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游琳 《吉林医学》2012,33(33):7274-7275
目的:探讨腹部外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急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腹部外伤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临床特点采取早期综合治疗。结果:48例腹部外伤合并休克患者中,治愈44例,占91.7%,死亡4例,占8.3%,其中2例患者未经手术,急诊抢救无效死亡,另2例患者因继发性休克和严重的感染死亡。结论:给予腹部外伤合并休克患者采取早期综合急救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对于手术治疗患者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严重胸外伤伴休克的急救措施以及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严重胸外伤合并休克的患者58例,并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经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后,本组58例患者中,57例痊愈出院,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有效率为98.28%。结论:严重胸外伤伴休克入院后,及时进行抢救,把握救治时机,并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重度颅脑外伤合并休克的综合治疗,并探讨对重度颅脑外伤合并休克的临床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7年我院经急诊救治再入ICU收治重度颅脑外伤合并休克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综合治疗,特别是液体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生存39例,生存率为84.7%。按GOS评分,其中,植物生存4例,轻残24例,中残7例,重残4例。死亡11例,死亡原因:脑干功能衰竭9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积极寻找休克的原因,早期液体复苏,注意防治颅内高压,防止继发脑损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对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笔者所在科2008年5月~2010年5月共收治75例腹部外伤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了及时的临床急救和治疗.临床救治采用非手术治疗16例,手术治疗59例,均为急诊手术.腹部手术主要包括脾脏切除、肠道修补、肝脏修补、肾脏修补、结肠造瘘等.结果 本组75例腹部外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9.4±6.8) d.经积极抢救治疗后,治愈70例,死亡5例,死亡率达6.7%.患者死亡原因为全身多发伤及合并伤,病情较为严重.结论 早期伤情准确判断、动态病情监测、院前和院内伤情的动态评估等均对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救治起到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闭合性腹外伤的诊治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收集3年内接受治疗的67例闭合性腹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致伤原因、损伤情况、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行保守治疗4例,手术治疗63例。手术治疗抢救成功61例,抢救成功率为91.04%。2例术中死亡,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术后3天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闭合性腹部外伤临床表现复杂,结合多种检查方法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手术止血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术中探查应全面有效。准确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合并伤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外伤患者临床救治时护理干预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察右中旗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腹部外伤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观察临床救治时外科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干预的重要作用。结果 200例患者除1例患者因腹部损伤合并多器官衰竭死亡,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余患者皆康复出现,治愈率为95.5%。结论做好诊断、治疗时的各项护理工作,为腹外伤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死亡率,从而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措施在腹外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急诊收治的腹外伤患者共150例,上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脏器损伤。上述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主要实施非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术治疗。结果:2组患者均根据具体病情给予积极恰当的施救,具体治疗效果如下:观察组患者中治愈97例,3例患者死亡,其中失血性休克1例,感染性休克例,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中41例患者治愈,其余9例患者中,3例合并颅脑损伤脑疝死亡,2例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患者失血性休克,1例患者感染性休克。观察组治愈率为97.0%,对照组治愈率为82.0%。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腹外伤救治中的有效治疗措施,但要根据患者具体伤情和病情,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严重腹部外伤的急救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急诊外科接诊的116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方法,观察患者临床结局。结果:本组116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中,抢救成功108例(93.1%),死亡8例(6.9%),其中包括失血性休克4例(3.4%),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3.4%),死亡者均为就诊时间过长者。结论:严重腹部外伤者应及时就诊,有效的急救措施对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部外伤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救治成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七年来因腹部外伤病例的死亡原因和救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结果:39例死亡病例中失血性休克死亡2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8例,因DIC死亡3例,ARDS死亡3例,死于术后感染2例,因家属放弃抢救而自动出院后死亡2例。结论:早期及时抗休克复苏治疗、迅速有效的止血手段和合理的手术方式、多科协调救治等将有助于降低腹外伤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放性腹部外伤的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2例开放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患者治愈98例,死亡4例(2例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术后腹腔严重感染死亡,1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救治成功率96.1%。结论开放性腹部外伤的救治重点在于早期正确判断是否存在穿透伤、腹腔内脏器损伤及是否需要急诊剖腹探查。应当根据患者受伤过程、腹部体征结合必要的检查来把握剖腹探查指征。一旦发现剖腹探查指征,应尽早手术探查。仔细、全面、有序的剖腹探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开放性腹部外伤腹腔镜探查具有早期诊断、治疗和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张博 《医学综述》2013,(20):3815-3816
