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尺神经手背支。该支由尺神经内侧面发出,分支处距豌豆骨上缘6.4±1.3cm,起点处横径为2.5±0.5mm,它经尺侧腕屈肌穿过深筋膜转向背侧,在距豌豆骨上缘3.8±1.7cm处移行为皮支。该神经平均有5个分支,横径在0.5~2mm间.对该神经的详细观测为临床医生修复创伤,腕部手术以及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时定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1)目的积累国人椎枕肌的解剖学资料,(2)方法大体解剖与显微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在20例40侧成人标本上观察了椎枕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3)结果头后上,下斜肌肌腹工分别为54.8±5.2mm和44.4±5.3mm头后大,小直肌肌腹工分别为49.7±1.0mm和32.0±5.4mm椎枕肌的血供来源主要为椎动脉的分支,其神经支配则主要来自C1,2脊神经的后支,(4)结论该群小肌肉的作用可能主要为  相似文献   

3.
从海南地区固定的足月新生儿尸体44例中取肾上腺88个(男的42个,女的46个),男女合计,测得新生儿肾上腺的高、宽、厚,左侧分别是18.71±3.64mm(下同)、29.62±4.32mm、5.53±1.41mm,右侧分别是21.27±3.87mm、28.76±4.42mm、5.45±1.47mm;测得新生儿肾上腺重量、体积,左侧分别是2.83±0.96g、2.73±0.96cm3,右侧分别是2.62±0.87g、2.53±0.88cm3。  相似文献   

4.
手掌部浅血管神经层与屈肌支持带关系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腕管松解术及掌中间隙引流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8例(男12、女6)36侧成人固定上肢标本上对手掌部屈肌支持带、正中神经、尺神经在胱掌部分支点和掌浅弓最高点与屈肌支撑带下缘的距离以及足动脉终末支与正中神经间距观察。结果:正中神经掌部分支点距屈肌支持下缘9±3mm。尺神经掌部分支点距屈肌支持带下缘5±2mm。正中神经于与尺动脉终末间距为10±2mm。结论:在手掌部裳托肌腱与第三指蹼尺侧缘  相似文献   

5.
研究新生儿气管、主支气管的长度、管径、气管叉夹角及毗邻关系。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气管、主支气管及毗邻关系进行观测。结果:气管长(37.05±3.87)mm,左主支气管长(16.96±2.52)mm,右主支气管长(9.38±1.61)mm,气管内周径、内横径、内前后径分别是(15.32±1.16)mm、(4.69±0.41)mm、(3.62±0.46)mm,左主支气管内周径、内横径、内前后径分别是(10.37±1.55)mm、(3.22±0.41)mm、(2.42±0.42)mm.右主支气管内周径、内横径、内前后径分别是(11.77±1.32)mm、(3.74±0.39)mm、(2.87±0.47)mm,气管叉夹角为(74.93±4.84)°。颈段气管前方颈前静脉弓出现率为100%.胸腺均伸入到颈静脉切迹上方,头臂干、甲状腺下动脉、左头臂静脉、甲状腺下静脉的出现率分别是(26.66±8.07)%、(26.66±8.07)%、(13.33±6.21)%、100%。结论:气管的长度随身高增加而加长,左、右主支气管与气管长轴的夹角不等并非生后发育所致,甲状腺下动脉、头臂千出现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10例正常成年男性脑外伤死亡后2h四肢12条神经干内羟脯氨酸和氨基己糖的含量分别为:正中神经80.4±11.2和63.3±21.0;肌皮神经108.2±14.8和70.2±2.7;尺神经104.8±36.5和71.1±2.2;桡神经96.6±17.2和61.0±8.1;桡神经浅支115.7±7.0和74.4±17.9;前壁内侧皮神经127.4±19.8和87.2±5.9;坐骨神经86.5±1  相似文献   

