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常龙  陶春元  柳闽生 《九江医学》2005,20(4):53-54,66
以自制的硫酸氢钠为催化剂,以冰乙酸与乙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乙酯。最佳反应条件为:以0.2摩尔乙醇为基准,醇酸摩尔比为1:1.5,催化剂用量为1.2g,反应温度控制在80℃回流温度。酯收率最高可达到82.4%。  相似文献   

2.
以固定以脂肪酶作生物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中成功地合成了乙基葡萄糖苷油酸单酯,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来源的酶,糖苷种类,初始水分,温度和酶的浓度等因素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生物催化剂Novozym 435可循环使用8次以上且无明显酶活损失,确定出最适的反应条件为:温度80℃,初始水分为0,酶的浓度为ω酶=0.05,反应时间为12h,油酸的转化率100%,单酯得率为86.55%。  相似文献   

3.
没食子酸高级烷醇酯的合成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考查合成没食子酸高级 烷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OG(没食子酸辛酯)酸醇摩尔比1:1.2;酸催化剂摩尔比1:0.14 ̄0.19;反应温度123 ̄126℃,反应时间9小时。DG(没食子酸十二烷醇酯)酸醇摩尔比1:1.2;酸催化剂摩尔比1:0.058 ̄0.14,反应温度124 ̄128℃;反应时间14小时。它们在猪油中的抗氧化效能十分接近,DG稍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缩二乙二醇双烯丙基碳酸酯(DADC)在引发剂存在下的预聚合和固化反应,测定了不同预聚液的粘度、折射率与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类型及用量之间的关系,求得了不同条件下预聚合反应的回归方程和速率常数。用DSC和FTIR分析固化反应过程,确定了固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并制备了复合材料和人造大理石。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是影响预聚合的重要因素,预聚合活化能为133kJ/mo1,固化反应活化能为93.6kJ/mo1,DADC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TiO2/SO42-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研究了由松节油与乙酸一步合成乙酸松油酯的工艺条件。考察固体酸超强酸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酸醇比和反应温度对合成乙酸松油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催化剂用量为15%,时间为6h,酸醇比为1:1.15,温度为95℃时的反应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6.
在铂络合物催化剂的作用下,以高碳数烯烃化合物和含氢硅油为原料,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合成有机硅蜡。研究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Si-H键转化率和产物运动粘度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烯键与硅氢健摩尔比n(C—C):n(Si—H)-1.12:1、铂催化剂用量3.2μg/g、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8h。并对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红外、核磁表征,结果表明长链烷基已被接枝到聚硅氧烷主链中。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3种用于合成乙酸芳樟酯反应的SO4^2-/MxOy型固体酸催化剂,其中SO4^2-/ZrO2显示出较高的选择性,在载体ZrO2中添加适量的SiO2,可以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反应温度。与高温反应相比,不使用夹带剂的低温反应更具有反应时间短、选择性高的特点。采用SO4^2-/ZrO2-SiO2固体酸催化剂,在温度50℃反应2h,芳樟醇转化率为71.9%,乙酸芳樟酯选择性达到92.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最佳合成条件.方法: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比率等进行考察,得出最佳合成条件.结果:最佳反应条件为L-抗坏血酸:硬脂酸甲酯为1:1.3(摩尔比),催化剂浓硫酸:L-抗坏血酸+硬脂酸甲酯为1:0.10(摩尔比),反应温度为24℃,反应时间为24 h.在此条件下可获得总产率为77%的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结论:考察了以硬脂酸甲酯和L-抗坏血酸为原料,通过酯交换法合成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9.
对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方法改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减少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的环境污染,保护设备。方法 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时,改用磷钨酸作催化剂。结果 对影响化学转化和各种因素分析,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苯酐转化率超过95.2%。结论 应用磷钨酸替代硫酸作催化剂,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设备的腐蚀。  相似文献   

10.
