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近年中药复方治疗妇科感染的实验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和综述,总结出中药复方在妇科感染方面的实验研究方法主要为:对感染性炎症模型影响的实验、体内外抑菌实验、解热镇痛实验、止痒实验、免疫实验、活血化瘀实验。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中药复方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采用中药复方治疗妇科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近年中药复方治疗妇科感染的实验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和综述,总结出中药复方在妇科感染方面的实验研究方法主要为:对感染性炎症模型影响的实验、体内外抑菌实验、解热镇痛实验、止痒实验、免疫实验、活血化瘀实验。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中药复方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采用中药复方治疗妇科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目标是提供质好、量足、符合生命科学各种研究的特定需要的实验动物。同时,它也研究,在一个实验课题中怎佯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实验动物。因此,对于实验动物科学工作者来说,了解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研究工作的现况,是有意义的。这有助于对比研究、把握动态、预见未来,使实验动物科学工作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建立动物实验质量评价信息采集表系统评价近年来以猪为研究对象的有关冠心病实验研究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实验研究的设计水准及规范。方法:根据动物实验研究报告指南和动物实验金标准报告清单为参考准则,建立动物实验质量评价信息采集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51篇文献,分别从前言背景信息、实验动物、饲养场所及方法、实验仪器药品、实验设计、实验方法、结果、讨论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国内以猪作为研究对象的有关冠心病的实验研究中,文献质量的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动物行为学侧重以科学和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动物的各种行为,通过分析其行为目的、行为规律、行为方式等实现对动物情绪、学习、繁殖等现象的深入研究,是现代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的重要技术之一。行为学实验中以鼠类动物行为研究的最为普遍,常用的经典行为学实验有旷场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迷宫实验、跑台实验等,其实验结果受诸多因素影响,了解行为学实验优势和局限性可为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动物行为学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实验动物信息学是应用信息科学与数理科学理论、技术研究实验动物的一个交叉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的科学与管理标准化、信息分类编码、完整基因组和功能的信息结构分析与比较、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展实验动物信息学研究,为实验动物在电子商务、专家系统、动物模拟替代实验、基因产业等领域的拓展和应用提供广阔空间。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络建设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实验动物科学产业化、信息化、社会化的进程,是实验动物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7.
脊柱融合是脊柱外科研究重点之一,脊柱融合的动物实验研究也是方兴未艾,有关脊柱融合的实验动物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材料、评价方法是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对脊柱融合动物实验的上述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迎接新世纪高新技术的挑战,展示我国实验动物科学事业的研究进展,加速实验动物产业化、社会化进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定,于200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首届实验动物设备工程展会”。会议主题:“跨世纪的中国实验动物科学”。现已开始征集学术论文和参展厂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实验动物质量监控和检测技术、方法的研究;2实验动物相关支撑条件的研究;3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及实验技术研究;4实验动物保种、育种新技术的研究;5实验动物替代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代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鱼类作为实验动物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鱼类实验动物尚未实现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鱼类实验动物的种类、研究方向、模型开发等几方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对鱼类作为实验动物在标准化研究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做了初步探讨,以期为鱼类实验动物的标准化研究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动物实验在医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是医疗、护理研究中较常应用的实验性研究,往往很多研究,如基础理论研究、毒理实验、护理观察等等的研究都需要先行有效的动物实验,之后才能行人体观察,而动物实验过程具体实施的运行管理,对于动物实验的效果及科研成果的影响尤其重要,2004年2月~2005年7月,我们做了50只家兔耳缘静脉的留置针输液的实验,实验过程顺利,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APF,AKA,RA33和CCp 4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PF和AKA,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抗RA33,ELISA方法检测CCP.结果APF在RA中的敏感性为58.9%,特异性为83.9%,AKA在RA中的敏感性为53.0%,特异性为81.5%,RA33在RA中的敏感性为32.1%,特异性为92.9%,CCP在RA中的敏感性为76.1%,特异性为92.3%,APF和AKA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49.3%,特异性为87.5%,APF和AKA和RA33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29.1%,特异性97%,APF,AKA和CC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47.0%,特异性为96.4%,APF,AKA,RA33和CCP联合检测,其敏感性为28.4%,特异性为98.2%.结论APF,AKA,RA33和CCP都是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其特异性,但降低其敏感性,单独检测抗CCP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检测的首选指标,可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2.
The 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Biology (CCB) is a multidisciplinary program where biomedical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clinicians work jointly to combine modern mathematical and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to perform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studies of biological structure, function, and physiology in health and disease. CCB has developed a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built around the Manifold Atlas, an integrated biomedical computing environment that enables statistical inference on biological manifolds. These manifolds model biological structures, features, shapes, and flows, and support sophisticated morphometric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The Manifold Atlas includes tools, workflows, and services for multimodal population-based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nifolds. The broad spectrum of biomedical topics explored by CCB investigators include the study of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brain development, maturation and aging, discovery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neuroimaging and genetic biomarkers, and the modeling,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of biological shape, form, and size. CCB supports a wide range of short-term and long-term collaborations with outside investigators, which drive the center's computational developments and focus the valid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CB resources to new areas and scientific domains.  相似文献   

13.
