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高含量银杏黄酮苷注射液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高纯度银杏黄酮注射液(以下简称“EGB注射液”)进行质量分析及药物安全实验,并与德国生产的“金纳多”注射液(以下称“金纳多”)进行比较,找出质量的差异,为该制备方法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HPLC),分析EGB注射液及“金纳多”有效成分及含量。结果 在银杏叶提取物均为17.5mg/5ml条件下,测得金纳多中银杏黄酮苷为4.2mg,占提取物的24%,水解苷元、槲皮素、山萘酚、异鼠李素含量分别为160.8μg/ml、144.87μg/ml、30.57μg/ml。总萜内酯含量为0.082mg/ml,萜内酯B约为零;该注射液中银杏黄酮苷为8.7mg,占提取物的49.8%,水解苷元、槲皮素、山萘酚、异鼠李素含量分别为440.5μg/ml、253.7μg/ml、69.42μg/ml,萜内酯总含量为0.1544mg/ml,萜内酯B为0.0532mg/ml。两项指标均高于“金纳多”。结论 EGB注射液中银杏黄酮含量成倍提高,萜内酯总含量较“金纳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菟丝子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结果:芦丁的回收率为99.04%,RSD=1.12%;槲皮素的回收率为101.33%,RSD=4.02%;山萘酚的回收率为98.68%,RSD=1.25%。结论: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菟丝子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HPLC测定银杏提取物中主要黄酮和萜内酯含量的优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银杏提取物(GBE)中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和四种萜内酯化合物含量的优化方法。方法:GBE中黄酮苷水解后稀释,由反相HPLC测定黄酮含量;GBE用甲醇溶解后,经酸性氧化铝柱净化,由反相HPLC测定萜内酯含量。结果: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分别在5~60、5~60、2.5~40ng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以槲皮素计)为95.4%,相对标准差(RSD)为2.3%;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在0.5~7.5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RSD=2.4%)、99.3%(RSD=1.9%)、97.4%(RSD=1.8%)和97.9%(RSD=2.5%)。结论:本法快速、有效,可用于银杏提取物中黄酮和萜内酯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 HPLC 法测定维药恰麻古中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方法采用 HPLC 法测定新疆阿克苏、吐鲁番、伊犁地区维药恰麻古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25∶75,v/v);检测波长:257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恰麻古中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0.0105~0.2100 mg/mL 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 为2.4%(n =9),新疆阿克苏、吐鲁番、伊犁产地恰麻古中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分别为0.702、0.334、0.524 mg/g。结论 HPLC 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恰麻古质量评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垂盆草颗粒中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垂盆草颗粒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三氟乙酸溶液(46:54),检测波长371nm,柱温30℃。结果:槲皮素在6.22μg/mL~62.2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0%(RSD=I.2%,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垂盆苹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伯利亚接骨木中槲皮素、芦丁含量。方法采用 HPLC 法,色谱柱:Agilent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49∶51),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芦丁在0.2~1 mg/m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8%,RSD=2.04%(n =9);槲皮素在0.8~8μg/m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23%,RSD=0.96%(n =9)。槲皮素含量为0.0971~0.1985 mg/g,芦丁含量为7.785~13.300 mg/g。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西伯利亚接骨木药材芦丁、槲皮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完善西伯利亚接骨木的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金雀花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建立HPLC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雀花中槲皮素和山萘酚进行定性鉴别,槲皮素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2∶1为展开剂,山萘素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采用色谱柱:Shim-pack VP-ODS(150mm×4.6mm),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25℃。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测到槲皮素和山萘酚,槲皮素、山萘素、异鼠李素分别在0.01~0.1、0.002 5~0.025、0.002 5~0.025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100.4%、101.7%。RSD分别为1.3%、1.4%和1.9%。样品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含量为1.2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金雀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新疆产两种槐花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了新疆产两种槐花(槐、刺槐)中芦丁及槲皮素含量。方法:色谱柱:ZorbaxC18柱,流动相:甲醇-水-乙酸(40:57.5:2.5),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结果:槐和刺槐花蕾、花中芦丁的含量分别为13.88%、10.48%、0.1288%、0.1744%,槐花花蕾、花中槲皮素的含量为0.1415%、0.2158%。结认:为地产槐花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国内不同产地蜂胶中槲皮索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Diamonsil(钻石)C18(46ra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0.4%的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槲皮素的含量,河南最高,为27.800mg·g^-1,其次是山东和甘肃,分别为26.150mg·g^-1,14.065rag·g^-1,内蒙古最低为10.754mg·g^-1。结论:不同产地蜂胶中槲皮素的含量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消旋山莨菪碱合剂中消旋山莨菪碱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瑞士Spherigel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二氢钾(22:78);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7nm。结果:山莨菪碱溶液的浓度在20.0~80.0μg/ml范围内和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27%。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消旋山莨菪碱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4.
浅谈影响放疗摆位精度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以经验交流的方式,阐述影响放疗摆位精度的各种相关因素,以最大努力去消除或减少放疗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摆位的精度,同时达到与放疗界其他同行的共勉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6.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