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传君 《中外医疗》2014,(18):184-185
目的通过观察该院收治的胃肠症状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胃黏膜病理及幽门螺杆菌检查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0例胃肠症状患者按照胃镜检查结果分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组(A组)以及无胆汁反流性组(B组),均进行胃黏膜病理及幽门螺杆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与胃黏膜病理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相关检查后,A组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而在胃粘膜病理改变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与幽门螺杆菌的检出负相关。相应胃粘膜病理改变结合幽门螺杆菌检出阴性倾向于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该结果可用于指导临床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青壮年胆汁反流的关系。方法对45例青壮年胆汁反流患者幽门区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进行测定,与4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并测定胆汁反流组胃液胆汁酸浓度。结果青壮年胆汁反流患者的幽门区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胃液胆汁酸浓度无明显相关。结论青壮年胆汁反流胃炎患者胃黏膜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降低,可能是胃黏膜适应性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董柏民  褚娅 《陕西医学杂志》1999,28(10):591-593
为观察幽门胆汁反流对胃窦粘膜损伤、有关症状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影响,采用测空腹胃液胆汁酸浓度130例,按其含量高低分为轻、中、重3种程度的幽门胆汁反流组。结果显示,各组胃窦粘膜损伤及临床症状与幽门胆汁反流程度无明显关系(P均>0.05),但发现幽门胆汁轻度反流组的胃窦腺体萎缩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重度组(P均<0.05),幽门胆汁中度反流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轻、重度幽门胆汁反流组(P均<0.05)。提示幽门反流液中的胆汁酸对胃粘膜损伤不是首要因素,慢性胃炎是受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必须有效抑制幽门胆汁反流才能减少HP的感染及延缓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9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的内镜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近一年有食道反流及一系列消化道症状且无手术史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仔细观察胃底胃体黏膜糊颜色及附壁黏液颜色,根据胃液颜色及胆汁反流的程度进行分级,分别干胃体胃窦取黏膜做病理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将BRG与同期非BRG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用SPSS软件行x^2检验。结果本组90例BRG占同期内镜检查402例胃炎总人数的21.1%,其中男女比例1.3:1,平均年龄39岁。按反流的轻重程度1级反流24例,2级反流27例,3级反流39例。并发十二指肠溃疡7例,十二指肠球炎38例,其中2级反流并发十二指肠球炎11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3级反流并发十二指肠球炎27例,十二指肠溃疡5例,十二指肠溃疡和炎症与反流的级别有显著差异(P〈0.01)。90例BRGHP阳性率38.9%,明显低于同期312例非BRG阳性率67.2%(P〈0.01)。结论BRG形成的原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BRG的发病机制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炎症有关,伴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炎症者,反流愈严重。因为胆汁酸能抑制HP的生长,胃内胆汁浓度与HP受抑制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吴海滨  熊文生  吕江 《中外医疗》2011,30(17):79-79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病情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率为7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治疗组为91%明显优于对照组1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常规检查幽门螺杆菌,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和促胃肠动力药物基础上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Hp)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以及半定量的分析方法检测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以及Hp根除前后胃窦黏膜EGFR表达量的变化。结果:EGFR阳性物质表达于黏膜上皮细胞,胞浆胞膜着色,呈棕黄色颗粒。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的EGFR染色评分显著减少(P〈0.05);根除Hp后的胃黏膜较根除前EGFR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Hp感染导致胃黏膜EGFR表达减少,提示EGFR在Hp相关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及胃黏膜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分析研究了6375例次胃镜资料,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检出患者观察胃底黏液湖、胃窦黏膜及幽门的开放情况;H.pylori-cagA-IgG抗体测定,快速尿酶试验以及14C呼气试验,3项中有2项阳性者为H.pylori感染;组织学检查按新悉尼标准观察幽门螺杆菌、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化等形态学特征,将其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级;数据均采用x±s表示,同级阳性率之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6.7%,胆汁反流性胃炎检出患者镜下均发生了胃窦的炎性病变。80%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存在幽门功能不全。在H.pylori阳性与阴性组之间的镜下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学方面:浅表性胃炎108例,萎缩性胃炎9例,慢性炎症伴肠化9例。H.pylori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在组织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紊乱导致幽门功能失调所致,它与H.pylori的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LL-37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胃黏膜上皮中的表达,评价其在Hp感染的胃黏膜表面的抗菌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患者36例,取胃窦黏膜组织,以快速尿素酶及改良Giemsa染色两种方法判断Hp的存在与否。