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宁  包翠芬  郭敏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5):396-397,431,482
目的观察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大鼠肝细胞的结构变化。方法健康SD大鼠被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性急性肾损伤组(IAKI)和双肾切除组(BNx)。成功制造IAKI模型后24 h经颈总动脉取血进行肾功能和肝功能检测;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大鼠的肝脏结构变化。结果缺血性急性肾损伤的动物发生了急性肝损伤,肝功能受损。肝脏出现了大小不等坏死病灶。肝细胞损伤的形态学为苍白样坏死、空泡样坏死、固缩性死亡以及细胞凋亡,其中以细胞坏死多见。结论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可引起肝细胞坏死和凋亡,但以细胞坏死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美金刚对沙鼠脑缺血后海马PARP-1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沙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运用Western blot技术观察PARP-1、caspase-3的表达,在电镜下观察海马区细胞线粒体结构的变化.结果 PARP-1、caspase-3的表达随缺血再灌注的时间延长增强,线粒体结构损伤逐渐加重,美金刚干预组后PARP-1、caspase-3的表达明显减弱,线粒体结构损伤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美金刚可能通过减弱PARP-1caspase-3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z-VAD-FMK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DMSO组)、给药组(z-VAD-FMK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给药组大鼠采用切除右肾,夹闭左侧肾动脉45 min后再恢复血流的方法制成肾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模型完成前15 min尾静脉给药;假手术组只切除右肾.模型成功后24 h收集大鼠血清和肾脏组织;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TUNEL检测肾细胞凋亡;ELISA检测TNF-α、IL-10浓度;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Scr与BUN水平明显降低(P<0.01);HE染色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TNF-α、IL-1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z-VAD-FMK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炎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萱草花黄酮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萱草花黄酮低、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d,末次给药1h后,造模组小鼠一次性灌胃50%乙醇12 mL/kg,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悬液中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caspase-3、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萱草花黄酮各组可降低血清AST、ALT活性;还可降低肝组织匀浆MDA水平,提高SOD的活性;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萱草花黄酮高剂量组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的程度明显减轻,缓解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萱草花黄酮各组肝细胞的凋亡率均有明显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萱草花黄酮各组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而Bax蛋白表达减少,Bax/Bcl-2比值降低.结论 萱草花黄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抑制肝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调节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探讨AdCMVtk/GCV系统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途径。方法:E要用台盼蓝染色检测坏死细胞数,吖啶橙荧光染检测凋亡细胞数,同时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AdCMVtk/GCV系统诱导肺癌细胞死亡形式有两种,即坏死和凋亡,行出现凋亡,后引起坏死。结论HE染色及吖啶橙荧光染色可见黄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白酒灌胃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观察其肝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 [方法]取Wistar大鼠(清洁级)随机分为2个组,模型组(48只)每日灌胃给予400 mL/L酒精(8 g/kg),对照组(48只)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第8,12周末处死动物,检测血清ALT,AST值,采用HE染色、天狼星猩红染色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肝脏病理学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光学显微镜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可见肝细胞明显肿胀、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点状及灶状坏死,肝组织内胶原纤维轻度增生,随着酒精刺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病理变化更加显著.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嵴显示不清,部分呈空泡样变性,肝细胞内质网旺盛,可见肝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凋亡.[结论]长期大量摄入酒精可引起大鼠酒精性肝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大鼠压疮局部不同干预温度对内质网应激(ERS)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临床防治压疮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缺血再灌注法建立压疮模型,将4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热干预组和冷干预组4组。在实验终点于冰上剪取各组大鼠受压部位肌肉组织,用HE染色观察骨骼肌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aspase-12与CHOP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观察caspase-12与CHOP的表达情况;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热干预组的骨骼肌细胞损伤程度加重,凋亡细胞增多,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aspase-12与CHOP的阳性表达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RP78、caspase-12与CHOP的表达较模型组均上升(P0.05);而冷干预组骨骼肌细胞损伤程度减轻,凋亡细胞减少,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aspase-12与CHOP的阳性表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RP78、caspase-12与CHOP的表达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结论局部冷干预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通路而减轻大鼠压疮损伤;局部热干预加剧ERS而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加重大鼠压疮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Ad CMVtk/GCV系统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途径。方法 :采用台盼蓝染色检测坏死细胞数 ,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凋亡细胞数 ,同时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Ad CMVtk/GCV系统诱导肺癌 ( Lewis)细胞死亡形式有两种 ,即坏死和凋亡 ,先出现凋亡 ,后引起坏死。结论 :HE染色及吖啶橙荧光染色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肝脏常温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作用及其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同时观察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PTP)开放抑制剂环孢素A(CsA)对MPT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CsA组(I/R CsA).CsA组术前连续给予CsA 10 mg·kg-1·d-1灌胃4 d,其余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大鼠热缺血再灌注模型参考Nauta的方法,热缺血时间60 min,分别于再灌注0、1、6、24、72 h等不同时相收取肝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质活性caspase-3;Western blot检测胞浆细胞色素C,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缺血再灌注引起肝细胞线粒体发生MPT作用,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释放入细胞质,再灌注后0、1、6、24 h,I/R组及CsA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细胞质caspase-3的阳性程度明显增强,肝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1);CsA组与L/R组相比,再灌注1、6 h细胞色素C释放显著减少,再灌注1、6、24 h,caspase-3阳性程度明显下降(P<.01);再灌注后6、24、72 h,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5).结论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线粒体发生MPT作用可能是引起肝细胞凋亡的关键环节;CsA可能通过抑制PT孔的开放而抑制MPT作用、减少再灌注后细胞色素C释放、抑制caspase-3活化、缓解再灌注后大鼠肝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白蛋白纳米粒(RES-BSANP)对SKOV3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运用凋亡小体/细胞核DNA染色、Western blotting及DNA琼脂凝胶电泳等方法对细胞死亡形态、caspase相关蛋向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药物作用后细胞呈现凋亡和坏死两种形态学变化;DNA凝胶电泳同时可见梯状DNA及弥散的DNA条带,在使用caspase抑制剂(Z-VAD-FMK)阻断干预后依然可以检测到大分子量弥散DNA条带.Cytochrome c蛋白于50 μmol/LRES-BSANP作用后2 h胞浆内开始检验到表达,caspase-9于4 h达到峰值;Caspase-3于8 h显著增强.药物作用后4h,RES-BSANP 100 μmol/L与50 μmol/L组相比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说明高剂量作用时细胞死亡以非caspase依赖方式为主.结论 RES-BSANP可以通过caspase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导致SKOV3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