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研究单节段脊柱后部结构对腰椎三维运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6具成人新鲜尸体脊柱标本(L1~S1),采用单节段逐步切除腰椎后部结构的方法,形成7种状态,从单侧开窗至全椎板及双侧小关节切除等,通过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施加10N.m的载荷,使脊柱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结果:切除脊柱的后部结构后,在脊柱的三维稳定性中,前屈及轴向旋转运动的稳定性最易受到破坏,当全椎板及双侧小关节部分切除时,腰椎的稳定性受到显著影响。结论:除小关节骨性结构及关节囊外,椎板、黄韧带,棘突、棘上及棘间韧带等后部结构对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前屈及轴向旋转运动,全椎板切除会削弱脊柱对载荷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加术后不稳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建立腰椎弓根动态稳定钉棒系统的模型,初步分析处于不同载荷下腰椎的应力分布及各节段的活动度。方法对一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行CT扫描,用Mimics 10.01、Abaqus 6.10软件建立正常人L3~S2节段模型。结合Bioflex动态稳定系统建立模型。对模型施加150 N预载荷,在3个主平面施加10 Nm扭矩,获得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6种运动状态下的Bioflex钉棒应力分布和各节段的椎间活动度,初步测定后伸及旋转运动的活动度。结果建立的腰椎L3~S2节段和动态稳定系统有限元模型符合生物力学模型,初步分析显示腰椎动态稳定系统的应力主要集中于螺旋固定棒;在各种加载下,腰椎动态固定的节段活动度明显降低。结论基于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的Bioflex腰椎弓动态固定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腰椎的动态固定力学活动,可以对固定后的腰椎的应力和各种活动进行很好的模拟,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植入自制异体骨腰椎间融合器(异体骨cage)的腰椎节段的稳定性和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将自制异体骨腰椎间融合器植入5具新鲜青壮年尸体标本的L4~L5椎间隙,进行抗弯、抗扭转和抗压缩测试,并与植入前和髓核切除后进行比较.结果 自制异体骨腰椎间融合器植入后,腰椎节段的屈曲和后伸的抗弯强度显著增加(P<0.01),抗扭转强度也有较显著增加(P<0.05).其压缩刚度比髓核摘除后高(P<0.05) .结论 自制异体骨腰椎间融合器植入腰椎节段的稳定性提高.自制异体骨腰椎间融合器具有足够的支撑、维持或增加椎间隙高度的功能,椎间稳定性好,其设计符合椎间隙解剖学特点,可以达到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要求,但目前临床应用时仍需加用内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后部不同结构对胸椎脊柱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选用9具带有8 cm肋骨的湿润成人尸体胸椎标本(T7~T10),依次对同一标本T8~T9节段进行单侧小关节突关节及半椎板切除、单侧肋椎关节切除、后部韧带复合切除体及全椎板切除、双侧关节突关节切除、双侧肋椎关节切除共5种切除模型,对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实验测试并记录各模型在5 N.m载荷下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轴向旋转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ROM),将各模型ROM值分别与完整标本ROM值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结果与完整胸椎标本比较,单侧小关节突关节及半椎板切除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轴向旋转方向上的ROM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双侧小关节突关节切除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轴向旋转方向上的ROM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后部韧带复合体切除后在前屈/后伸及轴向旋转方向上的ROM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切除双侧肋椎关节后胸椎在6个方向上的ROM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胸椎,小关节突关节在前屈/后伸和轴向旋转功能稳定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单侧小关节突关节及半椎板切除后对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后部韧带复合体在前屈/后伸时的稳定性中起到了控制作用,肋椎关节是胸椎脊柱功能单位机械性能中最为重要的后部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李丹荣  李宏  沈伟辉  蒲鹏吉  罗浩 《吉林医学》2014,(20):4475-4476
目的:对腰椎后路减压和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4例腰椎邻近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后路全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盘切除加cage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术后临床效果回访分析研究。结果:24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术后椎间盘突出症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同术前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7.5%,手术效果优良。结论:腰椎后路全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盘切除加cage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治疗相邻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正常腰椎的稳定性由椎间盘、椎间小关节、韧带和肌肉共同维持,并受周围神经、肌肉、腹压和体位等因素影响。腰椎运动节段失稳是指一个或者多个腰椎运动节段的运动动能异常。任何一种原因导致这些稳定成分的改变都可能导致腰椎失稳,同时出现临床症状者称为退行性腰椎失稳症[1]。腰椎失稳是慢性腰痛、腰椎术后综合征和坐骨神经痛的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腰椎后路固定加椎间植骨对下腰椎节段不稳定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8例腰椎不稳定患者,应用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打压植骨治疗,随访7~13个月.结果 参照翁习生等的评价标准和术后13个月动态X线检查显示,椎间打压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患者植骨融合率100%,融合节段稳定,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94.7%.结论 腰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打压植骨治疗腰椎不稳定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L4/5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后,不同范围关节突切除、椎间支撑植骨的生物力学强度,为临床切取双侧关节突用于椎间隙植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6具新鲜猪腰椎L3-L6标本用于实验,作者标本均采用L4/5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不同处理后分为以下4组:A组为正常组;B组:双侧关节突内侧1/2切除;C组:单侧关节突全切除;D组:双侧关节突全切除。分别对4组进行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曲及扭转测定,记录各组的应变、位移、刚度及扭角,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L4/5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基础上,不同范围切除关节突、椎间植骨后的应变、位移、刚度及扭角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选择不同范围切除关节突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4/5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和椎间支撑融合后行双侧关节突全切除对腰椎内固定后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为临床手术切除关节突行椎间植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镍钛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即时生物力学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测试后路植入镍钛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 (shapememoryalloycage ,SMAcage)后的腰椎节段刚度 ,并与螺纹状和方形椎间融合器比较 ,评价其即时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在 8例新鲜腰椎 (L3 -4)标本上 ,分别从后路双侧植入SMAcage和螺纹状、方形椎间融合器 ,然后在MTS85 8MiniBionix生物力学实验机上测试正常状态和 3种融合器固定状态的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刚度。结果  3种融合器在前屈方向的刚度分别为完整节段的 119% ,12 6% ,12 2 % (按SMAcage、螺纹状融合器、方形融合器的顺序 ,下同 ) ,均明显提高了融合节段的稳定性 (P <0 0 5 ) ;SMAcage与螺纹状融合器 (P =0 0 94)和方形融合器 (P =0 5 3 7)之间无明显差别 ;后伸方向刚度为完整节段的 94% ,96% ,93 % ,各融合器与完整状态及SMAcage与其他融合器之间的稳定性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93 ) ;侧屈方向刚度为完整节段的15 2 % ,12 8% ,14 4% ,各融合器均明显提高了节段稳定性 (P <0 0 5 ) ,SMAcage较螺纹状融合器明显提高了该方向的稳定性 (P =0 0 0 1) ,与方形融合器的稳定性一致 (P =0 2 46) ;旋转方向刚度为完整节段的 84% ,82 % ,70 % ,各融合器的植入均显著降低了该节段的稳定性 (P <0 0 5 ) ;与其他两种融合器相比 ,SMAcage的旋转  相似文献   

10.
王文辉  赵钢  刘云蛟  张帆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2):114-114,117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动态钉棒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9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行手术减压,腰椎后路动态钉棒固定系统固定。结果:9例患者均随访,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腰椎后路动态钉棒固定系统可加速椎间融合并维持椎间高度与活动度,预防和减少融合相邻节段的椎间盘的退变,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