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门诊常用降血脂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方法:获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门诊开出2645份降血脂药物处方,回顾性分析这些处方的降血脂常用药物,分析其药理特征,并统计其用量和用药后引发的不良反应。结果:门诊常用降血脂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贝特类和选择性TC吸收抑制剂类药物。我院对于这三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较好,能够根据患者情况及临床症状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163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肝脏损伤、血小板减少、多尿等症状,但均在停药、换药或调整药物剂量后缓解。结论:我院降血脂药物的临床用药基本合理,常用降血脂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应注重患者的病史、禁忌及临床症状,促进合理有效的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2.
付美英 《大家健康》2016,(8):168-168
目的:探讨医院儿科的药物合理应用情况,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该院儿科136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用药情况以及常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其合理用药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我院儿科普遍具有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136例患儿中共查出25例病例具有用药不合理性,用药不合理率为18.4%,不合理现象包括给药剂量过大、给药途径选取不适宜、予以患者慎用和禁用药物以及药物配伍禁忌等;136例患儿共发生不良反应病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包括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中药制剂以及电解质等,不良反应类别包括皮疹、瘙痒、恶心和呕吐等。结论:需进一步完善我院儿科药物合理使用制度,同时对儿科临床医生加强药物合理使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培训,确保儿科使用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2005年门诊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频度(DDDs)排序,计算药物利用指数(DUI)值,并对处方中降压药之间及降压药与降糖药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类降压药DUI≤1,抗高血压药的临床使用符合规定剂量,药物联用情况合理。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应避免药物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主要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本研究招募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400例采用常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统计分析其用药间隔时间、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并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0例患者,对照组2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剂量采用常规经验决定,不对其进行特殊间隔用药。实验组患者由有经验的药师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对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间隔时间等制定周祥的计划。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用药频度、剂量、间隔合理性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实验组中患者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显著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针对常规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进行规划设计,有利于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和疗效,有利于提升合理用药水平,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5.
魏变芬 《中原医刊》2013,(23):62-63
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用药指导对临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20例,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标准,对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患者用药指导干预后的用药依从性进行统计。结果钙通道阻滞剂是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其次为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经过用药指导,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结论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应遵循用药原则,合理使用,正确的用药指导对患者的甩药依从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抗菌药物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之间关系。结果:120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导致的共计57例,占比47.5%,药物类型包括喹诺酮、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以及氨基糖苷类等,药液浓度过大、滴速控制不合理、药物剂量过多、治疗时间过长、未知药物禁忌以及未做皮试均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药物不良反应中有47.5%是因抗菌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为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当严格按照对症用药的相关规程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1600例患者的临床实际用药情况,根据药物特征和相关资料等,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和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研究发现,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等常用抗菌药的最佳的给药时间,对患者的治疗有最好的效果。结论常用抗菌药物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给药人员能够恰当地安排临床给药时间,又保证用药的合理性,使药物抗菌效果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有效地保障患者抗菌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合理用药相关问题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方法。方法对临床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临床中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应当坚持的原则以及合理用药方法。结果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药理作用因素、药物杂质因素、药物污染因素、用药剂量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给药方法因素等。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保证用药效果以及安全,在临床中使用抗生素应当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适应症,保证药物合理联用,准确掌握药物使用剂量以及疗程等。结论导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很多,针对诱发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而在临床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应当尤其重视正确的用药方法,以使用药效果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状况,为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1月来本院心内科就诊并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3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五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中,以利尿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依次为D受体阻滞剂、CCB、ACEI及ARB。结论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在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及适用范围等方面有所差异,为优化其抗高血压疗效,临床多为联合用药,本医院抗高血压类药物以二联和三联为主,可取得良好疗效,且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符合临床用药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应用抗菌药物患者中抽取64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组,研究组(n=32)患者根据合理用药医学标准控制常用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对照组(n=32)则不进行给药时间间隔控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用药合理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用药合理率是93.7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9.38%;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合理率是75.00%,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1.25%;2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加强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控制,可有效提升其临床合理用药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雅 《吉林医学》2014,(14):124-125
目的: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和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10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和临床实际应用结合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给药时间。结果:对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等抗菌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得出了最佳结果。结论: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发挥药物的效果,可减少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还有利于减少医疗的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院消化系统药物在治疗中的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以尽量减少治疗时的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08年~2010年两年中的治疗处方进行整理分析,对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进行点评.结果进行整理后,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主要有以下5种情况:①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超量用药;②对患者用药的时间掌控不够精准合理;③对药物的药性不了解,导致重复用药;④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清楚,因此造成药效相抵的状况;⑤用药禁忌不清楚,造成选药的错误性.结论在对药物处方的分析调查中发现,不合理的用药情况较多.因为消化系统药物应用时需注意的禁忌较多,医护人员在进行共同协作的过程中应当加强药学知识的了解,尽力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本院收治的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35例,对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结果在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除1例为口服给药外其余均为静脉注射给药,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半小时内。结论为减少氟喹诺酮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与其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同用,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做到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  相似文献   

14.
