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CT增强扫描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就诊的13例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其特点,再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其CT增强扫描特点。结果 5例患者术前误诊为肾癌,4例术前诊断正确,4例在鉴别诊断中提到该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部不适或体检发现。4例较大肿块含明显脂肪成分表现为混杂密度,9例患者CT平扫均呈等或稍高密度,4例三维重建显示病灶呈"楔征",9例患者强化方式为"快进慢出"型,4例为"快进快出"型,5例强化相对较均匀,9例强化不均匀。结论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前诊断准确性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与肾癌难以鉴别,但当病灶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三维重建形态呈"楔征",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型,强化程度较均匀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王小松 《吉林医学》2012,(10):2132-2133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CT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2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平扫肿块均呈高、等、低均匀或混杂密度影,其中18例可见明显脂肪组织影,1例巨大肿瘤病灶内显示有高密度出血灶。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不同程度强化,脂肪组织及出血区无强化,部分患者血管呈条索状和斑点状强化影。结论:16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灶内的脂肪、血管、平滑肌成分及肿瘤病灶内的出血灶,病变内脂肪组织存在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特征性表现,16层螺旋CT检查可作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患者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CT示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密度不均或均匀,脂肪呈点、片或网格状分布于瘤体中央或边缘;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不同程度强化,脂肪成分不强化,部分患者血管呈条索状和斑点状强化。结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征象具有特征性,病灶内是否含有脂肪组织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全部病例均作上腹部CT平扫、增强动脉期及门脉期扫描,其中3例加病灶薄层扫描,2例加延迟期扫描。结果CT平扫8个病灶均呈低密度,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有强化,门脉期5例病灶仍有持续强化;8例中5例病灶内有明显脂肪成分,3例含脂肪较少经薄层扫描显示脂肪成分。结论含脂肪较多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常有典型的CT表现,诊断容易;含脂肪较少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经薄层扫描能提高脂肪的检出率,从而能提高病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平扫肿块均呈等、低、高低混杂密度影,17例显示有脂肪密度影,3例显示有高密度出血灶.增强扫描皮质期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低于正常肾实质,脂肪、坏死囊变、出血区无强化,分泌期肿块持续强化.结论 CT能显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块内的脂肪成份,增强扫描能了解肿块的强化方式,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T诊断肾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与透明细胞癌(CCR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0例肾病患者,其中47例肾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43例透明细胞癌患者,利用CT扫描重新进行诊断。探析CT技术对这两种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临床价值。结果:CT对肾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透明细胞癌准确诊出率均很高,且病灶钙化常见于透明细胞癌,少见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平扫密度高于透明细胞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强化程度低于透明细胞癌。结论:诊断中注意病灶钙化、CT平扫密度值以及细胞强化程度,将使得CT诊断更具有临床价值,更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HAML的CT表现。结果:CT平扫7例8个病灶均为不均匀低密度,其中5个可测及脂肪密度,1个可见低密度囊变区及高密度出血区。增强后动脉期8个病灶均显著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6个病灶持续强化,5个病灶可见中心血管影。2例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综合病灶中的脂肪成分以及动脉期显著不均匀强化、门脉期或延迟期持续强化、中心血管影等动态强化特征,大部分的HAML在术前都可以作出明确诊断,对部分少脂肪或/和缺乏典型强化特征的HAML要注意与其它肝脏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发现能够鉴别肾微脂肪成分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肾癌的典型CT特征.方法 奉组包括15例肾微脂肪成分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50例肾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平扫,皮髓质期及分泌早期).分析常见的CT特征,包括平扫时的密度,增强时的特征(如是否均质强化,强化时的CT值,强化的时效特性),肿瘤边缘,肿瘤中心的位置,瘤内钙化.结果 均质强化和延时强化是肾微脂肪成分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典型CT特征,对于二者的鉴别有重要价值.结论 双期增强螺旋CT对于鉴别肾微脂肪成分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肾癌有重要价值,均质强化及延时强化是提示微脂肪成分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有价值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苏祁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396-1397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LL)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结果: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位于肾上极6例,位于肾下极4例,位于肾盂区3例。CT平扫肿块边缘清楚,其内密度不均匀,12例肿块内有脂肪密度灶,1例肿块内无脂肪密度灶,13例中无一例有低密度坏死灶。增强扫描13例除脂肪密度灶不强化外,其他部分均呈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CT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14-117