目的 分析探讨腹部创伤急救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急救门诊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39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患者发生创伤的临床特点.结果 1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64%,其中腹部严重创伤合并脑疝4例,多个腹腔脏器损伤并发生衰竭6例,腹腔大出血或腹膜损伤出现水肿6例,其余423例患者痊愈,治愈率为96.36%.结论 腹腔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为病情复杂,病变速度快,多合并内脏、骨骼和胸腔创伤,多以缺血性休克和脏器衰竭结束生命,诊断和治疗应同时进行,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交通事故致创伤性休克的急救经验。方法 对152例交通事故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抢救成功139例(91.5%),死亡13例(8.6%)。结论 交通事故致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复杂、危重,在救治过程中,强调“程序”操作,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漏诊,减少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整体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鑫 《中外医疗》2013,(25):36+38-36,38
目的分析与探讨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共4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穿刺术联合传统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伤口恢复、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研究40例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后,治愈共30例,有效10例,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100.0%。患者伤口恢复情况良好,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共2例,积极处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腹腔穿刺术对于腹部开放性外伤具有良好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急诊抢救的整体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5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自外伤至就诊时间为15min~2天,腹腔内单一脏器伤118例,两个或以上脏器损伤137例,65例合并腹部以外的重要器官损伤;204例有不同程度的低血容量休克表现和/或腹膜炎表现,其中136例以低血容量休克表现为主,68例以腹膜炎表现为主;腹腔多点穿刺检查阳性率占74.5%(190/255).241例行急诊手术,急诊抢救治愈226例,抢救成功率93.8%;14例非手术治疗者,9例经保守治疗恢复,5例死亡.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合理的处理,是降低腹部创伤死亡的关键;维持生命体征,快速评估伤情,及时急诊手术是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抢救成功率的原则;全面探查和通畅引流是剖腹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腹部创伤患者,入院后分别给予B超、CT检查,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治疗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诊断腹部创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4.9%、95.2%、95.0%,分别高于B超诊断的86.7%、84.4%、85.8%,均P〈0.05。本组120例腹部创伤患者,治愈104例,治愈率86.7%,死亡16例,死亡率13.3%。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9例(7.5%),死于极重度颅脑损伤3例(2.5%),死于术后多器官衰竭4例(3.3%)。结论 CT诊断腹部创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可迅速、准确地诊断出腹腔实质脏器的受损情况,可应作为腹部创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16.
秦立博  李忠义  范小强  刘红刚 《吉林医学》2012,33(35):7701-7702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创伤急救的有效模式,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对577例创伤患者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患者在急诊科滞留平均时间(53±28)min,其中30 min内56例,占9.71%;31~45 min内141例,占24.44%;46~60 min 176例(占30.50%);61~75 min内119例(占20.62%);76~90 min内48例(占8.32%);91~120 min内29例(占5.03%);120 min以上8例(占1.39%)。不同部位损伤患者滞留时间,危重型颅脑损伤(60±25)min,中轻型颅脑损伤(48±23)min,颌面部损伤(33±13)min,胸腹部损伤(50±16)min,四肢损伤(70±35)min,多部位联合损伤(75±30)min,其他(45±21)min。危重创伤抢救成功率95.88%。结论:创伤患者抢救的"绿色通道"模式是基层医院创伤急救成功率及治愈率提高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腹部创伤的临床表现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普外科经手术治疗确诊的90例胸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闭合性胸腹部创伤67例,开放性胸腹部创伤23例,行胸腔闭式引流加开腹手术61例,开胸加开腹手术29例,并采用AIS-ISS创伤评分法,对损伤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胸腔闭式引流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10-113
目的 探究便携式超声创伤重点评估(FAST)检查在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8 年6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78 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78 例患者均采用Mindray 公司的M9 便携式超声诊断仪进行腹部扫描检查,以手术结果或临床诊断为最终标准,比较便携式超声FAST 检查结果符合率。结果 78 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3 例因伤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45 例开展急诊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30 例开展保守治疗。最终诊断结果:单脏器损伤62 例,多脏器损伤16 例;便携式超声FAST 检查结果显示单脏器损伤57 例,符合率为91.94%;多脏器损伤13 例,符合率为81.25%;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符合率为89.74%。结论 便携式超声FAST 检查在诊断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具有诊断符合率高、速度快等优势,携带方便,可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赢得黄金抢救时间,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骏 《中外医疗》2016,(18):105-107
目的:探究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自2014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98例严重腹部创伤休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人。观察组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方法治疗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体液复苏救治方法来进行救治。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情况,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输液量是(2226±325)mL,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为10.20%,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率为10.20%,脓毒血症发生率为18.1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为14.29%,病死率为4.08%,对照组平均输液量为(3498±592)mL,ARDS发生率为18.37%,,ARF发生率为10.20%,脓毒血症发生率为16.33%,DIC发生率为22.4%,病死率为10.20%。两组对比,除ARF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限制性体液复苏救治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能够降低一般休克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死亡率也较传统体液复苏方法明显提高,预后改善情况良好,其综合复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