杨冬  段娜  李燕娜  张军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2):4027-4033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孕期营养过剩、孕妇超重和肥胖可能影响子代神经系统及精神心理发育,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孕妇超重和肥胖对子代神经、精神发育异常的影响及机制进展,发现孕妇超重和肥胖可能增加子代罹患智力发育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与抑郁、精神分裂症、进食障碍和食物成瘾的风险,但是宫内环境影响子代神经精神系统发育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大脑发育过程中胰岛素及葡萄糖和瘦素信号系统失调、多巴胺和5-羟色胺系统失调及反馈环路受损、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受损等。孕期体质量的合理管理可能会改善孕妇超重和肥胖对子代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加强育龄女性社区保健工作是协助管理超重和肥胖孕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背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疾病负担加重。目的 分析2010-2018年杭州市居民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空腹血糖增高、总胆固醇增高的患病率、新发率、转归率变化情况,为保障居民健康、实现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杭州市闸弄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数据库中,获取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杭州市闸弄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免费体检的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体检资料(包括物理检查、病史询问、特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运用Excel软件计算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居民总体、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50~59岁、60~69岁、70~79岁、80~89岁)居民“三高”患病率、新发率及转归率。结果 杭州市闸弄口街道2018年50~90岁人群的总体人数和分布与2018年体检人群的总体人数和分布相近,因此,本次体检人群能代表该社区中老年人群。2010、2012、2014、2016、2018年参与体检的人数依次为9 609人、19 727人、13 610人、13 941人、10 801人,其中2010年、2012年均参与体检人数为5 578人,2012年、2014年均参与体检人数为7 185人,2014年、2016年均参与体检人数为10 968人,2016年、2018年均参与体检人数为8 580人。2012-2018年,偶数年居民血压正常高值患病率依次为39.95%、38.81%、36.96%、34.33%,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7.04%、41.45%、42.94%、38.85%;2010-2018年,偶数年居民空腹血糖增高患病率依次为22.65%、22.40%、26.99%、23.74%、29.01%,总胆固醇增高患病率依次为7.96%、13.76%、4.90%、9.64%、16.05%。2014-2018年,偶数年居民血压正常高值新发率依次为37.78%、36.19%、10.47%,高血压新发率依次为29.72%、26.94%、23.71%;2012-2018年,偶数年居民空腹血糖增高新发率依次为10.84%、13.64%、8.42%、13.82%,总胆固醇增高新发率依次为13.22%、12.27%、17.34%、11.57%。2014-2018年,偶数年居民血压正常高值转归率依次为13.32%、17.83%、21.69%,高血压转归率依次为31.25%、31.51%、38.90%;2012-2018年,偶数年居民空腹血糖增高转归率依次为32.87%、26.36%、32.44%、19.05%,总胆固醇增高转归率依次为39.86%、34.61%、39.33%、36.91%。2014年、2018年男性血压正常高值新发率高于女性(P<0.05);2014年、2016年、2018年男性高血压新发率高于女性(P<0.05);2014年、2016年、2018年男性空腹血糖增高新发率高于女性(P<0.05);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男性总胆固醇增高新发率低于女性(P<0.05)。2014-2018年,偶数年50~59岁、60~69岁年龄段居民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新发率逐年上升,而70~79岁、80~89岁年龄段居民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新发率逐年下降。2012-2018年,偶数年50~59岁年龄段居民空腹血糖增高新发率由6.33%增长到19.22%,而80~89岁年龄段居民空腹血糖增高新发率由21.77%下降到8.21%,其余各年龄段变化不大。2012-2018年,偶数年50~59岁年龄段居民总胆固醇增高新发率由6.82%增长到19.18%,而70~79岁年龄段居民总胆固醇增高新发率由20.34%下降到11.62%,其余各年龄段变化不大。结论 2010-2018年居民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空腹血糖增高、总胆固醇增高患病情况不容乐观,总体呈上升趋势,虽然新发率降低,转归率增高,但仍需加强对“三高”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接骨丸对SD大鼠肝脏和肾脏的毒性,完善接骨丸质量标准,确保该制剂使用安全。方法:选择40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接骨丸低剂量组、接骨丸高剂量组及接骨丸生马钱子组,每组10只。实验开始前取每只大鼠的血液测定肝肾功能相关的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及三酰甘油(TG)。对每组SD大鼠按照实验设定的给药剂量连续12周灌胃,每日1次,每周测定大鼠体质量,并根据体质量实时调整给药量。给药期间每日观察两次大鼠的活动及行为,记录变化情况。12周灌胃结束后,取每只大鼠的血样测量实验前测量的生化指标并比较。停药2周后再次进行上述指标检测并比较,处死小鼠取小鼠肝脏、肾脏测量肝、肾脏器系数,取肝组织和肾组织制片观察大鼠的病理改变。结果:40只小鼠在实验期间的活动及行为表现均无明显异常;实验前4组小鼠的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灌胃12周后、停药2周后,空白组、低剂量组小鼠的血生化指标和实验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灌胃12周后,高剂量组和生马钱子组小鼠的ALT、AST、ALP、TBIL、GLU、BUN、Cr及TG均较实验前有明显上升,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马钱子组小鼠上述指标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周后,高剂量组和生马钱子组小鼠的上述生化指标均得到明显下降,但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周后空白组、低剂量组小鼠的肝、肾脏器系数处于正常范围,而高剂量组和生马钱子组小鼠的肝肾脏器系数明显超出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质量标准生产的接骨丸在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目前我国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评价研究甚少且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客观、准确、全面地检测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并及时给予反馈。