目的 探讨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肾细胞癌44例和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1例,在德国西门子炫速双源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中观察比较肿瘤大小、有无钙化、有无坏死、边缘清晰情况、假包膜存在情况、是否单发及强化延迟的存在情况,进行平扫期及三期动态增强,得出平均CT值。结果 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肿瘤成像大小要小于肾细胞癌,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钙化、坏死、假包膜、强化延迟的情况较肾细胞癌少,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边界情况较肾细胞癌清晰,并且大部分为单发,比较肾细胞癌患者与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平扫和各期增强扫描的CT值可以发现,在平扫期、皮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肾细胞癌患者的CT值高于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在鉴别诊断肾细胞癌与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肿瘤内寻找脂肪成分是鉴别肾细胞癌与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关键,对于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应用CT进行肿瘤强化程度以及强化模式的选择是主要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poma,EAML)的CT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O例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病灶,突出肾轮廓之外,CT平扫呈等或稍高于肾皮质。5例位于右肾,4例位于左肾,1例双肾多发。10例密度均不均匀,2例其内见大片囊变坏死,1例见点片状出血灶,3例含脂肪成分。6例边界清楚,4例边界不清,肾包膜受侵;4例直径大于6cm。增强扫描8例病灶实性部分均呈“快进快出”,2例富含脂肪成分病灶实质期见多发迂曲的血管。结论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诊断对该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2年6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0例E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女性9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36岁,3例在体检时发现,7例有阳性体征。彩超可见囊实性或不均匀实性病灶;CT平扫呈低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可见不同程度的强化;MRI在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呈不均匀强化。8例行肾脏部分切除术,1例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1例行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8例诊断为EAML;2例病理诊断为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部分呈EAML。免疫组化染色HMB-45(+)、Melan-A(+)、SMA(+)、CK(-)。术后随访时间7~5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暂未发现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EAML在临床上较少见,早期症状不明显,确定诊断依靠术后病理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EAML具有恶性潜能,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目前预后尚无统一认识,需要长时间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3.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 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的 CT检查资料 ,重点探讨了 CT在不典型肾 AML 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本组资料中 ,2例为双侧性 ,4例为合并肾包膜下出血 ,2例为很少脂肪或无脂肪者。CT诊断肾 AML的准确性为 82 % (14 / 17)。结论 :适当的扫描方法是 CT诊断不典型肾 AML 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肾错构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错构瘤的螺旋CT表现。方法:对11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乏脂肪AML的螺旋CT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例均为单发肿块,平扫表现密度均匀者6例,不均匀者5例。增强扫描5例肿块皮质期及实质期均表现为均匀强化;5例内有囊变区肿块,实质部分皮质期不均匀强化,实质期表现为均匀持续强化;1例表现为不均匀环状强化,边缘不规则。结论:均一强化和持续强化为乏脂肪AML的螺旋CT表现特征,结合临床多无明显泌尿系统症状的特点,可在术前与肾癌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持向量机在CT鉴别诊断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CT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 R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70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脏肿瘤(EAML、cc RCC病变各35例),采用支持向量机法综合分析其CT特征表现,判定其所属类型。结果支持向量机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EAML病变的诊断正确率为100%;对cc RCC病变的诊断正确率为94.59%;总体平均判别正确率为97.14%;训练集诊断正确率为97.30%;测试集诊断正确率为96.97%;与bagging和adaboost分类算法诊断符合率相接近。结论支持向量机法有助于CT鉴别诊断EAML和cc RCC,可用于辅助日常阅片工作,尤其是年轻医师或基层医院医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AML)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14例AML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并复习文献,重新复查切片确诊.结果 肾AML 13例,肝AML 1例,女性13例,男性1例,年龄30岁-78岁,平均53.4岁;临床表现:肾AML以腰,腹痛、腹部包块,血尿为主,初诊肾错构瘤5例、肾肿块查因4例,肾癌4例;均行患肾切除术;肝AML为腹部隐痛,CT示肝肿块,拟肝癌,行肝叶切除.病理特点:AML由脂肪组织,畸形血管和平滑肌三种成分按不同比例构成,6例平滑细胞呈梭形、上皮样形、透明细胞形.结论 AML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病理检查可确诊.瘤细胞异型性非恶性诊断标准,免疫组化HMB45等标记对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分析8例肾血管平滑肌肪瘤的CT表现,认为其CT表现具有特征性。典型CT表现是:平扫为含有脂肪及软组织成份的混杂密度块影,边界清楚;增强后软组织部份不同程度强化。同时讨论了CT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18.
肾错构瘤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肾错构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明特点。方法:对1987年1月至2003年3月20例(共23个病灶)肾错构瘤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兮析。结果:含脂肪组织较多的肿瘤14例(共17个病灶);少脂或无脂肿瘤6例,2例经薄层CT扫描发现常规扫描不能确定的脂肪成分。结论:含脂肪较多的错构瘤CT及MRI表现典型,诊断容易;少脂或无脂的错构瘤由于部分容积效应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薄层CT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对比脉冲序列造影成像技术(CPS)在肾脏错构瘤造影成像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肾脏错构瘤患者(28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观察.分析其造影增强的图像特点。结果28个病灶均获得清晰的肿瘤动态造影灌注图像。肾脏错构瘤的造影特点表现多样,造影征象与肿瘤大小相关.小肿瘤(直径〈2cm)多表现为掩盖样快速强化,直径≥2cm的肿瘤多表现为慢速填充的造影征象。结论CPS清晰显示了肾脏错构瘤的血流灌注形态学特点,对≥2cm的肾脏错构瘤更能清晰显示其微循环灌注特点,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