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强  纪春玲 《当代医学》2011,17(25):157-158
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中医学称之胆胀病。胆胀是指胆腑气郁,胆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胆病,为临床常见证候之一。本病病机主要是气滞、湿热、胆石、瘀血等导致胆腑气郁,胆失通降。辨证上以辨虚实和缓急为要点。胆胀的治疗原则为疏肝利胆、和降通腑。共分为肝胆气郁、气滞血瘀、胆腑郁热、肝胆湿热、阴虚郁滞、阳虚郁滞六个证型进行中医治疗。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在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及情志方面的调摄。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大柴胡汤治疗胆道感染屡获临床预期疗效的事实,探讨大柴胡汤奏效的中医机理.方法 结合肝胆气血,进行理法方药理论探析.结果 胆道感染病机为肝胆郁热,枢机失调;气郁血瘀,胆失通降.大柴胡汤治疗机理在于调理枢机,以舒畅肝胆郁结;清利气血,以通畅胆腑热结.结论 大柴胡汤气血同调的治法对胆道疾病有卓越疗效,对临床论治胆道感染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胆囊炎属于中医的胁痛,肝胃气痛,黄疸范围。本病多因饮食失调,情志抑郁以及外邪内侵,湿热邪毒积于胆,致胆腑失通降胆汁,气血瘀滞化热,以右上腹及剑突下疼痛或隐痛,疼痛呈持续性阵发加剧,常向右肩及背部放射,伴发热、恶心、呕吐、痞胀不舒,嗳气、腹胀,纳呆等,病重者可有轻微黄疸,本人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胆胀病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常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或伴见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西医以抗菌消炎为主 ,但往往疗效不佳 ,故病人常常因疗效不显而求治于中医。中医治疗多以行气解郁为主 ,效果亦不甚理想。范国教授则认为 :胆胀病发病虽表现为“疼痛拒按”等实象 ,但其病机多因情志不畅 ,肝失疏泄 ,胆气升发受限 ,胆汁排泄障碍而发病 ,或因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 ,使脾胃功能受损 ,升降失常 ,胆气不升 ,胃气不降 ,胆胃不和而发 ,究其根本是先有外、内因损伤肝、胆、脾脏 ,而后发为该病。其病性属…  相似文献   

5.
利胆活血健脾法治疗慢性胆囊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胆囊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多从“胁痛”辨证立法,分为气滞、血瘀、湿热、阴虚等类型。笔者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临床反复实践,认为湿热蕴伏胆腑、脾失健运、气机不畅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运用利胆活血、健脾燥湿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用本法共治46例,46例胆区均有明显压痛,胆囊造影及胆囊超声波检查,证实为慢性胆囊炎。1 治疗方法 46例均内服利胆活血健脾汤。处方:柴胡、赤芍、丹皮、薤白、川楝子、威灵仙、苍术、木香各10克,砂仁5克,党参、郁金、枳壳各15克。恶心呕吐者加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从胆论治焦虑性失眠的思路和方法,为焦虑性失眠的辨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对相关古今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胆论治焦虑性失眠的理论基础。根据胆的基本生理特点和研究记载,推导得出胆病不寐的主要病机。再结合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逐步归纳出从胆论治焦虑性失眠的具体思路和遣方用药的方法,最后附上医案二则予以验证。[结果]焦虑性失眠以伴有焦虑症状的失眠为主要表现,而胆具有司勇怯、主决断、调睡眠的生理功能,因此从胆论治焦虑性失眠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从生理特征上来看,胆以阳升阴降为和;从病理变化来看,阳虚阴实、升降失司为胆病的基本病机,因此从胆论治焦虑性失眠当以调和阴阳、升清降浊为基本原则。所举验案一为胆寒阳浮之不寐,治宜温化少阳、镇摄浮阳,方选柴芩温胆汤加减;验案二为胆阳虚之不寐,治当以温胆升阳为则,方选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后效果明显。[结论]从胆论治焦虑性失眠紧扣病机,疗效可观,为中医辨治失眠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丰富了中医论治失眠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7.
急性胆囊炎归属于中医学胆胀、胁痛、腹痛、黄疸等病范畴,就中医辨病辨证治疗急性胆囊炎从治则治法、方药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胆道系统感染,包括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胆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属于中医“胁痛”、“胃脘痛”、“黄疸”、“胆胀”、“结胸发黄”等病的范畴,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常收到较满意的效果。本文着重论述本病的病因病理、辨证治疗。病因病理1、七情内伤、精神抑郁:情志不畅、精神抑郁、忧思恼怒、长期不解,可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胆的功能为贮藏、疏泄胆汁,胆以通降下行为顺,滞塞上逆为病。盖胆之通降须肝之疏泄功能正常方可排泄胆汁,若肝气郁结,则胆失通降,胆汁淤滞而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崔云教授运用柴胡类方治疗男科病经验。[方法]通过分析免疫性不育、慢性前列腺炎、阳痿三个不同的案例,紧密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实践,阐明柴胡类方在现代男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总结崔云教授运用柴胡类方治疗男科病临床经验。[结果]中医传统多从肾论治男科病,现代男性多怫郁,新的时代特点为男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大大拓展了柴胡类方的应用范围。崔云教授擅用柴胡类方治疗男科疾病,或辨病论治,或辨证论治,或辨体质论治,临证思路精巧,用药灵活变通,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崔云教授将《伤寒论》中柴胡类方应用于男科临床,并加以发挥,运用"审症—诊病—辨人(体质)—识证"的辨治思路来选方用药,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属于中医"黄疸""臌胀""积聚""胁痛"等范畴。依据"肝衰胆灭"理论,认为该病病初,患者可因感受内外之邪,或因情志失调而致肝气不畅,疏泄失常,胆汁分泌失调;病中,肝失疏泄、胆失藏泌之病理变化加重,而致脾胃功能失常;病进,肝病及肾,肝病及脾,肝脾同病,日久入肾;病终,肝衰胆灭,脏腑同病,神明受害。治疗从疏肝利胆着眼,结合脏腑,分论虚实,明辨气血。病初治以疏肝利胆、理气行血;病中治以疏肝健脾、顺气和血;病进治以补益肝肾、调气和血;病终治以通调脏腑、开窍醒神。  相似文献   

