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清代医家秦之桢著《伤寒大白》,属"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华医藏》中伤寒金匮类古医籍.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考》等书所载,在国内共存8个版本.经项目组成员实地调研和考证,目前各图书馆所藏实际为6个版本,初刻本为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年)陈氏其顺堂本.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的16家北京地区的图书馆中有6 383种中医古籍,占其著录医籍总数的48%,其中国家图书馆有1 898种。经对比,国家图书馆诸医籍的数百种版本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存在区别,究其原因或为《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编纂时统计、记录不准确导致收录不全或错讹;或为国家图书馆信息逐步公开及更新导致。经考察,《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与国家图书馆实际存书,存在作者信息不全、成书年代阙如、卷数记载错讹等问题;整体上国家图书馆的中医古籍利用率较低。国家图书馆应对中医古籍进行专门的普查和著录,更正补充现在登载内容的错讹和缺失,并寻求有效方式提高中医古籍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王育林  温佳雨  付鹏 《中医学报》2021,36(3):661-664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是我国目前较为全面准确记载中医古籍收藏分布情况的大型中医古籍联合目录,其中著录国家图书馆藏中医古籍1 898种。但经分析发现,《总目》对国家图书馆藏中医古籍信息的著录存在作者信息不全或错误、成书年代不详以及版本记录错讹等问题,尤其体现在版本记录方面,《总目》记载的有,但国家图书馆并无存书或者其官网联机目录暂时检索缺失的医籍版本计351种。国家图书馆能检索到的版本,而《总目》中未载录此版本的医籍计639种。通过对《总目》著录信息与国家图书馆实际藏书信息进行对比,并对相关古籍进行实地勘察及进一步的考证,补充、修正了《总目》著录部分书目的作者信息、成书时间和版本信息。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是国内外学术交流较为活跃的时期,此时期有大量汉方著作引进国内并得到了广泛传播.通过对《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所载民国出版的汉方医籍进行系统整理,考察其存佚情况,并加以补正,最终得到国内现存此类医籍158种.在此基础上对这158种医籍的出版年代和地区分布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从而归纳出此时期汉方医籍在国内流传的时代和地域特点,为今后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医古籍主要收录在历代综合性书目及中医专科书目中,介绍了中医古籍在七分法、四分法、十二分法中的归类,以及中医专科书目《医藏目录》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医籍分类,分析了中医古籍的分类体系及其演变过程,有助于从分类角度在浩如烟海的古文献中查找医籍文献。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为基础,参考相关书目工具书及研究论文,对民国时期针灸医籍数量进行详细考证,发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医籍与其收录原则不完全相符.统计民国时期中国针灸医籍的数量时应当注意:时间范围为1912-1949年;应将丛书作为子目各书的一个版本,而不应将二者分别作为2种不同书籍计算;译作及外国人的著作不应计算在内.根据以上原则统计的结果是:民国时期中国针灸医籍数量为201种.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是一部全面记载当前中医古籍收藏分布情况的大型中医古籍联合目录。随着古籍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过去未经著录的中医古籍被重新发现,可使《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不断得到补充与完善。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通过古籍寄存与采购的方式,征集到一批中医古籍,其中有5种岭南医籍未被《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本文对此进行补遗。  相似文献   

8.
根据日、韩两国的古医籍书志资料、重要图书馆藏书目录的记载,从品种数量、成书年代、现存传本、馆藏情况及利用途径等方面,对1912年以前的12 275种日本医学著作和1910年以前的416种韩国医学古籍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日、韩两国医籍中数量最多的都是临证各科医书,体现了两国传统医学注重临床实际运用和经验总结的特点;日本古医籍主要成书于17-19世纪的300年间,韩国古医籍中超过半数成书年代记载不详;日本现存医籍中绝大多数是以抄本形式保存至今,韩国现存医籍中约39.6%的医籍通过抄本形式保存下来.现存日本医籍收藏于日本500余家藏书机构中,尤其是以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东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等19家公、私图书馆收藏的医书最为丰富,韩国医籍则以首尔大学图书馆奎章阁保存得最多.中日韩三国学者有必要互相合作,共同发掘、研究和利用三国的传统医籍,让深藏各国图书馆的古医籍为东亚传统医学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日、韩两国的古医籍书志资料、重要图书馆藏书目录的记载,从品种数量、成书年代、现存传本、馆藏情况及利用途径等方面,对1912年以前的12 275种日本医学著作和1910年以前的416种韩国医学古籍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日、韩两国医籍中数量最多的都是临证各科医书,体现了两国传统医学注重临床实际运用和经验总结的特点;日本古医籍主要成书于17-19世纪的300年间,韩国古医籍中超过半数成书年代记载不详;日本现存医籍中绝大多数是以抄本形式保存至今,韩国现存医籍中约39.6%的医籍通过抄本形式保存下来.现存日本医籍收藏于日本500余家藏书机构中,尤其是以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东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等19家公、私图书馆收藏的医书最为丰富,韩国医籍则以首尔大学图书馆奎章阁保存得最多.中日韩三国学者有必要互相合作,共同发掘、研究和利用三国的传统医籍,让深藏各国图书馆的古医籍为东亚传统医学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医学六经》一书收录了《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针灸甲乙经》等6部医籍,颇受学界重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大辞典》等著录该丛书为明代顾从德所编纂,由吴勉学刊刻。通过查考原书、梳理相关资料,结果表明此书与吴勉学所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前6部医书内容及版式相同,疑为后人将此6部医书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析出,另名《医学六经》。顾从德与吴勉学并非《医学六经》的编纂者与刊刻者,学界考察医籍版本时所说的“六经本”实际上就是“医统正脉本”。  相似文献   

11.
