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表剂”作为中医学现代规范名词,其从名称到内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春秋至秦汉出现“解表”的概念与初步的运用。晋唐时期,“解表剂”的内涵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宋金元时期,出现“辛凉”与“辛温”两类“解表剂”,扩展了内涵。明清时期,首次出现“解表剂”一词,其内涵与现代“解表剂”相同,类似名称还有“解表方”“发表方”等。明清时期的医家将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之剂、辛平解表之剂、辛凉解表攻里之剂等,丰富和发展了“解表剂”的名称与内涵。现代中医界将具有解表功效类的方剂名称统一确立为“解表剂”。  相似文献   

2.
哮喘病方剂用药配伍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哮喘病古今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 运用数据库软件处理1 310首哮喘方剂.结果 哮喘方剂具有用药品种众多、药物种类广泛的特点,最常用的前几类药是止咳平喘、化痰、温里、补益、辛温解表、理气、利水渗湿、清热、收涩等;四君子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定喘汤、苏子降气汤、二陈汤等方剂作为基本方被各家广泛应用;通过古今方剂对比研究反映出用药的变迁与差异;与化痰常用的配伍有行气、清化、攻下、宣肺、温化、祛湿、消积、涌吐等.结论 方剂用药配伍规律的研究可以总结方法,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凡用宣散发表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并具有发表、解肌、透疹等功能的,统称为解表剂。即“八法”中的“汗法”。本类方剂一般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一、辛温解表辛温解表法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如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或微汗、脉象浮紧或浮缓等。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生姜、紫苏、羌活、防风、大葱等。代表方剂有桂枝汤、麻黄  相似文献   

4.
以糖酵解所产生的乳酸含量为指标,观察了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香蕾饮、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石甘汤、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等10个解表方对糖酵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辛温和辛凉两类解表方对糖酵解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可循。在两类方剂中,各自均有促进、抑制糖酵解或对糖酵解无影响的方剂。但是典型的辛温解表代表方麻黄汤和辛凉代表方银翘散,却显示出明显的不同,前者促进糖酵解,后者对糖酵解则有抑制作用,二者作用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5.
将《新方八阵·散阵》所列方剂分为散风寒、散风热、扶正气3类,分析其用药特点,并结合张景岳的学术观点,从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3个方面探讨张景岳解表散邪的辨治思想,望能指导临床治疗外感疾病与内伤杂病兼表证。  相似文献   

6.
解表法的临床运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表法由仲景《伤寒论》的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发表方剂为主统治一切外感热病,发展到运用辛温发表方剂应配合寒凉清热加减运用。至明清时代温病学形成,主张治疗外感热病应以寒凉清热为主,确立了辛凉解表的方法,遂形成了辛温辛凉两大解表方法及辛温辛凉两类解表方剂,此后辛温辛凉主治各异,泾渭分明。时至近代对解表法的运用又出现了辛温辛凉并施的辛温凉解法(辛凉复辛温法),既提高了临床疗效,又避免了早用或过用寒凉之弊,认为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或停留在过去对表证寒温不分的认识,而是由寒温不分到辛温辛凉区分运用的一种发展,说明对解表法的运用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自东汉张仲景开始,白芍被广泛的应用在解表剂中,与其酸、苦、微寒的性味,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功效,及与多种药物配伍后形成良好的解表作用密不可分。在方剂学16张主要的解表方剂中,白芍在4张方剂中被运用,在《伤寒论》112方中有33方用白芍。  相似文献   