两者同时阳性诊断为Hp阳性,同时阴性为Hp阴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检测36例胃炎患者的病变黏膜组织中LL-37蛋白的表达。结果IHC结果显示,LL-37在所有样本中均呈阳性胞质染色。2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黏膜均呈中一强阳性染色,幽门螺杆菌阴性胃黏膜组中LL-37为弱阳性染色,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L-37的表达量与幽门螺杆菌定植数量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LL-37可能因Hp感染诱导呈上调表达,在Hp相关性胃炎中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动素与青壮年胆汁反流的关系.方法 对45例青壮年胆汁反流患者幽门区黏膜胃动素含量进行测定,与4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并测定胆汁反流组胃液胆汁酸浓度.结果 青壮年胆汁反流患者的幽门区黏膜胃动素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与胃液胆汁酸浓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青壮年胆汁反流胃炎患者胃黏膜中胃动素含量降低,可能是其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内镜表现,以探讨其可能的发病因素。方法:对10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下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发现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胃窦部溃疡5例,反流性食管炎25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42例,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38.89%,病理检测诊断慢性胃炎的89例,慢性胃炎伴轻度萎缩12例,中都萎缩9例,肠化生6例,非典型增生2例。Ⅰ度胆汁反流55例,Ⅱ度胆汁反流41例,Ⅱ度胆汁反流12例。结论:BRG病因很多,Hp可为BRG的病因之一;BRG必须明确诊断,才能合理治疗,治疗选用胃黏膜保护剂、胆酸络合剂、胃动力剂能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不透X线标志物法(ROMs)检测胃固体排空功能,探讨胃固体排空障碍在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gastritis,BRG)中的存在和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共80例,包括正常对照(health control,HC)27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rimary bile reflux gastritis,PBRG)组32例;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secondary bile reflux gastritis,SBRG)21例。受试者食用等量试餐时同时口服装有20粒钡条的胶囊,餐后120 min及240 min行消化道透视检查并摄片。计算120 min及240 min胃排空率。结果PBRG组与HC组及SBRG组比较,120 min及240 min胃排空率均有明显延迟(P<0.05),SBGR组与HC比较,4h胃排空率有所延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RG组存在明显的胃排空功能障碍,SBRG组无明显胃排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养心疏肝和胃法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方便收集2013年2月—2015年7月于门诊就诊的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予养心疏肝和胃方治疗,对照组予多潘立酮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95.0%vs.75.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镜疗效与对照组相当(P>0.05);实验组HAMD和HAMA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疏肝和胃法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BRG)患者的人格、情绪及应对方式.方法选取60例PBRG的患者入研究组,60例健康自愿者入对照组,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分别对两组人员进行测评,并对两组人员的问卷测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PQ测评:研究组的N分(神经质/情绪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AI测评:研究组的状态焦虑量表分)及特质焦虑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SQ测评:研究组的积极应对平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平均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RG与神经质人格、焦虑情绪、缺少积极的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的疗效,评估对胃食管返流早产儿血胃泌素、胃动素及胃排空的影响。方法将早产儿胃食管返流患儿1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均根据体重和出生日龄计算热卡,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喂养不足的部分给予静脉营养补足,治疗组加用非营养性吸吮(NNS)。通过食管复方泛影葡胺(compound meglumine diatrizoate)造影,观察患儿7~14d后呕吐症状及食管复方泛影葡胺造影返流情况,记录胃残留率的变化,同时放免法测定血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实时超声测定胃排空。结果治疗组7d,14d胃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半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7d,14d胃动素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NNS治疗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促进胃泌素分泌,加快胃排空,有利于早产儿生后胃肠功能的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和滋阴降气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针药结合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和滋阴降气汤,中药组60例,服用滋阴降气汤,西药对照组60例,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3组均以6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检测指标,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禁用其它胃药。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血浆MO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浆MOT水平明显升高(P0.01);针药结合治疗组血浆MOT水平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综合疗法可显著提高RE患者血浆MOT水平,调节胃-食管运动,增加LESP,防止食物反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酸暴露情况,食管动力和胃动素结果的比较,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不同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健康对照18例,RE和NERD各30例参与试验,经症状评估、内镜诊断、24 h食管pH动态监测和质子泵抑制剂试验诊断入组。