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目的分析麻风可疑症状与确诊麻风的关系,促进麻风病例的早期发现。方法对深圳市2012-2016年报告的271例可疑麻风病例进行整理分析,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病程、麻风可疑临床症状、确诊结果,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对于确诊结果的预测模型。结果皮肤出现红斑白斑、斑块、结节不痒不痛,久治不愈(OR=173.46,95%CI:12.54~2 398.55);面部或耳垂出现肿胀或结节肿块,或四肢、躯干出现中央有"免疫区"环状皮损(OR=566.97,95%CI:4.98~64 577.82);酒醉面容,眉毛稀疏脱落(OR=106.85,95%CI:8.74~1 305.80);四肢局部皮肤感觉麻木或麻刺感或皮肤无汗(OR=55.06,95%CI:8.01~379.58),符合以上症状与体征者更倾向被确诊为麻风。回归模型灵敏度76.47%、特异度99.21%、总正确率为97.79%,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医务人员应注重对麻风可疑症状的掌握,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性地利用回归模型开展疑似麻风病例发现工作,对于麻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小组( SCG)模式对麻风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在广东省流动人口较多的深圳市开展SCG。深圳市近5年(2007~2011年)所有登记在册的麻风病现症病人及治愈者,以自愿的原则入组实验组。按地区分为2个组,定期开展集中式的自我护理和功能训练。采用访谈和问卷方式收集SCG小组成员SCL-90心理评分等数据,对两个SCG小组进行干预前后对比。结果:SCG研究后1年,两组自身对比SCG成员心理状态好转,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情绪、敌对方面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对比干预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成立自我护理小组,让麻风病患者和康复者能够自己照顾自己,能够通过相互交流和鼓励,共同促进畸残康复和心理健康,进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麻风病危害。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56例暂住人口麻风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圳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总人口从31万人,增加到目前432.9万人;其中暂住人口从1979年1500人增加到2000年的308.01万人,暂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三,许多麻风病人也随之流入我市.给麻风病防治、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现将我市暂住人口的麻风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确诊时TRUST滴度与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先天梅毒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妊娠梅毒患者按其是否在妊娠期接受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A组)和未治疗组(B组),按确诊时TRUST滴度分层比较2组间先天梅毒发病率的差异。结果A组先天梅毒发病率为1.95%,B组先天梅毒发病率为12.96%,两组间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x^2=18.4651,P=-0.000)。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1:2的孕产妇没有生育先天梅毒儿。A组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1:4的先天梅毒发病率3.70%(4/108),B组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1:4的先天梅毒发病率23.70%(321135),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x^2=19.017,P=0.000)。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1:4时,B组出现先天梅毒,且随着滴度的升高发病率大幅上升。结论母亲确诊时TRUST滴度的高低对梅毒垂直传播的发病率有重要的影响,可作为妊娠梅毒孕产妇选择妊娠结局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调查深圳市麻风病防治网络建设的历史与现状,研究麻风病防治网络应该如何合理配置、有效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防治工作质量。查阅深圳市麻风病防治历史资料,对深圳市各级麻风病防治机构的日常工作负责人进行访谈,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以慢性病防治院为中心与各级综合医院、社康中心和体检机构等综合性卫生服务体系相结合的麻风病防治网络,并以卫生行政考核制度来保障各级麻风病防治机构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低流行状态下深圳市基层医务人员和居民麻风病知识水平。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麻风病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76.3 4%的基层医务人员不知道如何治疗麻风病人 ;68.75 %的居民认为麻风病传染性极大 ,5 6.2 5 %的居民认为与麻风病人一起工作学习十分可怕。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对于麻风病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 ,在居民中还存在对麻风病人的严重歧视现象 ;需要进一步对基层医务人员和居民进行麻风病专业知识培训及广泛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8年深圳市发现并登记的87例麻风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08深圳市新发现麻风病人87例,年平均发现率0.096/10万;病人发现途径以皮肤科门诊为主,发现75例(86.21%)。在87例新发现病人中,83.91%是暂住人口,多菌型与少菌型比值7.7:1,2年以内早期病例56例(64.37%),Ⅱ级畸残率26.44%;工人患者35例(40.23%)。结论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应重点对外来暂住人口的麻风病防治,尤其是工厂工人的麻风病防治。皮肤科门诊和工厂用工体检发现麻风病人,是低流行状态下经济可行的发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规范驱梅治疗后RPR持续阳性的孕妇是否需要终止妊娠和血清固定孕妇是否需要接受孕期驱梅治疗。方法按RPR持续阳性时间将154例梅毒孕妇分为3组,6个月~1年为I组,(1~2)年为Ⅱ组,2年以上为Ⅲ组(血清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孕妇终止妊娠,继续妊娠孕妇分娩新生儿137例。所有新生儿经过随访,均未出现梅毒临床表现,RPR随访2年均可转阴,其中先天梅毒2例,出生时19s-IgM阳性1例,用苄星青霉素规范治疗后随访11月转阴;2年后随访TPPA仍阳性1例,用苄星青霉素规范治疗,现仍在随访中。10例低滴度血清固定孕妇,孕期未接受驱梅治疗,均成功分娩正常新生儿。结论规范驱梅治疗后RPR持续阳性梅毒孕妇可不终止妊娠,低滴度血清固定孕妇可以在密切监测的情况下不进行妊娠期内驱梅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1996年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麻风病预防控制措施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人口平均数计算发现率、患病率,结合新发现病例的性别、确诊时年龄、病期、发现途径、菌型比、传染来源和畸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6~2008宝安区新发现麻风病人41例,年平均发现率0.15/10万;病人发现途径以皮肤科门诊接诊为主,发现38例,占92.68%。新发现病人87.8%是暂住,流动人口;新发现病人中多菌型与少菌型比值2.73:1;2年以内早期病例25例,占60.98%;Ⅱ级畸残率24.39%;工人患者31例,占75.61%。结论宝安区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应重点加强暂住人口的麻风病防治,尤其是工厂工人的麻风病防治。皮肤科门诊和工厂用工体检发现麻风病人,是目前人口结构特殊条件下最为经济可行的发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麻风病发现及特征。方法:本对1985年-2000年发现并登记的92例深圳市户籍人口及暂住户口麻风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①患来源于户籍人口39例,占42.39%,暂住人口53例,占57.61%;男女比例2.7:1,多以青壮年为主;②发病型别以少菌型为主,占58.69%,但暂住人口多菌型病人明显高于常住户口;③早期发现率70.65%,首诊畸残率为9.78%;④常住户口病人规则治疗率为100%,但暂住户口病人规则治疗率低,为81.13%,失访率达18.87%。结论:麻风病的防治,应加大防治知识宣传,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对暂住户口麻风病人,应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好患的身体、心理、社会康复,实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