8.
潘辉 《开卷有益》2014,(7):52-52
<正>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首方剂,方药由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炙)6克、生姜(切)9克、大枣12枚组成,是滋阴解肌、辛温解表的轻剂。风寒入侵人体肌表,本应畏寒发热、无汗,如果有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并有鼻鸣、干呕,是由于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的缘故,系表虚证。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风寒在表,治疗应当选用辛温解表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感冒刍议     
感冒是临床上最常见多发的外感病证,西医认为本病大多由病毒感染所致,抗菌素治疗无效,故对本病尚无特殊有效的方法。中医根据本病寒热虚实之不同性质,挟湿挟暑不同兼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辨证论治常获得很好效果。中医认为感冒的主要病因是六淫中的风邪,在临床上常有风寒、风热两大基本证型和挟暑挟湿等兼证。辛温以治风寒,辛凉以治风热为治感冒之大法。风寒误用辛凉,则其邪冰伏,汗不易出,每致迁延不愈或生它变;反之,风热误用辛温,则助热伤津,甚至动血伤血。辛凉辛温乃对整个方剂性质而言,非指一药一物之性耳。感冒虽以外因为主,然内有宿寒热常不容忽视,临床组方用药,应根据寒热主次及演变适当调配辛温辛凉、解表清里药的比例,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近10年来安神剂的现代研究概况。安神剂的现代研究涉及的主要方剂为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交泰丸等,主要侧重于药理研究方面,包括其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抑郁等药理作用,亦有药代动力学及化学、制剂工艺等研究,这为安神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认为安神剂的现代研究仍存在着对安神剂的作用机制研究不深入、不系统,对其制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实质研究较少等问题。因此围绕方剂学问题,针对证候—复方—疗效开展研究,对于揭示安神方药的本质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对配伍的现代研究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对配伍是中医方剂遣方用药的关键。本文从药对沿革、药对配伍原则、现代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药对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通过药对配伍这种形式,可以加深对方剂组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临床的选方用药和疗效的提高;对方剂配伍理论内涵的揭示及中医药理论的挖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和法及和解剂内涵的认识,历代医家及现代学者争议颇多。本文在系统追溯和法及和解剂发展源流的基础上,探讨和法与和解剂的内涵及其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和解剂的构成提出看法。和法是具有和解、调和等作用的一类治法。和解剂是体现和法的一类方剂,具有和解表里、调和脏腑等功用,主治表里脏腑失和证,常由多组性能相反的药味配伍而成。基于方证相关原理,和解剂所主病证以涉及多种对立性病机、病位多涉肝胆脾胃心肾、病势较缓等为特点。对"和法"与"和解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和解剂理论的完善,而且对开展治法与方剂关系的深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代表性解表方剂为研究对象,分析张仲景解表方剂中麻黄用法用量古今对应的关系,对现代用药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14.
现今之中医临床应用的辛温解表剂当以桂枝汤为多,桂枝汤的研究从基础到临床俯拾皆是,相形之下,桂枝汤类合方应用多而基础研究较少.据笔者目前收集的资料,对以桂枝汤为基础的合方应用做以下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5.
葛根黄芩黄连汤,大多认为是解表清里,或为表里双解剂。如《伤寒贯珠集》:“其病为表里并受之病,故其法亦宜表里两解之法,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解肌于表,芩连清热于里,甘草则合表里而并和之耳。”《冉注伤寒论》:“总之此项方剂意义,为表里双解,了无疑义。”《方剂学》:“解表清热”等均持此见,似乎已成定论,细究之则不然。笔者认为,葛根黄芩黄连汤之作用,重在清解里热,应属清热剂,不归解表剂。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16.
宋金元是中国古代史中最具创新特色的时代,是中医史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高峰时期。历经东汉时期经方的"麻桂剂"和魏晋南北朝、晋唐时期的葱豉结构后,在宋金元时期迎来了羌防剂从理论到临床广泛应用。羌防剂的显著特点包括轻发汗、祛风除湿及分经论治。羌防剂的创新既受宋金元时期文化和社会氛围的影响,也是解表方剂适应这一时期气候变迁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桂枝汤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的首方.本方是辛温解肌的代表方剂,有发汗解表的功效,但桂枝汤中的发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药效,主要起到调和营卫,解肌祛风,活血脉,扶正祛邪,表里同治,泄外护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解表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量古今文献的基础上,立足于历代医家对表证治疗用药的临床实际,对表解用药的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系统分析了辛散透邪与寒凉清热解毒在表证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单用辛温者虽发汗透邪力强,但易助热伤阴;单用辛凉、寒凉者、虽能泄热解毒,但表散之力不足,又易致寒凉冰伏或寒凉伤阳。最终阐明了辛温与辛凉或寒凉清热解毒药相互配伍,已成为现代解表方的重要组方原则,体现了解表方药的用药规律,是表证治疗获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朱颖  朱英  王权 《中国乡村医生》2008,24(10):42-43
小儿热证治用七法解表法凡温邪病毒外袭,病在卫分,病邪尚未传经入里,可出现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红、脉浮等症,皆可用解表药,但要区分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温解表用辛温解表汤(朱永厚自拟方),药以麻黄、荆芥、紫苏为主。头痛重者加辛夷, 疹出者加胡荽、赤橙柳,咽部肿痛加元参,夏季发热者去麻黄加香薷,咳嗽者加前胡等。辛凉解表选用辛凉解表汤(朱永厚自拟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内经》“发表不远热”的角度将《伤寒杂病论》中运用麻黄的主要条款归纳为十一个类型。即:解表散寒、解表清热、解表行水、解表退黄、解表蠲痹、解表温里、发越郁阳、解表止痉、解表止利、解表止痒、解表涤饮。肺主肌表,六淫之邪袭居肌表引起的多种病变,其病机总以肺失宣肃为主导,治疗大法当开腠以散之,开腠非辛温药难达。麻黄辛温,质地轻扬,主入肺经,为解表要药。故凡肌表遇之证,毋受寒热虚实之疆界,皆可选用麻黄。在组方中麻黄或为主或为从,总不脱却发表启腠之用,正中表证病机。同时结合现代医学临床,拓宽麻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