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近10年来针刺治疗癫痫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针刺延缓癫痫模型痫性发作潜伏期和降低发作强度方面肯定了针刺的抗癫痫作用,认为针刺抗癫痫机制主要与抑制癫痫放电、调整中枢单胺类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调节海马cAM P与cGM P含量、增加中枢阿片肽的含量、调控相关基因表达、降低N O水平等作用途径有关,针刺抗癫痫作用还与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受体和皮层结构部位有关。提出以后的研究应进一步阐明脑内递质、调质及其它活性因子参与作用的规律,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面开展针刺抗癫痫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氨基酸及肽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近20余年针刺对氨基酸肽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针刺能使兴奋性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在中枢含量下降,使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等在中枢含量上升。针刺对内啡肽影响较复杂。研究表明,针刺能使内啡肽含量上升,这种变化与针刺强度、时间、效果及观察对象当时的机能状态有关,并且在中枢内的含量变化具有区域性特点。针刺通过影响内啡肽代谢可影响其含量升降,以及某些内源性抗鸦片样物质升高,是针刺产生耐受性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药抗痫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为7.2‰[1]。西医抗癫痫药物(AEDs)虽可使80%患者得以控制,但仍有20%患者出现难治现象[2]。且大多数化学合成剂的毒副作用及对行为、认知功能的负性影响,可降低癫痫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中药以其对慢性病的显著疗效以及独特的作用方式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目前,中医药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进一步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对γ-氨基丁酸(GABA)及谷氨酸(Glu)等神经递质的影响癫痫发作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类(EAAs)与抑制性氨基酸类(IAAs)神经递质的平衡失调密切相关。谷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用马桑内酯致痫大鼠。经大鼠第四脑室抽取脑脊液,用HPLC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结果:致痫组脑脊液中谷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谷氨酸是一种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是诱发癫痫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癫痫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皮质醇的含量,探讨癫痫的发病机理。方法:抽取不同癫痫患者的脑脊液,用HPLC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放免法测定皮质醇。结果:全面大发作患者的谷氨酸、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γ-氨基丁酸和皮质醇的含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的谷氨酸、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谷氨酸是诱发癫病发作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而γ-氨基丁酸有阻抑中枢神经元异常放电的作用,减缓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针刺大椎穴治疗戊四唑"点燃"癫痫大鼠,观察其NO含量及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探讨针刺治疗癫痫的机理。用戊四唑腹腔注射造成癫痫大鼠模型40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每组10例;并设立正常空白组10例。疗程结束后取材、固定、浸糖、切片;测定正常组、模型组及各治疗组治疗后NO含量及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比较空白组与模型组指标变化,将针刺组与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戊四唑造模后,各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组织NO含量、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上升。治疗后,NO含量、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降低,其中,针刺组优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P<0.05)。说明针刺大椎穴可以有效降低癫痫大鼠海马及大脑皮质NO含量及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提示针刺抗癫痫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与癫痫发作密切相关神经递质含量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针刺大椎穴治疗戊四唑"点燃"癫痫大鼠,观察其NO含量及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探讨针刺治疗癫痫的机理.用戊四唑腹腔注射造成癫痫大鼠模型40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每组10例;并设立正常空白组10例.疗程结束后取材、固定、浸糖、切片;测定正常组、模型组及各治疗组治疗后NO含量及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比较空白组与模型组指标变化,将针刺组与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戊四唑造模后,各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组织NO含量、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上升.治疗后,NO含量、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降低,其中,针刺组优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P<0.05).说明针刺大椎穴可以有效降低癫痫大鼠海马及大脑皮质NO含量及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提示针刺抗癫痫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与癫痫发作密切相关神经递质含量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癫痫是一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临床上控制癫痫主要还是采用药物方法。动物癫痫模型在研制抗癫痫药物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自从最大电休克模型(Maximal Electroshock Seizure,MES)首次推出以来,陆续建立的癫痫模型为筛选抗癫痫药物奠定了坚实有效的基础。新型的抗癫痫药物都是首先通过动物模型验证后推荐用于临床的。已经证明所有的动物癫痫模型中无一例外的存在着中枢神经递质的异常活动。因此,了解动物癫痫模型与中枢神经递质的关系对研究癫痫病因,寻找新的抗癫痫药物无疑有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草问荆总生物碱(TAEP)对大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和纹状体内乙配胆碱、(Ach)含量的影肉,提示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双波长扫描定量法和豚鼠回肠生物测定法观察大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和纹状体内Ach含量。结果 TAEP对大鼠脑内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天冬氨酸)的含量均无影响,但可显著降低大鼠纹状体内Ach的含量。结论 TAEP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与脑内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天冬氨酸)的含量无关,而是通过降低Ach的含量,进而影肉多巴胺—2(DA—2)受体达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实验性癫痫模型大鼠脑电功率和海马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针刺组针刺大鼠大椎、丰隆、肝俞透胆俞,西药组以丙戊酸钠灌胃给药,均连续治疗3 d;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均采用腹腔注射青霉素钠法复制急性癫痫大鼠模型,观察造模后70~85 min内顶中线Pz区脑电地形图各频段功率及大脑海马区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牛磺酸(Tau)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δ、θ、α1、α2、β1、β2各频段的功率均高于正常组(P<0.01),而针刺和丙戊酸钠均可显著性降低δ、θ、α1、α2、β1频段的功率(P<0.05或P<0.01);模型组海马区内兴奋性氨基酸Glu、ASP,抑制性氨基酸GABA、Ala、Gly、Tau的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1),而针刺和西药可降低模型大鼠异常升高的兴奋性氨基酸Glu、ASP及抑制性氨基酸Tau的含量(均P<0.05或P<0.01),针刺可升高抑制性氨基酸Ala的含量(P<0.01),但针刺对抑制性氨基酸GABA、Gly的含量及bGABA/bGlu比值无显著性影响。