以使个体生命更积极、更健康,也可推动社会的进步。在死亡观教育中应当坚持生命神圣与生命价值观的统一,认识医学不断进步与医学技术局限性及卫生资源有限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In a controversial paper, David Seedhouse argues that medical ethics is not and cannot be a distinct discipline with it own field of study. He derives this claim from a characterization of ethics, which he states but does not defend. He claims further that the project of medical ethics as it exists and of moral philosophy do not overlap. I show that Seedhouse's views on ethics have wide implications which he does not declare, and in the light of this argue that Seedhouse owes us a defence of his characterization of ethics. Further, I show that his characterization of ethics, which he uses to attack medical ethics, is a committed position within moral philosophy. As a consequence of this, it does not allow the relation between moral philosophy and medical ethics to be discussed without prejudice to its outcome. Finally, I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Seedhouse's position and naturalis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edical epistemology. I argue that this shows us that Seedhouse's position, if it can be defended, is likely to lead to a fruitful and important line of inquiry which reconnects philosophy and medical ethics.  相似文献   

15.
死亡与安乐死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芳 《医学与社会》2006,19(10):21-22,32
死亡是生命之必然,不可超越。恪守着传统的伦理道德,挽留着医学无法逆转的生命是不道德的。安乐死并不是生与死的选择,而是临终者安乐死亡还是痛苦死亡方式的选择。尊重生命,包括尊重有尊严的死亡,才是符合人伦道德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医疗环境现状对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9月,对某医科大学本科生220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0份。调查内容包括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评价、对医务人员医德现状的评价以及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医学生对于当前医患关系的评价,在性别和是否是学生干部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当前医德现状的评价,在是否是学生干部与是否喜欢本专业同学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调查对象生命意义感平均得分85.8分,是否喜欢本专业、对当前的医患关系的看法、对目前学习工作状态评价是生命意义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提升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需要重视临床实践,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学习,并对医疗现状形成客观理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从总体上看,儒家生命哲学的基本旨意有二,一是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应该珍惜它;二是认为生命本身并不具有最高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在于它的社会道德意义。既重视人的生命的自然价值,又重视人的生命的社会道德价值,构成了儒家生命哲学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8.
关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存在“过度治疗”和“放弃治疗”两种极端选择,“生命价值论”的观点既强调生的价值,也强调突出死的意义和维护死的尊严,因而引发出许多伦理学问题,其中包括晚期癌症患者到底该不该治疗以及该如何治疗的问题。晚期癌症的治疗不但可以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而且也符合医学伦理学的要求,如果轻易放弃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治疗将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原则应该是:以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以减轻疼痛和加强营养支持为重点,同时兼顾人文心理关怀。  相似文献   

19.
考察大学生对生命意识、生命伦理、生命价值的系列生命观态度,以具体的数据分析为依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生命观还处于青年特有的发展期,大学生对自己生命的满意度一般,有将近1/3的学生对生命的负面感受较深刻,近40%的学生有明显的生存压力感受。大部分同学对自杀持否定态度,但对自杀是人生悲剧的看法有近1/4的学生不认同,有近2/5的同学对死亡的理解存在问题。城乡调查者存在一些差别:农村同学中有负面的生命体验感和生存压力很大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同学,但在对自杀与死亡认知中珍视生命的态度却更为强烈。在生命伦理观中大学生的传统观念较强,尊重需求强烈。在生命价值观中生命质量的观念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的爱情、婚姻、家庭伦理思想,是他精神哲学整个体系中的基础性内容,不仅在概念上高度抽象、思辨、逻辑严谨,而且在现实层面也是细致、周密,是对有根有据的历史凝练的总结和深刻的批判。黑格尔的婚姻伦理思想是一个辐射点,它所揭示的道德哲学真理,几乎涵盖人精神世界的全部内容---理解黑格尔的婚姻伦理思想是理解他整个精神哲学体系的必经之路,也是从精神哲学层面理解人生活世界的必经之路。更为关键的是,沿着黑格尔婚姻伦理思想概念和现实的两条线索,我们还要把握道德哲学层面伦理道德悖论中“道德主体”范畴从个体到实体,实体到主体的两次辩证转换,如此才能更全面地把握黑格尔伦理主义精神哲学辩证运动的思维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