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3~2010年肇庆市麻风病防治投入和效益指标,评价肇庆市巩固基本消灭麻风病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整理肇庆市麻风病防治的流行病学和社会经济资料,应用成本效益法分析研究肇庆市麻风病防治的成本效益。结果2003—2010年肇庆市共投入麻风病防治资金570.81万元,预期获得直接经济效益4604.67万元、间接经济效益7303.99万元,总效益11908.66万元。成本-直接效益比值为1:8.07,成本-间接效益比值为1:12.80。结论肇庆市巩固基本消灭麻风病防治工作每投入1元防治成本可获得8.07元的效益,为国家创造12.80元财富,减轻了病人和社会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麻风病基本消灭阶段新发现病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指导麻风病防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广东省湛江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1997-2004年新发现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新发现病例186例,年均发现率为0.274/10万,以门诊等被动发现为主。少年儿童发病占新发现病人数的6.99%,未见明显下降。发病年龄显著增高,传染源不明者增多以及多菌型病人所占比例逐年升高是主要的流行特点。病期缩短,Ⅱ级畸残率下降。结论 麻风病高流行区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后,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以确保达标后的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3.
至1998年止,南京市累计发现麻风病人2807人,男2195人、女612人(男∶女为3.58∶1);少菌型2070人、多菌型737人(少菌型∶多菌型为2.81∶1);平均发病年龄为32.12岁(8~84岁);通过专科门诊发现的占75.4%,其它方式发现的占24.6%;Ⅱ级以上畸残率为63.15%。通过40多年几代人的努力,我市麻风病防治取得可喜成果:患病率由最高的1973年的29.4/10万下降到1998年的0.19/10万;患病人数由1973年的1121人减少到1998年的10人;平均发病率和发现率分别由56~60年段的4.69/10万和5.46/10万下降到91年~95年段的0.1/10万和0.12/10万。此外,型率的下降、儿童发病减少、麻风流行疫点减少、病人发现方式改变和畸残率下降等各项指标均有下降。患病率和近五年平均发病率、发现率的下降达到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指标。我们相信,只要继续努力,流行病学各项指标将继续下降,最终达到完全消灭麻风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梁炯明  庞洪义  卢耀娟 《广西医学》2008,30(10):1532-1533
玉林市原属麻风病高发区,1956年开始查治麻风病,20世纪50年代麻风年平均发病率为3.07/10万,经过不断防治,麻风发病率不断下降,1992年发病率降至0.39/10万,达到部颁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1],此后进入净化监测阶段.近10年来,麻风病防治受到大环境因素的影响,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皮防机构经费短缺,技术队伍不稳定,麻防工作靠皮防机构孤军作战,难以完成麻风净化监测的繁重任务,是影响麻风防治工作突出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巩固和发展麻风病防治成果,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玉林市结合当地实际探索麻风病防治长效机制,使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持续运转,解决了技术措施难以落实的实际问题,巩固和发展了麻风病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青海省1954年-2008年底麻风病流行程度及防治动态趋势,为今后制订麻风病防治工作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青海省1954年-2008年累计发现登记麻风患者1 635例发现情况和防治基础资料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患病率、发病率、发现率呈现上升后下降的动态状况,(50~60)年代为高峰期,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流行分布呈现"南高北低,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至2008年底发现率为0.28/10万,发病率为0.030/10万,近5年平均患病率为0.003 4/10万.结论:经过54年的综合性积极防治,全省麻风病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建立麻风防治网络,有效控制麻风病,提高早期发现率.  相似文献   

6.
唐慧文 《热带医学杂志》2013,(12):1527-1529
目的分析亳州市1993-012年新发现的麻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亳州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麻风病的流行状况,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3-012年亳州市新发现的27例麻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现率、发病率、患病率以及型比、发现方式等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93-2012年20年间共新发现麻风病例27例,年平均发现率为0.13/10万。男女性别比为3.50:1。平均发现年龄37.29岁,平均延迟期40.52个月,多菌型(MB)和少菌型(PB)之比为12.50:1。结论1993-2012年亳州市麻风病基本控制后疫情没有明显下降,一直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发现病人的延迟期较长,今后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早发现、早治疗麻风病人,清除传染源,以期能尽早彻底消灭麻风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面了解肇庆市麻风病流行状况及评价防治效果。方法:对1995-1999年来肇庆市6,867例麻风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年均发病率,年均发现率,患病均率由50年代的34.48/10万,26.64/10万,0.95‰分别下降对90年代的0.17/10万,0.15/10万,0.018‰,呈大幅度下降;发病儿童由50年代1.49/10万降至90年代0.01/10万;型比(MB/PB)及畸残率呈“U”字型演变;平均确诊延迟期最高是70年代的5.28年,最低是90年代的2.35年;患病男女比例平均2.54:1;高要市是肇庆市唯一末达标地区,其麻风病流行情况是端州区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肇庆市麻风病流行呈明显下降趋势,全市六县(市)二区中只有高要市是唯一未达标的县(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尖扎县麻风病流行趋势和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954年—2007年尖扎县麻风病人86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病例数最高的是1955年,共发现病人8例,发病率为43.37/10万,全县最后1例麻风病病例确诊于2001年4月,2006年解除现症。目前全县无现症病例。患病率由1954年的0.44‰,下降到2007年为0,近5年平均发病率、患病率为0,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考核验发办法》(重新修订)的标准。结论:尖扎县近五年麻风病平均发病率、患病率为0,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考核验发办法》(重新修订)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茂名市麻风病的流行情况,评价近五年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茂名市1999年-2003年麻风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9年-2003年累计发现病人47例,现有现症病人32例,最低患病率为0.46/10万,最高患病率为0.51/10万。最低发病率为0.03/10万,最高发病率为0.17/10。结论 茂名市麻风病的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流行范围缩小,强度减弱,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邱木雄  赖庆松 《中国热带医学》2009,9(4):740-740,635