7.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对比目鱼肌附着肌于腓骨、胫骨的范围、与腓肠肌合并部位进行了观察。对比目鱼肌的血管供应、神经支配进行了测量分析和研究。比目鱼肌的供血动脉来自胫后动脉和腓动脉,肌瓣最大支动脉起始部外径男2.10±0.10(1.40~2.80)mm;女1.62±0.03(1.30~2.28)mm,肌瓣最大支动脉蒂长男2.52±0.20(1.52~4.80)cm;女1.93±0.31(1.02~2.62)cm。同时为选用比目鱼肌带腓骨复合瓣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陈旧性骨折等切取肌骨瓣的大小提供了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积累国人椎枕肌的解剖学资料。②方法大体解剖与显微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在20例40侧成人标本上观察了椎枕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③结果头后上、下斜肌肌腹长分别为54.8±5.2mm和44.4±5.3mm,头后大、小直肌肌腹长分别为49.7±1.0mm和32.0±5.4mm.椎枕肌的血供来源主要为椎动脉的分支,其神经支配则主要来自C1,2脊神经的后支。④结论该群小肌肉的作用可能主要为协助稳定寰枕及寰枢关节,其次为运动头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正中-尺神经间变异交通支(Martin-Gruber交通支)的发生率及分型。方法:对新鲜上肢72侧(男30,女42;左35,右37)进行解剖观察。结果:17侧存在正中-尺神经间变异交通支,发生率23.6%。依解剖形态可分为5型:(1)交通支在骨间掌侧神经与尺神经之间。(2)交通支在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之间。(3)效能支在支配指深屈肌的肌支之间。(4)交通支在骨间掌侧神经与尺神经之间,支配指深  相似文献   

10.
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对粒细胞移行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皮肤细菌感染患者的粒细胞移行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治疗前粒细胞移行速度(3.136±2.174)mm/24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36±1.275)mm/24h;②治疗1周增至(6.209±1.314)mm/24h、2周(6.327±1.246)mm/24h、3周(6.345±1.17)mm/24h。1周增幅最大,2、3周仍呈递增趋势,峰值处正常低限;③按疗前不同移行水平分组研究,≤3.1mm/24h组增幅1周(4.633±0.632)mm/24h,2、3周0.1mm/24h左右。≥3.2mm/24h组增幅1周(1.20±0.54)mm/24h,2周0.18mm/24h,3周有所下降。提示该药对减低的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减低程度越重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临床尺管综合征和尺神经卡压、尺神经损伤的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只成人手标本上解剖并观察了尺管的结构、尺神经的分支与走行。结果:依据尺神经在腕部和手掌的行程,将其分为豆钩管段、小鱼际段、掌中段、终末段。结论:尺神经深支在尺管内与豌豆骨、钩骨钩、豆钩韧带的关系密切。临床上骨折、韧带断裂、外伤都有可能引起神经损伤,产生尺神经卡压,出现尺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Superficial ulnar artery is an uncommon variation in which the ulnar artery is having its course superficial to the flexors of the forearm and may arise directly from axillary or brachial arteries. The proper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of variation of arterial systems is helpful for judicious planning of various reconstructive procedures in oncological, orthopaed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ies. We present a case of variant course of ulnar artery which was noted during exploration of a right distal forearm wound. We suggest few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to avoid iatrogenic complications due to variation in arterial syste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尺骨短缩截骨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应用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尺骨短缩截骨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13例,包括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2~ 63岁,平均46.2岁.手术前后腕关节功能应用X线检查、视觉模拟评分以及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尺骨截骨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或骨不连.X线检查测得尺骨变异值术前(3.1±1.5)mm,术后(-0.3±0.6)mnm.患者术后疼痛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VAS评分术前(7.6±1.2)分,术后(3.1±1.6)分.3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7例明显缓解,3例有缓解,但不明显.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术前(61.2±16.3)分,术后(86.5±9.8)分.13例患者优3例、良7例、可3例、差0例.手术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尺骨短缩截骨术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首推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以及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A case of bilateral ulnar neuropathies caused by overuse of the telephone is described in a 17 year old double glazing salesman.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a good occupational history is emphasised and the need for correct staff training and appropriate equipment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5.
我院10年来,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单纯尺神经损伤64例,随访2年以上者34例,优良率79.4%。总结认为,防止漏诊,早期(最好是急诊)准确地神经修复是提高优良率的关键;应尽可能同时修复合并的肌腱与尺动脉损伤;对晚期神经伤也应设法修复,对畸形严重者行相应的功能重建术能有效地改善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带血管蒂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带血管蒂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95~2006年采用带血管蒂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治疗的57例肘管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分析年龄、病程、病因、术中发现对手术预后的影响,观察感觉障碍、爪形指、第1背侧骨间肌萎缩、手指内收外展受限等的恢复进程,并检查肘部切口瘢痕触痛情况.结果:肘管综合征轻度27例疗效优良率为96.3%,中度15例疗效优良率为93.3%,重度11例疗效优良率为9.1%,4例肘部手术瘢痕有叩击痛.结论:带血管蒂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可行、有效的方法.年龄小、病程短、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者术后恢复时间短、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尺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的可行性及经验。方法 35例患者经尺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术,其中22例冠状动脉造影,13例冠状动脉造影加支架术。结果 30例成功,5例失败,3例系穿刺成功后导管不能通过迂曲尺动脉,2例为穿刺后尺动脉痉挛,导丝未能进入尺动脉,13例成功行支架植入术。所有病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经尺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操作可行、安全,并发症少,是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以外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路径,并且可作为经桡动脉路径失败时可以选择的替代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肘管段尺神经血供,为带血供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防腐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肘管段尺神经的血供来源和血管外径及血管长度的相关资料;模拟临床尺神经前置术,测量带血供尺神经所需游离长度及无张力前移距离。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未内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剖动脉和尺侧返动脉背侧支,3条营养血管起始外径分别是1.6±0.4mm、1.2±0.4mm和1.5±0.8mm;与足神经伴行长度分别是15.7±2.1cm、5.0±0.9em和5.9±1.1cm;至肱骨内上髁距离分别是15.0±1.3cm、4.5±1.1cm和5.0±1.2cm。模拟临床尺神经前置术,带血供尺神经所需游离长度为12.6±1.9cm,无张力前移距离为1.8±0.6cm。结论带血供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症切实可行,带血供疋神经所需游离长度平均为12.6cm·,无张力前移距离平均为1.8cm。  相似文献   

