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辨证施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易激综合征是肠道功能性疾病。病因病机主要是忧思脑怒致肝郁气滞,进而伤及脾肾,胃肠等脏腑,肝旺脾虚,胃肠气滞是辨证的关键,治疗早期以疏肝健脾,调和肠胃为主,病久以健补脾肾,通阳化湿为法,并配合心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症复杂,病情反复,分三期辨治,以早期疏肝、中期健脾、后期温肾,同时配合饮食、情志调节,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抑肝扶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与治法,明确本病以肝郁脾虚为本,并在此基础上易损及心、肾。缕析肝郁脾虚证验方抑肝扶脾汤的组方配伍、炮制原则,阐释其治疗要义,并举肝郁脾虚、肝脾及心、肝脾及肾三则案例以示临床应用。[结果]肝脾不和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病机,且肝脾损伤有轻重、缓急之不同,其中肝郁脾虚者肝气较旺,脾气亦亏虚,往往病情更加缠绵。抑肝扶脾汤针对肝郁脾虚而设,治疗突出抑肝与扶脾并重,适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由验案可见,肝脾及心治兼宁心安神,肝脾及肾治兼温补脾肾,其目的均为平衡肝脾。[结论]抑肝扶脾汤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有效验方,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探讨徐陆周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并整理相关病例和资料,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介绍徐陆周教授的临证经验及遣方用药思路。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徐陆周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前驱期和初期以湿热为主,治当清热化湿、健脾助运;中期以寒湿为主,兼有脾阳亏虚、土虚木贼之候,治当温阳健脾、调和土木;后期脾虚及肾、肝旺乘脾,治当温肾助阳、养肝柔肝。风邪为患可出现在疾病的任意阶段,故升举清阳、祛风除邪之法当贯穿疾病始末。所举验案,患者疾病日久,寒湿阻遏、脾肾阳虚、肝脾不调,发为泄泻,治当健脾化湿、温补脾肾、疏肝理气、祛风止泻,以自拟经验方"白石温脾汤"加减治疗,收效甚著。[结论]徐陆周教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进行分期论治,见解独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为消化系统常见病,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病例举例,治疗思想等方面论述姜树民教授治疗腹泻型IBS经验。姜树民教授认为腹泻型IBS多以脾虚为主,肝郁,湿盛,肝脾不和亦多。治疗应以健脾为主,辅以疏肝祛湿之法治疗,并重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思想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病位在肠,脾虚肝郁为本病的病机关键。脾胃虚弱,水湿內盛,肠腑湿热,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本病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治以健脾疏肝、温清并用法,善用自拟肠复安随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治疗均以疏肝健脾为主,方选痛泻要方、四逆散、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痊愈70例,显效112例,有效132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89.7%。结论: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杨雨顺教授从医40余载,潜心研究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的关键是肾虚为主,肝郁气滞,肝脾肾失调,治以滋肾养阴清热,温肾健脾,补气养血,阴阳双补,交通心肾,滋阴疏肝.但临床上以肝肾阴虚症状明显,故提出调肝补肾为治疗大法.根据不同的临床辨证以自拟更年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同时注重调节情志,身心同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通过跟师侍诊,整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典型病案探讨周晓波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特色。该病病位虽在肠,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以调肝健中,运脾益肾,注重审证求因,肝脾同调,擅用风药,均衡饮食,身心并调,利于康复。周晓波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IBS-D)作为近年来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因其复杂且尚未明确的病因病机以及日渐上升的发病率而备受关注。肝郁脾虚,肝脾不调是IBS-D的关键发病病机,故临床上常以疏肝健脾法为基本治法来拟定疏肝健脾方进行治疗。近年来,对疏肝健脾方治疗IBS-D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将对相关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对刘凤斌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468条中药处方基于数据挖掘系统进行数据挖掘,验证刘教授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总结治疗经验。刘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脾虚为本,气滞、湿热为标,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肺等密切相关。治疗上可选用四君子汤、痛泄要方、芍药甘草汤、香连丸、葛根芩连汤等,合方或变方,并根据患者体质特点灵活加减。又基于熵聚类算法,对原有处方适当发挥,为新方的发掘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病证结合角度对功能性肠病进行诊治,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中医临床与基础实验的连接需要病证相结合的动物模型。因此,构建符合临床特征的病证结合模式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动物模型,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从而发挥中医对本病的辨证优势。目前多数学者常应用多因素复合法制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并且国内常见的病证结合模式下的IBS-D动物模型有肝郁脾虚型、脾肾阳虚型和脾胃湿热型3类,文章就病证结合模式下IBS-D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实验研究动物模型的制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上无特效药物治疗,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健脾疏肝、柔肝利湿止痛之法,用加味痛泻要方汤药口服治疗该病60例,有效率达95%,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巩固,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常见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1979年1月—2014年1月的全部期刊进行高级检索,从符合研究标准的31篇文献中提取证候要素,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034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中共获取43种证候类型,经证候规范后为24个证候类型,主要以肝脾不和、脾胃虚弱、肝郁气滞表现居多。其病理因素以气滞及气虚为主,病位在肠,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最易涉及到肝、脾两脏。结论: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辨证分型复杂多样,而证候要素相对简约,从构成证候的要素入手进行该疾病常见证候的分析研究,可为进一步确定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健脾调肝法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综合疗效。方法 :应用中医辨证、中药内服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189例 ,其中肝气郁滞型 4 9例 ,脾虚气滞型 53例 ,肝郁脾虚并重型 87例。结果 :痊愈 111例 ,好转 59例 ,总有效率达 89.9%。结论 :中医健脾调肝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调和肝脾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免疫学指标的作用。方法:临床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中IgG、IgA、IgM、C3、C4;血T淋巴细胞总数与亚群数目;IL-2水平,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前血清IgM含量明显升高,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T8^+细胞数目显著降低;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明显低下,IL-2低于正常组,经调和肝脾法治疗后过高的IgM含量显著下降(P〈0.01),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增强,抑制性T淋巴细胞(T8^+)恢复正常,IL-2也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体液免疫亢进,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调节机制紊乱,调和肝脾法中药能抑制某些亢进的体液免疫指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从而起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仔猪断奶后1~2 周,通常发生食欲差、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精神状况以及外 貌表现不佳等一系列变化的现象,总称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其病死率较高,即使耐受也会严重影响到仔猪后期 生长发育和成年后的生产性能,临床治愈率不高,并缺乏合适的实验动物模型用以研究。经文献分析,仔猪断奶 应激综合征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在病因、病机和证型上有共同之处。因此该文就仔猪断奶应激和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病因、病机、证型和相关实验动物模型做一综述,为应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 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临床复杂性疾病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中医病名为"肠郁"。郭朋教授根据IBS生理、病理特点,以疏肝健脾法调和肝脾,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疗效。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经典案例介绍等几个方面对郭教授治疗IBS经验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IBS提供理论和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属于中医的"泄泻""腹痛"。以前本病分型差别较大,治疗意见也不统一,文章介绍的D-IBS诊疗共识意见将其分为四种证型:脾虚湿阻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及脾胃湿热证,分别以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葛根芩连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文章综述了近3年口服中药分型论治D-IBS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