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上半年期间住院手术病人,随机抽取90例4科室Ⅰ类切口手术病人的完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例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单联用药中有12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13.3%,78例未用,占调查中的86.6%.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例9例,占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的75%,不合理使用病例3例,占25%.预防用药品种部分选择起点太高,用药疗程过长.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一定问题,应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0例Ⅰ类切口手术中,有359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9.8%,其中绝大部分(350例,97.5%)于术前0.5~2h给药;总的邓防用药时间≤24h有57例,占预防用药的15.9%,25~48h的有72例,占预防用药的20.1%,大于48h的有230例,占预防用药的64.0%.预防用药其6类,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69.2%,主要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其次是青霉素炎(12.5%);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以单一用药为主.结论:该院在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对外科医生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加强手术后的观察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113例手术患者采用回顾性医院感染调查,对113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腹部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切口感染率,围手术期未用药的为15.67%。切口长度〉12 cm为11.7%。切口未使用抗菌药物冲洗的为15.22%。结论围手术期用药、切口抗生素药物冲洗可减少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普外科3种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医院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及腹外疝手术病历300例,分析其预防用药的合理性。结果:300例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108例,未用药192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3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43.56 DDDs,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西丁,其次为头孢地嗪,氨曲南及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预防用抗菌药物的108例全部为术前0.5~2 h内给药,无术中追加用药情况,术后用药时间未超过24 h的有69例,占63.89%,超过24 h的49例,占45.37%;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预防用药时限、品种、权限不当。结论:医院普外科清洁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而且是否使用抗菌药物与感染发生并无关系,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剖析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部分指标,探索更有效可行的操作方案。方法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依据相关政策对我院2011年4-12月间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干预、统计分析,重点监测给药时机、手术部位感染、合理率、未用药率。结果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准确率、合理率、未用药率等明显提高,而手术部位感染率没有明显增加。结论把握好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给药时机,减少预防用药,安全性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明祥  黄健  钱云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175-2176
目的:调查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结直肠癌外科手术的病例134例。回顾性调查围手术期(术前、术中及术后)抗菌药物品种、联合用药、持续时间、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结果:134例患者围手术期全部使用抗菌药物,甲硝唑231例次(占35.6%),庆大霉素128例次(占19.7%),头孢菌素类127例次(占19.6%),喹喏酮类药物92例次(占14.2%),β-内酰胺类71(占10.9%)。用药时程≤3天、3-7天、>7天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分别为:8.3%、6.5%、24.2%,用药时程≤3天和3-7天组术后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7天组术后感染率显著高于一周内停药的患者(P<0.01)。围术期单药、二联和三联及以上用药的比率分别为20.1%、55.3%、27.6%,但各组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院肠癌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素时间过长,药物选择不合理,药物起点高,联合用药组合多等现象,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围手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确保安全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分析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关系,为I类切口手术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自2011年5月~2013年12月对我院住院患者所有2306例I类切口手术监测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及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883例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且未发生切口感染;在预防用药1423例中,有12例发生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52%,监测例数中无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不良反应记录。结论:我院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大幅度下降,合理用药率大大上升;I类切口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有用药指征时,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既能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又能确保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在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对骨科、普通外科、妇产科和眼耳鼻喉科不同年间的同一时间段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别进行三轮目标性监测,并进行统计分析与干预。结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降到76.36%,在手术前30min~2h给药率提高到了99.11%,手术结束后24h停止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提高到31.25%,切口感染率三轮均为0。Ⅱ类切口手术,在手术前30 min~2 h给药率提高到了70.50%,手术结束后24 h停止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提高到9.17%,切口感染率三轮分别为1.76%,0.82%,1.53%。结论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在逐步规范,而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无显著变化;目标性监测对规范围术期用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思芸 《西部医学》2016,28(10):1455-1458
目的探讨规范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为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药师干预前医院2012年6~8月符合条件的1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例资料与药师干预后2013年6~8月的1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对两次调查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品种选择、给药时机、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的100例患者全部预防性应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率为100.00%;术前0.5~2小时开始用药者78例(占78.00%),术前2~24小时开始用药者14例(占14.00%),术后开始用药者8例(占8.00%),预防围手术期感染的用药疗程合理为8例(占8.00%),平均抗菌药物总费用为934.70元,平均住院总费用为7083.10元,人均住院时间为295.20小时;干预后100例患者中有16例(占16.00%)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2小时开始用药者100例(占100.00%),术后无患者用药,预防围手术期感染的用药疗程合理为100例(占100.00%),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为2.00元,平均住院费用为4671.40元,人均住院时间为162.20小时,感染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干预可使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品种选择、分级管理、用药疗程更加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监测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对实施手术的患者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监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方法、用药时间、手术部位感染与临床治疗效果等,将所有调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统计分析,作出诊断性结论。结果监测骨科手术382例,46例未使用抗菌药物,336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87.96%;7例手术部位感染分泌物中分别检出表皮葡萄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阴沟肠杆菌2株。Ⅲ、Ⅳ类切口感染率高于Ⅰ、Ⅱ类切口,急诊手术感染率高于非急诊手术,开放切口感染率高于闭合切口,手术前0.5~2.0h 使用抗生素感染率低于手术后使用抗生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手术时间≥3h 与<3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切口感染发生的关系,从而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610例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13例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在应用抗菌药物的197例患者中,3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52%。结论 I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我院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赖萍  李静  卫亦荣 《广西医学》2012,34(6):782-783
