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严建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4):428-429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避免引起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不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245例早产儿中出现喂养不耐受52例,占21.22%,主要表现为胃潴留、呕吐、腹胀、便秘等。结果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有宫内窘迫及生后窒息史患儿越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结论早产儿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与胎龄、体重、产前及产时缺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研究早产儿具有28.5%不耐受发生率,发生比例随着胎龄、体重的减小而升高,极低体重早产儿具有63.6%不耐受发生率.不耐受早产儿通常在肠道喂养后第一周内出现腹胀、呕吐、胃潴留.喂养不耐受的体重小、胎龄小早产儿主要见腹胀、胃潴留,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主要见呕吐.结论 :开始肠道喂养后一周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临床中应当对喂养不耐受症状进行严格监测.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 ,解决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问题 ,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方法 :对我院1998年 6月~ 2 0 0 3年 6月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2 16名早产儿中共出现喂养不耐受 5 6例 ,占 2 5 .9% ,主要表现为呕吐、腹胀、胃潴留、胎粪排出延迟等。结果 :体重越低、胎龄越小及有窒息史的患儿易发生喂养不耐受 ,给予部分静脉营养 ,结合肠道喂养 ,辅助胃肠动力药等 ,可解决早产儿喂养问题。结论 :早产儿易发生喂养耐受 ,体重越轻 ,胎龄越小 ,越易喂养不耐受 ,有窒息史的早产儿也易发生喂养不耐受。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胃肠喂养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早产儿胃肠喂养的临床特点,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解决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问题,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方法对我院NICU室2001年8月-2004年8月住院的240例早产儿进行喂养相关因素调查及分析。结果47例出现喂养不耐受占19.6%,主要表现为频繁呕吐、腹胀、胃潴留、胃内咖啡样物、胎粪排出延迟和奶量不能完成等。喂养耐受和不耐受两组的胎龄、体重、开奶日龄、达足量喂养日龄及住院天数等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产儿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体重越轻,胎龄越小,越易喂养不耐受,有窒息史的早产儿也易发生喂养不耐受。若早产儿生命征平稳,在出生后6天内应尽可能开始胃肠道喂养或非营养性吸吮。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胃肠发育有良好促进作用,且能很好地耐受胃肠喂养。  相似文献   

5.
微量注射泵应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贤  林梅  梁秋叶 《右江医学》2005,33(4):409-410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相对的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胃潴留、呕吐、胃食管反流、腹胀等不耐受现象,给患儿及早喂养造成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科对30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胃管喂养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胡跃华  胡毅 《北京医学》2007,29(11):693-694
早产儿极易发生胃潴留、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情况.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出生体重<2000g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原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随着早产地存活率的提高,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日益显得突出,本文将探讨其可能的原因。方法我们对1996年1月~12月住院的86例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19例出现喂养不耐受占22.1%,主要表现为频繁呕吐、腹胀、胃潴留和奶量不能完成。出生体重≤1500g(占55.6%)、胎龄<34周(29.4%)以及有窒息史(30%)的患儿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结论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多与胃食管返流、早产儿胃肠道功能不成熟有关,出生体重>1500g者多有缺氧、感染等疾病。持续胃管喂养和促胃肠动力药物可提高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郭琳 《四川医学》2014,(4):457-458
目的:西甲硅油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诊断符合喂养不耐受70例早产儿,胎龄29-34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灌肠通便等常规治疗等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西甲硅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缓解情况﹑体重增长及住院天数,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使用西甲硅油后可更快缓解胃潴留、呕吐和腹胀等喂养不耐受现象,使患儿更快达到全肠道内喂养,从而更快出现体重增长,使出院时体重大于对照组,并缩短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西甲硅油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的发病率和临床特征.方法 将东莞市横沥医院2008~2012年269例住院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产儿FI的发病率为28.25%,胎龄、体重越小,开奶时间越迟,其发病率越高.胎龄、体重越小,FI时以腹胀和胃潴留多见,胎龄、体重越大,以呕吐多见.FI时早产儿低血糖的发病率增高.结论 胎龄、体重和开奶时间是早产儿FI的相关因素.对早产儿应严密监测FI的症状,并积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胃潴留的治疗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早产儿由于胃肠道动力的不成熟,通常出现吸吮、吞咽、肠蠕动等功能障碍,易出现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本文主要对于早产儿胃储留临床治疗观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极低出生体重婴儿由于相对的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胃潴留、呕吐、胃食管反流、腹胀等不耐受现象,给患儿及早喂养造成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科对30例极低出生体重婴儿喂养不耐受辅以抚触疗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喂养因素在早产儿的存活和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但临床上常见一些早产儿不能耐受喂养,主要表现为开奶后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血便等。