朱夏冰 《大家健康》2017,(10):60-61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普外科患者的用药情况,并且进行改善.方法:将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病历200份进行分析,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观察,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结果:麻醉药物和营养药物的使用都比较合理,但是普外科抗菌类药物的使用不够合理.结论:应该完善对基层卫生院普外科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从而完善药物使用的效果,防止各类不良反应的产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1366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在本院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本院2004年~2008年收集的1 366例药物不良反应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类别、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 366例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物发生ADR的例数最多,占48.24%,中药制剂第二,占25.99%;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51%,消化系统反应次之,占31.33%;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61.35%。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认识,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中药制剂的使用监测,提高ADR监测报告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多种西药联合使用造成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在本院的资料库中随机抽取近年来开出的西药处方共计100份进行统计,其中有6份配伍不当,致使患者出现了不良的反应,并对此提出安全用药的策略。结果因西药配伍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为6%,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等。结论在临床中联合应用西药要合理配伍,医生要对不同药物的性质、禁忌征等有全面的了解,以防配伍禁忌的发生,不断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的变化情况。方法:用调查量表分别调查308例(为A组)和484例(为B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结果:A组患者以氯丙嗪(66.23%)和氯氮平(27.27%)为最常用,以后依次为舒必利、利培酮、奋乃静、氟哌啶醇。B组患者的用药以利培酮(57.85%)和奥氮平(25.21%)为最常用,以后依次为喹硫平、阿立哌唑、氯氮平、舒必利。单一用药比率上升,联合用药明显减少。结论:利培酮和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已经取代传统抗精神病药成为常用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物在本院心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治疗中合理用药及医院药物管理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病房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抗高血压药处方420份,回顾性分析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的类别、品种、使用频率等.结果:根据使用频率的对比结果可知,本院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利尿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就单品种药物使用频率而言,硝苯地平缓释片Ⅱ使用频率最高;就联合用药情况而言,本院首选二联用药与三联用药方式,联合用药比率为57.6%,且大多数药品DUI值都小于1.0,表明本院用药情况较为合理.结论:抗高血压药物在我院心内科病房中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表明针对性的用药方案能够增强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治疗药物的用药原则及合理使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临床经验,归纳对抗压药物分类、分析用药策略,探寻合理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结果临床治疗应针对不同患者的病况在降压药物的通用原则基础上合理选用降压药物。结论临床医师需对患者病情充分了解,并加强对各类抗高血压药物适应人群、药物使用禁忌人群、药物间的相互影响的知识储备,是合理使用降压方案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本院门诊抗精神病用药处方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本院2011年1~3月门诊西药口服处方,对其中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药处方5673张,对药物利用频率、联合用药情况及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共13种,常用抗精神处方占门诊处方量的62.84%,占总金额的55.86%.结论 根据DUI值,本院抗精神病用药使用基本合理,基本符合目前抗精神病药治疗原则,但联合用药频度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