19.
孙闯  侯明明 《黑龙江医学》2008,32(12):881-883
目的通过对尺神经手背支的解剖学特点的观察,探讨尺神经手背支卡压症引起腕尺侧痛的机制和治疗。方法对20例成人尸体前臂部和腕部进行大体解剖和显微解剖,观测了尺神经手背支的发出部位、走行、分支及其支配区域,研究了被动活动腕关节对手背支各终末支的影响。在临床上诊治27例尺神经手背支卡压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尺神经手背支在尺骨茎突近侧5.2-6.6 cm处,于尺侧腕屈肌的深面自尺神经主干发出,斜向下方走行,紧贴尺骨头尺侧浅出,并转向手背。尺神经手背支在尺骨头水平分成2-3支,每支均能找到进入骨关节和韧带的终末支。腕关节活动引起尺骨头相对位置的改变,极易对手背造成牵拉,尤以横支明显。临床发现患该症的病人尺骨头远端或尺侧缘有一显著而局限的压痛点,其周围有局部的皮肤感觉改变。27例病例全部首次进行了封闭治疗,其中有9例局部封闭后治愈,18例因封闭后效果不佳而行手术治疗。对18例病例随访3个月-1年,未见复发。结论腕关节反复屈伸收展时,尺神经手背支被牵拉和压迫是造成尺神经手背支卡压症的解剖学基础,横支的卡压很可能是引起腕尺侧痛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对有腕尺侧痛和皮肤感觉改变的病例,应考虑尺神经手背支卡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尺骨变异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择健康志愿者82名。在前臂处于旋前、中立、旋后位时分别在最大力量握拳及手放松状态下,拍摄腕关节的X线正位片,分别测量164例腕关节的尺骨变异数值,观察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在入选健康人群的164例腕关节中,正向变异49.4%(81例),中性变异30.5%(50例),负向变异20.1%(33例)。当前臂处于旋后位,手放松状态下尺骨变异值最小为(0.15±1.22)mm ;前臂处于旋前位,手用力握拳时尺骨变异值最大为(1.81±1.21)mm ;前臂处于中立位时,手由放松状态到用力握拳的过程中尺骨变异增加了(0.76±0.12)mm ;手处于放松状态时,前臂从旋后位到旋前位的旋转过程中尺骨变异增加了(1.08±0.23)mm。结论前臂从旋后位至旋前位的旋转过程中,尺骨变异值是一个逐渐增大的动态变化过程。手从放松状态到用力握拳状态的过程中,尺骨变异呈现动态变化,且趋向于正向尺骨变异。尺骨变异这种动态变化规律,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性别之间及左右手之间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