目的了解普宁市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麻风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当地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2008年普宁市新登记管理的麻风病人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现麻风发病以多菌型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后以皮肤科门诊发现为主,联合化疗方案聊BD治疗麻风病可收到较好效果,而多联药物联合化疗或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结论普宁市虽然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但麻风病在各个自然村仍有散在发生,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开展有效的管治,防止再次扩散漫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1996年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麻风病预防控制措施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人口平均数计算发现率、患病率,结合新发现病例的性别、确诊时年龄、病期、发现途径、菌型比、传染来源和畸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6~2008宝安区新发现麻风病人41例,年平均发现率0.15/10万;病人发现途径以皮肤科门诊接诊为主,发现38例,占92.68%。新发现病人87.8%是暂住,流动人口;新发现病人中多菌型与少菌型比值2.73:1;2年以内早期病例25例,占60.98%;Ⅱ级畸残率24.39%;工人患者31例,占75.61%。结论宝安区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应重点加强暂住人口的麻风病防治,尤其是工厂工人的麻风病防治。皮肤科门诊和工厂用工体检发现麻风病人,是目前人口结构特殊条件下最为经济可行的发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丹东市乙型肝炎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丹东市2008-2011年乙型肝炎的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1年丹东市报告乙型肝炎病例739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5.32/10万,无死亡病例。男性累计发病率106.63/10万,女性累计发病率43.34/l0万,男女性别发病率之比为2.51:1。发病无明显季节性,高发年龄为40-49岁和30-39岁,发病率分别为22.24/10万和16.75/10万,0岁组发病率最低为0.20/10万。职业构成中以农民为主,占乙型肝炎发病总数的29.63%。结论乙型肝炎纳入免疫规划,有效控制了儿童乙型肝炎发病率,今后预防和控制乙肝流行的主要策略应是加强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免疫接种率。重视和加强青壮年以及农民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同时加大血液制品和安全注射的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8年深圳市发现并登记的87例麻风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08深圳市新发现麻风病人87例,年平均发现率0.096/10万;病人发现途径以皮肤科门诊为主,发现75例(86.21%)。在87例新发现病人中,83.91%是暂住人口,多菌型与少菌型比值7.7:1,2年以内早期病例56例(64.37%),Ⅱ级畸残率26.44%;工人患者35例(40.23%)。结论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应重点对外来暂住人口的麻风病防治,尤其是工厂工人的麻风病防治。皮肤科门诊和工厂用工体检发现麻风病人,是低流行状态下经济可行的发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西河池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池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河池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0701例,年均发病率为165.16/10万;重症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43/10万,其病死率为10.94%。各县(市、区)病例报告超过1000例,3—7月为发病高峰期(占71.45%)。农村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高危人群,≤5岁的病例最多(占95.66%),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1)。重症病例、普通病例标本EV71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3.81%、29.62%,重症病例发生率与EV71型病毒核酸阳性率呈正比例关系。结论目前河池市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仍严峻,特别要加强农村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5.
长沙社区人群脑卒中患者发病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Yang QD  Zhou YH  Liu YH  Xu HW  Tian FF  Gu WP  Zhang L  Xia J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4):302-305
目的 了解长沙市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情况。方法 1986-1990年在长沙市社区随机选取的10000名人群中进行脑卒中发病监测。并进行其亚型分析。发现长沙市脑出血年发病率为171.7/10万,又从1991年起扩大监测人群至50000人,监测时限直到2000年12月。结果 1986-2000年12月,长沙市社区人群脑出血年平均发病率为128.5/10万(调整率为100.3/10万),脑卒中年平均发病率为238.9/10万(调整率为200.2/10万),脑出血占脑卒中的比例为53.8%。结论 长沙市社区人群脑出血连续15年中年平均发病率达128.5/10万,为世界脑出血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以少数民族居住为主的广西河池市近几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流行特征,为该市今后制定AHC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市11个市县区2004至2012年AHC病例疫情报告资料,采用Excel 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市的11个市县区在过去的9年中每年均有AHC流行,报告病例共8474例,年均发病率为25.10/10万,男女比为1.47:1。其中,2010年曾出现爆发流行,发病率为162.43/10万,每年9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67.69%;19岁以下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51.31%。结论:在过去的9年中河池市AHC流行仍然较严重,人群年均发病率高于广西全省年均发病率,防治任务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唐山市不同传播途径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探讨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订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唐山市2005-2010年的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87 599例,年均发病率202.81/10万;其中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为87.42/10万,居首位;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72.66/10万和40.40/10万;而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分别为2.32/10万和0.01/10万。结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仍是唐山市今后一段时间内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茂名市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2008~2009年茂名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茂名市手足口病疫情的控制策略。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茂名市2008年、2009年手足口病监测结果和防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2009年,茂名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389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38例,重症病例4例,死亡病例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7.58/10万,病死率为O.05%。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感染的占47.37%,CoxA16感染的占42.11%。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33:1,年龄中位数为2岁,5岁以下年龄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9.43%。茂名市居民对手足口病的知晓率为79.02%。结论茂名市手足口病主要致病病毒类型为EV71和CoxA16。各地均有发病,以人群集中的城镇居多,季节性差异不明显,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建立疾病监测系统,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是现时控制疫情的关键,加强幼儿园卫生监督管理、培训医生、加强防治知识宣传也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