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梗死前7d内有心绞痛发作组(Ⅰ组,缺血预适应组),共103例;无心绞痛发作组(Ⅱ组,非缺血预适应组),共67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心肌梗死面积及病死率等。结果:Ⅰ组梗死面积显著小于Ⅱ组,其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Ⅱ组,P均〈0.05。结论:缺血预适应  相似文献   

2.
常桂兰 《广西医学》2002,24(6):818-819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前24小时内的缺血预适应(IP)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4例急性Q波心肌梗死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肌梗死前有无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分为两组,IP组32例,发病前24小时内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无IP组62例,发病前24小时内无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结果:IP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峰值、严重心衰及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显低于无IP组(P<0.05或P<0.01)。结论:AMI前24小时内的IP现象可以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梗死的近期预后,降低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睢向英 《中原医刊》2002,29(2):11-12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前 2 4~ 72小时内有心绞痛发作的 3 5例与无心绞痛发作的 3 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梗死面积、死亡情况。结果 :发现两组梗死范围、心衰情况、心律失常、休克、病死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缺血心肌有保护性作用 ,增强其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发作与梗死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梗死前72h以上有无心绞痛病史,分为观察组(有心绞痛)48例和对照组(无心绞痛)77例,对两组的梗死面积、并发病和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梗死面积小(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对心肌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立春  陈国桢 《实用新医学》2006,7(12):1075-1077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IRE)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后的临床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发病前48h前有无心绞痛分为两组,即缺血预适应组(A组)和对照组(B组),所有患者予尿激酶150万IU静脉溶栓,观察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梗死范围、溶栓再通率、住院期间死亡率以及心功能的情况。结果①A组溶栓后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衰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P〈0.05)。②CTn—I值、CK及CK—MB峰值浓度A组低于B组(P〈0.01)。③A组溶栓再通率和LVEF高于B组(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可以模拟缺血预适应现象,减少心梗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限制梗死范围,增加溶栓再通率,改善左心室功能和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曾有人提出心肌缺血预适应(IP)现象,认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多次发作不稳定心绞痛可使缺血处于IP状态。而此状态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会产生良性影响。本文收集了92例心肌梗死前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AMI患者梗死面积、并发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林海涛  林莉 《黑龙江医学》2005,29(8):605-605
缺血预适应是指在接受短暂的缺血刺激后心肌对缺血损伤的耐受性增强,以致于明显延长了产生不可逆损伤的时间。本文通过对初次心肌梗死溶栓再通患者梗死前24h内有无心绞痛发作的研究,探讨缺血预适应对溶栓再通患者近期临床过程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6~2002年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患者60例。根据心肌梗死前24h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两组:缺血预适应组26例,无缺血预适应组(对照组)34例。急性心肌梗死根据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改变诊断。以心电图确定梗死部位。按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制定的标准判断血管再通。观察指标: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梗死前心绞痛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 心绞痛组多部位梗死、肌酸磷酸激酶峰值、泵衰竭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对AMI后梗死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泵衰竭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梗死前心绞痛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 心绞痛组多部位梗死、肌酸磷酸激酶峰值、泵衰竭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对AMI后梗死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泵衰竭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发作与梗死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梗死前72h以上有无心绞痛病史,分为观察组(有心绞痛)48例和对照组(无心绞痛)77例,对两组的梗死面积、并发病和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梗死面积小(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对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70例ST段抬高AMI溶栓患者,根据发病前24h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缺血预适应组(IP组)和非缺血预适应组(NIP组),观察两组心肌酶峰值、住院并发症和近期病死率.结果 ①IP组心肌酶峰值,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发生率和近期病死率低于NIP组.②IP组溶栓再通率高于NIP组.结论 缺血预适应可改善溶栓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
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前24小时内的缺血预适应(IP)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44例急性Q波心肌梗死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肌梗死前有无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结果 A组多为前壁梗死,心肌梗死面积、CK峰值、严重心衰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或P〈0.01)。结论 AMI前24小时内的IP现象可以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梗死的近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近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 (CCU)住院的初发AMI患者 346例 ,依据AMI发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有心绞痛和无心绞痛组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主要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有心绞痛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 9.13%、1.94 %、3.88% ,明显低于无心绞痛组的 4 0 .33% ,8.6 4 % ,11.5 2 %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发作的AMI患者近期预后较无心绞痛患者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冠脉血管再通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6例AMI并进行尿激酶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心绞痛组(IP)与非心绞痛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浓度、冠脉再通率、左室功能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IP组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率及再通速率高于对照组(P〈0.05);(2)IP组AMI后血清心肌酶峰值、梗死面积及心脏主要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IP组AMI后EF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梗死前心绞痛的缺血心肌起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提高AMI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从而减少梗死面积和心肌损害程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4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心绞痛和无心绞痛两组,观察其心肌梗死范围、心肌酶峰值、严重心律失常、KillipⅡ级以上泵衰竭、左室射血分数(LVEF)、梗死后心绞痛和病死率.结果:心绞痛组小面积心肌梗死发生率和LVEF高于无心绞痛组,而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峰值、KillipⅡ级以上泵衰竭、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均明显低于无心绞痛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对AMI的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缺血预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有或无心绞痛史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病例225例,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两组进行临床对比:I组梗死前有心绞痛史,Ⅱ组梗死前无心绞痛史。结果:两组病例心定(均为NYHA标准Ⅲ~Ⅳ级)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休克的发生率为25.44%,比I组11.71%高,两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住院死亡率为14.04%,比I组5.41%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前有心绞痛史的患者其休克和住院死亡率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前无心绞痛史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前的缺血刺激,对梗死心肌具有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伴或不伴有梗前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近期预后。方法 观察分析首次AMI住院的病人 15 2例 ,分为IP(+ )组和IP(-)组。对比两组梗死面积、心衰及住院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IP(+ )组较IP(-)组心肌梗死范围小 ,酶峰低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衰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降低 (P均 <0 .0 5 )。结论 心肌缺血预适应可保护心肌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 (IP)对心肌梗死及QT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对 98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IP组和对照组。结果 IP组大面积梗死 ,肌酸磷酸激酶 (CK)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峰值、KillipⅡ级以上泵衰竭、住院病死率及QT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但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对AMI具有保护作用 ,主要表现限制梗死面积扩大 ,降低泵衰竭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及缩小QTd。  相似文献   

19.
沈新平  张敬明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412-1413
实验表明:反复短时的冠状动脉闭塞可以为随后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心肌缺血提供不同程度的耐受性,即缺血预适应(IP)。提前发生的心绞痛诱发的缺血预适应对随后发生的长时间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可以限制心肌梗死范围甚至降低病死率。笔者回顾性分析1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有心绞痛患者与无心绞痛患者的近期预后,并按时程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比较,以探讨梗死前心绞痛产生的缺血预适应对缺血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帆  张双  张福春  曾辉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3):2127-2129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第一次急性心肌梗死前1周内有无心绞痛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83例年龄≥75岁的高龄老年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急性心肌梗死前1周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心绞痛组(41例)和无心绞痛组(42例),观察其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并比较两组间心功能有无差异。结果心绞痛组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与无心绞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所测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发作对高龄老年初发心肌梗死患者无保护作用,不能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