为了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指胎龄<37周的新生儿[1]。早产儿胃肠功能功能障碍易出现呕吐、胃食管反流、腹胀、胃潴留等问题,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目前学术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有所差异,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喂养不耐受[2]:①呕吐,腹胀(24h腹围增加>1.5cm,伴有肠型);②胃残余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或24 h胃残余量超过喂养总量的1/4或持续喂养时超过1h的量;③胃残余被胆汁污染;④大便潜血阳性;⑤大便稀薄,还原物质超过2%(乳糖吸收不良);⑥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明显增加;⑦奶量不增或减少,体质量不增。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早产儿存活率逐渐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治愈率成为衡量儿科临床医疗护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早产儿科学合理地喂养,促进其胃肠功能成熟,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最终能够解决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早产儿由于胃肠功能相对不成熟,往往在生后1周~2周容易发生胃潴留、呕吐、胃食道返流、腹胀等喂养不耐受现象,而不能早期开奶,致热卡营养不足,影响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3年来,用小剂量红霉素促进早产儿胃排空,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常见到一些早产儿不能耐受喂养,表现为奶量不能完成或者出现呕吐、腹胀、加奶困难等情况。鼻饲配方奶粉时出现胃潴留。上述现象若不及时纠正,可影响体格智能发育。为了探索其喂养困难原因,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提供良好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我们对2002~2004年住院的早产儿进行了回顾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2~2004年住院的早产儿86例,因各种原因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给予早产儿配方奶粉,经口或鼻饲喂养,其中出现喂养困难19例,占22.1%。出生体重<1 500 g12例,发生喂养不耐受6例,占50·0%;出生体重1 500~1 750 g24例,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抚触对早产儿喂养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早产儿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抚触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在呕吐、腹胀、胃潴留、排便次数、体重增长及全胃肠喂养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呕吐、腹胀、胃潴留的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在日均排便次数、日均体重增加及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抚触干预应用于早产儿喂养,能有效地降低早产儿的腹胀、呕吐、胃潴留的发生率,使早产儿进奶量增加,加快体重增长,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7.
胃肠喂养对早产儿的存活和正常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早产儿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动力、免疫功能极不成熟,胃肠喂养不易耐受,常出现呕吐,胃食管反流,胃潴留.我院于2006年6月~2010年1月,使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共106例,治疗组5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胎龄29~35周,出生体重1300~ 1980克(1670±250)克;对照组51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4伢,胎龄29~36周,出生体重1400 ~2000g(1850±200g),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出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喂养的方法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江梅 《中原医刊》2005,32(18):93-93
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贲门括约肌较松驰,幽门括约肌较紧张,胃容量小,胃排空时间较长;体重越小,吸吮、吞咽功能越差,反射功能越不健全,易发生溢乳、呛咳、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现象。合理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我科自2002年12月至2004年6月收治早产儿86例,利用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等方法,促进早产儿吸吮反射成熟,减少食物肠道排空时间,缩短胃管喂养到经口喂养时间,胃潴留、胃食道返流等合并症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临床医护质量提高,早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早产儿喂养困难,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不能耐受喂养,常表现奶量不能完成,或者出现呕吐,腹胀,加奶困难,鼻饲牛奶时发现胃潴留等情况易导致早产儿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是造成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儿科自2000年5月1日至2003年4月30日对60例出现喂养困难的早产儿应用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3-5mg/kg,12h/次,输液泵静脉给药)+鼻胃管喂养,喂养遵循奶浓度由稀到稠,奶量由少到多,待患儿具有吸允能力时可拔除胃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喂养指导,非营养性吸允,腹部抚触,合理体位等,观察两组早产儿腹胀、呕吐、胃潴留等喂养不难受症状消失时间和体重开始增加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腹胀、呕吐、胃潴留等喂养不难受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体重开始增加也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对提高早产儿成活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