11.
赵智强教授认为,对于胆石症的中医治疗,应当注重病因病机的分析,其病因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体质及禀赋、虫积损伤等有关,其病机以肝失疏泄,胆失通降为发病之本,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为致病之标,并注重对并发症病机的认识,治疗以疏肝利胆排石治其本,以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治其标,以柴芩五金汤为基础组方,药用柴胡、黄芩、鸡内金、海金沙、金钱草、金铃子散等品,并佐以顾护脾胃之药物,针对不同兼症,施与清化湿热、理气化痰、活血化瘀等法,灵活用药。若出现并发症,则需随症治之,重新辨证,不可拘泥于原法。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胆囊炎的病因是由于饮食失节,寒温不适,郁怒过度皆伤于胆,胆气不疏,胆失通降之职,从而导致胆用不及,胆液郁滞。胆体受损,故形成慢性胆囊炎。本病的证状,如《灵枢,胀论》曰:“胆脓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说明胆胀病是胁下痛而胀闷,口苦,时常叹气。《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曰:  相似文献   

13.
王燕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357-358
《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临床学最重要的典籍。其书千古辉煌,被后世尊为经方,这在我国医学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据统计书中用柴胡者计有9方,方名有柴胡者,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6方;方名无柴胡者有3方。  相似文献   

14.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祖国中医理论将胆囊炎归属于“胆胀、肝气痛、结胸、胁痛、黄疸”等范畴。病位在胆涉及脾胃。主要是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所致胆腑通降失司,气机不畅,胆汁结聚不通,致肝气郁结。患者表现为突发性剑突下剧烈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及黄疸。治宜使用活血化瘀药,疏肝利胆。辅助以适宜饮食与情志调节,将会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林震群 《西部医学》2020,51(6):18-20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的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观察组口服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4周后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炎症因子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并随访治疗后6个月慢性胆囊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治疗后2组各中医症状积分、TNF-α、IL-1β、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可显著改善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减少慢性胆囊炎复发,远期疗效好,这可能与其下调促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治疗胆系感染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胆系感染患者中单纯慢性胆囊炎38例,合并胆结石10例,急性发作35例,肝胆道感染17例,用大柴胡汤化裁治疗.结果:治愈30例,显效5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有效率95%.结论:大柴胡汤治疗各种胆系感染有效.胆系感染属中医胁痛,肝气胃痛,结胸等范畴.大柴胡汤有疏通升降,调理气机,上下分消,通下腑实之功效.既可驱邪外达,使邪出之有路,又可调整肝胆脾胃诸脏腑气机功能,使之恢复正常,治疗胆系感染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胆囊炎属中医“胁痛”、“黄疸”、“肝胀”、“胆胀”、“腹痛”等病范畴,有急、慢性之分,且往往与胆石症同时并存.中医药治疗胆囊炎有其独到之处.现将1989年~1994年期间,中医治疗该病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融西医辨病与中医辩证于一体,病证合论分型定方,治疗110例胆石病、胆囊炎取得罗好疗效,90%的胆囊炎合并胆石症,湿热淤郁肝胆,郁热炼石为主要病因病机;热、能、黄为主要临床特点。病证求病机,治疗应通利疏泄瘘顾;将急重发作以类症为主者定为肝胆湿热型,自拟之三黄三金剂胆有化汤以通为主;相对轻缓稳定的慢性体虚者归肝郁脾湿型,自拟三金紫与六君汤以疏为主。临床验证“三金”特有的药理疗效;大黄通腑利胆,确有“痛  相似文献   

19.
尹常健教授认为,慢性胆囊炎久治不愈或屡用苦寒利胆之品,伤及脾气,常见肝郁脾虚之证,应重视健脾利胆,提高痊愈率,降低其复发率;胆囊息肉多因嗜食油腻辛辣肥甘,或饮酒无度,肝失疏泄,胆失通降,日久脾失健运,以致湿热痰瘀蕴结于胆腑而成本病。遵循"留者去之""结者散之"之原则,重用软坚散结、化瘀消积之品方能取得满意疗效;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尹常健教授治疗多采用利胆溶石、通腑排石之法,取其"肠泻胆亦泻"也;胆囊萎缩引起的阻塞性黄疽,其病机多责之于湿热郁阻,常用清热利湿、通腑利胆法取效。总结胆病常用治法,包括疏肝、利胆、健脾、通泄、利湿、散结、缓急等治法。  相似文献   

20.
王必舜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王必舜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方--疏肝和胃理脾汤基本方药及其加减应用。该方依据中医脾胃肝胆木土相关理论,立论组方,以小些胡汤和枳术汤化裁而来,基本方为柴胡、黄芩、半夏、枳壳、白术、莱菔子6味组成,集寒热、消补、升降为一体,旨在和解疏理气机,临床应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引起的胃脘痛证的肝胃不和型、肝郁脾虚型、肝胃郁热型等,有卓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