目的 编制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住院患者评价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0月和11月参加出科考试的448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住培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查阅、研究小组讨论、专家论证及小样本预调查形成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住院患者评价量表初稿,模拟住院患者入院至出院情景,以住院患者为评价者,对住培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测评。运用决断值(CR值)、相关系数、克朗巴赫α系数及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条目筛选,形成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住院患者评价量表,并检验量表的同质信度、分半信度、组合信度、同时效度、结构效度,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拟合优度指数(GFI)、标准拟合指数(NFI)、相比较拟合指数(CFI)、对拟合指数(RFI)〕检验量表的结构合理性。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放量表448份,回收有效量表395份,其中10月份176份,11月份219份。通过条目筛选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了含沟通态度、疾病了解、病情告知、沟通效果、病史采集、诊治解释6个维度24个条目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住院患者评价量表,其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63,分半信度为0.716,各维度的组合信度为0.766~0.837;6个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639~0.791。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RMSEA为0.050,GFI为0.837、NFI为0.872、CFI为0.835、RFI为0.819。结论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住院患者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用于临床的青蒿素衍生物包括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和蒿乙醚等。上海药物研究所在青蒿素基础上研发出了SM735、SM905、SM934等青蒿素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同样具有低毒、高生物利用度和潜在的免疫抑制效应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除具有良好的抗疟作用外,也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可通过抑制致病性T细胞的活化、抑制B细胞的活化和抗体的产生、增加调节性T细胞表达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从而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可通过调节哺乳动物免疫T细胞从而调节肿瘤免疫、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在乳腺癌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中发挥抗癌作用。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仍在探索青蒿素衍生物的未知生物活性。在本综述中,我们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干扰肿瘤浸润和转移、调节肿瘤信号通路等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讨论,以期为青蒿素类药物的推广应用及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问题日益突出,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CVD患病率和发病率仍在持续增高。2019年农村和城市CVD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CVD。推算中国CVD现患人数为3.3亿,其中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 530万,高血压2.45亿。2019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总费用为3 133.66亿元。CVD负担持续加重,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对疾病的认识较低及治疗的顺从性较差等原因,近几年农村地区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持续超过城市地区。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在CVD的防控方面也在不断进步,吸烟率下降,高血压控制率不断上升,临床诊疗水平和基础研究也有大幅进步,社区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疾病后的康复工作愈发受到重视,医疗器械研发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宠物走进了人们的家庭,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宠物也是人兽共患病的重要传染源和传播媒介.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犬、猫在人兽共患病的防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已报道的200多种主要的人兽共患病中,与宠物犬、猫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有70余种.随着宠物犬猫数量的大幅攀升和宠物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人与犬猫共患病可能会出现逐步高发的趋势,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为了完善宠物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防疫监督体系,对人与犬猫共患病实行有效的防控,本文就完善法律法规、形成综合管理机制,加强卫生监督、强化无害化处理、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等6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脉通联合溶栓治疗对大鼠脑缺血损伤肺胃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激酶溶栓组(简称溶栓组)、脑脉通组、脑脉通加尿激酶溶栓组(简称联合组)。自体血栓结合线栓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血栓栓塞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大鼠分别于缺血后3、6和9h经导管进行区域动脉溶栓。动脉给药后24h,观察大鼠死亡率、颅内和胃出血率、脑组织和肺及胃病理损伤,测定脑梗死面积和肺含水量变化。结果:脑缺血损伤后大鼠死亡率、颅内和胃出血率增高,脑梗死面积增大,脑组织和肺及胃病理损伤明显,肺含水量增加;脑脉通和联合组大鼠死亡率、颅内和胃出血率降低,溶栓和联合组可减轻大鼠脑组织和肺及胃病理损伤,减小脑梗死面积,降低肺含水量;缺血9h脑、肺和胃病理损伤较3h明显,脑梗死面积增大,肺含水量增加;联合组9h病理损伤较溶栓组轻,脑梗死面积减小,肺含水量减少。结论:脑缺血损伤可引起大鼠胃和肺组织病理损伤,且随缺血时间延长呈加重趋势;溶栓治疗可引起颅内和胃出血,早期溶栓对脑和肺及胃组织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脑脉通联合溶栓可降低大鼠死亡率和胃出血率,对不同时间脑缺血大鼠肺和胃组织损伤均可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