富马酸二苄酯是一种室内空气清新剂.常规的合成工艺是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在高温下进行富马酸和苯甲醇的酯化反应.常规的合成工艺时间较长,工艺较复杂,产品纯化较困难,且催化剂对设备有较强的腐蚀[1].本文介绍以水为溶剂,采用新洁尔灭为相转移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富马酸钠盐与氯化苄的非均匀相缩合反应来合成富马酸二苄酯.  相似文献   

11.
对HBsAg和抗-HCV ELISA筛查阳性献血者进行确认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对HBsAg和抗-HCV ELISA筛查阳性献血者进行确认试验分析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中和试验对ELISA检测HBsAg阳性献血者和重组免疫印记试验(RIBA)对抗-HCV阳性献血者进行确认检测,并对确认试验阴性献血者进行NAT检测。结果38693份献血者中,ELISA筛查出HBsAg和抗-HCV阳性分别为381(0.98%)份和173(0.45%)份。在ELISA筛查出的381份HBsAg阳性献血者中,经中和试验确认HBsAg阳性352份,29份为阴性;173份抗-HCV阳性献血者中,RIBA试验确认79份阳性。59份阴性。35份为可疑;29份中和试验确认HBsAg阴性标本和94份RIBA确认抗-HCV阴性或可疑的标本.NAT检测HBV DNA和HCV RNA均为阴性。结论对献血者进行HBsAg和抗-HCV确认试验能够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发生,有利于保护献血者的利益和推动志愿无偿献血事业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其他部位伤的诊治方法及最佳适应证。方法:对71例外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其他部位伤的病例进行不同方法的诊治:脾切除16例,肝修补7例,结肠手术6例,小肠修补吻合6例,膀胱造瘘4例,髂内动脉结扎10例,半骨盆离断术1例,髂血管探查取栓4例,胸腔闭式引流5例。结果:全组死亡11例,死亡率15.5%。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ARDS,1例死于MOF,8例死于出血性休克。其余均治愈,治愈率84.5%。结论:在临床诊断抢救治疗时,应综合分析观察外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其他部位伤病人的病程发展全过程,区别轻重缓急,有效救治,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胸腹联合伤4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胸腹联合伤的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199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42例胸腹联合伤,其中车祸伤15例,刀刺伤11例,坠落伤7例,挤压伤3例,枪击伤3例,击打伤2例,医源性穿刺伤1例。形成创伤性膈疝18例。合并有血、气胸者32例,休克16例,创伤性湿肺12例。术前确诊33例,误诊9例,误诊率21.4%。4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经左胸切口21例,经右胸切口5例,经双侧胸切口3例,经腹、胸分别切口5例,经腹部切口4例,经胸腹联合切口2例。结果 治愈37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11.9%。失血性休克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胸腹联合伤病情复杂严重,易误诊,死亡率高,临床应根据病史、体检、X线检查及穿刺引流等做出综合判断,对确诊及高度可疑病例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31-134
目的 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中心流调过程中接触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对29例患者的粪便、呕吐物、肛拭子、手拭子、食用的食品、食品操作间进行检测。统计检出的病原菌情况及血清病毒类型的分布情况。结果 全部食物中毒患者中,10例患者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导致,3例因沙门杆菌导致,5例因变形杆菌导致,4例由副溶血性弧菌导致,4例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2例由于志贺菌导致,1例由于蜡样芽孢杆菌导致。通过对微生物进行检测,肛拭子中测出48株菌株,呕吐物中测出27株菌株,手拭子中测出24株菌株,粪便中测出30株菌株,厨具中测出215株菌株,食品中测出118株菌株,合计462株。病原菌共测出58株,测出率最高的是粪便60.0%(18/30),之后是肛拭子43.8%(21/48),其次是呕吐物14.8%(4/27)。结论 对较多的样品有针对性的进行微生物检验,有助于临床中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和血清病毒类型的判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自动识别标志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实现计算机自动识别头影测量标志点.方法:选择17张头影测量X光片,通过扫描仪输入计算机内,作图像预处理、滤波去噪、边缘提取、细化处理、曲线拟合等得到理想边缘后,建立识别标志点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获得20个标志点的自动定位并测量有关的线距角度值;在同样的X光片上做两次手工描绘标志点并测量其线距角度.