成书于公元1445年的《医方类聚》是朝鲜王朝政府组织编纂的大型医书,援引152种中国医药典籍和1种高丽医方著作。本文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大辞典》等目录书中所划分的伤寒、金匮类内容为依据,探讨《医方类聚》对中国伤寒、金匮类文献的引用情况,首先确定伤寒类文献的作者、成书年代等基本情况,再结合其他资料全面分析;并对金匮引文版本进行核查,与现存张仲景《金匮要略方》底本元邓珍本《新编金匮方论》核对,分析16种伤寒类著作及1种金匮类著作的引用情况,考证此类引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日、韩两国的古医籍书志资料、重要图书馆藏书目录的记载,从品种数量、成书年代、现存传本、馆藏情况及利用途径等方面,对1912年以前的12 275种日本医学著作和1910年以前的416种韩国医学古籍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日、韩两国医籍中数量最多的都是临证各科医书,体现了两国传统医学注重临床实际运用和经验总结的特点;日本古...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江苏历代医人志》《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辞典》《中国医学人名志》《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等为依据,对宋金元时期的江苏针灸作一全面梳理,考证出见于著录的针灸医籍5部,涉及医家4人。通过对医家医籍的整理研究,概括总结当时江苏针灸发展的特点,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江苏针灸医学的发展历史,提高针灸文献研究水平提供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仁和寺本《太素》的整理为例,可以看到俗字研究从订正古医籍文字讹误、揭示传本古医籍文字讹误原因、解决古医籍疑难词语训释等几个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49年以来,学者在全国进行3次大范围的中医古籍资源普查,分别编撰了《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其中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书最多、最全,计13455种。《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在编撰过程中,对古籍的分类问题、书名著录、成书年著录、著者著录、出版年著录、版本著录等方面修订了前两次编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在古籍的归类、书名的统一、卷数、著者朝代、成书年、版本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纰漏,需要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6.
《喉科秘钥》为清代流传较为广泛的喉科著作之一,因原题“古歙西园郑氏原辑,许佐廷乐泉增订”,所以一直被视为新安郑氏喉科世家的重要著作.但通过考证发现,《喉科秘钥》实际是对清代医家张宗良所撰《喉科指掌》略作增删而成:删去了卷2“制药法”部分,补入吴氏(名已不可考)的“喉科24症歌诀”及丹药12首.因而可以断定,《喉科秘钥》并非西园郑氏所作,作者当属张吴氏,书中反映了张宗良与吴氏的学术思想.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喉科秘钥》现有14个版本存世,而通过调研得知,现存版本实为12个.另外《中国医籍志》、《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工具书对本书作者、书名、版本的著录有误,当予纠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例析了古籍令译的两种类型(即直译和意译)的特点,又从古医籍中,列举了大量例证、论述了语译古医籍的具体方法──即“对、换、留、删、补、调”六字决。为了解决阅读古医籍的困难,除了对原方中的难字,难词及难句进行注释和串讲以外,往往采取今译的方式,通过逐字逐句的今译,不但解释了词义,摆脱了古籍原著的文字烦难,而且对文章的语气,逻辑、连贯性等等,也都在译方中作了反映。使读者迅速全面地掌握原文的内容。因此,今译已成为进行中医古籍整理和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旨在介绍古籍今译的两种类型之特点和语译古医籍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妇科採珍》是清代乾嘉年间山西代州人冯晋台所著,《中国医籍考·山西卷》未将其收录其中,2007年版《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仅收录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杨氏抄本《妇科採珍》。研究版本为清代绛州地忍堂乔藏板木刻本。冯氏出身儒宦世家,编撰《妇科採珍》用以体现仁爱为怀、济世活人。该书精辟论述了妇科经、胎、产病症,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妇科专著,是冯氏妇产科临证经验的荟萃。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古籍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国史·经籍志》等古代综合性书目对中医古籍的归类和分类方法各不相同,反映了编者对古代医籍内容属性的不同认识。中医药学著作的现代分类方法,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回顾曾经使用过的医籍归类和分类方法,可以为今后的中医药图书文献整理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医肺系疾病文献散见于各种医籍中,进行中医肺系疾病古籍文献的整理,进一步进行知识发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古医籍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归类、汇总和录入计算机而建立的数据库系统,可系统、全面地汇集历代肺系疾病研究的精华,为肺系疾病的深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