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探究针灸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一周内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的西医治疗及功能锻炼,观察组病患的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辅以常规西医治疗及功能锻炼,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急性期就采取针灸疗法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病情处于急性期的周围性面瘫疾病患者采用中医温针灸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以往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病情处于急性期的周围性面瘫疾病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温针灸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周围性面瘫治疗效果、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周围性面瘫治疗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0.7%,差异显著(P<0.05);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8例,差异显著(P<0.05);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病情处于急性期的周围性面瘫疾病患者采用中医温针灸技术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面部功能,且基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6例,排除因脑血管病、颅内骨折、颅内肿瘤等因素造成的面神经损害。76例周围性面瘫中,对照组37例予西医及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1,P〈0.05)。无论是风寒型还是风热型,治疗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向虎  李国学 《当代医学》2013,(26):154-155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符合诊断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推拿治疗2周,对照组予西医治疗3周。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蒙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12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平分为观察组(蒙医针灸治疗)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蒙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患者10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护理,分别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portmann评分和痊愈时间以及患者不良情绪的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portmann评分明显升高,痊愈时间明显缩短,发生紧张、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护理可以提高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分析面瘫经验方结合针刺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接受治疗的60例周围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结合针刺穴位、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9%,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两组间相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面瘫经验方结合针刺穴位以及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没有不良反应发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时机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134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治疗组在急性期进行局部针灸治疗;对照组在急性期采用西医治疗,急性期之后开始局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0.1%,总有效率94.3%;对照组痊愈率46.3%,总有效率8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进行局部针灸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肌内效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予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灸的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治疗。两组疗效均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评分治疗组为(3.57±1.66),对照组为(3.48±1.47),治疗后评分治疗组为(18.22±2.43),对照组为(12.34±3.77)。试验组面肌功能评分及面肌功能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配合肌内效贴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揿针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纳入的4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1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和口服维生素B12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揿针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观察组(针灸结合揿针组)与对照组(针灸组)在治疗4周后未发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在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90.5%要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76.2%(P0.05)。结论针灸结合揿针组在缩短针灸治疗疗程及提高针灸治疗疗效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为揿针治疗面瘫的进一步临床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计算机系统将80例患者随机分4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40例研究组(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比对照组80%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疾病可考虑给予针灸进行治疗,可提升治疗疗效,在临床有较大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熊烈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12-1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周围性面瘫中西医治疗的患者50例为治疗组,选取同期周围性面瘫接受西医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优于单独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谢罗军 《健康之路》2016,(4):226-227
目的:探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针灸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ortmann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Portmann评分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瘫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是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患者6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都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综合性的行为护理,干预周期为7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而对照组有效率为78.1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行为护理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能有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方式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防风汤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分级、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74.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B面神经功能评分分级、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周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评分分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第4周、第6周观察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效果比单纯西药治疗方式疗效更加显著,可加速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有效缓解症状及体征,是临床上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将8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平衡针灸治疗,对照组用传统针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衡针灸治疗周围型面瘫较传统针灸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5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常规针刺配温针灸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针刺配电针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76.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研究对象,遵从随机抽签原则分组,治疗组(n=38)应用穴位按摩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n=38)应用常规西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病情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37%,治疗后平均FNFI评分是(94.72±3.98)分;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8.95%,治疗后平均FNFI评分是(81.71±5.53)分;2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穴位按摩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纠正其面部神经功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温针灸治疗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针灸科就诊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5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后社会功能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而言,采用温针灸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促进社会功能评分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与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