检测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力(UESP)、食管体部蠕动压力(即食管近段、中段、远段压力指标)、食管蠕动波推进速度、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力(LESP)。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 RE组、NERD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LESP、食管体部蠕动压力和蠕动波推进速度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RE组和NERD组患者UESP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组和NERD组患者食管24 h pH监测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RD组和RE组胃动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RE组和NERD组患者食管动力学和酸暴露指标无明显差异,两组胃动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胃动素在GER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与胃肠运动及胃动素水平的关系,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 其中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甲亢组、3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甲减组, 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胃动素水平, 同位素单光子辐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检测患者胃液体半排时间、食管通过时间.结果 甲减组受试者食管通过时间明显高于甲亢组及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甲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4) ;甲亢组患者血清中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甲减组患者血清中胃动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甲亢与胃动素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P<0.05) , 与食管通过时间及胃排空时间呈负相关关系 (P<0.05) .甲减与胃动素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P<0.05) , 与食管通过时间及胃排空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P<0.05) .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胃肠道功能及胃动素水平升高,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胃肠道功能及胃动素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贲门癌、食管下段癌根治术预防胃食管返流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将100例贲门癌、食管下段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食管胃吻合法,观察组在常规吻合器吻合后,将胃壁半包绕缝合在吻合口及食管下段外加纵隔胸膜悬吊包埋建立类似贲门样结构,将胃大弯侧向上提与纵隔胸膜固定形成胃底样结构,胃前壁吻合口下方约3cm处,横向缝合1/3圈,使胃于吻合口下全层内凸隆起。术后观察有无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结果观察组:无返流≥35例,有返流≤15例;对照组:无返流≤20例,有返流≥30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1)。结论在常规食管胃吻合基础上加胃半包绕食管下端、胃底成形加胃前壁全层内凸隆起术,能够显著减少贲门癌、食管下段癌根治术后胃食管返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清热散结联合泮托拉唑钠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对慢性咽炎并胃食管反流患者肠胃激素和气道炎症的影响。 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就诊的252例慢性咽炎并胃食管反流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126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与泮托拉唑钠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热散结胶囊。治疗后,比较2组症状(反酸、烧心、腹痛、嗳气、咽喉异物感)积分、肠胃激素[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气道炎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P-1)]、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2组各症状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GAS、MTL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GAS、MT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NO、EP-1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NO、E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0%。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清热散结联合泮托拉唑钠胶囊及枸橼酸莫沙必利可有效改善慢性咽炎并胃食管反流患者肠胃激素和气道炎症,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RE)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RE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每次20 mg,1次/天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予莫沙必利每次5 mg,3次/天口服,均连续治疗8周.检测血浆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测定24 h食管pH值,评定典型RE症状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血浆GAS、MTL升高(P<0.01),VIP降低(P<0.01),血清IL-6、IL-8、TNF-α降低(P<0.01),pH值<4反流次数、反流持续时间≥5min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值<4总时间、pH值<4时间百分比降低(P<0.01),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典型RE症状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GAS、MTL较高(P<0.01),VIP较低(P<0.01),IL-6、IL-8、TNF-α较低(P<0.01),pH值<4反流次数、反流持续时间≥5 min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值<4总时间、pH值<4时间百分比较低(P<0.01),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典型RE症状评分较低(P<0.01),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RE效果满意,与调控MTL及IL-6、TNF-α等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