【结论】针刺可通过抑制痫性放电,调节海马内抑制性氨基酸与兴奋性氨基酸的水平而发挥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片对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揭示其防治A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PLC方法检测:实验性AD大鼠脑内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7一氨基丁酸(GABA)等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复方丹参片能明显降低实验性AD大鼠脑内兴奋性氨基酸Glu的含量,升高抑制性氨基酸Gy和GABA的含量。结论 复方丹参片降低兴奋性氨基酸含量,以对抗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这可能是其防治A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平痫冲剂对实验性癫痫大鼠脑组织中海马内乙酰胆碱(Ach)、脑含水量的影响,探讨平痛冲剂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平痫冲剂小剂量组、平痫冲剂大剂量组、苯巴比妥对照组。分别对各组大鼠大脑Ach、脑含水量进行检测。结果平痛冲剂大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平痫冲剂小剂量、正常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平痫冲剂能明显降低实验性癫痫大鼠脑组织中Ach含量和脑含水量。其抗癫痫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大脑颞叶皮质及海马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的活性与表达,降低大脑皮质的兴奋陛,从而有效抑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针刺后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刺的抗抑郁机制. 方法 30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抑郁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0只.后两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制作大鼠抑郁模型,针刺组在模型基础上对大鼠进行相应的针刺治疗,以开场试验检测大鼠自主活动,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显著减少,海马谷氨酸(Glu)含量显著升高(P<0.01),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针刺组大鼠所测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针刺可逆转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抗抑郁作用与其对海马内氨基酸类递质的调整相关.  相似文献   

14.
马艳辉 《医学综述》2011,17(5):782-784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围术期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逐渐增加,两者均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术后康复。近年来有关针刺改善认知功能机制的研究很多,包括提高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减轻炎性反应、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降低一氧化氮的神经毒性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乙酰胆碱是脑内主要的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系统似乎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但以兴奋作用为主。动物实验表明,全身或局部应用胆碱能受体激动剂,或脑内微量注入乙酰胆碱可诱发动物惊厥发作,提示胆碱能神经递质在癫痫发作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此外,胆碱能神经元在癫痫发作中与其他中枢神经元如γ 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也存在相互关系。目前,还没有出现应用于临床的、具有显著抗癫痫作用的抗胆碱能药物。但是,随着人们对烟碱受体与某些先天性及遗传性癫痫关系的深入认识,烟碱受体拮抗剂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升清降浊法组成的中药复方宁痫汤对实验性癫痫大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戊四哇(PTZ)诱导SD大鼠癫痫模型,观察中药复方宁痫汤(由升降散合温胆汤化裁组成)的抗痫效应,采用氨基酸分析法测定大鼠海马、皮层组织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的含量,并与正常组、模型组以及西药(苯巴比妥)组相对照。【结果】低剂量宁痫汤和西药苯巴比妥均能改善癫痫模型大鼠的惊厥行为(P<0.05),均能升高癫痫模型海马和皮层中GABA含量、同时降低其Glu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并且两组的作用基本相仿(P>0.05),而高剂量宁痫汤的作用则比西药组差(P<0.05)。【结论】宁痫汤对癫痫发作有拮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GABA、Glu水平,从而改善脑神经元兴奋--抑制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多样,应用广泛。近来,天麻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天麻素具有镇痛、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神经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有结果显示其神经保护机制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抑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降低背根神经节的兴奋性、激活苯二氮卓类受体、降低脑内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维持脑内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平衡、抑制脑内神经突触重塑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癫痫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方法对50例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率、发作时问、发作类型与发病机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生率和病灶部位及梗死发作时间有关,皮层受累更易引起癫痫;癫痫发作和病灶大小及严重程度无肯定关系;早发性癫痫与脑水肿及脑代谢异常有关,迟发性癫痫常见于老年人与瘢痕形成癫痫灶有关。结论脑梗后癫痫常发生在半年内,早期治疗多可缓解,对迟发性癫痫应坚持长期规则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19.
GABA受体A、B亚型基因与特发性癫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晏宁  彭惠民 《重庆医学》2003,32(11):1567-1569
γ 氨基丁酸 (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 (CNS)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通过位于脑内的GABA受体发挥抑制性作用 ,其受体功能异常与特发性癫痫的发生密切相关。当脑内GABA含量降低而兴奋性神经递质 (如谷氨酸 )水平升高时就可能发生癫痫。目前使用的数种较有效的抗癫痫新药 ,虽然在作用机制上各不相同 ,但共同点都是通过增加脑内GABA的含量 ,如增加GABA的合成与分泌、抑制其分解 ,延缓吸收、促进与受体结合等途径达到有效控制癫痫的目的[1] 。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的发展 ,对GABA受体基因与特发性癫痫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 ,…  相似文献   

20.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癫痫发作所致的脑损伤进一步成为难治性癫痫的常见病因,并导致认知缺损,选择性应用脑保护剂是有益的。可能具有脑保护作用的抗癫痫药物包括巴比妥类、丙泊酚、拉莫三嗪、妥泰以及左乙拉西坦。目前广泛研究的途径有生酮饮食、神经递质、激素类物质、离子通道、细胞因子以及抗氧化剂和维生素。根据患者病情特点以脑保护剂作为癫痫的辅助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