目的 了解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10月1 172例Ⅰ类手术切口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频率、联用情况、用药时间以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 172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3%,术前0.5~2 h用药占32.8%,平均用药时间3.7 d.抗菌药物前3位是阿莫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钠和头孢唑林.结论 我院Ⅰ类手术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医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等知识培训,避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及疝气修补术3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0年1-12月224例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病例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4例Ⅰ类切口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2.58%,涉及10大类14个品种,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0.5~2h的有63例,给药时机合理率为34.05%,总的预防用药时间≤24h的有64例,用药时间合理率为34.59%,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无指证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术前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及联合用药等方面。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须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馨 《医学教育探索》2012,27(6):595-596
目的 评价眼科医院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现状,以控制围手术期全身使用抗菌药物,促进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设计调查表,随机抽取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科、青光眼科、眼底病科、眼眶科、斜弱视科、泪道科、角膜科7个科室2011年5—9月住院病历各20份,总计140份。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原则》,分析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抽查的140份住院病历,有118份为手术病历,共做手术131例次,其中I类切口清洁手术96例,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全身预防使用率38.6%。结论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眼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基本符合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15.
郭宝均 《中外医疗》2016,(12):38-40
目的:探讨在该院的手术条件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53例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按照患者有无高危因素、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分组,统计各组患者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比有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了17.28%;无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比无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只提高了0.31%。结论在该院的手术条件下,有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无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可无需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手术预防,切口感染率变化不大,验证了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征在该院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380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用药的规范化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380例清洁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380例围手术期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304例,使用率为80.0%,共涉及5类11种,术前30min-2h使用抗菌药物占97.0%,抗菌药物平均使用(1.17±0.75)天。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包括未用抗菌药)共有239例占62.9%。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的选药,用药时间过长、品种更换,药物使用超量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我院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现状,进一步推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合理化. 方法 对210例Ⅰ类与Ⅱ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208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前30min、术前2h及术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者分别占6.73%,13.94%,79.33%.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率最高,其次是三代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术后单用、二联、三联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分别为66.83%,25.48%,7.69%.I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为5.56d,≤3d者39例(29.32%);Ⅱ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为7.15d,≤3d者19例(25.33%).结论 基层医院胃肠外科普遍采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但严格按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原则应用者少,必须加强抗菌药物围手术期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院围手术期病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合理性.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480例病例中,无发生切口感染,全部为I期愈合.I类切口276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90.9%,联合用药率为20.3%.Ⅱ类切口204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联合用药率为73.0%.二者在选药评价、药动学指标、联合用药评价及药效学指标的评价均基本合理.结论 我院囤手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应坚持严格执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抗茵药物使用原则,以纠正个别不当之处如用药时机、选药品种、联合用药、疗程等,持续提高我院合理应用抗茵药物的水平. 者的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480例病例中,无发生切口感染,全部为I期愈合.I类切口276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90.9%,联合用药率为20.3%.Ⅱ类切口204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联合用药率为73.0%.二者在选药评价、药动学指标、联合用药评价及药效学指标的评价均基本合理.结论 我院囤手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应坚持严格执行 范的围手术期抗茵药物使用原则,以纠正个别不当之处如用药时机、选药品种、联合用药、疗程等,持续提高我院合理应用抗茵药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爱保 《中国厂矿医学》2011,(12):1159-1160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并评价其合理性,促进围手术期合理预防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270例手术病例中有231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68.8%术前用药时间合理,71.0%术中用药合理,较多病例术后用药时间不合理。Ⅰ、Ⅱ、Ⅲ类手术切口类型占67.5%、22.1%、10.4%,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占54.1%,两药联用占38.5%,多药联用占7.4%。共涉及20个药品,其中头孢菌素最多,静脉滴注是主要给药途径。结论我院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尚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0.
2009年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春宏  权利  刘艳  刘文琳  曹婷 《吉林医学》2011,32(16):3263-3265
目的:调查和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09年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20例,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使用合理54例,占45.0%;不合格使用抗菌药物66例,占55.0%。预防用药起点高,种类选择欠妥,用药疗程过长。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较多问题,亟需加强临床医生规范化用药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