结果: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定位20个标志点;将两次手T描绘标志点所形成的线距角度值做配对t检验,所有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自动定位的标志点相连所获得的线距角度值与手工描绘标志点相连所获得的线距角度平均值做配对t检验,所有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计算机能够达到手工描绘标志点时的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和评价常规X线、CT扫描两种影像学方法在空洞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空洞性肺结核的X线、CT影像表现,其中18例痰菌阳性证实,1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12例经临床证实。结果:(1)45例中共有69个大小不等空洞,其中X线平片显示30个空洞,CT显示69个,空洞大小为2mm~45mm。(2)空洞性肺结核的好发部位为两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3)X线平片显示空洞周围卫星病灶27例,CT38例。(4)X线显示空洞引起肺内支气管播散7例,CT15例。(5)X线显示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4例,CT12例。(6)CT显示纵隔内淋巴结肿大4例。结论:CT在显示空洞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洞壁厚薄、洞内外细节及结核沿支气管播散等方面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拟诊肺结核的患者宜行CT作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7.
报告14 例小儿咽后脓肿,急性型13 例,慢性型1 例;异物性2 例,结核性1 例,邻近炎症扩散引起者2 例,上呼吸道感染所致9 例;14 例颈侧位X线片示脓肿2 例,10 例颈部CT扫描示脓肿7 例。所有病例经脓液引流及抗炎或抗痨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18.
张丕  黎宏  戴忠红  高翔荣 《吉林医学》2013,34(19):3806-3807
目的:探讨ICU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和发病因素,并拟定相关治疗策略。方法:总结谵妄患者病例资料627例,以CAM-ICU为评判谵妄标准,分析谵妄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措施。结果:627例患者中发生谵妄201例(32.05%),谵妄病例中感染所致48例(23.88%),代谢异常所致40例(19.90%),缺氧所致36例(17.91%),手术及创伤所致31例(15.42%),药物不良反应所致22例(10.95%),环境因素所致14例(6.97%),难以确定原因10例(4.97%)。结论:ICU患者谵妄发生率较高,发病因素以感染、代谢异常、缺氧及手术创伤为主,治疗应积极消除病因,加强护理和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19.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尿道狭窄7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勇  王学华  何泾  曾明祥 《西部医学》2011,23(2):274-275
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术、尿道瘢痕切除吻合术及游离包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总结77例尿道狭窄病例,其中采用尿道内切开39例,尿道瘢痕切除吻合术27例,游离包皮瓣尿道成形术11例。结果 39例尿道内切开手术者,36例一次手术成功,3例改行尿道成形术。27例尿道瘢痕切除吻合者,2例再次狭窄行尿道内切开后治愈;11例行尿道成形手术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总有效率93.5%。结论尿道狭窄应根据尿道狭窄的不同程度,应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检测青蒿琥酯作用于K562细胞后的基因表达情况,从基因水平上探讨青蒿琥酯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K562细胞经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处理24h,倒置光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提取总RNA,逆转录生成cDNA,cDNA与基因芯片杂交,扫描仪检测杂交结果。结果倒置光显微镜观察到青蒿琥酯处理的K562: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核分裂相减少,细胞密度下降,漂浮细胞增多。荧光显微镜观察到青蒿琥酯处理的K562:细胞染色质高度浓缩、边缘化,凝聚成明亮的团块,即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青蒿琥酯处理K562细胞G2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扫描信号,分析数据显示10条基因表达有差异,p21、chk1表达上调,cyclinB1、cyclinE1、E2F1、DNA-PK、hTERT、bcl-2、jnk、VEGF表达下调。结论青蒿琥酯可以抑制K562细胞增殖,作用机制与改变细胞周期某些调控物质的基因表达、诱导K562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